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雍王-第5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内氏之上。”吴凤仪解释道,不过他的解释不过是一家之言。是用最容易理解的语言将日本情况概括出来。其中日本天皇,他觉得太过狂妄,直接称为日本国主。

    朱厚煌点点头示意自己知道了,让他继续。

    吴凤仪继续说道:“大内氏比细川氏快一步来到了宁波,但是细川氏却贿赂了市舶司镇守太监。使得细川氏可以先大内一步入关受检。因为引发双方矛盾,大内氏不平,带队于宁波袭杀细川氏使者,双方在宁波城中大大出手,烧了好几条街。后被大肚官兵围困,夺船而出。宁波城半城被焚,数名千户战死,波及百姓数以万计。”

    朱厚煌点点头说道:“还有其他的吗?”

    “据臣所知,还有一个勘合问题。”许松说道。

    许松是宁波人,他对宁波的消息特别的灵通。

    “什么勘合?”朱厚煌问道。

    “是日本来宁波贸易用的勘合。如今新皇登基,撤换先帝的勘合。正德勘合都作废,必须用嘉靖勘合才行。大内与细川都是以日本国主的身份来宁波贸易的。结果细川因为贿赂在大内之前,市舶司认为,一个国家怎么会有两队使者,认为先到者为真,后到者为假,拒绝为大内氏发放勘合。大内氏不甘心无功而返,才有宁波之难。”许松说道。

    “为了区区一次贸易就在天朝大大出手?也太得不偿失了吧?”俞大猷说道。他无法理解日本的行为,不过,他敢肯定日本如此做,大明绝对不会给日本好脸色。

    “不,他们也是逼得。”许松说道:“其实其中还有我们的作用?”

    朱厚煌奇怪道:“我们?”

    许松说道:“对,殿下当初在琉球,与细川氏盟约,所以我们的货物大部分都是直接运给细川氏的。而大部分散商都是直接将货物运到长崎销售。这样一来,细川从贸易上所得到了利益要超过了大内氏,也让大内氏感受到了压力,特别是在日本,各项产自中国的东西,都纷纷升成天价。更让大内氏受不了。而中国与各藩国的贸易,可以用厚往薄来来形容。

    朝贡贸易也就成为大内氏补充生活必须品的救命稻草。臣推测,这位大内氏的臣子,可能是负有使命吗?不能承受失败,才不得不铤而走险。”

    说道这里,整个宁波的乱子,才算是全部说完了。

    朱厚煌说道:“诸位,宁波之乱对我们的影响大吗?”

    朱厚煌一时间还说不清楚,这个事情对东雍的影响大不大,但是直觉感受到这一件事情,会关系到东雍。

    一时间,所有人都皱起眉头。都在思考,只是没有人贸然开口。

    朱厚煌对王阳明说道:“王师………”

    王阳明说道:“这一件事情,大失天朝颜面,特别是两伙日本人不过几百人而已,在宁波大大出手,如入无人之境,而且地方上的卫所,战死好几个千户所,还让他们给逃了?在朝廷看来,简直是奇耻大辱。朝廷一定会报复的。但是朝廷要怎么报复啊?日本为太祖不征之国,朝廷不会轻易出兵的。所以断绝与日本的贸易,就是自然而然的问题。”

    “日本货物本就不足,再出了此等事。想来这些日本大名有铤而走险的可能,不过有琉球舰队在,应该不会影响到东雍。不过这仅仅是比较理想的状态。”

    朱厚煌说道:“那如果不理想?”

    王阳明沉默了一会儿,说道:“臣恐怕今上,会借题发挥。”

    朱厚煌有些明白,说道:“如何借题发挥啊?”

    王阳明说道:“更加严厉的海禁,即便是一阵子,也足够东雍承受不住了。”

    朱厚煌一听,脸色都有些煞白,立即问道:“许松,如果大明的货物断绝,那么我们东雍掌握的货物有多大缺口?”

    许松带着几分苦笑说道:“殿下,您应该问,我们能提供多少货物。”

    许松说道:“如今东雍与安南都有养蚕的人家,所以丝绸还能提供一些,其余的货物,只能零零碎碎的提供,提供不了多少。大头的瓷器,是最重要的问题。”

    黄士龙说道:“殿下,王师之言,有些绝对了。沿海军户活不下去,都指望着跑船吃饭的,所以,不管朝廷怎么折腾,都无法挡住走私之风,东雍的货源恐怕要从别处挪借了。不过,要说没有货源,却是不一定了。”

    “如今大明的丝绸,瓷器,茶叶,等大宗货物的价格,已经涨了不少。即便是殿下,如果真如王大人所言,那么南洋的航行的货物,在价格上就要继续攀升了,东雍根本承受不起了。”许松说道。

    是的。东雍将大明的货物运输到的西方是有极大的利润,但是问题大明这一而二,二而三的提高价格,只会让东雍的利润越来越薄弱。特别是因为海禁的问题,东雍已经向自己的下游提高了一次价格了。

    朱厚煌皱起眉头,还不知道眼前的问题,该怎么解决,王阳明说道:“我担心的不仅仅是海禁,还有日本?”

    “日本怎么了?”朱厚煌说道。

    “日本货物的短缺,一定会得到解决的,特别是日本物价腾贵,恐怕海面上再也不会像现在这么平静了。”王阳明说道。

    许松对此了解的太清楚了。

    现在同样的一批布,在大明与在日本的差价,已经令人吃惊了,如果差价再翻上一番,那么简直是谁也拒绝不了的利益。

    资本家追逐利益的贪婪,永远不会过时,当他们知道在大明抢劫一个村子,就在在日本获得很好的招待,想来不会介意刀口再舔点血,反正在海上跑生活,在大明律里面,本来就是死罪。

    当利润高到一定程度,他们是绝不介意用刀剑来获取利益。

    朱厚煌说道:“东雍必须货物的生产者,而并不是其中的转运者。所以,我们必须在东雍发展,瓷器产业,丝绸产业。茶业,乃至于糖业。”

    “殿下。”许松说道:“少府可以负责扩建瓷器作坊。”

    朱厚煌说道:“好,这一件事情就交给少府了。”

    许松说道:“少府,定然不会辜负殿下的信任。”

    “殿下,臣以为应该强制农民种树,种桑树。”郑绥说道。

    “好。”朱厚煌不会不答应。不过丝绸产业,并不是一天,就能弄好。用行政命令推行桑树,很多朝廷都做过。“行之,拨给郑大人一笔款子,必须要用在推广桑树上。”

    吴行之说道:“是。”

    这几年,吴行之也有几分锻炼出来的样子。他沉静的坐在朱厚煌身后,说道:“是。”

    茶业就不好推行了,用平地种茶业,先不说,茶叶能不能种好,单单是浪费这么多的土地,就足够朱厚煌心疼,粮食生产才是第一位的,其他的任何问题,都要为这个问题让步,茶业也是一样。”

第六百三十九章争贡之争二() 
第六百三十九章

    争贡之争二

    如果将茶业种在山上如何?

    虽然大部分茶业都长在山上。但是东雍的山地并不太平。虽然东雍不再兴兵讨伐那些野人了,但并不是说那些野人,就不存在了,他们之是被从平原之中逼到了山里而已,即便如此临近大山的几个县,还时不时的听到了有野人下山抢东西的传说。

    不过大多都被打跑。

    如果朱厚煌想开发茶业,恐怕又是一轮杀戮,将很多丘陵地带清洗一遍才行。

    不过,朱厚煌现在不想动兵了。至少不想去山中与这些野人追逐,简直是得不偿失。

    朱厚煌岔开茶业的问题,对身边的侍卫来说道:“拿几块糖来。”

    “是。”立即有人答应下来。

    随即有一端着一个托盘,托盘上有几个小碟子,而小碟子上面,却有几块好像是冰块一样的东西,这东西当然是冰糖。

    朱厚煌对榨糖的环节并不是太清楚,但是只要他指出方向,雍王府之中,就有足够的人才,将一份设想变成现实。朱厚煌只记得,明代发明了什么黄泥制糖法,让糖产量的大增,而明末清初吗,成为国际上的拳头产品。朱厚煌就从黄泥这个角度来提醒工匠,这才做出这个。

    朱厚煌说道:“这是冰糖,还请诸位品鉴。”

    糖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稀罕物件,毕竟中国从唐代就有糖了,被称作石蜜。只是因为产量问题,一直没有进入百姓之家,但是在座各位都是东雍重臣,谁也不能被称为百姓,百姓没有吃过糖,但是他们谁没有吃过,味道没有什么,只是觉得颜色比寻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