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山权色-第14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合我意!”

    姜夔没有拒绝,因为这音律的对比,没有所谓的实质对照,很难能评出个高低!更何况他也看出这名女子并非泛泛之辈。

    这种层次的对比,旁人是没有资格、也没有能力做出评判的。

    “请!”

    古琴前,逆光而坐的纳合仙儿,仿若倾城绝代,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这琴声优美而舒缓人不禁陶醉其中。

    姜夔随即也抚弄岸上古琴,附和这音律交织在了一起。姜夔的弹奏之音温婉和熙,如三月春风拂面,但是细弱聆听,就会觉得姜夔的音域已经稳稳地压制住了纳合仙儿。

    纳合仙儿却不焦急,葱指抚弄琴弦犹如闲庭漫步。但忽然间,只见她素手急转,琴声如珠玉落盘般高扬,忽而直冲云霄,风姿凛凛,忽而如俯向林间,犹如羽箭一般直奔姜夔。

    凌厉的杀伐之气方才二人营造的美好意境顿时支离破碎,这是在场的学子们万万没有想到的。

    但这仅仅才是开始,只见纳合仙儿的素手急速抚弄琴弦,似乎每一串音符都可以击穿姜夔的音域,使得姜夔顿时有些手忙脚乱。

    嗡!

    一声琴弦断裂的声音人心头不由一震,方才还双方音律对决的局势,顷刻间只剩下纳合仙儿的琴声,回荡在这个宽敞地学堂里。

    众位学子面面相觑,最后都将目光聚集到了姜夔的身上,只见此时的姜夔已经是大汗淋漓。

    如今正是深冬大雪纷飞的季节,姜夔却是如此摸样,可见方才的琴技对决,并非是简单的技艺比试。

    “好一个后起之秀!能做到以琴音影响对方神智,倒是让姜某感到意外!”

    姜夔轻轻地抚摸断了弦的古琴,摇了摇头沉声道:“不过姜某并非输在琴技上……”

    “输就输,没有理由!”纳合仙儿却不予置评的冷笑道。

    “不错,输了就是输了!”

    纳合仙儿咄咄逼人地嘲讽道:“琴弦已断,姜夔认输,岳麓书院,谈何立足!?”

    “告辞了!”

    轿子远远离去,却留下死寂一般的岳麓书院!

    ……

    象山书院学监掌教曾宏,乃是研究唐诗之大家,浸淫唐诗数十年,论及唐诗的造诣,当今之世已经无人能及!

    就在白鹿洞书院与岳麓书院分别遭受挑衅之时,象山书院的迎来了一名金国人士,此人名为完颜罗华,与曾宏展开了一场比试。

    所谓唐诗文化之鼎盛,流传下来的诗篇何止十万首?结果在大庭广众之下,浸淫唐诗几十年的曾宏,背诵这十万余首唐诗,竟然败给了研读唐诗三年的年轻人!

    一时间又是一阵哗然不已,当众摘下了曾宏引以为傲的牌匾:诗坛泰斗!

    丽泽书院,教授画技的教授乃是画坛巨擘赵伯驹,此人既是皇亲宗族,也是画坛不可多得奇才。

    当初岳雷府上那副《李广猎归图》,就是出自赵伯驹的手笔,虽然被叶宇指出一些疏漏,但是论及画技功底,在大宋恐是无人能及。

    而就在这丽泽书院,赵伯驹也迎来了一名金国男子的挑战,此人名唤卓录青云,在这丽泽书院的厢房内进行了一场比试。

    至于这其中发生了什么,以及又是如何对决的,没有人知道其中的经过。但是最后的结果却是让人惊叹,因为赵伯驹主动认输了!

    同一时间,同样是金国人文人挑战……

    桂岩书院,后世被称之为‘朱子’的朱熹,在与金国文人纳兰容舒,论及儒家学术时,结果辩论了三日之后,不幸败下阵来,以至于卧床不起难以进食。

    豫章书院,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张栻,后世称之为著名的教育家,对文史研究颇深,被誉为继两司马司马迁,司马光之后又一史学家。

    在接受金国文人温迪罕墨的辩论后,三日之后也是败下阵来。经此一役后,张栻后来说起话来舌头都捋不直,可见当时的比试并非一般……

    集贤书院,大宋四大国手之首的棋王徐星岳,无论是围棋还是象棋均是无人能及,被当年高宗赵构亲笔御书“国手无双”四字牌匾。

    曾在宫廷担任官职,如今年迈退隐,因不甘寂寞,便在这集贤书院担任教授。不曾想金国棋手前来登门挑战,关乎名士荣辱之事,徐星岳自然是避无可避。

    不过可惜的是,前来比试的是金国卓拓木,此人名讳以前从未听闻,但一身棋技造诣却让人惊叹不已。二人对战了两日,结果无论是围棋还是象棋,徐星岳都是节节败退!

    国手无双的牌匾,自此蒙尘!

    临安书院,是国子监下辖的官属书院,由太史令杨辉担任书院职教一职。杨辉身为大宋术算的权威,这个时候也迎来了金国的术算人士。

    此人名为完颜明诚,五十余岁甚是倨傲,当众邀约杨辉比试这术算之学!若是别人,杨辉直接可以置之不理,但是对方是金国人。

    这就不单单是一种比试,而是国家民族的意义涵盖其中。若是不接受比试,就等于是一种胆怯,与认输无异。

    人可以退缩,但民族之间的高低对比这些人不能后退!

    所以杨辉与其他几位书院的名士一样,接受了金国完颜明诚的挑战。不过结果很是不幸,被誉为大宋术算界的泰山北斗,终究败在了金国人的手中。

    短短的五日之内,南宋中原的八大书院的权威,同时遭到金国人的登门比试,其结果也是让人无法接受。

    八大书院引以为傲的权威,这一刻全部都已经黯淡无光!

    而这个消息犹如冬雪飘洒,很快便天下共知家喻户晓。各地的奏报,也是如雪花一般涌入了京城……

    嵩阳书院以及其他有名的没写,是因为地理原因,已经不属于境内!

    还有就是有人跟我说,逗比,人家挑战你就迎战,完全可以不理会嘛!

    诸位,你们说,有这么简单吗?都踢馆了,还不应战,即使金钱为上的现代,也不能容忍吧……

第133章 八大山人() 
临安皇宫里,孝宗赵昚看着桌案上各地的奏报,俨然是气恼非常。

    对于此次金国同邀辽、夏两国使团,一同来宋聚首,赵昚早就觉得其中并不简单,但是他没有想到会是这个结果。

    关于金国送来的诏书他早已经知悉,并对诏书上说的文化交流很是敏感。但是赵昚却没有资格,也没有理由拒绝。

    隆兴北伐失败之后,虽然两国了和平共处的漫长时期,但是作为战败国而言,宋朝向金国称臣,并以叔侄关系称呼,这就等于晚辈没有资格反对长辈的决策。

    而对一个帝王下诏书,就等同于金国是上国,金世宗完颜雍是赵昚的叔父!不过史书上却称之为国书,算是脸上贴金吧!

    金国自从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宋地之后,半个世纪来自称是中原文化的正统,而长江以南的宋地不过是金人口中的南蛮之地。

    究竟孰是孰非一直是争论不休,不过南宋的文人一直看不起金国的蛮夷,倒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此次金国主动派使团前来文化交流,作为中原文化的东道主,孝宗赵昚也没有理由去拒绝。

    不过金国说的其实也并不是没道理,长江以北的宋地尽归金国,可以说当初的中原腹地,已经大部分被金国占据,而南宋称之为南蛮也不为过。

    虽然江南之地依旧是文化传承不曾断绝,但金国在北地的民族融合中,也是逐渐将文化达至鼎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金国的继承中原文化,远比辽国要深刻的多。

    孝宗赵昚岂能不知这其中利害关系,如今金国如此大张旗鼓地聚首京城,一定是来则不善。

    本以为金国使团此次即便要进行文化交流比试,也是等到了临安在予以应对。可竟然没有想到金国使团没有直接到临安,而是直击大宋的八大书院。

    如此不按规矩的无理行径赵昚很是恼火,但让他更为怒火的是,堂堂的八大书院,竟然全军覆没无一人胜出。

    这是赤·裸裸地羞辱,连八大书院各自引以为傲的宗师,都折戟沉沙完败于敌手,他这个大宋皇帝可谓是颜面尽失。

    空旷的御书房里,赵昚阴沉着脸坐在书案旁,一语不发就这么静静地坐着。

    这时梁珂碎步走了进来,躬身双手托起奏章禀道:“陛下,以金国太子为首的使团,已经抵达京城!”

    赵昚看了一眼奏章,没有急忙去接,而是沉吟了片刻,才拿过奏章在灯光下阅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