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慌乱的日军成了乌合之众,有一部分乘混乱之际取得一部分船只逃往四国岛。
由于海峡狭窄,这一地区并没有完全占领,日本人的火炮也比较多,所以国防军的海军并没有封锁这些海峡,这也给逃脱的日军创造了条件。逃跑的人群中就包括的大部分日军的上层人物。
代善用了二十多天的时间彻底的占领了冈山以西的地区,提前完成了皇太极下达的第一期的占领任务。此后将停顿一段时间,让清国消化占领区。无非是减丁、建立政权、分配土地、房屋、奴隶,对于残留的日本人进行奴化教育等等,恢复秩序,恢复生产。他们这一次在本州岛上占领的地区略小于南满岛的面积,按照清国在南满岛的做法,消化这一地区至少也要三四个月以上的时间。
李定国是细心之人,他占领了冈山之后,对于俘获的日本人,他会找出关键的人物进行审讯的。在日本国作战,由于语言、服饰、习惯差距比较大,敌后的情报几乎没有,李定国的目的就是获取情报。
对于军事情报所有的军事家都会重视的,清国的将领也不例外。他们在对大明的作战中,情报就做得非常出色。但是,到了日本,他们都忽视了这个问题。不同民族之间打入奸细难度较大。何况清军的杀戮残酷,日本人反抗情绪也就严重,日本人也就不好收买。另一方面,清军得到国防军团的助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也就不太需要情报了。因此,惯于利用情报的清军几乎完全放弃了情报工作。
李定国感觉到了这个缺陷,所以作为军事顾问的他,反倒越俎代庖关心起情报来了。
这一关心,还是有所收获的,他知道了冈山的守军虽然不多,却是两股势力组成的。除了日本幕府将军一系的日本官军之外,另有一股被诏安的造反派,名叫黄巾军,这是因为他们每个人头上,或者脖子上都扎着黄色的头巾,在冈山的将领叫做石田三成。属于造反派中的中下级头目,黄巾军的总头目叫做岛津元弘。听到这个名字就应该猜到,他是九州岛萨摩藩家族的人。是的,他是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的远房亲戚,按辈分应该是岛津家久的叔叔,是个没落的大名,势力极其弱小。清国占领了九州岛,他也就随着其他的大名一起逃离了九州岛,岛津元弘流落到了四国岛。
在家族内长久的被歧视,造就了他的叛逆性格,流落中他连大名也做不成了,几乎成了浪人。不甘于寂寞的岛津元弘就走上了造反的道路,日本已经混乱了,混乱之中出了山贼强盗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日渐没落的生活使岛津元弘更接近于平民,因此也具备了许多平民思想,他的造反就带有“杀富济贫”的性质,在他的周围也就聚集了很多武士浪人,也有很多平民。支持的人多了,就使他尝到了甜头,他知道要坚持这个方向,要提出一些口号,号召更多的人跟着他走。在这种背景下,他就提出了“废除大名,还财富于民众”的口号,同时他还指责萨摩藩藩主岛津家久不抵抗,把九州岛拱手让给了清国人,他给岛津家久起了一个“不抵抗大名”的外号。
大名压迫民众是日本社会的顽疾,世世代代的大名作威作福已经成为习惯,大名的生活也日渐的腐败堕落,因此,他的这个口号还是很得人心的,处于武士底层的浪人也同样支持这个口号。
就这样,在不长的时间里黄巾军的势力横扫了四国岛,成了危机四伏的日本国内的一股势力。黄巾军的矛头实质上指向了德川幕府,只是没有提出“打到幕府”的口号。
………第330章完………
第331章:新版满洲国()
日本国还是太小了,黄巾军的举动很快就惊扰了日本全国,黄巾军的矛头指向了大名,也就指向了幕府将军,对德川家族构成了威胁。大敌当前,内部稳定至关重要,于是德川家光立即组成剿匪大军登上四国岛对黄巾军进行围剿。四国岛比九州岛还要小,长边不过400里,狭窄处只有几十里。在这么狭小的地域上黄巾军没有回旋的余地,自然是一开战就吃了亏。
吃了亏的岛津元弘只好逃走,于是就带上人马渡海上了本州岛。来到本州,他到处流窜的同时,又到处宣扬:大敌当前,幕府对清国无能、割让土地,却热衷于打内战!废除大名的口号也不敢提了。
应该说岛津元弘很有一点政治头脑,针对不同情况提出不同的口号。
与此同时,他又派出使者联络将军幕府,要求招安黄巾军,让他们上抗清前线。典型的两面派作风,一边骂幕府,一边求饶。
大敌当前,为了多一份抗清的力量,德川家光就同意了招安黄巾军,并且命令他们上前线抗清。
这就是李定国在冈山抓到了黄巾军俘虏的缘由。
黄巾军的败将石田三成跑回了四国岛,见到了岛津元弘。因为黄巾军已经被招安,所以岛津又回到了自己的老窝——四国岛。
听完了石田三成的禀报,这一战黄巾军损失了三千之众,岛津元弘气得大骂石田三成,说他是猪脑子!几个大耳光就打了过去,“八嘎!八嘎!”的骂个不停。
岛津元弘的话没有说出来,但是那个意思很明显:黄巾军抗清是做个样子给幕府看的,这个猪脑子竟然当真,真的去抗清了!
石田三成站的笔直,嘴角流着血,“哈伊!哈伊!”的不停的哈伊。
。。。。。。
李定国掌握这些清国的情况很有价值,他当即就写了一份文案,呈报给代善,他在报告中介绍了日本黄巾军的情况和自己的分析及策略,他说道:
“我军占领冈山之后要整顿消化这一地区,并且下一步的打算是攻取四国岛,为此,我建议修改一下计划。第一是延长这一阶段的休战时间;第二是攻击四国岛之前设法通知黄巾军放走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利用东瀛人内部对立的各派势力。
延长休战时间,就是减小对于东瀛的外部压力,外部压力小了,内部的斗争就会加剧,让他们内斗。为此,也可以派人联络黄巾军,给他们适当的帮助。战乱中粮食和日用品最短缺,我们就可以支援一些粮食、布匹等日用品,甚至还可以支援给他们一些缴获的武器,例如长矛、大刀、火铳甚至是火炮,让黄巾军壮大起来。四国岛是黄巾军的大本营,我们进攻四国时,要放走他们。
有了东瀛人内部激烈的内斗,我们不用费太多的力气,就可以控制、征服整个东瀛。”
李定国的这个意见得到了清国上层的认可。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的谋略,何况放慢节奏,能够更好的消化占领地区,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清国手中有黄巾军的俘虏,联系极为便利,从此就开始了收买黄巾军的工作。甚至允诺,清国占领整个东瀛之后,可以让黄巾军建立一个傀儡的满洲国!
新版本的满洲国极有希望诞生,也不知道这是不是清国开出的空头支票。不过就算存在一个傀儡的满洲国,对于清国在东瀛的统治也是有好处的,起码表面上有一个日本人的家,可以缓解不少矛盾,日本人还是太多了,一时杀不干净啊!
还有一个日本天皇的问题,让日本人自己处理,比清国、大明出面处理要好的多,毕竟他是日本人心中的神,可以避免很多后患。
。。。。。。
在这期间,清国的上层对于民族问题终于讨论出了办法,有了新的决策,他们借鉴联省的办法,搞单一民族,这样有利于各民族的认同,减小分裂国家的意识。这个单一民族就叫做满族,包括八旗的女真族人和依附于他们的汉人、科尔沁蒙古人、被他们收为奴隶的日本人。总之目前生活在南满岛上的所有人都是满族人。
在语言上,女真人的语言称为满语,被定为国语,蒙古语、汉语同样是清国的合法语言。人们的名字,按照这三种合法的语言来命名的均为合法名字。
满文为清国标准的国语文字,同时蒙文、汉字也都是合法的文字。
清国原有的八旗依然保留,作为户籍管理的依据,奴隶不在旗籍,编入另册。汉族人数不多,都分配到八旗中入籍。
蒙古人另外编出蒙八旗,地位与满八旗相同。两个八旗的户籍由宗人府统一管理。
他们的这个民族政策比原本历史上进步了很多,女真、蒙、汉这三个民族的人都取得了同等的地位,差异仅仅体现在爵位、官府品级上了。当然也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