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国梦-第5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砰!砰!”的火铳声再次响起来,这一次是俄军出击的骑兵到了,他们的装备不但有马刀,还有火铳,射程之内可以打上一枪。

    可是开枪的不光是俄军,阚岱王爷的卫队也有火铳,他们也开火了,所以双方互有伤亡。但是,俄军的骑兵悲剧了,他们吃了敌情不清楚的亏,他们判断这一股明军没有火器是严重的错误。只是一刹那的时间,一批手榴弹像出巢的鸟群飞了出去。俄军的骑兵人数少,要追求一个突击的效率就要集中兵力,这正好利于手榴弹的大批杀伤。

    蒙古人的手榴弹不多,这一次的投掷也是下了本钱的,几十名王爷的卫士,每人投出了两三枚,一百多枚手榴弹在俄军密集的骑兵阵中爆炸,“轰!轰!”的爆炸声连成了一片,俄军骑兵的战损至少有两三成。

    爆炸过后,两军的骑兵就撞到了一起,“砰!砰!”的枪声声再次响起来,这一次的枪声不是火铳而是阚岱王爷卫士们手中的三眼铳。

    交战中,三眼铳就是狼牙棒,它比马刀长,铸钢的头部带有尖刺,借着马力,狼牙棒的砍砸冲击力很大,马刀不是对手。在搏斗中,它的三个枪膛装三发子弹,可以分别击发三次,击发的方法是拉动拉环,与手榴弹的击发原理相同,一拉就响,没有延时。三个拉环形状不同,哪一个已经拉过了,很容易记住。三眼铳打出去的都是散弹,枪管短,射程近,最大杀伤距离只有三十米。在近身搏斗中这三枪的威力可是不小。遗憾的是蒙古军中拥有三眼铳的只是王爷的卫士,数量太少,只有三百支。

    俄军的火铳只能打一枪,然后就换马刀交战。

    俄军的武器居于劣势,人数居于劣势,所以是一触即溃。

    到这时,俄国人知道他们判断出了大错,赶紧退兵。于是退兵的号角吹响了,但是能撤下来的仅仅是残存的骑兵,步兵无论如何是跑不过马匹的。

    俄军还有一招,那就是后队的步兵尚有七八百人,他们不但有火铳,还有三门轻便的青铜火炮,这种炮在大明叫做虎蹲炮。他们列开阵势防守,蒙古人也是不容易占便宜的。

    。。。。。。

    对于虎蹲炮倒是要说两句,因为这是大明发明的火炮,历经一两百年也传到了西方。这种火炮有什么不同?又有什么优点呢?

    虎蹲炮个子小,口径小,一般是五六十毫米的口径,重量轻,一般只有几十斤的重量,运输方便,便于野战。它有一个简易的支架,火炮架设起来后样子像一只老虎蹲在地下,因此名曰虎蹲炮,严格的说他是介于火铳和火炮之间的兵器。

    为了保证质量,避免炸膛,另一方面,它的用料也少,所以一般都是青铜铸造的。古代的炮规制不一,形体各异,凡是具备了轻巧方便特点的都称之为虎蹲炮。

    虎蹲炮的炮弹以散弹为主,也有实心弹和开化弹。

    它的优点不说也清楚了,就是运输移动方便,火力猛于火铳,是作战一线的利器。也可也说是古代的掷弹筒。

    。。。。。。

    残存的一百多俄国骑兵打马飞奔,向后退去。蒙古人的马队紧随不舍,拼命追击。

    两军相距只有五六里,对于骑兵是瞬时即到。俄军逃跑的骑兵逃回自己的阵地,阚岱还是没有与西方人打过攻防战,不知道西方人防守的厉害,如果不是拼命,这种防御阵地是不能冲的。

    当然了,如果拼命的话,蒙古人六七千骑兵完全可以冲上去,俄国人挡不住的,但是,伤亡也是巨大的,那就是用人命换胜利了,这就要看值得不值得。

    俄国败退的骑兵刚刚退回,俄军的火炮就开炮了,打出来的炮弹都是散弹,就是漫天飞舞的铁蛋子或者碎石。它的射程短,杀伤面大。

    老式火炮射速慢,俄军只有三门炮,如果蒙古人拼命冲锋的话,它只能打两三炮。

    火炮的攻击给蒙古骑兵带来了不小的伤亡,好在这种炮打不远,只有冲在前边的遭到了炮击,蒙古军整体损失不大。

    炮击的声音也很大,没有经过这种阵势的马匹也有可能受惊而乱蹦乱跳,把骑手摔下马来。

    对于老式火炮,阚岱还是知道的,他不但遭受过国防军的炮击,也遭受过明军官军的炮击,他知道火炮厉害。

    阚岱急令:鸣金收兵!

    因为他不是来拼命的,有便宜就打,没有便宜赶紧撤。他明白,即便打赢了又如何?俘虏几个罗刹人有何用?罗刹人的城堡他还是不能去攻打占领,有大明的国防军在,他犯不着付出重大的牺牲与罗刹人硬碰硬的拼命。赔本的买卖不能做!

    王爷没有死战、退兵了。他的及时撤退是对的,火炮威猛吓人,实际的杀伤力有限,如果蒙古军继续进攻,就会遭到列阵火铳的打击,数百支火铳开火,至少要有百人左右的伤亡。

    俄军经过这一次的教训,更是不敢出击了,他们也是交替的掩护着撤了回去。

    一场由牧草引起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

    蒙古军伤亡一百七十多人,主要伤亡产生在守卫营地边墙的战斗。俄军的伤亡就大多了。从打扫战场估算,伤亡应该在四百人左右,战场上的俄军伤兵都被杀掉了,俘虏很少,只有三十二人。蒙古人可以把战俘带回去做苦力,将来也有可能作为谈判的筹码。

    蒙古军除了加强防卫之外,还继续收割牧草,打了胜仗阚岱王爷就更不惧怕罗刹人了。

    阚岱还是加了一份小心,派出一个小队,返回乌兰牧场,去乌里雅苏台联系国防军的第五骑兵团,阚岱希望得到国防军的保护。阚岱知道,如果有国防军在,今天这一战他不会有这么大的伤亡。

    从嘉峪关前线返回没有几天的阚文明见到了阚岱派来的使者,第五骑兵团驻扎在这里,支援漠北蒙古是他们的主要任务,在请示陆军总监朱万杰侯爵之后,阚文明派出了一个连,给这个连加强了三个火力单位和一部无线电台。三个火力单位是:一,一个迫击炮排,这个排装备了四门82迫击炮、六门掷弹筒;二,一个重炮排,携带一门重炮和相关的辎重;三,一个重机枪班,配备一辆重机枪战车和一辆弹药车。他们组成了一个加强连,随同使者前往西伯利亚。

    他们的任务就是保护蒙古人安全地收割牧草,如果俄国人不捣乱,大家相安无事,如果俄国人再有挑衅,可以灵活处置,必要时可以攻克最靠近漠北的一个城堡。攻克的城堡阚岱要不要据守,他们自己决定,国防军的意见是不要据守。原因是:在敌占区保留一个孤零零的城堡有难度,也有危险,毕竟他们割完牧草就撤回了,再过去就是一年之后的事情了。守一个孤城没有价值。

    阚文明告诉他们,国防军只是给火力支援,这一个连的兵力是保护火炮的,不要直接参战。

    朱万化的战略意图就是让俄罗斯向东扩张的野心止步于西伯利亚,这里将是欧亚的缓冲区,也是分界线。希望欧亚双方相安无事,如果有人不安于现状,硬要闯过界限,那就让西伯利亚成为战场吧!

    。。。。。。

    在吉林、朝鲜边界的茂山现在属于吉林省管辖,崇祯九年初,在这里开始建设的冶炼厂到六月份已经点火试生产了。考虑到建设成本,和尽快建成投产,这里暂时没有建设炼钢设备,没有轧钢厂,也没有金属加工厂,除了铁轨、其他的小型铸造件之外,全部铸造铁锭,供给其他的冶炼厂、加工厂使用。之所以急于提高生铁产量,还是因为铁轨需要量大,供应不上,因此,茂山的生产能力主要用来冶炼球墨铸铁,铸造铁轨使用。

    铸造的铁轨还需要加工才能成为铁轨成品,茂山没有加工能力,因此,它的铁轨毛坯料就要运输到辽宁安东,在安东加工后,海运到青岛,供给青西铁路建设使用。

    运输也有一些问题,必须使用专用的马车,并且受季节的限制,冬季冰雪封路,可以走爬犁,但是爬犁运不了铁轨。所以只能在夏季,就近运输到海参崴,海运到安东。

    茂山只有一座高炉,能力是年产六万吨生铁,这就使得全国的生铁产量达到了三十一万吨。

    对于铁轨这个单一产品来说,茂山的投产,增加了原产量的百分之五十以上,每年可以修铁路的里程从五百里提高到了八百里,这正是目前急需的。现在的铁路已经修到了开封,按这个铁轨供应量,从六月开始,到崇祯十年的六月,一年时间可以修到潼关,河南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