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48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命令所有贵族贝不再向威廉效忠,同时号召欧罗巴的国王和诸侯们讨伐威廉。

    这已经是威廉第三次被革除教藉了,但这并没有什么软用,诺曼王国的教会早已被威廉所掌控,尊奉威廉为王国教会的宗主,自然不会听从罗马教廷的指令,停止一切教会活动,或者背离威廉。

    诺曼贵族更不用说,这些贵族在一次次的胜利之后,早就已经不把意大利的罗马教廷放在眼里了,如果教廷好声好气的说话,诺曼贵族们还可以接受,但一旦教廷开始唆使他们背离自己的誓言,背叛威廉时,他们便会果断地站在威廉的身边,不再理睬罗马教皇的谕令。

    其他国家的君主也是如此,他们早已见识到过诺曼人的可怕之处,当年教皇利奥九世联合了当世最强的皇帝——萨利安王朝的亨利三世共同对付威廉。

    神罗和罗马联手,加上挪威、丹麦和瑞典参战,这些对手加起来都无法击败威廉,甚至亨利三世还彻底地输给了威廉,被迫放弃了上下洛林,罗马教廷也被迫求和。

    如此惨痛的经验教训告诉所有的欧洲贵族们,不要轻易招惹诺曼人,否则将由灭顶之灾。

    各国君主、诺曼贵族和教会都不愿意遵从罗马教皇的谕旨,使得斯德旺九世革除威廉教藉的举动,就好像是一个闹笑话的丑角一般,十分可笑滑稽。

    对此时,威廉虽然嘲笑教皇斯德旺九世的愚蠢,但并却将此时牢牢地记在心上,特痛恨罗马教廷的为所欲为,决心在征服挪威王国之后,挥师南下罗马帝国。

第663章 忧心忡忡的希尔德布兰德() 
    “愚蠢!鲁莽!我的圣座陛下,此举是何等的荒唐,究竟是何人蒙蔽了您的双眼,打破罗马和诺曼人的和平协定,将战火再次引向罗马。”

    诺曼王国首都巴黎的圣但尼大教堂内,希尔德布兰德,未来的格列高利七世,发出了这样的感叹。

    久居诺曼王国的希尔德布兰德对这个帝国的实力可是一清二楚,它拥有的人口数量多达一千五百万人,其中光是法兰西王国和诺曼底就有八百万人口,英格兰两百五十万人,爱尔兰和威尔士一百万人,苏格兰有一百二十万人,洛林王国两百万人,布列塔尼七十万人。

    如此庞大的人口数目足以为威廉提供多达数十万的合格士兵,更可怕的是,这股力量完全被掌控在国王威廉手中,他直辖的领地是这个国家最肥沃和富庶的,占到了整个王国所有领地的一半以上,直接控制的人口多达一千万人。

    而效忠于威廉的贵族封臣们,不是从很早时候起就跟随他的亲信贵族,就是他的亲族,对威廉的命令那是言听计从,忠心耿耿,丝毫不敢违逆。

    即便有那么一些外国贵族在诺曼王国获得高位,也多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若是他们有一丝一毫的背叛,便会失去威廉的庇护,没有了威廉的庇护,那些眼红他们的诺曼贵族便会一拥而上,将他们分食干净。

    别看威廉麾下只有两支近卫军团,五支老牌常备军团,以及五支新组建的常备军团,加上一些雇佣兵如北欧卫队、意大利弩兵、西班牙游骑兵等,加起来不过十万人出头的模样,但一旦威廉下令全国动员的话,能在短时间内拉出多达三十万人的军队。

    三十万大军,这是何等可怕的数字啊,即便是曾经最强大的神圣罗马帝国,其全国动员之后的军队数量也不过十六万人,能出征的兵力不超过八万人而已。

    当然,因为诺曼王国相对有限的财政和物资的限制,这个国家平时只保持两支满编近卫军团,五支缺编的老牌常备军团,五支半编的新建常备军团,共十万左右的军队。

    区区十万军队,再加上威廉的三支最强大的军团,三四万人被陷在了挪威战场上,或许在教皇斯德旺九世看来,似乎只要他对威廉降下绝罚令,让几个国家围攻诺曼王国,即可让桀骜不驯的威廉和诺曼人降服在他的脚下。

    “这是何等的无知和可笑。”希尔德布兰德摇了摇头,叹息一声。

    “现在还不到放弃的时候,必须让圣座陛下收回成命,再次与诺曼恢复和平!”希尔德布兰德可不是一个喜欢坐以待毙之人,他站了起来,开始思索如何逃脱诺曼人的监视,从形同监牢的巴黎圣但尼大教堂离开,前往梵蒂冈劝戒教皇斯德旺九世。

    表面上看,希尔德布兰德自从被威廉邀请来诺曼王国之后,先是被任命为阿基坦的宗主教,而后有升为法兰西的圣但尼大主教,成为整个王国教会中除了威廉之外最有权势之人。

    但知道其中内情的人却很清楚,威廉对希尔德布兰德的态度是戒备和谨慎的,在他取得威廉的信任之前,这种监视都不会消失。

    那么希尔德布兰德如何从诺曼人的监视中逃脱呢?他自然有他的办法。

    俗话说“秦桧都有三个朋友”,何况是身为克吕尼修院派领袖的希尔德布兰德呢,他品德高洁,温和有礼,学识渊博,在法国和首府巴黎很是有一批拥护者,其中不乏身份高贵的诺曼贵族。

    来自后世的威廉崇尚信仰自由,各种派别都能在诺曼王国生存下来,就连犹太教也能得到威廉的尊重,自然身为基督教中影响最广泛的一派,克吕尼派的信仰者也不在少数。

    利用威廉离开巴黎,前往挪威指挥作战的机会,趁着对他的监控稍稍放松的宝贵时机,希尔德布兰德在他的拥护者们的帮助下,从巴黎圣丹尼大教堂脱身而出,在加洛林家族的维曼杜瓦伯爵埃贝尔的暗中护送下前往神圣罗马帝国。

    几日后,希尔德布兰德有惊无险地脱离了诺曼人的控制范围,他终于从威廉的掌控中逃出生天。

    在神圣罗马帝国,希尔德布兰德得到了诸侯们的礼遇,在前往罗马的路上,各地诸侯们纷纷派出骑士护送这位德高望重的克吕尼派领袖。

    “伟大的罗马,主的国度,我终于回来了!”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辛跋涉,罗马已然遥遥在望,希尔德布兰德看着古老恢弘的罗马城,不由发出一声感慨。

    就在希尔德布兰德抒发感慨自己,一名主教打扮的中年教士来到他的身前,躬身拜道:“上帝保佑,希尔德布兰德枢机,圣座大人听闻您抵达罗马,就命我前来迎接您的到来。”

    “多谢您屈尊来迎接我,托斯卡纳的卢卡主教,巴吉奥的安塞尔莫神父。”希尔德布兰德亲切地握住卢卡主教安塞尔莫的双手,感激地说道:“我现在已经卸去了诺曼王国的一切圣职,早已不是什么枢机主教了,何必如此多礼?”

    这位托斯卡纳的卢卡主教,巴吉奥的安塞尔莫神父可不简单,他就是未来的教皇压力山大二世,也是11世纪以来唯一的一位意大利籍的教皇。

    亚历山大二世在历史上和威廉的关系可非同一般,正式他授予了威廉圣乔治旗,给了他征服英格兰的大义名分,有了教皇的帮助,威廉这才能成功加冕为英格兰国王。

    至于为何历史上亚历山大二世愿意支持当时的私生子威廉征服英格兰,那是因为当时的国王哈罗德和英格兰王国拒绝承认教皇的权威,而威廉却愿意拜倒在教皇的麾下,他许给了教皇许了一大堆好处,这才获得了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支持。

    “希尔德布兰德枢机阁下,您的高贵品德早已在罗马广为人知,枢机会议早已选举您为枢机主教,您原来的职务也都恢复,依旧是教皇陛下的大教副。

    想必您也知道这些日子以来圣座陛下面临的窘境了吧,现在圣座陛下迫切想要得到您的帮助。”安塞尔莫主教也是紧紧的握住希尔德布兰德的双手,语气恳切地说。

第664章 废立教皇()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是人之常情,出身于世代公侯的洛林公爵维热里什家族的教皇斯德旺九世是个极为高傲之人,他看不起威廉,一个区区私生子竟敢和统御基督世界的罗马教廷平起平坐,加上原先维热里什家族和威廉的仇怨,斯德旺九世于是将威廉当做了他立威的目标。

    然而,残酷的事实已经证明了斯德旺九世的举动是何等的愚蠢可笑,他对威廉下达的绝罚令成了一纸空文,诺曼王国中无论是贵族教士也好,还是士绅平民也罢,都对教皇的绝罚令置若罔闻。

    而原本斯德旺九世寄予厚望的国王诸侯们,此时却像可笑的鸵鸟一般,纷纷将脑袋埋在了沙子里,对教皇的谕令视而不见。

    一时之间,原本雄心勃勃地想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