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日月-第4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兆龙他们已经到了怀安卫,现在正在往镇宁堡推进。”韩万涛说完问道,“卢抱忠那里有什么消息吗?”

    “卢抱忠已经汇集了三万人马,他的意思是等张凤翼来了再说,卢抱忠不敢贸然出击。”

    “那咱们怎么办。”韩万涛向许朗问道,“咱们是在这里等着还是干点什么。”

    “我先推算一下。”许朗盯着地图看了半天,“你们觉得如果张凤翼来了,阿济格是会打还是会撤。”

    “应该会打吧。”周磊说道,“阿济格不会一仗不打就主动撤退,那样太丢皇太极的脸了。”

    “我觉得他应该会撤。”王谦祥不同意周磊的判断,“阿济格这次入关的目的就是劫掠人口,他带了大量的百姓和物资,行动迟缓,他应该不会打。”

    “我赞同谦祥的意见,阿济格应该不会打。”许朗重新看向了地图,“按照明军的速度,张凤翼恐怕还有十多天才能到宣府。那个时候阿济格应该收到涛敏拿下归化城的消息,而且劫掠的也差不多了,他一定会走。”

    “那咱们赶到伏击地点岂不是来不及了。”韩万涛觉得时间有点紧。

    “能来得及。”许朗指着地图说道,“八旗的主力现在一定在围困大同府,从大同府到镇宁堡的距离和从宣府镇到镇宁堡差不多,但是榆林军和神机营的行军速度要比八旗快。而且阿济格就算是到了镇宁堡也不会马上出关,他还要整顿人口和物资,所以从时间上说我们完全来得及。”

    “万涛。”许朗直起身来,“你马上给林兆龙送个消息,让他尽快找好伏击地点,修筑好工事;再给北铭送个消息,催一催,让他也想办法和张凤翼商量好,神机营和快枪队最好能脱离援军尽快赶到宣府镇。我们和他一汇合就去伏击点,越快越好。”

    “给林兆龙送信没问题。”韩万涛担心的问道,“可北铭能说服张凤翼吗,神机营和快枪队可是大明朝的精锐。”

    “先把消息送过去,让北铭尽量吧,他应该能想出办法来。”

    八天以后,蒋北铭领着神机营和快枪队来到了宣府镇。八天的时间里,大同镇的告急文书雪花般的送到了宣府,但卢抱忠一直按兵不动,只等着张凤翼的到来。

    “北铭,怎么就你一个人来了,张海呢?”韩万涛没看见张海,开口问道。

    “留给张凤翼做人质了。”蒋北铭笑着解释道,“我收到了你们的消息就去和张凤翼商量,他打死也不同意让我先走。我没办法,给他立了军令状,张海留在了他那里。”

    “那张海不会有危险吗?”王谦祥不放心的问了一句。

    “不会。”蒋北铭答道,“我仔细想过这个伏击计划,没什么问题。只要咱们重创八旗,张海就是安全的。”

    “先别管这些了。”许朗说道,“北铭,我们昨天收到林兆龙的消息,他已经找好伏击点了,正在修筑工事。周磊,你明天去和卢抱忠说一声,咱们后天出发。”

第三百九十四章 林兆龙的安排() 


    “万一卢抱忠不同意怎么办?”周磊问道。

    “这个好办。”蒋北铭说道,“我和你一起去,就说是张凤翼的主意,卢抱忠不会不同意的。”

    两天后,独立师的两个团和神机营、快枪队一共一万四千多人在蒋北铭和韩万涛的带领下出发了。

    几天后,部队跋涉三百多里和林兆龙汇合了。

    独立师单独开了一个团级军官会议。

    “你们准备的怎么样。”蒋北铭作为独立师师长率先发问。

    “准备的差不多了。”林兆龙答道,“不过计划有点改变。”

    “为什么改变。”韩万涛又有点着急,“这个时候再改变计划能来得及吗。”

    “韩副师长,先别着急。”林兆龙指着地图介绍起来,“我亲自去查看了雁门水的地形,那个地方不适合打伏击战。但是从雁门水往东北不到五里地就是阴山山脉,鞑子肯定要走那里。叶战亲自找的伏击地点。”

    “长官。”叶战站起来说道,“属下参加过高丽行动,现在的那个伏击地点和当初伏击岳拖的地形几乎完全一样,属下认为现在这个地点比雁门水要好。”

    “叶战,你先坐下。”许朗问道,“上次咱们只伏击了三千八旗,这次是七万,还有十几万百姓,能摆的开吗?”

    “我们是这么布置的。”林兆龙接着介绍道,“伏击点的山谷很宽,我们无法完全堵住。而且我们只有2万人,鞑子有七万,我已经让人在山谷里洒下了火油,也准备了一些石块和滚木,能堵多少算多少。我们的设想是能出其不意给鞑子迎头痛击,让鞑子撤回到雁门水。我让人在雁门水的上游筑起了一道堤坝,只要他们往回一撤,我们就可以水淹七军。”

    “炮兵安置在什么地方?”蒋北铭问道。

    “在这,在山谷的出口处。”林兆龙指着地图说道,“用火炮封住山口,进山的鞑子一个也出不来。”

    “这个山谷能容纳多少人?”韩万涛问了一句。

    “如果鞑子行军密集的话,三万人马可以堵在里面。”

    “也就是说还有四万人是进不了山的。”许朗嘟囔了一句。

    “我们是这样想的。”林兆龙在地图上画了两条线,“把鞑子的部队截为三段,放过鞑子的先头部队,把他的中军堵在山谷里,后军撤退的时候用雁门水淹他们。”

    “骑兵团的位置在哪?”蒋北铭又问道。

    “在雁门水河边埋伏。水淹七军以后鞑子肯定会乱,这个时候可以骑兵冲杀。”

    众人都默默的思考着林兆龙的计划,蒋北铭问道:“我觉得这个计划没有太大的问题,你们谁还有意见?”

    “这个计划忽略了一个很大的问题。”许朗拿出一支烟慢慢点上,“大明的百姓怎么办,他们在不在伏击范围内。”

    “这个问题我们考虑过。大明的百姓肯定不会和鞑子混杂在一起走,如果他们走前面,我们就先放过他们;如果他们走后面,伏击战打响之后,我们就用骑兵团隔开他们。”林兆龙说到此语气不觉低沉了下来,“当然,要想一个百姓也不伤亡恐怕做不到。”

    “那如果是鞑子急了眼,逼着百姓往前冲锋怎么办?”许朗又问道。

    林兆龙没想过这个问题,一下子被问住了。

    “如果真是那样。”蒋北铭替林兆龙回答道,“只能放他们走,希望这种情况不要出现。”

    众人讨论了大半天,蒋北铭最终下达了命令。

    神机营和快枪队会同叶战的第四步兵团一共一万两千多人全部上山设伏,因为蒋北铭还是担心这些明军的战斗力,在山上还能安全一些;安德里亚斯的骑兵团埋伏于雁门水旁等待命令;赵奇的重炮团按照原计划在山谷口安置;林兆龙率领第一和第二、第三步兵团同样埋伏于雁门水旁,协同骑兵团作战;韩万涛的第五步兵团作为机动力量随时待命执行增援任务。

    大同城下,几万八旗围困大同已经二十多天了,王朴在大同府里天天盼星星盼月亮却始终不见一个救兵。

    “回禀主子。”一个额真走进了阿济格的大帐,“多尔衮贝勒派人送信来了。”

    “人在哪,叫他进来。”

    一个信使走进大帐将一封书信呈上:“启禀贝勒爷,我家主子派遣奴才给贝勒爷送信。”

    阿济格并没有打开多尔衮的信:“归化城那边怎么样了?”

    “回贝勒爷,归化城俄木布已归顺大金,我家主子正在继续向西进军,一股扫平蒙古。”

    “知道了。”阿济格屏退了信使,打开信看了几眼又问道,“宣府镇那边有什么动静吗,咱们在镇宁堡集结了多少人?”

    “回主子。”额真回道,“根据咱们的斥候的消息,大明兵部书张凤翼已经从宣府镇出发了,明军兵力在十万左右,距离大同还有十天的路程。镇宁堡咱们已经集结了二十一万的大明百姓。主子英明,赈济灾民这个办法着实的好,目前人数还在增加。”

    “不是本贝勒英明,是大汗圣明。”阿济格微微一笑,“传令下去,各部整军,停止进攻,两日后向镇宁堡进发。”

    “主子。”那个额真楞了一下,“明军援军不过十万,不堪一击,主子为何这个时候撤兵。”

    “你问我我问谁。”阿济格吼了一句,“大汗的旨意,只要收到归化城归顺的消息,或者明军援军到达的消息,咱们必须撤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