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是因为有着诸多的考虑,所以孙玉民不能心软,他出声骂道:“你们不是很能耐吗?不都是以一敌十,以一当百吗?不都是喜欢冲锋在前的英雄好汉吗?不都是被抽得皮开肉绽都不叫一声的硬汉吗?我打不疼你们,那只好打我自己,可是现在挡着我算怎么回事?”
这一大段话孙玉民怎么可能全吼出来,前面两句反问声音是蛮大,后几句反问声音就小了很多了,虽然从语气中还能听出来他火气仍未消,可是大家都能听出来,此时正是认错的绝佳时机。
“军长,这事是我犯下的,你让参谋长打我吧,反正我皮糙肉厚。”
戴存祥刚想出声认错,却听到了傻熊的声音,而且话里没有半分认错的意思,这不由得让戴存祥暗叫完蛋,老大本已经要熄灭的火气,肯定又要重新着起来了。
果不其然,孙玉民一听到这话以后,登时火冒三丈,一把扒开林原平,从邓东平手中夺过皮带,扬起手朝着傻熊就是几鞭子,边打还边骂着:“皮糙肉厚是吧!我让你皮糙肉厚!我让你不长记性。”
如果说先前还有点手下留情,此刻孙玉民是真的火上加火了,这几鞭子也真够傻熊受的,可这货虽然是疼得呲牙咧嘴,可仍是没有吭出一声来,这就更让孙玉民下不来台了。
“住手!”
正当孙玉民再次扬起鞭子时,门外传来了一个陌生的声音。
听到这个声音孙玉民愣了一下,徇声望去,只见一个陌生的**上将在一个陌生的**中将和张小虎的陪同下,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有董文彬、王恒、史中华等人。
虽然不认识来人,但是上将军衔已经很好的告知了他的身份,在九战区境内的**上将只有区区二人,罗卓英现在身在江西,能在这个时间里出现在这里的,除去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还能有谁。
既然人家九战区总司令长官都已经开口了,孙玉民自然不能驳了这个面子,他恨恨地将皮带丢在地上,走上前去,想去敬个礼,发现自己也是赤着上身,而且还带着鞭疲,只得又倒回来,想要穿上扔在桌子上的军衬衣。
薛岳知道他想干什么,忙出声制止道:“玉民,你身上全是伤,不上药怎么能穿衣服。”
他边说话边往里面走,边走还边在责备着:“一个中将军长,一个师长,两个副师长,还有一个警卫团长,都给打成这样,成何体统!成何体统!”
第三百六十六章 忧()
重庆。
曾家岩官邸。
戴笠毕恭毕敬地站在老蒋面前,唯唯诺诺地回着话。
“你说孙玉民不仅亲自鞭刑手下的师长团长,还让参谋长对他自己也施以鞭刑?”老蒋的话里透着讶异,他也是带过兵的人,能坐稳这个位置,靠的就是光年他手下的那一拔黄埔学生兵。
“是的,委座。”戴笠回答道:“据说把他手下的几个心腹打得皮开肉绽,他自己也同样伤势不轻。”
“就因为他们几个私上战场冲锋?”老蒋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这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最主要的还是因为这几个师长团长连累得副军长兼八十一师师长展书堂殉国了。”
“我知道这个人,他是韩复榘的嫡系吧?不过我好像听说过他不怎么受孙桐萱待见呀。他是玉民执掌十二军后,才调过去的吧?”老蒋的记性尚好。
“是的,委座。据说这个展书堂和孙玉民的关系颇好,前番他购买武器装备时,展书堂还将多年的积蓄全都拿了出来。”
“哦,原来如此。”听到了这句话得,老蒋总算是能理解孙玉民的这种做法了。
“委座,据说当年兰封一战,孙桐萱和商震联手将孙玉民和他的二十师给卖了时,只有展书堂偷偷地派人给他送了信。两人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孙玉民打济宁和兖州的时侯,二十师曾经帮过八十一师的大忙。”
戴笠能说出这番话,足见这个人的可怕。试想一下,他连陈年烂谷子烂芝麻的事都能翻出来,而且知道的这么详细,那还有什么是他想知道而不能知道的呢。
“展书堂这个人,如果不是追随韩复榘多年,还能用用。”老蒋没有半分惋惜,就像逝去的不是**将领一般。“雨农,让何应钦给十二军和玉民致封唁电吧,追赠展书堂为中将军衔吧。”
按照常理,唁电是致给家属的,孙玉民怎么样都算不上家属,可见老蒋并不是真心实意的去哀悼展书堂,而是为了抚慰孙玉民,而做的一个样子。
“好的,总座。”戴笠回应道。
“雨农,你安插在玉民身边的几个人,最近有没有什么消息传回来啊?”
老蒋这个人,生性多疑,这次长沙会战,整个正面的**全然顶不住,可是十二军以一己之力,独抗日军两大主力师团,虽然伤亡颇重,可这份实力和魄力,既让老蒋高兴,却又让他颇为岂惮。
其实,这并不能说明他对孙玉民不信任,只是老蒋这个人就是这样,谁让孙玉民不是黄浦系出来的军官呢,虽然现在算得上是嫡系,也算得上是土木系的一份子,可相对于俞济时和胡宗南等人,倒底没那么亲密,老蒋孙玉民还是有着几分猜疑。
“孙玉民这边倒是没什么动静,他一直在忙着打仗。”戴笠回答道:“不过,我昨日收到了从孙玉民老巢,霍山那边传来的一个消息。”
对于孙玉民为何会把“老巢”建在大别山区的这件事情,老蒋一直百思不得其解,所以在廖磊过世后,嫡系李品仙执掌安徽后,他几次叮嘱让他多注意一下霍山。
在老蒋的主观意识上,孙玉民当年弃职归隐杨树铺,肯定不是表面上那么简单,一定有着其他见不得人的一面。以前尚还不用担心,可现在孙玉民手握重兵不说,名气又大过**诸将,如若他出个什么“问题”,那酿出的后果,将不会亚于汪精卫叛国。
正是有着诸多的担心,所以一听说孙玉民的“老巢”有异常,老蒋立刻紧张起来,问道:“什么消息?”
“据我们的人传回来的消息,最近新四军江北支队和孙玉民的老部下刘文智来往频繁。”戴笠一字一句的把这段话给说了出来。
“刘文智?”
“是的,委座。”戴笠从手上的文件夹中命出了几张纸,最上面那张还贴有照片,显然是一个人的档案。
老蒋接过了这几张纸,细细看起来。
“刘文智,湖南湘阴人。民国二十二年入伍,起先服役于孙连仲部,其排长是孙玉民。民国二十五年六月,教导总队扩编,随着孙玉民一起调入,任教导总队二团二营一连三排长,其连长是孙玉民。此人跟随着孙玉民从淞沪战场一直打到南京,孙玉民就任教导总队二团二营长时,他被任命为一连长,可以说是接过了孙玉民的衣钵,足见其在孙玉民心中的地位。”
戴笠的话里一直强调刘文智是孙玉民的左膀右臂,他知道若不是这样说,老蒋是不会感觉到这其中的要害的。
“南京光华门一战,教导总队打得很坚强,二团团长谢承瑞殉国以后,孙玉民被火线提拔为团长,而刘也被任命为营长,可以这样说,只要是孙玉民有升迁,那么这个刘文智也同样会跟随着高升。”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是很正常的事情,可被戴笠说出来,却又是另外一种味道,短短的两段话过后,老蒋的眉头就微皱了起来。
“孙玉民就任新四十六师军需后勤处长时,这个刘文智也是跟在他的身边,到后来玉民出任二十师师长后,这个刘文智再度受到重用,出任参谋长兼六十旅旅长。”
“兰封一战以后,孙玉民身负重伤,二十师实际上是处于他的实际管辖下,可不知道为什么,突然间他撒手交给了孙玉民的另一心腹手下张小虎,自己跑来了武汉。后来发生了孙玉民辞官的事情,这个刘文智连同一部分跟着孙玉民隅居到了大别山脚下,也就是现在是孙玉民‘老巢’的安徽六安霍山县的杨树铺。”
戴笠说话的时候,老蒋已经把手上的几张纸草草地看了一遍,纸上并没有很多信息,只是刘文智前期的个人履历,而且是很久都未更新的,基本上没有什么价值,远不如戴笠口述的那么详细。
“在霍山的这段时间里,这个刘文智也一直是孙玉民的得力干将,孙玉民也非常的器重他,完全是把他当作副手来培养。”
“你说的这个刘文智,在西北军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