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征服者威廉大帝-第3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个时候,威廉设想中的新的封建制度——“我的附庸的附庸还是我的附庸”,命令各级封建主向他宣誓效忠,反对国王的一切敌人。

    威廉一世如此行事也是出于维护政权长治久安,毕竟诺曼贵族势单力薄,大家抱团拱卫国王才是正道。

    在威廉的设想中,国王将土地分封给贵族,作为对国王的回报,贵族们必须向国王宣誓效忠,并根据自己领地的大小,向国王缴纳税金,提供骑士及其装备。

    威廉可以凭借贵族封臣们提供的骑士、装备和税金再组建一支常备军团。

    依靠新组建的由里夏尔公爵所统率的第四军团,再加上这支封建军团,足以镇压一切英格兰叛乱者。

    1047年夏末,九月初,威廉在索尔兹伯里镇召集了英格兰王国的各级领主封臣们,小到骑士,达到公爵伯爵,包括爱尔兰和威尔士贵族以及诺曼王国贵族在内的所有贵族。

    威廉之所以在这座小镇召集贵族,实际上也是效仿征服者威廉的在索尔兹伯里镇和英格兰贵族们立下索尔兹伯里誓约这一事迹。

    效仿历史人物的事迹是威廉的一大乐趣之一,尽管没有人懂得欣赏威廉的一点小小乐趣,但不妨碍他以此为乐。

    威廉在英格兰南部的索尔兹伯里召开宣誓效忠大会,强逼到会的各级封建主向他宣誓效忠,反对国王的一切敌人。

    看着这些封臣脱帽下跪,把双手放在自己合拢的手掌中宣誓效忠时,他们的心里一定很不舒服吧。

    因为从这时起,他们除了要向自己的领主效忠尽义务外,还要向国王效忠,尽附庸的义务。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所有各级封臣都要向威廉效忠,他们全部是国王的附庸,骑士们对封地,只有占有权和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

    此乃历史上有名的“索尔兹伯里盟誓”,这是威廉巩固王权的又一得以之作。

    其内容的实质是,英国的各级封臣,无论是哪一级,除了宣誓效忠上一级领主之外,首先要向国王效忠。就这样,威廉大大加强了对王国的直接管理,加强了王权。

    这时的英格兰和诺曼联合王国,是西欧王权最为集中的国家,加强王权是形势所迫,也是威廉的愿望。

    但了解封建制度的读者也都知道,这实则是一条双向契约。国王和贵族之间的从属关系,从一开始就带有双向契约的性质。

    这是一种基于权利义务关系之上的契约关系,正如12世纪末一篇法学论文的总结:“主公与臣属之间应该有一种相互的忠诚义务,除敬重之外,封臣对主公应尽的臣服并不比主公对封臣所持的领主权更多”。

    即使王权再大,封君也有义务保护封臣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一旦封君滥权,封臣也有权利不再效忠于封君。

    虽然没有成文的法律,但是天长日久,国王和贵族之间的契约关系就变成了约定俗成。

    按照契约的规定,双方各自履行义务、享受自己的权力,这逐渐成为英国社会普遍认同的一种规则。

    这种契约关系虽然是人格化的和不平等的,但是它所包含的契约精神却是后来的大宪章、议会政治和习惯法体系产生的基础。

    全靠贵族们对国王宣誓效忠肯定不够,国王也得给贵族们一些甜头才行。

    为此,威廉设立了御前会议这一机构,在处理重大政务和战争的时候,他会召开御前会议以听取贵族们的意见,列席御前会议的自然也是那些大贵族。

    不过,威廉设立的这种制度也是极其矛盾的,一边是与贵族不断妥协的传统,一边又是极易培养王权专制的沃土。

    像征服者威廉和长腿的爱德华这样的明君尚可深明大义,懂得克制,而庸主当政,像‘失地王’约翰,王权难免会不断膨胀,这时王权与贵族的矛盾就凸现出来了。

    为了防止百年之后,这种针锋相对的局面产生,威廉不得不做一些后备手段,以防备万一遇到庸主当政,王权旁落,被迫签订屈辱的大宪章这样的情况发生。

    虽然在后世看来,大宪章所代表的契约精神是进步的,但实际上大宪章的实质内容确实将掠夺平民的利益,将利益分给贵族和教会,是一个残害民众的条约,是反动贵族联合教会势力逼迫同情平民的国王所签订的屈辱条约。

    “或许我日后应当将自己的几个王国分别传给几个子孙,万一某个王国诺曼底王朝君主失去了权力,另一个王国的诺曼底王朝君主可以夺回另一个王国的王冠,将权力从贵族手中夺回。”

    威廉将这种情况推演一番,但又想到了历史上自己的岳父费迪南一世去世后,自己的三个大舅子桑乔二世、阿方索和加尔西亚三兄弟自相残杀的故事,他可不想这样的事情发生在自己的子孙后代身上。

    “看来还需要从长计议才是。”威廉摇了摇头,暂且放下,现在还不需要威廉操心这些,毕竟英格兰王国的王权强盛,根本不需要担心贵族们的反噬。

第440章 末日审判书() 
在迫使他的手下向他宣誓效忠的同时,一件意外的事情使威廉作出了一个惊人之举。

    英格兰和诺曼联合王国遭遇了罕见的财政危机,是的,是王国的财政困难,难以支出庞大的军费开支和行政开支,以及国王的年金。

    这几年来,威廉率领诺曼人连年征战,尽管连连取胜,并为威廉获得了英格兰王国和一顶王冠,但实际上,英格兰王国并不能给威廉带来任何的帮助,甚至在很多时候还是威廉的拖累。

    像这场英格兰大叛乱一样,英格兰王国非但没有给威廉提供兵员和税收,反倒将诺曼人拖在了远离欧洲大陆的不列颠。

    那时候正是法兰西王国内战打得不可开交之时,威廉正想率军介入到这场法兰西内战中,但英格兰王国发生的大叛乱却打乱了威廉的计划。

    为了保住才戴上不久的王冠,威廉不得不率领近卫军团和第一军团返回英格兰,亲自率军平定叛乱。

    威廉为了供应军队所需,不得不在在诺曼王国施加重税。

    尽管诺曼王国在威廉清查贵族土地和财产后,税收大增,但要供应威廉连年征战,国家财政也开始捉襟见肘,不得不向诺曼底银行借款度日。

    现在威廉又要进一步扩充军队,建立第四军团和由封臣提供骑士、装备和部分资金的第五军团,诺曼王国的财政更是支撑不住了。

    威廉却是很富有,诺曼底财团富甲天下,诺曼底银行金库中储藏的金币甚至足以支付英格兰和诺曼王国八年的财政支出。

    但诺曼底财团和银行中的资金,威廉却不想动用,因为这是他留给子孙后代的另一个法宝,是一顶统治经济商界的王冠,它的重要性并不比威廉手中任何一顶王冠来的差。

    为了搜刮资金,在同一年,威廉组织了一个调查委员会,派员分赴各地调查各级封建主的土地占有、劳动力分布及财产状况,从而确定土地税额和附庸对领主的封建义务,以保证和增加王室的收入。

    威廉下令对全英国的土地人口财产等情况进行“搜山检海”般的详细调查,他派出的调查员调查得非常仔细,他们几乎踏遍了英格兰全境的每一个城市和村庄,对所有各级封臣及自由人的土地财产、收入数额进行详细的核对与查证。

    其详细和严厉程度令英国人感到窒息,仿佛末日来临,于是调查记录被称为《末日审判书》。

    《末日审判书》的正式名称在十二世纪后称为《土地赋役调查书》,这是英国中世纪最早的经济档案。

    不管英国人愿意不愿意,这次赋役调查,明确告诉英国人,他们所生活的所有土地,都是属于国王的,不是他们个人的。

    同年底完成调查,然后汇编成册,称《土地赋役调查簿》。通过这次调查,威廉对整个王国的经济状况了如指掌。

    调查详细地显示了英国的社会情况。其中的一些数据是,当时英国人口为一百五十余万,其中95%为乡村人口,贵族的人口一万多,其中绝大部分是诺曼人,他们占据了英国的绝大部分土地,原先的盎格鲁萨克森军事贵族们消失殆尽。

    在诺曼征服前,除了王室直属和教会的领地外,全英国的土地分散在两千户各级领主的名下。而到了1047年秋,威廉彻底平定英格兰叛乱的时候,全国范围内只剩下大约两百名大地主,诺曼贵族毫无疑问地占据绝大多数(本土贵族只有诺森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