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大爷的话我记住了。”
“家中其他的杂务我会另外安排人来做,你专心做好自己的事。书房里让人加一个书案,给你用。”
认识简化汉字的事以后再说,后世资料原件还是不能给她看。又交代了一些注意事项。于是春香就不再做日常侍候主人生活的活计,成了专职秘书,有了这个秘书朱万化轻松了不少。
………第6章完………
第7章:初练兵()
朱万化还有一点不满意,这就是服装。兵丁们穿的五花八门,比较多的是原来大明军的鸳鸯战袄(所谓鸳鸯袄,就是两层布,反正都能穿,两个颜色),原家丁曾经补做了一批鸳鸯战袄。但是,鸳鸯战袄太长,明朝的衣服大都宽袍大袖,上衣长,都在膝盖以下,行动不便,必须改一改。新的军服暂时做不出来,只好补救一下,按上次家丁补做的鸳鸯战袄式样,缺少的补齐,起码服装统一了。并且告诉兵丁,到今年夏季将统一发放军装。
另外组织裁缝、动员家庭妇女组成家庭服装作坊,制作军服、鞋子和背包,组织皮匠做子弹合和武装带。当然是参考了后世的军装,结合明朝的式样(别太出格),绘出图样。要求先出样品,审定后成批生产。颜色有草绿色的常服和迷彩作战服,分夏装、春秋装和冬装,衣领处留出放军衔领章的位置。另准备一批棉大衣棉帽,为随时出兵北方做准备,少量发到部队做冬季岗哨等特别用途。
这样算下来,军饷、吃住、服装、马匹、营房和其他装备,不算武器每个士兵差不多每月二两半到三两银子,一年三十两,按三千人算一年就是九万两白银。眼下玻璃、镜子收入可以支撑一段时间了。以后还要想更多的来钱办法。
第一期训练标准是比较低的,都是最基本的队列要求。朱万化把标准订得这么低是因为不知道此时的家丁是个什么水平。只有试一下才知道。
果然,几天训练下来知道这个训练标准还是高了。跑步、俯卧撑什么的还凑合(强度不大),这个队列就一塌糊涂。老家丁都是精英,并且已经练过了队列,还算不错的。新家丁就麻烦了,搞不清左右,就怕向左转、向右转,全乱套,连个齐步走都很难训练。军官一喊:“向左转!”不少士兵就脸对脸了,引起了哄堂大笑,气得军官拿着木棒一阵好打,士兵们不敢笑了。
于是军官们坐下来想办法。办法想出来了,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不识左右者,先认这两个字,写下这两个字,贴到衣服袖子上,喊左抬左手,喊右抬右手。二是罚,队列不达标者,本人、班长、排长、连长一起受罚。这一来连长、排长、班长都不敢再懈怠了。教官的演讲也大力灌输团队精神,队伍中要讲团结互助。
于是班、排、连相互间都有个攀比,不说受表扬,起码不能挨罚,面子也过不去,再说了,军官还没正式任命,就这么丢了官以后还怎么在这儿混?
训练紧张,伙食也要跟上,每天能见着肉或蛋,大米饭管饱。兵丁们训练的劲头更足了。
半个月练下来,就到了四月初十。还真是有了个样子。老三朱万武、老四朱万杰看着整齐的队伍很高兴,可是朱万化总觉得缺点什么。缺什么呢?士气,对,就是士气。整个队伍就是提不起精神头,这队伍是打不了仗的,没那股子劲头。
大明的南方这时还是一片和平景象,满洲鞑子也好,西北什么的乱民也好还没来过这里,土匪还是有的,但是不像北方那么严重,兵丁们对鞑子和乱民的残忍根本没有切身体会,参加家丁队也没有什么高尚的动机,大部分人还是当兵吃粮。想来想去也没有什么好办法,只能在思想工作中慢慢解决。北方逃到这里的人还是有的,可以找来让他们现身说法,告诉这些兵丁,不努力他们的家人也要被人杀被人抢。
朱万化知道自己在军事上基本是个外行,仅仅是凭借手中的资料和来自后世的一些见识。虽然说兵在精不在多,也实在不能指望自己炼出的兵比别人强多少,朱万化的强兵主要还是靠武器装备。相对而言思想教育,部队的忠诚还是最重要的,首要的是要对朱家忠诚。有为百姓而战的思想,有对敌人的仇恨,在战场上才能有顽强的战斗精神,有文化,有精神的军队才是强军的基础。
朱万化把两个兄弟和朱家栋找来,把这个想法对他们说了。
“大爷说的对,这事我来做。”朱家栋说,他积极性很高,没法不高,他只是个家仆(非老家丁),由于他对朱家忠诚可信,能说会道,现在是教官的候选人,一步登天,而且有推荐连以下副职的权力,多少兵丁在巴结他。因此,他拿出十二分的力气,做事分外勤奋小心。但是,从心理上他不敢与三爷、四爷平起平坐,毕竟他只是个家奴。
朱万化又道:“家丁队的思想教育,这是重中之重。思想教育的重点有三:第一是忠诚,要忠于我朱家,没有忠心的人,我们不能要。第二是爱护百姓,没有百姓的拥护,我们的军队就失去了根基。第三要有对敌人的仇恨,对祸害百姓、危害国家的敌人,要坚决消灭。对士兵的教育,时时不能忘记这三点。等第一阶段训练结束后,我准备去洋尾,这边的工作就交给你们了。”
第一阶段训练顺利结束,考核全部过关。朱万武宣布放假一天,然后宣布第二阶段训练计划,第二阶段开始训练刺杀和强化体能。火铳射击就算了,朱家虽然有一些火铳,但是质量太差,大部分连准星照门都没有,只有练刺杀了。
第二阶段:时间十五天
早晨的跑步变成了负重越野跑。赶不上的没有早饭吃。(明朝时候,一般都是两顿饭,早晨不吃饭也饿不坏。)
早饭后,练习刺杀。使用的兵器有两种:一米七长的木棒和一米长的木棒。对于冷兵器而言,长枪应该更长一些,三米长矛也是有的,正所谓一寸长一寸强。朱万化的计划就是全部的热兵器,因此就没有用太长的枪,枪过长行动也不方便。长木棒是代替上了刺刀的步枪,短木棒代替大刀。并且都有规定动作,不是平常习武人的套路。招数不多,但都是后世总结出来的杀人招数,招招致命。为了锻炼胆量,有时还真的组织几十匹马模拟冲锋,演练刺杀。
下午继续训练,外加一套后世的散打军体拳(朱万化不会这个,这是老三、老四兄弟两个看着万化提供的图谱练出来的),加半个时辰(1小时)的队列训练。
通信兵上午与部队共同训练,下午练习旗语、军号(军号每连一把已经陆续配齐)。
晚饭后点名、文化学习、思想教育(朱家栋已经被临时任命为队教官)。
石门村的庄丁那边也要开始训练了,于是,抽出老四朱万杰和一批骨干,到石门村倪汝学建的庄丁队营房,组建并训练庄丁。朱万杰为庄丁队队长。为了洋尾护场队的训练抽出一批骨干和两名通信兵,单独组建一个小队,朱顺任队长,暂时在这里继续训练,待朱万化去洋尾工场时,一同出发。缺少的兵丁则继续招募。并嘱咐朱万武,人员有多余时立即抽出年龄大的老兵组建预备队,预备队以一个连的编制为限,招满后暂停招募。
这两期训练完成后,军官可以正式任命。军官军饷按班长一两半、排长二两、连长五两,营长(队长)十两的标准,其他比照制定。兵营进入正常的管理,安排岗哨值班,每天的时间要排满,每十天休息一天,月底连休两天,逢节日加休息日。要安排必要的劳动日程,主要围绕军营基地建设。并随时做好出动防洪救灾的准备,作为锻炼,安排参谋(已经选了两名)做个防洪预案。按说为了实战训练,可以安排剿匪,这时的匪患多如牛毛。但是现在兵丁手里没有像样的武器,总不能拿着木棒去剿匪吧?等有了武器第一个要安排剿匪,清剿土匪利民的同时也是有经济收入的,土匪还是有些家底的。于是,朱万化就要求派出人手了解周边土匪的情况。
如果说训练中有什么最值得朱万化开心的,不是兵丁军事技能的提高,而是他们在训练中一天天的向军人转变,组织纪律性比开始时好多了,而且通过不断的灌输,对身边的百姓态度和善了,对鞑子也产生了强烈的仇恨。
不过也产生了一些副作用,就是兵丁比以前能吃了,钱粮消耗多了,好在朱家的银子还够用,同时在营房周边开垦了一些菜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