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致知道孙思仁想做什么,我也不多问此时,倒是对胯下这匹马好奇得很,上次在青龙堰下,它分明已经被打死了,但是我们被水淹的时候它又突然出现。
它由白烟所化,我以为是神魂状态,但是却能负重两人,还能吃喝拉撒,这跟活马并没区别,我现在连它到底是死是生都搞不清楚,不由得好奇问孙思仁,“您这匹马到底是死了还是活着呀?”
孙思仁笑了笑道,“它叫‘房星’,是我师父在一千余年前的‘百尺崖’寻得,后送给了我,它就一直跟着我。它是死是活我也并不知晓,想来应该是活的。”
孙思仁一连说了两个名词,刚好这两个名字我都听说过,之前孙思仁给我的那本《九州奇观》里面有记载,我刚好看到了。
《九州奇观》搜集的是华夏数千年各种奇人异事,也有引经据典去写。
其中《北平风俗类征》中写:马王者,房星也,凡营伍中及蓄养车马人家,均于六月二十三日祭之。
唐代李贺在《马诗二十三首·;其四》中也写过: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
房星就是马神,又叫做马明王,为马中之神。
而至于‘百尺崖’,这是茅山宗特有的名词,是茅山掌教羽化的地方,又叫‘肃心阵’,茅山掌教羽化之后,为让人鬼不扰,就会布下这么一个肃心阵。
由此说来,这匹马是孙思仁的师父从一个千余年前茅山掌教的百尺崖中所得,我听着神奇无比。伸手摸了一下这匹马,“它竟然是神马?”
孙思仁恩了声,“以后等我羽化了,我可以把它送给你。”
“好呀好呀。”我连忙点头回答。
孙思仁见我点头这么快,不分青红皂白在后面敲了我脑袋一下,然后沉默不语,继续由着这马带我们在镇子里游荡。
游荡了约莫有一个小时左右,我们随便找了一家门窗紧闭的人家,孙思仁下马牵着缰绳走到门口抠响房门,并说道,“昨日提刑司提刑使被抓来你们镇中没了踪影,我们奉天承运前来寻他,请问你们知道他的下落吗?”
说了好一会儿,房门吱呀被打开,里面出来一个中年妇人,她早就注意到了我们在镇子中游荡,开门见了孙思仁,再看了看骑在马上的我,面色有些担忧和恐惧,不过还是说道,“没有见过。”
孙思仁又说,“会遭天谴的,昨晚滂沱大雨就是征兆。”孙思仁说着将右手背负在了身后,我眼见她在后背掐了几个法印,而后就见天上渐渐有乌云密闭了。
他们哪儿经得起孙思仁这么吓。一见天色开始变化,这妇人不再嘴硬,忙哭丧着脸说道,“被吃了,但我们起先也不知道那头猪是神仙,就是有一个人上门来,说那头猪是神猪,吃了它的肉可以延年益寿,给镇子上每家每户都分了点,镇子里几乎所有人都吃了肉。”
孙思仁听着眉头皱紧,又问,“既然吃都吃了,我们来问情况,先前也没说那猪是什么人,你们害怕什么?”
妇人道,“今天早上有人吐出猪崽来了,就跟当年文王吐子一样,我们能不害怕吗,那猪怕是跟当年文王儿子一样,是神物,动不得的。”
我忍不住说道,“人的嘴巴才多大,猪崽最小怕是也有一个人脑袋大了,怎么可能吐得出猪崽来。”
妇人再看着我道,“先是吐出了一道白光。白光然后就变成了猪崽,今早上到现在有六个人已经吐了,我家男人也吐了一只出来。”
“带我们去看看。”孙思仁听了忙道。
妇人犹豫再三,让开了路,我也从马上下来,孙思仁让这白马在门口等我们,我们跟随妇人进了屋子。
进入偏屋,见一中年男人躺在床上,我们进去后他半靠起来,一脸惊慌看着我们。在床头的一个小笼子里,一只小猪崽正蜷缩在里面。
妇人指了下那笼子说道,“就是这只小猪崽,我们都合计好了,下半辈子把它当祖宗供着。”妇人而后又满脸哀求说道,“我们之前真不知道它是你们口里说的那什么提刑使,要是知道了我们也不敢吃呀。”
孙思仁走到笼子旁边蹲了下来,伸出手去摸了一下蜷缩在里面的小猪,又问,“昨天给你们猪肉的是什么人?你们知道他现在在哪儿吗?”
妇人说,“以前没见过他,我们以为他是新搬来镇子里的,为了跟我们熟络才送我们猪肉,哪儿晓得会出这桩子事情。”
孙思仁听罢站起身来说道,“你们昨晚吃的并不是猪肉。”
妇人一愣。“不是猪肉是啥?”
孙思仁而后对着笼子里的小猪崽吹了一口气,却见那小猪崽突然就蹦了起来,在笼子里绕行几圈后,竟化作一张白纸,白纸上写有一‘青’字。
妇人和床上的男人一看,登时吓得不行,忙问是怎么回事。
孙思仁说道,“你们昨晚吃的猪肉是有人施了障眼法,本就是几张白纸而已,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大碍。还有哪几家吐出了猪崽,能带我去看看吗?”
妇人连忙应好。
我们随后离开这家,前往下一家,这途中我对孙思仁说,“既然他们吃的不吃猪肉,是不是代表刘轩可能还活着?”
孙思仁恩了声,“应该是被张伯仁带走了,现在他被提刑司、阴司、神族甚至是帝辛一脉共同追捕,他已经没有退路了,他在跟我们谈条件。”
“什么条件?”
“看完纸上所有内容就知道了。”孙思仁说。
接下来我们前往镇上所有吐过的人家里,由那妇人带路,好说歹说他们才愿意开门,孙思仁破了张伯仁的障眼法,六只小猪崽化作六张白纸。
上面一共六个字‘许我入青城山’。
这不用孙思仁解释也能看懂了,张伯仁是以刘轩做要挟,要我们让他加入青城山。
现在他成了丧家之犬,我们肯定也对他厌恶至极,青城山又怎么荣得了他?完全搞不懂他是什么心思,加入青城山,不就等于是自投罗网吗。
第二百三十一章 六天鬼王()
我将自己的疑惑跟孙思仁说了。
孙思仁道,“现在也只有青城山可以为他提供庇护了,这是他最后的退路。”
“他臭名昭著,你们青城山还能给他提供庇护?”我诧异问道。
孙思仁而后跟我讲了一桩青城山的旧事,东汉年间,天下大乱,连年征战,十户九空,妖魔鬼怪频出,伦理纲常不复存在。当时张道陵横空出世,收摄天下妖魔鬼怪。曾在青城山设坛会八部鬼帅,大战众鬼,制伏外道恶魔,诛绝邪伪。
张道陵法力通天,妖魔鬼怪各各降服,愿意皈依正道。
而后张道陵开始划分阴阳两界,人处阳间,鬼处阴间,将六天鬼王囚禁在北阴酆都城。从那个时候开始,阴司才算正式成型,也有了酆都城和北阴大帝,那个北阴大帝就是柳承!
北阴大帝主掌阴司,张道陵成立正一盟威道主掌阳间。从此阴阳泾渭分明,天下才渐渐恢复的清明。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帝辛作为商朝大王,这次出世却完全对阴司的实力没有理解,因为商朝时期阴司根本没有成型,那个时候阴司顶多算是乌合之众。帝辛又怎么会将阴司放在眼里。
而张道陵在青城山大战众鬼之后,天下妖魔鬼怪还有不少,光凭借正一盟威道是无法肃清阳间的,于是立下盟誓,天下妖魔鬼怪,只要有正一盟威道道人的保证,且愿意皈依正道,皆可以加入正一盟威道,加入后正一盟威道为他们提供庇护,不追究他们过往罪过。
所以那个时候的正一盟威道又有另外一个称呼——鬼道!
听完孙思仁说这事儿,我道,“时代不同了,那个时候只有这样做才能最快速度地肃清阳间,现在这规矩还沿用的话,青城山岂不是成了藏污纳垢之所?”
孙思仁无奈耸了下肩膀,“上意决定,我和我师父都很不同意这样的规则,但上面始终拿这是张道陵天师立下的誓言来说话,我们要是不同意,就是欺师灭祖。我们也无可奈何。”
我听着只觉得青城山上面的人也跟阴司一样食古不化,难怪现在正一道会被全真道压得死死的。
孙思仁说完这些话后,当即取出了身上纸笔来,写下了帖子,并盖上了自己的执事法印,将这封文书留在了镇子中,张伯仁既然有了这样的要求,那么他肯定会注意镇子里的动向,到时候拿了文书就直接去青城山了,这样的话,刘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