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件事情若是放在平时;倒也无关紧要;只要有足够的时间还怕查不出端倪来?
可如今缺的就是时间;在这个十分敏感的时刻发生这种事件;张蒙与岳雷二人可是顶着莫大的压力。
对此孝宗赵有接受了虞允文、张说等人的建议;一方面严查金国使节被杀案;另一方面则是调集各州驻军;以备驰援边关之用。
防患于未然;这一直都是政治家敏锐触角。
而在严查金国使节被杀案上;张蒙与岳雷随后联合举荐了叶宇勘察此案。双方虽然处于不同的阵营;如今却是默契达成共识;这也是极为少见的怪象。
这是对叶宇能力的一种认可;但最为主要的是;这二人在这种压力之下;想到了这种推卸责任的办法。
朝堂之上无善人;这一句话又再次在二人的身上;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
叶宇是什么身份?那可是皇帝的于儿子;即便这个案子最后没有结果;那也不会有过于严苛的处罚。
而他们就不同了;或许短期内不能勘破此案;他们就要面临着贬官掉脑袋的危机
二人前所未有的默契;纷纷暗道:“这个事情还是由你叶大人出面吧;能勘破此案是你能力超群;我们到时候也有慧眼举荐之功;倘若不能;你如此得陛下圣宠;就替我二人顶缸吧”
二人的‘良苦用心;;叶宇实在是应该感激涕零
这几日叶宇一直被禁足于府内;要不是岳雷与张蒙的联合举荐;他也不可能轻易走出叶府。
朝会上;关于金国使节被杀一案;又一次提上了议程。
“叶卿家;关于金国使节被杀一事;想必你已经知悉”孝宗赵有俯视庭下一脸平静地叶宇;于是便十分急切地说道。
叶宇这是被禁足半个月来第一次上朝;不过这一次他上朝没有身着官府;也没有手持笏板;而是以一身素身青衣位列朝班。
“草民略有耳闻”
“呃……”
孝宗赵有被叶宇这句话噎得是半天说不出话;他心里可是气得牙痒痒;心说你这不合规矩的布衣上朝也就罢了;朕知道你这是做给朕看的。
但是凡事得有个度;在这朝堂之上自称草民;是不是太不知好歹了
于是赵有强压心头的不悦;沉声道:“卿家请求辞官;可朕从未批准;如今卿家自称草民;可知你已犯了藐视君威之罪?”
这个时候;要是换成以往;曾迪、张说等人恐怕早已经出列乘势弹劾了。可如今这些人全都老老实实的静默在旁;因为这个时候他们需要叶宇勘破此案。
宋金之间能不能化解这场战争;在他们看来关键都在叶宇的一人身上。
而对于张说、曾迪等人的意外静默;叶宇并没有表现得太过惊讶;而是心中微微感到一阵叹息。
这些人都以为自己是问题的关键;可殊不知这问题的关键是在福王赵琢的身上。
当然叶宇也懒得说出这其中的玄机;而是躬身施礼回禀道:“叶宇知罪;那就请陛下天威责罚;将叶宇开刀问斩以儆效尤”
“你……”孝宗赵有被叶宇这句话气得当即是拍案而起;这是他有史以来听过最为嚣张的话。
叶宇此言一出;顿时整个朝堂之上一片哑言;人都没有想到叶宇会说这句话。这句话哪里是主动认罪求死;这明明是在跟当今陛下公然叫板。
谁都知道今日传召叶宇上殿议事;那是要委以重任;岂能真的问罪与他?
可叶宇今日不仅没有配合这官场中的默契;反而反其道而行公然与赵有杠上了;这是众位群臣没有想到的;更是孝宗赵有所不曾遇到的
面对众人的哑然无语;叶宇一直沉着以对:“陛下;草民心意已决;朝中诸事不想再理;只求陛下宽大洪恩;放任叶宇离去……”
“叶宇;你当真认为朕不会惩治与你?”帝王在臣民的面前自有帝王的威信;叶宇今日如此不给赵有颜面;竟敢公然与之叫板;这显然是赵有所不能忍受的。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陛下若要惩治一人自然是天经地义;莫说草民是陛下义子;即便是亲生父子也会有罪必究”
孝宗赵有这一刻有些沉默了;因为他听到得出叶宇将“亲生父子”四个字念得极重;而且方才他也明显看到那种眼神之中隐透的复杂之情。
神色有些怅然的赵有;又缓缓地坐了回去;随后摆了摆手道:“至于与金国和亲之事暂且放下;但这金国使节被杀一案;直接关乎我大宋的边关危机;爱卿……”
“满朝文武均是国之栋梁;社稷之柱石;又何须草民妄加参与?”
叶宇话说到这里;一向很少下跪地他;此刻郑重地跪了下来:“陛下;草民累了”
“卿家你……”
一句累了;包含着种种的情感;这一刻人都沉默了……
此时此刻无论是叶宇的虞允文、蒋芾等人;还是与叶宇处处为敌的张说、曾迪一党;都莫名的选择了短暂沉默。
一句累了;从一个才二十二岁的年轻人的口中说出;放在其他人的身上可能会觉得极为荒谬;但是在叶宇的身上却是显得极为沉重。
二十二岁的年纪;对于为官仕途而言;可以说才刚刚开始。甚至有很多人这个时候;还在为能不能考上举人而犯愁。
而眼前这个年轻人;却已经做了他们这些人一生所不能企及的功业;这每每让他们回想之时;都会感到十分的惭愧
累了或许是真的累了;数年的辛劳也应该驻足歇息了……
第012章 赐封虚职尚书令()
叶宇执意不愿再理朝中事务;孝宗赵有也是没有办法;所谓强栓的毛驴不拉磨;就算强行挽留也是于事无补
“卿家真的去意已决?”孝宗赵有心情复杂的看着叶宇;语气中也带着几分不舍。
叶宇语气平稳地回应:“请陛下开恩”
“也罢……”
“陛下;叶大人乃是国之栋梁;切不可弃贤良如敝履;还请陛下三思”孝宗赵有才刚开口;就被急急忙忙的虞允文给堵了回去。
虞允文的话应刚落;蒋芾以及身后的一帮朝臣;也纷纷请示:“请陛下三思”
张说与曾迪等人相互对视了一眼;随后也纷纷出列进言;希望赵有能够挽留叶宇。这一次朝中双方两派;却因为叶宇的离去而达成了共识。
各怀心思的双方此刻达成共识;这是孝宗赵有最想看到的;但同时也不想看到的。
这就是帝王之术;既希望朝廷群臣和睦大同;但也需要有彼此针尖麦芒般的争锋
所以面对群臣们的劝谏之词;赵有也只是稍稍的犹豫了片刻;随后便郑重道:“既然卿家执意离去;朕便不再强人所难;叶宇听旨”
“臣聆听圣训”
这一刻叶宇终于又自称为臣了;这是对皇帝圣谕的一种尊重。
其实以叶宇如今的身份;即使是身无官职那也是天子门生;之前自称草民也不过是显示自己的决然之意。
“叶卿家多年为朝廷履有功绩;积劳心疲请于辞官;朕虽惋惜;特赐加卿家尚书令一职以示尊荣;愿卿家早日回归朝堂替朕分忧……”
做皇帝的人;出口成章就是文绉绉的圣旨。虽然后面的话叶宇没有细听;但是这尚书令三个字他可是听得十分清楚。
这份临时口述的旨意;使得朝堂之上的人都是面面相觑;因为这尚书令一职实在是太过怪异。
之所以称之为怪异;那是因为这个官职已经不复存在;确切的来说是;是要比虚职还要不靠谱
虚职;是有名无权;宋朝官员的头衔一般都很长;但是全是高帽子虚衔没有权利。
而这个尚书令一职;其实是三省六部制中;尚书省的最高指挥官;直接可以纟统御六部官员;与当朝宰相权势等同
甚至论及品阶来说;尚书令的二品官阶要比宰相还要高
可是这些都是没用;因为宋朝的官制几经改动;已经除去中书令、侍中、尚书令的虚称。而门下并入中书;称之为中书门下。
而门下中书这个机构;直接由宰相主中书事务;兼尚书省之长;六部直属于宰相;尚书省之制已废于无形;实际上这也是三省合一。
所以这个尚书令其实已经废除;比当下官制中的虚职还不靠谱
虚职至少还有这个官衔;可尚书令又该从何说起?
一开始众人以及叶宇都觉得;当今陛下是不是老糊涂了;就算要在叶宇临走之时;表彰一下予以虚职封赏;也不应该用一个废除的官职加封吧?
可是随后有聪明之人;心头一经回思便恍然大悟;暗道这个官职可真是用意不纯啊
“臣谢主隆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