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0公斤的石弹射程约150…200米。据测试用来抛射干柴可达150米以上,原因是干柴的空气阻力大,因此,抛射的距离稍短。朱万化设计的抛石机可以方便拆卸,用骡马驮运。
此外,还携带了大量的抛射燃烧弹头的弓箭。乘船到富阳、环山上游下船。留下一个排的兵丁由排长钱世忠(老家丁)带领。他们的任务就是释放火船,已经准备了十条小船满载浸油干柴。大队人马由护厂队教官朱顺带领,陆路行军到环山与石怀亮汇合,侦查敌情,设置进攻阵地。万事具备,就等进攻了。
可是到了二十五日的早晨就开始下雨。行程就拖下去,直到二十七日放晴方才动身。因为雨天不利火攻,也不利通信。
船只侧风行进(东南风),中午到达富阳,距离环山已经不远,吃过午饭后看天气虽然不是晴天,但多云无雨正是行军打仗的好天气,便通知环山方面,这边已从富阳出发,约两个时辰(4个小时)到达环山,环山方面立即做进攻的准备。随船兵丁均更换迷彩作训服,准备战斗。水军的迷彩为蓝灰色。(礼服蓝色,夏装配白色上衣。)
朱大典看着兵丁的军服想,这样的军装不错,有益于战,平时穿戴毕竟有些扎眼,还要做一套鸳鸯战袄以备不时之需。
。。。。。。
崇祯元年六月二十七下午,朱家家丁队成立以来的第一战在环山打响了。
环山方面的朱顺接到命令,首先派出石怀亮带领他的特务班带着一个通信兵去摸海盗的哨探,这个哨探点就在小溪至富春江的汇合处南边的一个小山上。朱顺把单筒千里镜交给石怀亮说:“这个暂时借给你,干的漂亮点,不许使用火铳,不要惊动山下的海盗。”
“是!”石怀亮美滋滋的接过千里镜,还试着看了看。
因为在这个小山下,富春江有一个转弯,在水面上只能看到已经转过这个弯的船只,为了看得更远,海盗们在小山上设了一个哨探点,朝西的方向上立了一面旗子,还时不时地挥动,显然是联络之用,山下还经常有上去的海盗,应该是送饭的。石怀亮已经监视这个哨探点三天了,上面有五个海盗,石怀亮对此一清二楚,但是一直没有动他们。
现在得到命令,石怀亮的特务班立即摸了上去。也不能说海盗警惕性太差,他们以为自己的行动就是一次打劫,心里上就没有摆开战场开战的准备,根本就想不到有人会摸哨,另一方面,他们惯于海战,对陆战还是知之甚少。
五个海盗,随时轮一个人到山顶观察,其他人藏在一块大石下休息。石怀亮派两个人去摸山顶上的哨探,其余人悄悄靠近大石头,只等山上得手,这边立即下手。
石怀亮的特务班悄无声息的包围了大石头下的海盗,迷彩装也为他们提供了很好的掩护。远远的用千里镜望过去,三个海盗在睡觉,或者躺着休息,一个手扶着旗杆,向山下张望,可能是等待联络,看来还是有点警惕性。一会功夫,这个海盗拔下旗子,朝山下挥动几下,又插好旗子,转身也躺下休息了。又过了一会,山上传来“布谷,布谷”的鸟叫声音,这是山顶得手的信号。石怀亮一挥手,五个兵丁从大石头侧面悄悄接近,最后十几步,猛然冲刺,直扑上去,四个海盗虽然看到有人,但是来不及判断或喊叫就被扑到。石怀亮立即上前,低声命令:“不许喊叫!出声者杀!”这四个海盗的手脚都被捆绑起来口中塞上破布。这时山上摸哨的两名兵丁下来了。并没有带回海盗,石怀亮刚要问,那两个兵丁说:“他要喊叫,没办法,杀掉了。”说的轻松,那四个海盗听得头上冒汗,浑身发抖。
石怀亮命令通信兵打信号,通知山下,这边已经完成任务。然后隔离审问了这几个海盗,果然他们是瞭望江面的,一旦发现二十几只的船队(有的船他们已经在杭州码头上认识了)到达,就晃动旗子然后放倒旗子下山。平时看到山下晃动旗子,这边也晃动旗子,表示无事。
问清了情况,命令五名兵丁押解一名海盗,观察应对山下,随时报‘平安’,其余的人押解三名海盗悄然下山汇合大部队去了。
………第14章完………
第15章:火烧海盗船(二)()
朱顺看到石怀亮,要回了千里镜,石怀亮极不情愿交回去。
朱顺笑道:“小子,干的不错,我给你记功。”
石怀亮也笑着说:“朱教官!你年龄比我小,怎么叫我小子?不叫石大哥,也要叫石怀亮下士。对不对?”
“我不跟你斗嘴了,俘虏交辎重排,顺便领两张弓和一些燃烧弹,准备参加战斗吧?你们的任务是和二连三排一起,对小溪东侧到富春江南岸的警戒,有靠近五十步的海盗船就发射火箭。打击抓捕上岸的海盗。记住,不放下武器的海盗,杀!手拿刀枪举双手,喊投降的,不一定是投降。手中没有武器举手投降的才是投降。跑远的海盗不要追,不许脱离大部队。记住没有?”
“是!教官!”石怀亮响亮的答道,但又小声说:“怎么听着绕嘴呢?”
“你说什么?大声点!”
“是!我说怎么听着朱教官爱兵如子呢?”
“哼!谅你也不敢说别的。”
朱顺看看天色,约莫还有一个多时辰(两个多小时),又命令通信兵注意联络,同时手举千里镜观察敌情。
一个时辰后,已是酉时(下午5点)终于等来了攻击命令。这时的灯光通信也不必再隐藏了。直接对上游的钱世忠放火船队发出进攻信号,并且指示了芦苇荡的进出口位置。
这芦苇荡靠近南岸的。江边的芦苇荡当然是浅水区,里面会自然形成一两条较深的水道,船只的进出就在这较深的水道处。其他位置行船困难,特别对大一些的船,是必须在水道上通行。堵住水道出口,里面的船要出来就难了。
富春江的这一段是由西南向东北的走向。这时江面上是东南风,钱世忠的船队顺风顺流而下,速度极快。首先到达芦苇荡的入水口,点燃四只装满浸油干柴的小船顺芦苇荡入口放入,因为顺风顺水,所以火船自然漂流即可。海盗的出击方向在下游的出口,因此,上游这边没有船。海盗们没有认识到这是正规的作战战场,也就没有过多的防备。直到火船突入芦苇荡,才发觉情况不妙,大喊大叫起来。海盗头领下令堵截火船,其他船只迅速起锚冲向下游的出口。
释放火船后的钱世忠小队在大江主航道中迅速冲向下游,目标就是芦苇荡的出水口,目的依然是投放火船。
这时江边的朱顺看到芦苇荡中火起,命令兵丁顺山道冲出,至江边还有三十步(约50米),装配两架抛石机,同时持弓的兵丁开始发射点燃的燃烧弹。由于是东南风,他们的进攻位置处于上风一头。
燃烧弹是火油加蜡油的混合物,落入水中也不熄灭,芦苇荡中顿时星星点点的到处是火头,江风一吹火势迅速蔓延。有个别运气好的直接把箭射到了海盗船上,船上的风帆等物立即起火,虽然火头不大但是任凭海盗们如何扑救,火不但不熄灭,反而打散了火油,越烧越大,有的海盗身上粘上了火油,只烧的哇哇乱叫,怎么折腾也扑不灭。这火油有粘性,粘在衣服上就抹不掉。有地海盗同伴跑过来帮忙,只是越帮越忙,越扑火越大,同时也难免身上粘上火油被烧的命运。被烧得哇哇乱叫的海盗毫无办法,最后只好跳入水中。混乱中船只互相碰撞,反而谁也走不了,挤做一团。
在这混乱之中,抛石机加入了战团,一捆一捆的浸油干柴点燃后顺风抛向芦苇荡,芦苇荡中顿时大火冲天而起,火势引来更大的江风,风助火势,火助风威,大火的温度烤的江边放火的兵丁纷纷后退。
海盗们在烈火中拼命挣扎,只有少量的船只能冲向出口。此时,江上的钱世忠船队也在江面上画出一个漂亮的弧线,一个急转弯先一步来到了芦苇荡的出口。正好面对即将到达出口海盗船,此时双方距离不到五十步(70—80米),这边的火船已经点燃,那边海盗的箭矢密密麻麻雨点般的射来,霎时间数个兵丁中箭,啊!啊!的惨叫声传来。也有几个兵丁落水。
“盾牌兵上前!”钱世忠发出紧急命令。“火船抛锚!弃船!”因为是逆水,着了火的火船需要抛锚固定位置。
一排六条着了火的小船成功的堵塞了出水口。钱世忠指挥小船抢救自家落水的兵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