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东汉-第5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付麟,也是很久没有叫贾诩为军师了,他今天突然这么称呼贾诩,也是让贾诩有种,久违的亲切感。

    而说道这里,我们赶着惯例,就要介绍一下太行山了,大家不要扔鸡蛋,更要耐心,因为毕竟也有不知道太行山的存在吗?虽然这是少数,但是也有例外。

    太行山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华夏东部地区的重要山脉和地理分界线。

    位于山西省与华北平原之间,纵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四省、市,山脉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与山西交界地区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东临华北平原,呈东北…西南走向,绵延数四百余公里。

    太行山由多种岩石结构组成,呈现不同的地貌,大部分海拔在一千两百米以上,有众多河流发源或流经,地势北高南低并储藏有丰富的煤炭资源。

    太行山是华夏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之一,也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

    在六亿年以前,太行山地区是一片汪洋大海,后来经过了频繁的地壳活动,地面

    上升下降,海水时进时退,当海退时,这里沼泽广布,气候温暖潮湿,生长着茂密的森林,因此形成了太行山区丰富的煤炭资源。以后的一次次地壳活动,使太行山脉逐渐隆起。后又与东西的华北大平原断裂,形成太行东部陡峭,西部徐缓的地貌形态。

    约在二百四十万年前开始大幅度隆起并逐渐形成。早在二十八亿年前,太行山地区被海水淹没,沉积了巨厚的碎屑岩、含铁硅质岩及碳酸盐地层,受五台运动和吕梁运动的影响,区内古老的地层普遍遭受褶皱、变质,并伴随有断裂和石英岩脉的侵入。距后世的二十一世纪,十八亿年,形成了混合岩化的结晶基底岩层。

    距后世的二十一世纪十八亿年的吕梁运动以后,本区地壳进入差异升降阶段,并由此导致了海水的进退往复,分别形成了中元古代地台沉积盖层,以及上覆的古生界寒武、奥陶、石炭和二叠系地层。其中奥陶和二叠系为含煤地层。发生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使太行山新华夏式褶皱带逐渐形成并发育太行山前深大断裂带。

    发生在新生代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太行山强烈隆升,而山前的华北平原则相对下沉,经过数百万年的千古锤炼,太行山终于产生。

    山地受拒马河、滹沱河、漳河、沁河等切割,多横谷,当地称为陉,古有太行八陉之称,为东西交通重要孔道。太行山东翼断陷盆地中分布有井陉、临城、峰峰、六河沟等著名煤矿。太行山为重要地理分界,山以西为黄土高原,以东为黄淮海平原。山地对夏季风有明显阻滞作用,迎风坡降水较多,并形成暴雨区。山地东侧为地震强烈活动带。

    太行山脉的的地质基底是复式单斜褶皱。东侧为断层构造,相对高差达15002000米,山前发育典型的洪积扇以及冲洪积平原。从北向南有小五台山海拔2882米、太白山、白石山、狼牙山、南坨山、阳曲山、王屋山等山峰。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是华夏东部的一条重要地理界线。东部的华北平原是落叶阔叶林地带,西侧的黄土高原是森林草原地带和干草原地带,两侧的植被、土壤垂直带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

    太行山脉多东西向横谷,自古就是交通要道,商旅通衢。古时有著名的太行八陉。

    太行山北高南低,大部分海拔在1200米以上。2000米以上的高峰有河北的小五台山、灵山、东灵山、白石山,山西的太白魏山、南索山、阳曲山等。北端最高峰为小五台山,海拔高2882米;南端高峰为陵川的佛子山、板山,海拔分别为1745米、1791米。

    太行山山势东陡西缓,山西高原东部河流多切过太行山进入河北平原,汇入海河水系。只有西南部的沁河水系向南汇入黄河。

    太行山脉西翼连接山西高原,东翼由中山、低山、丘陵过渡到平原。山中多雄关,著名的有位于河北的紫荆关,山西的娘子关、虹梯关、壶关、天井关等。

    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代杰出的科学家沈括看到太行山的山崖之间怯怯御螺贝壳及石子如鸟卵者,横亘石壁如带,经过研究指出:此乃昔日之海滨,今东距海已近千里。

    现代地质研究证实了他的论断。太行山崖间的螺蚌壳,显系古生代地层中的腕足动物或软体动物化石。

第660章 出奇制胜() 
太行山形势险峻,历来被视为兵要之地。从春秋战国直到明、清,两千多年间烽火不息。公元前650年,齐伐晋,入孟门、登太行。齐桓公曾悬车束马窬太行。公元前263年,秦国攻伐韩国,在太行山决羊肠之险,一举夺韩荥阳。公元前204年,刘邦被困于荥阳、成皋之间,他采纳郦食其的建议,北扼飞狐之口,南守白马即后世的河南滑县东北之津,终于转危为安。

    东汉元初元年公元114年,汉安帝为防外敌侵犯洛阳,下诏在太行南端36处要冲屯兵。曹操围临漳,袁尚轻易率军东出太行,结果大败于曹军。晋太元十九年公元394年,后燕慕容垂进伐西燕,屯军于临漳西南。西燕慕容永令全部人马前去堵塞太行山口,慕容垂引兵自滏口进入,灭了西燕。隋末,李世民与窦建德相争,李世民进据虎牢,使窦不能越过太行,李乘机占领上党,尽收河东之地。元至元十八年公元1281年,刘福通率起义军越过太行,火烧上党。元将察罕粘木儿塞井陉、杜太行,遏止起义军向北发展。

    抗日战争时期,河北、山西的抗日力量就曾经创建了太行区。发轫于太行山的游击战,迅速发展到西起同薄、汾河,东至渤海,南靠黄河,北沿正太、沧石路的广大地区,先后形成许多重要战略区。

    而之所以要介绍太行山,而是因为他是华夏人的脊梁,对于华夏民族太重要了,相信所有的华夏人,都知道太行山,即便不知道的,相信从今以后也会熟知太行山的。

    一天后,付麟就命令,贾诩和赵宇率领五万大军,守卫黄河渡口,他则是带着典韦和三千麒麟卫,绕路度过黄河,赶奔太行山中而去。

    付麟他们这一次的目标则是太上山中的大峡谷,而太行山我们已经介绍过了,这里就不重复了。

    很快,付麟就下令,自己和三千麒麟卫秘密的进入到了太行山之中了。

    而这一次付麟他们所用的计策,其实说穿了也没有什么,人类历史上,行军打仗的计策,就是那些东西,只不过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情况下,使用出来,他的效果也不同罢了。

    **

    我们先放下付麟和他的麒麟卫不说,也不说贾诩在黄河渡口,结起了大营。

    我们且说袁绍手下的大将颜良,说道颜良,我们按着惯例,也要先简单的介绍一下颜良,大家也不要扔鸡蛋,因为你知道历史,知道颜良,可是毕竟还有不知道他的人吗?

    颜良生于年不详,卒于公元200年,琅琊临沂即后世的山东临沂人,东汉末年河北军阀袁绍部将,以勇而闻名。建安四年公元199年,袁绍以颜良、文丑为将,率精卒十万,准备攻许即后世的河南许昌。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兵进黎阳即后世的河南浚县,遣颜良攻白马即后世的河南滑县。曹操北救,以荀攸计分兵渡河,引袁绍西应,自率轻兵掩袭白马,颜良仓猝逆战,被关羽击斩。

    颜良是东汉末期袁绍部下的武将。有威名。颜良与文丑一起作为袁绍军队的勇将而闻名,孔融以颜良、文丑作为袁绍军队的武将代表劝谏曹操小心他们。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袁绍、曹操于官渡交战。开战时,沮授劝谏袁绍:颜良性急不可单独任用。但是袁绍仍以颜良进攻单独守护白马的曹将刘延。后汉书?袁绍传,三国志?武帝纪中则记载颜良是与郭图、淳于琼一起进攻。

    面对这个形势,曹操的谋士荀攸建议,率军先佯装在延津即后世的河南汲县东渡河,做出袭击袁军后方的姿态,诱使袁绍分兵延津。然后,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攻其不备。曹操依行其计,袁绍果然分兵向西,挺进延津。

    曹操趁机引兵向白马疾进,及距白马十余里时,颜良大为震惊,仓促迎战。曹操派将军张辽和关羽为先锋率先进击,关羽跃马阵前,望见颜良麾盖大将所乘戎车,设幢麾、张盖,直冲过去,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