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黑铁大唐-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梅岑山走到鸟儿落脚的那块山石边,见不知何人将一襁褓中女婴丢弃于山石之上,女婴面目姣好,虽然初生不久,眉目间却已流露出慈悲良善之意,两只点漆般的大眼望向梅岑山,居然没有一丝啼哭的样子。

    梅岑山深为纳罕,将女婴抱回居所养活,因为发现女婴所在的那块山石状若莲花,故为女婴取名为莲妹。说来也怪,莲妹每每哭闹之时,只要看到那尊白玉观音像,便立时间破涕为笑,令梅岑山十分不解。

    莲妹长到十二三岁的时候,已经习学得梅岑山一身全幅本事,无论文艺武功,一点便通,稍练便精,却唯独对于岐黄之术最感兴趣,造诣也是最深。莲妹生就悲天悯人的性子,往往同梅岑山一起在深山中采取草药,为五台山中山民驱除病魔之灾,渐渐在在五台山一带拥有了不小的名气。

    莲妹的医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十四五岁时早已超越了梅岑山。经过莲妹的妙手调治,梅岑山胞弟的身体日渐好了起来,更是娶妻纳妾为梅家留下诸多后代。

    梅岑山再无挂碍,带着莲妹隐在深山中潜心修行。忽有一日,梅岑山福至心灵,将一只手探入山溪之中,化水为刀,以无形无状的流水作为利刃,于白玉观音相上开阖雕凿片刻,仰天长笑道:“我懂了,我终于懂了!”

    言毕,梅岑山蹈空飘然而去,从此不知归往何处,世人多传梅岑山已登仙境,往往寻到梅岑山山中故居拜访探寻修仙的手段,莲妹却始终笑而不语。

    梅岑山上登仙境之事轰动四方,就连郑太后也派使者前来问询,使者寻到五台山,却从山民口中获知,梅岑山登仙后半年,莲妹也随之不知所踪,只余下一尊白玉观音像,留在梅岑山修行的居所,据说那尊白玉观音像同莲妹的相貌一模一样。

123 吞舟鱼群() 
因为梅岑山和莲妹尽皆离去,郑太后派出的使者无法,只好回到皇宫据实奏报。郑太后虽然没有获得登仙之术,却感念梅岑山和莲妹行善一方,将莲妹追封为“轩敬公主”,赐白玉观音像于五台山供奉,接受四方香火,普度众生苦难。

    清睦和尚将这一段传说细细讲述与慧锷,慧锷和尚更觉欣喜,提出要将白玉观音像请回东瀛供奉,令东瀛民众均可沐浴在大士慈悲光辉之下。清睦和尚点点头,又摇摇头,终究抵不住慧锷虔诚苦求,将此事应允下来。

    慧锷大喜过望,将白玉观音请至海船之上,没想到刚刚航行到莲花洋一带,原本响晴的天气突然骤变,海面上掀起一阵狂风巨浪,将海船打翻,将慧锷冲至普陀山中,经历生死磨难,直到此时方从新归队,又得见大士之容,怎能不大喜过望。

    慧锷填饱了肚子,本想将普陀山中遭遇叙述与集兵卫知晓,又怕狂和尚来历不明,遭到东瀛同伴驱逐,只好将一路发生的事情隐瞒下来。

    集兵卫武技高超,是这艘商船上的护卫首领,虽然遭遇风浪之时,商人们损失了大部财物,好在没有任何伤亡,也算是意外之喜。集兵卫同东瀛商人们商议一番,在浦西城购买到这座驾船,欲先回到东瀛,备齐货物后再返回大唐贸易,获利挽回这趟生意损失的本钱。

    慧锷请得观音大士东渡,自然应允下来。失而复得之后,慧锷便将玉观音像搬回自己的船阁守护,不肯有须臾离开。

    狂和尚见满船都是东瀛商人,料想江南道上的江湖人物应该不会想到自己藏在这里,便躲在船阁中将养身体气息,想在大船行驶至东海之畔时下船,届时恢复了武功,再从福建一带折返回杭州,找到接头之人,便神不知鬼不觉了。

    舟山群岛一带多有暗礁,集兵卫便在附近高价寻了一名渔民作为向导,海船绕过鹿岛,堪堪行至普陀山岛东南一侧,原本的万里晴空之上,不知为何阴云密布。向导立在船舷之上,两股战战道:“这一带海域虽少有深沟大壑,不过高石暗礁众多,端是当不起海神爷爷一怒。若是风浪将船只掀翻撞上锐利石块,难免倾覆,看来海神爷爷是不想我们再往前走了。”

    集兵卫无法,征求过商人们的意见过后,只好将海船暂时停靠在普陀山岛,在岛沿不远处找个背风的地方歇息。

    说来怪诞万分,船只停靠岛屿之后,海面上立刻恢复了平静,待得休息一晚过后,众人重新登船,没等驶出多远,风浪又至。

    那名向导终于精神崩溃,带着哭腔恳求集兵卫道:“兵卫长大人,看来你们的船上定然带着犯了几回的物品,海神爷爷才屡屡显灵,不肯让我们在海上行走。小人家中尚有父母妻小,实在不敢再做这等要命的勾当,酬金我也不要了,大人索性放了我去吧。”

    集兵卫大感挠头,同时隐隐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只是不知状况究竟出在哪里。集兵卫天性狠傲,虽不至于不信鬼神之说,心里也犯起了嘀咕,趁着这日天气晴和,欲出海再试一试。待得船只航行至距离普陀山岛十数里的距离,虽然没有再次出现恶劣的天气,巨大的海船却突然停了下来,在平静无波的海面上滴溜溜原地乱转,根本难进寸毫。

    即使舵手使尽浑身解数,张罗着指挥众人鼓起风帆,将备用海桨全部伸出舱口用力划动,海船就是一动不动,只是在原地绕起了圈子。

    集兵卫同一众东瀛商人站到甲板之上观察,忽然看见青黑色的海面之下,隐隐游动着几十只吞舟之鱼,其大如鲸,甚是壮观。正是这些大鱼在海面下游动带起的潜流,混成一脉汹涌的漩涡,将海船生生留在了此处,不得动弹。

    慧锷这时候也来到甲板之上,趴在船舷向下观望。慧锷自小修佛,一向清心寡欲,自母体中带出一点先天清灵未曾泯灭,虽然未曾修习过任何武技,体内自然生养出一股纯净的自然生气,甚至可以媲美任何一种内家功法,是以感官六识同寻常高手也差不了许多,耳力和目力尤其聪敏。

    慧锷向下一望,只见海面下方丈许深度,为数不少的大鱼正往来游弋,以船只为中心兜起了圈子。只是这些大鱼形状诡怪,每一条的长度都身体体积都惊人的一致。身体呈流线形的大鱼并没有明显的双鳍,游动时往往呈现直角转弯,在海水中往来折返,身体十分生硬,并不像普通的鱼儿般灵动自如。

    这些大鱼通体漆黑,表皮看起来似乎精铁铸就,集结在一起,看上去十分壮观。

    集兵卫也曾随同东瀛渔民入得深海捕鲸,食肉寝皮后,其体内油脂可以充做灯油。只是集兵卫从未见过这样的怪鱼,虽然有小型鲸鱼的外形,看上去却又不十分相像,一时也没有了主意。

    那名向导是当地的渔民,自小没少听祖辈口口流传下来的海洋精怪故事传说,瘫坐在甲板上嚎啕大哭,一口咬定定是有船上的客人做出天怒人怨之事,惹得海神爷爷愤怒,或是船上装载着触怒了海神爷爷的货物,才会连累得一船人跟着遭难。

    集兵卫左思右想,船上除了少数好勇斗狠的武士以外,余者全都是本分商人,根本没有大奸大恶之徒,能够惹出海神爷爷如此级数的仙神如此震怒。集兵卫肚子里的疑惑绕了几个宛转,最终将目光落在慧锷脸上:“少僧,应该不会是您……”

    集兵卫一向尊称慧锷为“少僧”,此时突然想起,自从慧锷将那尊玉观音像从五台山请了出来,怪事便接踵而至,眼下这场群鱼围攻的灾难,动辄有倾覆船只,泯灭整船人员性命之危,由不得集兵卫不起了疑心。

    慧锷顿时明白集兵卫心中所疑,只好跑回船阁,将那尊白玉观音像请到甲板上,跪在观音大士面前叩头祈祷:“救苦救难观音菩萨,您虔诚的弟子如今遭遇大难,死不足惜,可怜船上无辜同伴的性命,万请菩萨施展大无边法力,千万救我等一救。”

124 生铁莲花() 
慧锷祈求半晌,又念了一篇“渡厄经”,晌午的阳光照耀在白玉观音像上,折射出四散纷乱的光芒,一部分透过海面进入水中,将湛清的海水照耀得如同渡上了一层赤金,海水中的大鱼游动之势顿时为之一缓。

    鱼群活动不似刚才一般剧烈,海面上被吸住的大船终于有了一丝松动,集兵卫眼见如此迹象,再无怀疑,恳求慧锷将观音像投入海中,以解此困。慧锷却百般不肯道:“小僧修行虔诚,一心想要迎接观音大士渡我东瀛,怎奈大士不肯,屡屡降下神迹隐昭,小僧不得不从,不可接连执拗造次,定当留大士形象于大唐。只是将大士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