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强国梦-第4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粮食作物。伯力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交汇处)就是被命名为哈巴罗夫斯克的。

    大明联军如果能够出击,现在的确是个好时机,只可惜他们兵力太少,作为主力的国防军,兵力更是少的出奇,因此,他们不敢出击。如果由于出击形成野战的态势,可就危险了,俄军毕竟是一支强军,并且以骑兵为主。在大草原上野战,三万对七万,大明联军就会被哥萨克的数万骑兵踏成肉酱。所以大明联军的一方只能坚守,等待下一次的机会。

    对于俄军的总数明军是知道的,但是,其中有多少是哥萨克骑兵就不知道了,只能大约的估计。俄军的军官死掉了一些,是可以猜测的,但是主要的军官死没死是不知道的。这种情况下,明军联军的确不敢随意出击。

    外蒙古的骑兵可是士气大振,双方尚未交手,还没看清对手啥模样,就打了一个胜仗,各个的都跃跃欲试,想驰骋疆场建立功勋。王爷按兵不动,他们都有些不可理解了。

    这一次双方的战线拉开了,距离有十里以上,俄军果然是扎住营盘,暂时没有了动静。

    这次意外的交锋,使得大明联军旗开得胜,取得了部分战场主动权。

    真正的大战还没有开始,欲知胜负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第378章完………

第379章:阿巴坎决战(三)() 
如果哈巴罗夫不死,俄军有可能退兵,因为哈巴罗夫属于还有一些理智的人。今天只是一次炮击,但是双方的装备差距已经显示出来。俄军也有大炮,但是跟随野战部队行军作战的炮,射程一般只有三里,在明军的大炮面前根本就没有发言权,只能挨打。再加上去年在贝加尔湖那一战逃回来的士兵所叙说的明军其他的武器,俄军的确差距太大。因此,撤军,避免战败的选择是明智的,起码依仗着兵力雄厚,可以安然退却。将来能不能再回到远东,就要看俄国能不能制造出更好的装备了。

    哈巴罗夫死了,继任者是谁暂时不清楚,但是,他们没有撤军是事实。也许他们看到明军人少,战胜了也不敢出击,他们心里还是有所依仗的。反正他们已经包围了明军,因此,休息了一日,第二日吃过饭之后,立即全线出击,他们还是继续坚持原来的设想,妄图用人数的优势,骑兵的速度,一举取胜!

    难得有一个间歇时间,国防军在蒙古军的协助之下,开始完善自己的防守工事。除了战壕、铁丝网、地雷区重新修整、补充之外,就是挖专门对付骑兵的陷马坑。

    这个陷马坑当然是朱万化发明的了,也不是他抄袭谁的,作为一个工艺师,把阻挡奔跑的马匹当做一个工艺难题来解决,应该是工艺师必备素质。马匹奔跑起来的步距都是一定的,按照马匹大小有一些区别。如果地上有密密麻麻的深坑,与马匹的步距不一致,那么奔跑的马匹总是躲不开,就会踏入坑中,轻者马匹摔倒,重者马腿折断。这种坑是直径一两尺,深度两三尺的坑,马腿陷入的话,腿的一大半就进入坑中,这些坑没有统一的尺寸,可方、可圆、可大、可小、距离远近不统一,不成行也不成列,总之是越乱越好,如果取一些树枝覆盖其上效果更好。这里正是草原地带,也算是西伯利亚一处少有的湿地,挖掘极方便。要求还是有的,坑壁陡直,密度大,马匹躲不开,陷马坑地带总宽度二三十米。

    国防军的军官们上军校学习的课程里就有这个内容,军官们当然都知道的。

    可是,也要留出自己部队出击的通道,即便自己一方从陷马坑通过也是没有关系的,因为人可以牵着马,一步一步的慢慢通过,或者用木板铺一条通路,过了陷马坑在上马出击就可以了。可是冲锋的敌军是不能下马慢慢通过的。

    这种陷马坑在阵地前方三十到六十米处,正是手榴弹、火铳、弓箭的打击范围。骑兵到此没有一匹马可以顺利通过的,必须下马步战,就是步兵也要降低前进的速度。在这个距离上,守军的各种武器都可以充分的发挥出来。

    就等于把敌人摆放到我军火力最凶猛的地方,迫使其停下来挨打,也等于是挨个枪毙了。

    三面包围的俄军距离明军联军的阵地十里,这个距离也是不近了。

    俄军出动了,三面同时出动,都是骑兵当先,马匹都是小步慢跑,十里的距离不可能全程全速奔驰,马匹也没有那个体力。三面都是黑压压的骑兵阵,旗帜招展,纵然是慢跑,数万骑兵的马蹄声也是震撼山岳,其间还夹杂着军鼓声,“乌拉!”的呼喊声,“嗷嗷!”的呼喊声。从马匹的体型可以看出,打头阵的是漠北蒙古骑兵,因为哥萨克骑兵的马匹是高大的的顿河马。

    联军的阵地上严阵以待,位于山顶处,有两个气球高悬在空中,观察着敌军的动向。

    这一战国防军没有丝毫保留,能用得上的武器全部要充分的利用。重炮首先开炮了,因为俄军的骑兵一出动就进入了重炮的射程。重炮属于直射炮,打得比较准,它当然是对着骑兵阵的头部炮击,因为那个部位的旗帜最多。稀疏的炮弹打乱了俄军骑兵的头部,旗帜马匹被炸得四处纷飞,受到炮击的骑兵不得不加速前进,马匹开始奔跑起来。

    此时,联军一方听到了“嗷!嗷!”的喊叫声,这就证实了前面冲击的骑兵是漠北蒙古兵,他们被安排充当炮灰了。

    重炮间隔一分钟打出一发炮弹,马匹慢跑,一分钟也能跑出一里多。所以重炮只起到了打乱队形和心理威慑的作用,实际杀伤的力度不大。

    重炮只是打出四五发炮弹,迫击炮就开火了,因为俄军已经进入了五里之内的距离。前沿的迫击炮和营部阵地上的迫击炮总数十门,他们同时朝着三个方向炮击,在俄军冲到一里的距离之前,每一门炮可以打出约四十发的炮弹,按平均每一发炮弹能毙伤三名骑兵来计算,在这一段距离上可以消灭一千多人,每个方向就是300多人。轰鸣炸响的炮弹,看着很热闹,打击的力度还是不够,对于一万多人的冲锋骑兵,300人不算什么。

    骑兵的冲锋效果如何?这就是一个算数题。骑兵需要多长时间冲上去?冲击的路上伤亡多少?双方的将领都要计算一下,输赢就知道了。

    炮击尚在进行中,重机枪、轻机枪、狙击步枪就开始了射击,因为俄军已经进入了他们的射程。重机枪绝对是对付骑兵的大杀器,它每分钟200发的射击速度是其他武器不能比拟的。

    马匹全速奔跑时,一分钟就可以跑出二里地(1000米),在这段距离上一挺重机枪可以消灭约一百人,每一挺轻机枪也能打掉50人。每一面有重机枪一挺,轻机枪一挺,1500米的距离上可以消灭四五百人,千人以下的骑兵冲锋是能够阻挡住的,但是数万人的集团冲锋,就难于阻挡了,机枪的数量还是太少了。假如每一面有十挺重机枪的话,万人骑兵冲锋也能挡住。

    阻击步枪只是解决重点目标,它能够消灭的敌军数量少到可以忽略不计。

    大队的骑兵继续顽强的推进,已经进入了雷区了。俄军绝对不知道还有地雷这种武器,地雷的埋设也是选择骑兵便于奔跑的位置,每一个方向上都有接近两千颗地雷,每一颗被踏上的地雷,其爆炸攻击都是有效的,最低限度踏雷的那匹马会被炸得尸骨无存,每一面的地雷至少可以消灭一两千骑兵,从歼敌数量上看地雷强过了轻机枪和火炮。雷区里到处都是爆炸声,俄军也不知道是哪里打来的炮弹,密集而又精准,落马负伤的比比皆是,倒在地上的马匹和人又会成为其他骑兵的障碍,有一些马难免会被绊倒,也成了被万马踩踏的一员,这种自相践踏的伤亡也是不小。

    经过这几个层次的打击俄军已经损失惨重了,并且由于马匹提前奔跑,它们的体力都达到了极限,还没有冲到阵地前,速度明显下降了。

    闯过了雷区的马匹就撞上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铁丝网,铁丝网已经被二次加固了,骑兵撞到网上就被带刺的铁丝缠做一团,一般都是几匹马、十几匹马被缠到了一起,人和马浑身是血,混乱的纠缠着,他们又成了其他继续冲击的骑兵的障碍,不断的有新冲上来的骑兵被纠缠进来。长长的带刺的铁丝在空中胡乱的飞舞着,不知什么时候就会缠住飞驰而来的马腿、马的脖子、甚至骑手被硬生生拽下马背。

    终于,大队的骑兵在三道铁丝网面前减速了,每一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