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商洛的官军调走了却是实实在在的。于是他认为机会来了,纠集了圣世王、瓜背王、一翅飞、镇天王等几伙乱民军竟然乘乱攻击商州。
商州就是山区里的一个小城,城墙的每一面边长只有二里多,城墙、壕沟等防御设施都不怎么样。小城也是城,如果他能打开商州,则财物、粮食、女人也够他享用的了。所以官军一撤他就围了城,督促贼众攻城。商州确实危险了,如果不是让洪承畴碰上,最多一两天就可能被攻破。
洪承畴乃当今名将,行军打仗自然极有章法。他的大军未到,前面的斥候就已经探查清楚了。商州被围、乱民的数量、主要的贼首都已经侦查清楚。
洪承畴的部队是从东南方向沿着丹江过来的,山间的地势就是群山中夹着一条河流,在他们到达商州之前的八十多里的丹县之处,地势开始开阔,是一个宽十几里的小平原,就是这个小平原孕育了商州周围的繁荣,商州就在这个小平原的西北端,而且在一个分岔里面。这种地形是剿匪的绝佳地形,洪承畴的大军沿着山沟冲过去乱民除了钻入深山无处可去。这里属于秦岭的中心地带,山上地势陡峭,山路狭窄,只能容纳少量人行走,人多了过不去。所以乱民队伍围在商州城的周围,就是个死地。作为这种地形地貌的代表,闻名天下的华山就属于这一片山区,地点在商州以北一百多里。
这个机会岂能错过,洪承畴催动人马快速前进,边行进,边整理队形,前面安排了五百名骑兵。到了距离商州十里处,洪承畴命令骑兵出击,大队随后加快速度前进。
这种战斗毫无悬念,正在攻城的乱民军被马队一冲,死伤无数,立刻就乱成一锅粥,想逃跑都难,后面的大队赶到之后就剩下斩杀和收容俘虏了。整齐王张胖子被俘,其他的也没有跑出去,漏网逃入深山的是极少数,山道实在是难于行走,个别人逃逸是可能的,大队人马绝对过不去。
这一战就基本平定了商洛地区之乱。
在商州城下,洪承畴就大开杀戒,经过简单的审讯,把大大小小的头领清理出来,就是挨着个的砍头。在洪承畴这里假投降是没有用的,洪承畴对于俘获的、投降的,总之所有到了他手里的乱民军头领都是杀头,他懒得审问,也懒得押解到那里去,至于献俘京师他都懒得做,送人头过去多省事?
正因为如此,在后世的历史或者文学作品中洪承畴就是个魔王。因为只要是乱民,就被学者们定位为“起义军”,都是正面的角色,洪承畴自然就成了大反派,所以我们的洪同志很冤枉,当了几十年的反派人物。
洪承畴在这里不能停留,他要尽快赶到渭河平原,那里才是他的目的地,一时一刻都不能耽搁,所以商州城他没有进,商州的官吏出来求见,他也没有见,只是传话让他们募集训练乡勇民团,好好守卫城池。
洪承畴的大军一天也没有停留,就奔西安而去。
………第283章完………
第284章:占领川北()
崇祯六年四月二十四日,洪承畴跋山涉水终于赶到了渭河平原,他离开山区进入平原的地点就是西安城的东南边。他来到西安城外十几里处扎营休息,并派出他的部下罗尚文到西安巡抚衙门寻找陕西巡抚甘学阔,了解当前局势和战况。巡抚衙门在西安,但是甘学阔未必在,因为西安周边正是最混乱的时候,甘学阔必然焦头烂额,东西奔波。
洪承畴的洪兵急行军数百里,又经过一场战斗,都很疲乏了,洪承畴打算在此休整两日,同时了解陕西的战况和形势。他的三边总督的职务没有被免除,但是权利已经被周延儒剥夺,所以除了洪兵他谁也管不了。为此他也派人前往潼关试图联系周延儒,恢复权利还是罢官免职也要有个说法吧?不能总是这么不上不下的?
第二天去西安的罗尚文回来了,他没有见到甘学阔,其实见没见到也是无所谓,他的目的就是了解陕西当前的形势,洪承畴现在并不能给甘学阔下达任何命令。
罗尚文说,乱民的大队人马已经过了西安,他们军除了抢劫一些村镇之外,并没有停留,已经越过西安奔西部而去。至于目的地,有可能是汉中,也有可能是甘南。甘南也是西北的富庶之地,如果乱民军到了甘南也能得以喘息,并且有进一步向甘肃、青海逃窜的余地。如果乱民进入汉中那就是打算入川了,即便恢复了洪承畴三边总督的权利,他也只能追击到汉中为止,四川就超出了他的地界,除非朝廷另有任命。乱民无论朝那个方向,都是鱼归大海难于剿灭了。
前途渺茫!进退维谷!
洪承畴不知道是等待朝廷恢复他三边总督的职位?还是带着洪兵继续西进?从军事上看他应该西进,能打到什么程度就算什么程度,削弱一下乱民军的力量也是好事。但是没有朝廷的命令自己擅自行动,这算什么事?算剿匪还是图谋不轨?
更何况还有钱粮兵饷的问题,洪承畴不是国防军,自己没有来钱的路子,也不生产粮食,无权收缴赋税,最多能设几个路卡,能收多少钱?他的洪兵大约两万五千人的样子,一个月至少要消耗七八万到十万两银子,这支大军如何供养?俗话说,打仗就是打钱,没有钱还是老实歇会吧!
洪承畴如愿快速到达了渭河平原,并且还顺手平定了商洛地区,现在却滞留在西安城外,进退两难了。
。。。。。。
长江航运已经开通两个多月了,每月一班的航班只执行了一个月就不得不增加航班,由于客流量的激增,进入四月之后就变为了每月两个航班。
上海到武汉的松江号客轮每个月往返两次,上海到宜昌的九江号也是每个月往返两次,所以长江的主航道上每个月就有四趟往返的航班,平均七天一班,预计还会增加航班密度。为此安东造船厂正在加紧建造新的客轮,这一批将同时建造三艘,将为近海航线增加一艘,长江航线增加两艘,这是由于长江航运客流量大,沿海的航运主要还是朱家本身的需要,客流量较少。
另外吨位稍小(约500吨)的两艘客轮也在建造之中,他们将用于运河航线,预计年底或者明年初可以开通运河航线。
。。。。。。
时间到了五月底,入川的四川派遣军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越过了三峡到达了万州。从各个方面的情报确认陕西境内的乱民还在渭河平原的西部,尚未进入汉中,其主要缘由恐怕是洪承畴的部队驻在西安附近没有追击,乱民暂时没有危机,行动就缓慢了。所以按照计划,四川派遣军将放弃水路,从万州向西北方向,经过达州、巴州直到广元,并且沿途驻留兵力形成四川北部的防线。到达广元后,按照当时的实际情况再决定是否进入汉中。
第一个目标就是占领川北。
这一路不是平原,也不是高山大川,而是低矮的山地兼丘陵地带,大路很少,小路居多,但是行路并不是特别的艰难。
进入四川的派遣军为了适应四川山地多的特点,是按照山地部队装备的。其特点就是主要的部队均步行行军,马匹主要用于驼运物资。重量最大的武器就是迫击炮、轻机枪,都是驮马运输,部队中没有大型的马车,只有一定数量的独轮车。
山中的河流一般是不需要架设浮桥的,其原因是河道坡度大存不住水。水量大的时候洪水湍急无法架设浮桥,这种情况是暂时的,山洪很快就会过去,所以一般都可以徒步过河。为了便于大军的行动,往往需要工兵对通过的道路,特别是过河的地点进行修正,所以工兵的施工能力要强,像爆破、伐木、土方运输的工具一定要齐全。
总之山地部队要便于在山间小路上行军,避免使用大型车辆,但是这就带来一个问题——辎重运输力量不足。为了减少辎重数量,粮食就要尽量的采用沿途购买的方式,蔬菜全部需要就地购买,不能携带。好在四川还没有经受大的破坏,比较富足,只要多带银两就行了。
考虑到赵率教年龄比较大,骑马毕竟消耗体力,所以教官朱明秋特意为他准备了四川特有的滑竿,行军时便于乘坐,还雇佣了几名当地专门抬滑竿的轿夫,使用士兵抬轿毕竟不大合适。
四川派遣军入川,沿途的官府和官员虽然还得以保留,国防军没有驱逐他们,但是各地的政权已经全部被国防军掌握,名称为国防军军政衙门,能够配合国防军的官吏可以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