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回到牧场-第8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士兵则大多被直接被震飞到了海中,光辉号也被这头红龙的拼死撞击几乎折成了两截,并随即燃起了大火。五分钟后,舰长发现火势太大,同时舰体受损严重,有一半以上的隔离舱同时进水,随即下达了弃舰命令。该舰于十五分钟后沉入海底,由于很多伤员被卡在变形的舱室里来不及被救出,全船二百余名官兵仅有不到一半生还。

    第二头击毁伊甸战舰的巨龙,是一头体型很大的黑龙。它在被一枚大口径床弩射中后,没有像其他龙一样选择超低空飞行,而是径直由空中向床弩射来的方向发动了俯冲。它的俯冲目标,也就是重创它的“公爵号”战舰,一边进行机动躲避黑龙的冲撞,一边继续用大口径床弩对它进行攻击,并成功将其在空中击毙,然而黑龙的死尸却依然仇恨地砸在了“公爵号”的后甲板上,庞大的“公爵号”像跷跷板一样被砸得一下子翘了起来,然后从中折断,迅疾地沉入了海底。沉没时搅起的巨大漩涡吞没了所有跳海或未来得及跳海逃生的士兵,只有好汉鬼脸儿杜兴一人生还。

    在寂静之洋海战中沉没的第三艘战舰,是好汉小尉迟孙新所在的“卑斯麦号”。该舰是伊甸西海舰队中的翘楚,吨位大、装甲厚、火力强,只可惜运气差了一些——有一蓝一绿两头龙同时对“卑斯麦号”发起了攻击。在率先击毙绿龙后,那头发疯的蓝龙已经距离“卑斯麦号”只剩下不到五链的距离了,孙新一面下达指令让操舵手启用冲刺动力盒躲避撞击,一面交替操控速射床弩和大口径床弩向蓝龙持续射击,同时呼唤友舰对蓝龙进行协同攻击。结果,那头浑身被射得像筛子一样、连肠子都拖在肚皮外面的蓝龙在距离“卑斯麦号”不到十米的距离时才被击毙——孙新射出的一支大口径床弩直接射进了蓝龙的嘴里,然后在龙颈内部爆炸,蓝龙的颈部以上被炸得粉碎,喷溅的龙血将“卑斯麦号”的甲板以及甲板上的士兵统统染成了蓝色。蓝龙的残躯从舰桥上方越过,将大半个指挥塔撞入了海中。

    当船上的士兵都惊魂未定地抚着胸口,以为自己躲过了一劫的时候,真正的灾难才刚刚来临——蓝龙身后拖拽的那艘铁壳运输船在惯性的作用下飞驰而来,不偏不倚地一头撞上了“卑斯麦号”的舰首。剧烈的撞击引爆了弹药库,战舰的整个舰首瞬间不翼而飞,大量的海水迅速灌进艏舱,“卑斯麦号”的纵倾立刻超过了20度,船尾翘出了水面。不过幸运的是,其他水密舱的浮力支撑着“卑斯麦号”,在纵倾最终达35度的情况下,依然在水面上漂浮了半个小时才沉没,该舰的多数舰员获救,孙新在撞击时被震落海中,后也被救起。

    与“卑斯麦号”相比,此次战役中最幸运的战舰当属“无畏号”。该舰先是经历了一头绿龙喷吐的酸性龙息洗礼,舰上的大小口径床弩几乎全部被毁,甲板上的船员也全都受了重伤。当他们看到又有一头几乎没有受伤的红龙向战舰冲过来时,所有的士兵都以为自己在劫难逃了。然而,那头红龙却忽然在距离“无畏号”不到五链的地方减慢了速度,然后停滞不前,继而扇动着翅膀“倒飞”起来,距离无畏号越来越远!友舰观察员发现,那头红龙光“倒飞”的原因是它拖拽铁壳运兵船的铁链与另一根铁链缠在了一起,而另一根铁链是由一头蓝龙拖拽着的,这头蓝龙比红龙的体型要大一号,而且飞行的方向恰与红龙相反,两头龙就这样在海面上演开了“拔河”——当然,这种拔河是没有胜利者的,最终两头龙都被附近赶来救援的战舰击毙,已经毫无还手之力的“无畏号”也逃过了一劫。

    寂静之洋被血与火所笼罩,海面上到处漂浮着人类的战舰和蛮族的铁壳运兵船,有的船只早已底朝天,有的变成了碎屑、残骸,还有的在缓缓沉没,伴随着熊熊的大火和浓浓的黑烟。巨龙、人类士兵和蛮族士兵漂满了海面,一些在划水厮杀,一些在挣扎求救,然而更多的已经变成了冰凉的尸体,在被染红的海水中随波逐流。不少战舰放下了救生艇,艇员划着桨,在漂满残骸与尸体的海中穿梭营救落海的士兵。时有蛮族士兵前来搅局,他们划着失去了动力的铁壳船在海中碾压人类士兵,冲撞救生艇,直至一支或几支来自人类战舰的大口径爆炸床弩射中他们,将满船的蛮族士兵炸得血肉横飞。有的蛮族士兵甚至试图爬上人类的救生艇,由于无暇无法分辨他们是期待救援还是要上来厮杀,迎接他们的大多是一把斩断他们攀上船沿的手指的海军弯刀,或一支钉进他们脑门的锋利短箭。也有负伤落水的巨龙在疯狂地挣扎,它们扇动血淋淋的翅膀,用巨大的身躯在海中搅起滔天巨浪,吞没了身边所有人族和蛮族的士兵。

第525章 血之风暴(一)() 
在寂静之洋陷入激战的同时,风暴之洋上空,也刮起了一片腥风血雨。

    与寂静之洋上清一色的巨龙不同,拖拽铁壳船横跨风暴之洋的蛮族空军是一支杂牌军,军中的主力大多是比巨龙实力要弱的飞行兽,诸如双足飞龙、箭鹰和奇美拉。不过也有少数巨龙以及实力比巨龙还强的罕见生物掺杂其中。由于在风暴之洋上空飞行比在寂静之洋上空飞行要困难得多,这支杂牌军飞越风暴之洋的时间与巨龙编队飞越寂静之洋的时间相差无几,也就是说,蛮族部队的两只空-海混合编队几乎在同一时间进入了伊甸的伏击圈,但是,两片大洋的战况却大有不同。

    打响风暴之洋海战第一炮的,并不是伊甸的钢铁战舰,而是伊甸近海岛屿“武松岛”和“鲁智深岛”上的火力点,而且岛上火力点打出的“第一炮”也是真正的炮弹,而不是床弩。

    伊甸的现代武器工业早在一年前就有了雄厚的技术基础,但是由于炸药的缺乏,一直不能大批量制造和装备部队形成战斗力,因此枪炮等现代化战争武器的开发曾一度停止,为适应牧场世界资源特色的武器让步,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剪径队在狮鹫崖获取了大量制造炸药的原材料时才开始改变。但后来战争魔法“风速雾”的出现,又一次打击了老匡对枪炮类武器的生产意向,所以伊甸海军的战舰至今装备的仍是以前炸药稀缺时制造的大口径床弩。

    当老匡从潘那里获悉圣战大军将利用飞行巨兽渡海时,战况留给他的时间只够将两片大洋的舰队进行重新集结和部署,根本来不及将战舰召回船坞改装舰炮,所以战舰依然只能靠床弩对飞行部队进行打击。但伊甸近海岛链上的火力点就不同了,海岛相对于战舰而言,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建造传送阵。进行武器的换装非常方便,伊甸兵工厂赶制出来的高射炮和岸防炮被一批批地传送到了海岛上,然后运进了厚实的掩体。战舰则藏匿于近海岛链之后。与岛链形成了一个隐形而致命的包围圈。

    用炸药作动力射出的炮弹,自然比以奥利哈钢的弹性为动力射出的床弩威力要大上数倍。在老匡的计划中,近海岛链火力点将对进犯风暴之洋的敌军造成最主要的伤害输出,而依托岛链部署的战舰及狮鹫航母起到的则是绞杀残敌的作用。在风暴之洋海战伊始,海岛上的岸防炮和高射炮也验证了老匡的设想,第一轮齐射就在空中绽放出了无数朵绚烂而血腥的礼花,这些密集布防的火炮发挥的杀伤力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仅仅三轮齐射就将敌人的空中编队打出了一个断层,使敌人首尾不能兼顾。又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

    在空中看到这个战况,老匡一度乐观地认为自己甚至可以不必动用狮鹫航母了,能够把这支空中力量隐藏起来,今后对敌人的陆军进行突袭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就在这时,老匡此前最担心的情况发生了——神使,在风暴之洋中现身。

    波涛汹涌的海面上,忽然窜出一根直径超过一米的粗大水柱,伴随水柱出现的,还有一声类似汽笛的震耳欲聋的声音。这声音是如此的巨大,以至于在雷鸣般的重炮声中依然清晰、刺耳。它传入了战场上每个人的耳中,吸引了人们的目光。在照明弹惨白色的光芒照耀下,众人看到那根粗大的水柱直上九霄。几乎冲入云际时才发散落下,随后,在水柱的根部,涛涛的海浪之间,两座黑幽幽的尖塔正迅速升起。在一座尖塔的顶端,巨大的水柱旁边,赫然站立着身着全套战神盔甲,手持战神之戢的圣战神使。

    神使的出现固然吸引眼球,然而大多数的人还是很快把注意力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