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臭小子,这是什么?”
李毅看了一眼,回道:“哦,那是小侄编的教材?”
“教材?那是什么?”
“就是课本!”
“你小子还会弄这个?别误人子弟啊!”
“咳咳,怎么可能,这两把刷子小侄还是有的。”
李二瞥了李毅一眼,没再说什么。
“那个,李叔叔,您找小侄有事?”
李二平时可是很忙的,尤其是这时候,更是忙得焦头烂额,既然能抽空来这,自然是有事。
“恩,事到是有几件。”
“李叔叔,有事您派人吩咐一声,小侄不就去找您了吗?怎敢劳您大驾,还亲自跑一趟。”
李二给了李毅一个白眼。“哼,你小子在殿上一哭二闹三上吊,朕还敢劳烦你?”
李毅顿时尴尬的面色通红。“嘿嘿,李叔叔,小侄那不是演戏嘛!”
“哼!算你小子还算老实,不过你小子的聪明能不能用在正事上?好歹也是一国县公,就不能稳重些?”
“小侄还小,不急!”
李二嘴角抽搐。“行了,真没时间和你贫嘴,朕今天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上午说的那个,朕想要林邑国!”
李毅心中忍不住吐槽。他就知道,李二肯定放不下林邑国。
“李叔叔,这事您还是问房叔叔吧,小侄参与进来,不好吧?”
“让你说你就说,哪来那么多废话?”
“咳咳,凶什么?我说就是了!”
李二被李毅无赖的样子气得一乐,这小子,总是这么混蛋。
“快说!”
“是,其实这件事要想解决起来很简单,有文武两策!”
李二一听,顿时打起精神。
“其实无策很简单,无非就是暗中挑拨林邑国周边王国攻打林邑国,然后朝廷以援兵为由进驻林邑国。之后的事情就比较简单了,李叔叔应该比我有经验。这主意很简单,也很粗暴,就是有些违背君子之道,所以,众位叔叔心里明白,却都不说。”
李二眼中闪过一抹赞色,李毅这小子就这点恐怖,总是能把人心看得很透。
“说说你的文策。”
李毅阴森森一笑。“李叔叔,其实小侄更倾向于文策,虽然文策实施起来周期较长,但却一劳永逸。”
“哦?说详细点!”
“其实很简单,应了一句老话,预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小侄曾经说过,林邑国的国民从上到下都比较愚昧,空有宝山,不知道利用。所以,咱们可以让他们进化,既然他们有钱花不出去,那咱们就帮他们花,我觉得为了加深两国之间的交流,商盟的暴风计划完全可以扩展一下,不如在林邑国也成立一个分部,这样一来,林邑国的贵族与百姓便能体会到什么,才是真正的乐趣。”
李毅说到这,顿了一下,继续说道:“也就是说,咱们可以靠商盟,像林邑国输出奢侈品,而林邑国的人则需要用粮食来换。这样一来,林邑国就会很快形成一股奢侈之风,俗话说得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几年之后,只要咱们控制好商盟,那林邑国上下还不任由咱们宰割?”
李二听完,猛地倒吸一口冷气,很是惊讶的看着李毅,这计策太毒了,简直就是钝刀子割肉,温水煮青蛙啊!
“而且,还有一点!”
李二忍不住问道:“还有什么?”
“李叔叔,您别忘了潇湘馆,那可是一大利器,用好了,甚至可以让林邑国所有的百姓只知道大唐,再也不知道林邑!这,就是文化输出!”
李毅眼中阴森异常,商品输出、文化输出、再加上军事恐吓,这套组合拳一出,别说一个小小的林邑国,就算是吐蕃,只要给李毅时间,李毅也能咬下一块肉了!
而李二,在听完李毅的计划后,已经目瞪口呆了,隐隐的,居然还为林邑国感到悲哀,谁然他们摊上李毅这么个狠人了呢?熟不知道方才谁对林邑国口水流了一地!
第417章 策论院新篇()
“文武两策!很不错,朕就知道,这事就得交给你小子办,别人,可想不出这等阴损的招数。”
李毅嘴唇微抿,心里不断腹诽。
“呵~呵~,李叔叔,我就当你在夸我了!”
“额~!哈哈哈!”
李二手指着李毅,忍不住笑出声来。
“你小子,跟你开个玩笑!”李二摇摇头,接着说:“不过,小子,你打算以什么为突破口?”
李毅眉毛轻扬,小脸又布满了阴险。
“李叔叔不知道,那林邑国已经派了使臣前来朝拜。不过却被小侄拖住了。”
李毅说着,身子往前微探,低声道:“小侄给了宿盼和陈默两张至尊会员卡,让他们带着林邑国的使臣尽情的吃喝玩乐,目的只有一个,将林邑国的使臣彻底腐败了,让他们体会到什么叫乐不思蜀。到时候,在无意中把暴风计划稍稍透漏一点,不用咱们开口,林邑国就会主要张嘴求咱们,如此一来,咱们不但能轻松打入他们的内部,还能趁机捞上一笔!”
李二指着李毅,变天说不出话来。
“你。。。。。。你小子,太阴险了吧?”说完,又猛地一乐。“不过,朕喜欢!哈哈哈!”
李二翘起二郎腿,给了李二一个白眼。
“李叔叔,在这样,小侄可就撂挑子不干了啊,什么叫阴险,小侄这么纯洁的一个人,怎么到您嘴里就成了小人了?”
“你纯洁?”
李二冷哼一声。“这么不要脸的话也就你小子能说出来!”
“咳咳,好歹是一国之君,您注意下素质,不能说脏话的!”
“滚蛋,你都能和朕动手,还和朕谈素质,朕在你面前,还能有什么素质?”
李毅立刻坐得板板正正的,他估计,李二这事能记他一辈子,不过也值了,这事他能吹一辈子牛逼!
“行了,朕懒得和你计较!”李二喝了口茶,换了个话题。
“话说你小子的策论院还想不想要了?不想要朕就给撤了!”
李毅猛地一惊。“这话怎么说的?怎么就不要了?”
“你说怎么了?你一个策论院,既没有书吏,又没有衙门,要他何用?”
“怎么会没有呢?李叔叔,这事急不来的!您要知道,可不是谁都能做策论院的书吏的,你说连计划书都不会做,来策论院能做什么?”
“那你小子就打算这么空着?”
“怎么会!我这不是一直让房叔叔帮着找人呢嘛!而且找到人之后,还需要再经过一番培训才能用,小侄觉得,就无私一回,选出的书吏先去山水学院进修一年,费用就不用朝廷给了,小侄就大方一回!”
“这么麻烦?不就是书吏吗?用得着这么重视吗?”
李毅脸色一正,看起来,李二到现在也没意识到策论院的重要性。
“李叔叔,策论院,可不是一个摆设,一旦弄好了,将会是您最得力的助手!”
李二也严肃起来,李毅这个表情,他太熟悉了,一旦李毅板起脸来,就说明,这事非同小可,李二也不敢怠慢。说起来,李毅也足够自豪的了,这世上,有几个人有资格被李二看脸色?
“详细说说!”
“是,策论院,就是替朝廷出谋划策、制定计划的衙门,因此,计划书是其中的关键,但是要想制定计划书,就需要先了解各方面的数据,举个例子,假如,您要在渭水某地修桥,当然了,你也不可能管这些小事,就是举个例子。让策论院写一份计划书,那策论院首先就要知道那处地方的具体情况,还要顾及搭桥难度,甚至要了解修桥所需各种材料的物价,这样才能做出最详细的计划书,而在作出计划书的时候,策论院也会得到很多东西,例如,修桥之地的具体地形地势,修桥所需材料的物价的等,这都将是最珍贵的材料;有了这些,倘若有一天,这座桥坍塌了,您自然要重修这桥,那到时您只需要下个命令给策论院,策论院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将所有的相关资料整理给您,您想想,您会省去多少麻烦?”
李毅喘了口气,接着说:“这只是一方面,当策论院完全发展成熟的时候,将会涉及到各个方面,到那时,一旦遇到某事,您只需要一声令下,策论院就会把您所需要的所有资料都整理好,以最快的速度交给您。可以这么说,策论院完全可以当做您政治上的情报机构!”
李二听完,顿时沉思起来,李毅说得不好吗?当然好,唐朝的三省六部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