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雍王-第4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利润,大概每月几百两银子啊。

    其实每一个矿产的利润不是只有几百两,而是管理上的问题。

    即便是许松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他也不能完全控制少府的枝枝蔓蔓。这些利润比较低的厂矿,自然要卖出去比较好。

    但是即便是许松能卖出数万两银子,但是这是数万两银子对于庞大的军费开支来说,根本是杯水车薪。

    许松说道:“臣对盐场另有规划。臣觉得预支盐引可以先得到一笔钱?”

    朱厚煌问道:“预支盐引。”他在心中默默思量一下,暗道:“难道是期货吗?”

    不见管是怎么回事?朱厚煌都要弄到钱为要。

    朱厚煌听了半天,终于觉得,他不用多做干预似乎许松对此已经胸有成竹了。朱厚煌问道:“许大哥只需告诉孤,你能弄出多少银两,来躲过难关吧。”

    许松计算了一下说道:“本月提出一百万还是可以的。但是东雍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现在的财政危机,而是将来的财政危机。随着少府从贸易领域大举退出,与佛郎机人贸易中断。东雍的财政收入将会大规模降低,这才是危机所在。”

    朱厚煌皱起眉头,说道:“这个问题你有办法吗?”

    许松说道:“殿下恕罪,臣无计可施。”

    朱厚煌说道:“许大哥,没事,这不管你的事情,对了麦哲伦出发了没有。”

    许松说道:“已经出发了,只是恐怕远水救不了近火啊。”

    “是,远水救不了近火。”朱厚煌也知道,从西班牙到东雍,最少要半年时间,被这还是单程,如果再加上往返,一年时间都是少的。

    等麦哲伦回来,东雍的财政早就承受不住了。而且大海茫茫,不知道有多少危险,不能因为麦哲伦成功走过一趟,就觉得第二次就一定能成功,再者人心难测,即便是能顺利到达目的地,到底是一个什么结果,还是未知之数,所以一切都不能想的太好了。

    朱厚煌忽然说道:“许大哥,你对着钱庄怎么看?如果孤办一个官办钱庄怎么样?”

    许松听了朱厚煌的话,一时间琢磨不透,朱厚煌说这话的重点,说道:“臣在江南见过钱庄,但是却没有经营过,却不知道殿下此刻问这个做什么?”

    朱厚煌说道:“孤想在少府下设一钱庄,负责东雍铸钱,并在星城,长崎,大员,澎湖。几地设立分庄,从事异地存取业务。”

    许松一听异地存取,立即眼前一亮,他觉得这个想法充满了想象力。只是想要建立一个能异地存取的钱庄,还需要做很多准备。

    许松说道:“殿下给臣几个月的准备,可以说试着办一下这样的。不过。依旧是缓不应急。”

    这样异地存取的钱庄,再加上东雍大力扶持海贸。将来一定是一个摇钱树,但那是将来不是现在。

    朱厚煌说道:“孤想要办钱庄不仅仅是要异地存取,还要想办法存钱放贷。”朱厚煌将一些银行的基本规则告诉了许松。比如低息吸纳存款,然后高息放贷。等等问题。

    朱厚煌话还没有说完,许松的脸色大变,说道:“殿下,贷款的利息是多少啊?”

    朱厚煌想了想,说道:“是一成吧。”他也不大明白,试探的说道。

第四百八十八章东雍纸钞() 
第四百八十八章

    东雍纸钞

    “殿下此事虽然是德政,但是万万行不得。”许松说道:“天下之间利息从来没有这么低过,殿下所做所为,如王安石之青苗法相仿佛,届时有恐怕反对者众。”

    民间的高利贷从来有低过。朱厚煌想降低利益。恐怕会遭到很多人的反对。

    朱厚煌冷哼一声,说道:“在东雍,谁敢反对?”

    朱厚煌有这个底气。

    他相信,东雍觉得还没有形成这样的食利阶层。即便是有朱厚煌举手之间,也能将他们全部摧毁。

    朱厚煌的移民政策,有意的打乱所有的关系。也打乱了所有阶层。

    朱厚煌本来没有想过一定要建立钱庄。但是听了许松所言。决定一定要建立钱庄,很多事情,如果不努力去改变,就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朱厚煌绝对不允许的。

    “殿下在东雍实行,臣觉得可行,但是这需要投入大量的本钱,一时半会儿根本不可能有收益。”许松说道。

    朱厚煌只觉得头疼,他想了好多办法,也发现了,东雍在金融领域的很多缺陷。东雍在他看来,有很多地方要改革。问题解决这些事情,只能消耗钱,并不能带来足够的钱。

    而朱厚煌偏偏是缺少钱。

    忽然外面有侍女进来,说道:“殿下,王太傅求见。”

    朱厚煌说道:“快快有请。”

    不过一会功夫,王阳明就进来了。朱厚煌连忙起身相迎,说道:“弟子拜见师傅。”

    王阳明不会受朱厚煌的礼,每次见面都会如此寒暄两句。

    双方坐定,朱厚煌立即问道:“王师,东雍可否发行纸钞?”

    王阳明缓缓的说道:“臣阅读古籍,觉得东雍不是不能发行纸钞。”

    朱厚煌闻言大喜过望,他原本以为王阳明的态度,是不可能发行纸钞。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王阳明居然点头。

    朱厚煌说道:“王师快快请讲,如何发行纸钞。”

    王阳明说道:“纸钞之事,先放一放的再说。臣以为东雍从不是一个商号,东雍的财政问题,应该多从税制上想办法?”

    朱厚煌皱起眉头,说道:“税制,东雍的税制有问题吗?”

    王阳明说道:“东雍开拓未久,赋税不多。百姓没有积蓄,赋税不可多加。但是东雍立于商贸之上,对于商税却有所缺乏。臣认为要加商税。”

    “加商税?”朱厚煌想了想,觉得也是如此。因为东雍有关税没有商税。不是朱厚煌不想加。而是因为东雍大部分市场都是由少府占据的,加商税,不过是左手交右手而已。而东雍的民间资本根本没有发展起来,加商税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极大的负担。

    所以朱厚煌就没有想加商税。

    不过现在东雍的情况与当初又所不动,三年以来,大员百姓在陆完的主持之下,虽然劳累一些,但是安居乐业。也有了一些积蓄。

    有购买力之后,自然会有商人。不过本地百姓大多有地,所以商人大多都是外来的。经过三年的积累,也慢慢的有些积蓄了。

    而且少府很快要卖出一大批产业,虽然这些产业对朱厚煌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却足以培养出一大批大商人了。

    现在收商税,也算正是其时。

    朱厚煌忽然想到了什么说道:“王师与许大哥商议过吗?”

    王阳明说道:“臣到了东雍,就与许少丞商议过。”

    朱厚煌心中过了一遍,说道:“先生这商税能有多少?”

    王阳明说道:“商税有多少不论,但是收税是正途,而东雍一味从少府获得财政支撑,这是畸形。”

    朱厚煌说道:“王师,弟子此刻无暇想长久之计。只想过眼前的难关。”

    “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王阳明说道:“殿下来东雍以来,都是以海上贸易来支撑东雍财政。这种状态并不正常。不过是权益之计而已。如今东雍百业将兴,粮食可以自给自足。正是扭转东雍这种不正常情况的时候。”

    同样的事情,在朱厚煌看来,是危机。在王阳明看来是契机。

    作为一个传统的官僚。

    王阳明固然不错,但是也有自己的局限性,他觉得他作为东雍长史,整个东雍政府所收的税收,却比不上少府做买卖的收入,这样的情况,是极端的不正常。所以王阳明一直想改变这一切。

    正好少府的实力在与佛郎机战争之中,受到了极大的损伤。正好是一个改弦易辙的时候。所以王阳明所思所想,虽然是想办法让东雍度过财政危机,但是更想建立起完善的税收体系。

    朱厚煌说道:“弟子谨受教,只是东雍的危机迫在眉睫,弟子心急。”

    王阳明说道:“其实,殿下的心思不要光放在东雍,岘港也是我东雍一府。臣已经派人传令岘港,将岘港改革为东雍制度。”

    朱厚煌眼睛一转,就这里面有问题。

    任何改革都是改变社会财富的分配。而王阳明言语之下,分明是对岘港是来一场大清洗。

    朱厚煌忽然觉得明白,东雍已经家大业大,不必当初了,只要认真收刮,总是能弄出来大大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