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应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炼钢的方法,是先把熟铁打成像手指头那样宽,一寸半左右长的薄片,然后用熟铁片束包扎紧,再将生铁放在扎紧的熟铁片上面。随后,盖上破草鞋要用沾有泥土的,这样才不致于立即被烧毁,另外,在铁片底下还要涂上泥浆。当这一切都做完之后,把它放进洪炉里,用劲鼓风,达到需要的温度时,生铁便先熔化成铁液,渗淋到下面的熟铁中,两者便互相融合了。这时,就可取出锤打。经过再炼再锤,反复多次,这样锤炼出来的钢,俗称团钢,也叫灌钢。
耿瑞贡献出来的炼钢法则是灌钢的高级阶段“苏钢”冶炼法。把生铁与熟铁放在一块冶炼,等到生铁熔化,铁汁欲流时,则将生铁水擦入熟铁中,灌钢就炼成了。工业局根据耿瑞的方法融合了后世的经验,加以了改进。先把没有经过锻打的料铁放到炉内,鼓风加热。两分钟后,用火钳钳住生铁的一端斜放在炉口内,继续鼓风,使炉内温度不断升高。当炉温升到1300左右的时候,斜搁在炉口内的生铁的一端开始熔化,开始不断地滴铁水,这时,便用大铁钳钳住生铁在炉外的一端,左右移动,使铁水均匀地淋到熟铁上。同时,不停地翻动熟铁,使熟铁各部分都能均匀地吸收铁水。淋完两次后,便把熟铁夹到铁砧上锻打。去除杂质,就得到了需要的钢坯。
钢是有了,但是炮怎么办。利用现在的钢坯可以直接采用钻膛法制造燧发枪,可无法制造大炮,因为没有那么大的钢坯和锻压机,又一个瓶颈产生了。正当所有的人都在为大炮而犯愁的时候,穿越者当中出了一个毛遂自荐者。此人名叫张信,穿越前是一拖船船主,此人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喝酒善游泳。据说他在原先那个时代,人送绰号浪里白板。并且此人对火炮的爱好堪比沈大兴打造刀剑,以前就曾接受过民兵的高射炮训练。
张信给军械组的建议是采用罗德曼铸炮法铸造铁炮。
该铸造法是在1860年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由美联邦陆军少校托马斯罗德曼发明。
一般铸好的红热炮管在静置时的自然冷却,是由外往内,原因一是炮管外表面面积比内管大,其二是外面空气流通比内部快,这样自然外层比里层冷的快,最终形成层层膨胀的结果,强度降低。但是如果能同时让炮管里层冷却,甚至使之比外层先冷下来,不但可以提升整根炮管的冷却速度,更可以提高炮管性能。
罗德曼的发明,是把铸造炮管时,用来作炮管内模的模具换成空心的,中间加上冷却水管道,然后往里面注冷却水就行了。当然这冷却水管道必须要作成可循环样式来保证内膜温度稳定,譬如采用型管模式从里面开始注水,这样持续循环冷却。
唯一的问题是冷却速度,也就是水循环速度是有讲究的。太快冷却的话内管会破裂,必须有适当的速度进行才行。罗德曼从1844年提出理论到实验论证出科学合理的技术参数用了10年时间。此法可以大幅降低成本,并使铸造大口径火炮成为可能。原因就在于这种“内模水冷技术”可以大幅降低火炮尤其是大口径火炮铸造时的废品率。
;
第七十一章 扩军()
委员会众人来到了军械组,一门崭新的仿拿破仑炮正摆放在空地上。沈大兴,张信正在和叶孙全商量着什么。见到各个委员到来,沈大兴忙应了上去:
“欢迎领导们大驾光临,请领导指示工作。”
张国栋笑道:“别来这些虚的,看看你的炮怎么样了。”
沈大兴拍了拍放在地上的炮:“刚搞出来,12磅仿拿破仑炮。”
韩万涛走上来端详了一会,对沈大兴说道:“这炮有点大吧,这陆军要是装备的话,机动能力不行,太沉了。”
“这本来就不是给你们陆军准备的,这是我们海战组的。”曾广贤插话道。
“没办法。”张信解释道,“我们没有铜,只能用铁,所以必须加厚炮管,这玩意是不能用于陆军,现在只能用在船上。”
“那我们陆军怎么办,没有炮怎么叫陆军。”韩万涛着急的问道。
“你别急。”现在军械组属于委员会垂直领导,沈大兴说话也没那么多顾及,“陆军的3磅炮正在研制,而且我们准备用钢,直接钻膛。”
“不是不行吗?难道你们这可快就解决了?”张国栋有点奇怪。
“这个您就得问夏天阳了,他跟我们保证过。”沈大兴看向夏天阳。
“我已经催促工业局了。”夏天阳说道,“要大炮不要黄油,让他们赶紧研制出水利锻压机。有了那玩意,就能有钢炮了。”
“先别说3磅炮的事了。”范秋明打断了众人的谈话,“这个怎么样,射程多远,测试过了没有?”
“已经测试过了。”沈大兴说完又转向叶孙全,“老叶,把数据和领导们报一下。”
“是,沈组长。”叶孙全赶紧从衣服里掏出一个笔记本,“仿拿破仑12磅炮,炮身长5尺一寸,重1440斤,全炮重2580斤,炮弹重11斤,发射药2斤3两,5度仰角射程1500米,10度仰角射程1800米,平射1200米。200米的距离可以打穿一尺厚的硬木船板。”叶孙全说完擦了一把汗,光是记住磅斤米尺的换算就用了他好几天的时间,这些老爷们真怪,放着好好的丈,尺这些计量单位不用,非的搞出什么米来。还有那个什么拿破仑,到现在叶孙全也没弄明白这拿破仑到底是吃的还是用的。
“不错嘛。”听了叶孙全的数字,众人都感觉到这炮在这个时代应该是最先进的了,曾广贤又问道,“射速怎么样,能连续打几次。”
“熟练炮兵2分钟可以打3发炮弹,连续打78次没问题,再多就要散热了。”
“需要多少人操作。”曾广贤追问道。
“安在船上的话,一门炮标准是7个人。”张信答道。
临时召开的穿越大会在大会堂召开,除了外派人员,所有的人都参加了这次大会,因为这次会议的议题非常重要扩军。
“会员们。”张国栋端坐在主席台上,“我先把目前军事方面的情况向大家做一个汇报。我们的30炮艇已经定型,经过试航,效果还不错,这个情况大家都是知道的,目前我们的2艘铁船已经因为燃料问题不能航行了,所以今后水上的安全就得靠30炮艇了。我们已经有一艘炮艇下水,但是还没有大炮。上次战斗俘获的36艘船经过造船厂和海战组的评估,只有5艘是可以修复利用的,其余的需要拆解。用拆除的材料和我们购进的原料,在3个月内将有新的2艘30式炮艇下水。在火炮方面,12磅仿拿破仑炮已经定型生产,被正式命名为12磅舰炮。目前军委会的议案是生产25到30门炮,先把即将下水和已经下水的3艘炮艇武装起来,组建榆林湾海军。陆军方面。军委会的意思是将陆军营扩编至4个陆军连,全部装备燧发枪和长矛。”
说到此处,张国栋又兴高采烈的加了一句:“会员们,我们的燧发枪的产量已经达到每月50只,完全可以在3个月内满足新建陆军营的需要。同时陆军成立一个炮兵连,关于陆军的3磅炮目前工业局正在研制,估计很快就会出成品了。榆林湾现在的人口已经达到6000多人了,加上新战俘,已经8000人,而且我们这次征兵是全崖州范围内的征兵,不局限于榆林湾,因此这个扩军计划在人数需求上应该是没问题的。情况就是这样,计划草案已经发到各位的手里了,下面大家可以畅所欲言。”
林兆龙捅了捅一旁闭着眼的许朗:“畅所欲言了,你不说两句?”
许朗眼都没睁:“我他妈混的还不够惨啊,还说。再说两句我连学校也呆不下去了。”
许朗没在意林兆龙的偷笑,而是依旧闭着眼反问道:“这次扩军怎么没你陆战排的事?”
“陆战排走的是精兵道路,我需要的是精锐,不是数量。”林兆龙蛮有信心的答道。
“张主席。”穿越者中站起了一个人,“扩军计划中有吸纳被俘海盗进入海军的条款,这样做行不行,万一那些海盗叛乱怎么办?”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曾广贤抢先说道,“海军成立以后,每条船上的定员是110人,3条船加上陆上后勤人员,海军的人数计划是400人,但我们没那么多人会开船,更不用说30炮艇这种西洋船,从头开始培训的话恐怕时间来不及,所以我们必须吸纳海盗,他们有经验。至于你说的叛乱,我们每条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