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莫登庸与小皇帝有心结,所以莫登庸的府邸与小皇帝的皇宫有足够的距离,这距离让莫府的人来不及逃窜,只有莫登庸的正室夫人,也就是莫登瀛的母亲邓氏逃脱了,其余的人全部没有逃脱。
朱厚煌虽然没有亲自查抄莫府,但却一直等着消息,等结果一出来,朱厚煌就有些失望,堂堂的郡王府,有志于篡位的大枭雄的府邸,居然只有不到八十万两白银,其余的金银珠宝加在一起才,一百万出头吗?
朱厚煌有些失望。
他却不知道,莫登庸作为权一代,他府邸之中其实并不奢侈,他所有的财力物力都投入了军事武装这个一个无底洞之中了,那八十万两银子,大部分都随时等着挪到军费之中。
不过朱厚煌的失望只是一阵的。
剩下的一个个清单都送过来,朱厚煌美美的打起了算盘。他此刻觉得世界上没有比数钱更加美好的事情了。
昨夜,朱厚煌只不过微微睡了一个时辰而已,但是在银子的刺激之下,一点疲惫的意思都没有。反而有一股热血冲头的感觉。
等到了中午十分,朱厚煌已经总结了很多分清单,查抄的钱财也向三百万大关而去。
不过朱厚煌有点失望,因为他知道,即便再怎么查抄,总数也不可能到五百万两了。因为上午已经将大头都抄过了,下面就是一些零零碎碎的小官,非常麻烦且琐碎。而且这三百万两之中,现银其实并不多,更多的是需要折价的金银首饰。
而且在这些清单之中,朱厚煌发现了一个规律,就是凡是那些过往的世家大族,都能挤出很大的油水,但是那些骤然富贵的人,家中反而没有多少银子。
可惜的是,莫氏就是骤然富贵的一批人之中,最富贵的一个。莫氏身边根本没有多少世家大族。
而郑氏恰恰相反,郑氏利用朱厚煌对他们的照顾,包庇了好几户人家,但是这些人家都是世家大族。
朱厚煌一想起这个事情,就有总想把郑家给抄家的欲望。
不过,他当然知道,这绝对不能,且不说,这几家与郑氏相比有所不如,但是郑氏一声令下能征召上千士卒,这好几年一起难道不能征召好几千士卒,这一股力量对,朱厚煌来说分外重要。
朱厚煌拉拢而来不及,哪里回去得罪。他甚至一一接见各家家主,并将安南的官位大派送,什么六部尚书,什么内阁大学士,也不管安南有没有这个官职,统统封上,单单从官职表上,他们这些人就足够组成一个安南朝廷,只是他们唯一缺少的就是缺少一个皇帝的,可怜的安南小皇帝还在莫登庸的手中。
“大人,郑怀兴郑大人拜见。”外面忽然有人说道。
朱厚煌猛地咳嗽一声,整理一下衣服,将算盘塞进书桌下面,账本收起来说道:“让他进来。”
不一会儿,郑怀兴就进来了。
郑怀兴一进门说道:“臣安南内阁首辅,见过殿下。”
对郑氏的酬功,朱厚煌将安南内阁首辅的位置给了郑怀兴,只是不知道郑怀兴吃不吃得消,反正朱厚煌是不管这些的。
“怀兴,有什么事情吗?”没有事情就不要耽搁我体会算账的乐趣。朱厚煌心中愤愤的说道。
“殿下,安南的文武百官,感激殿下千里迢迢再造安南的丰功伟绩,特地送上来小小的贺仪,还请殿下收下。”郑怀兴一边说,一边恭恭敬敬的的将手中的单子送上去。
朱厚煌随手接过来,一边打开看,一边说道:“何必如此客气………”朱厚煌说到客气这两个字,立即停住了,因为他看见上面第一行字,明明白白的写着白银一百万两。
朱厚煌抄家单笔最多的就是莫府那一笔,如果单单论白银,还有这一份贺仪上的多。这一分贺仪怎么能说是小小的,如果这份贺仪只能说是小小的,那么天底下到底上面才能算得上大大的。
朱厚煌说道:“怀兴,无功不受禄。到底有什么事情,让你出这么大一笔。”
郑怀兴满脸笑容的说道:“这不过是贺仪而已,殿下对郑氏已经其他诸氏有天高地厚之恩。这些不过是用来报效殿下,别无他求。”
怎么可以能没有要求的,谁的银子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会平白无故的送人。这是被朱厚煌放过的好几家世家大族,被朱厚煌抄家的手段给搞怕了。
朱厚煌的手段非常简单粗暴,先以莫氏党徒的身份抄家,然后关进牢房之中,如果有人来求情,就放了。没有人来求情,就继续关着,如果抄家结果,家中实在没有银子,是一个清官,朱厚煌还会在他设计的安南官职表上填上一笔,给他升升官,但是这样的人少之又少,几乎上没有。
可见一句天下的乌鸦一般黑是多么冤枉乌鸦。乌鸦还有白的,但是找一个清白的官员,比白乌鸦还难找。
不要说这些官场老鸟了,但凡一个长着脑袋的人,就能看明白朱厚煌的意图,就是简单粗暴的为了钱,为了银子。
几个大家族通过郑氏也打听到一些情况,反正是这位雍王殿下非常缺钱,是为了缺钱来打安南的。
他们一个个松了一口气的,他们也不愿意让南并入大明版图,既然雍王没有这个意思,他们当然放心了,于是同时决定给雍王送些钱去,不要让这位雍王殿下,因为找不到足够的钱,让他们要到牢里面走上一遭。
他们可是要脸面的,丢不起这个人。
第三百八十四章决战之前()
第三百八十四章决战之前
三日的时光转眼就过去了。
约战之日,就近在眼前了。
朱厚煌已经全军撤出了升龙城,连同无数辆车装载的财物,也一并运离了升龙城。
这三日之中,朱厚煌万余雍军,与占城军,都好吃好喝的供应着。朱厚煌也在缴获的财货之中,拿出十几万两来,大赏三军。
不过最受触动的并不是雍军,而是占城军。
雍军的赏银,大多数士卒都没有带走,而是选择带回家去,分给妻儿老小。
朱厚煌选择这些士卒入雍军的的资格之一,就是有家小,因为家小都在东雍,刚刚安置,也因为东雍的财政紧张,所以这一段时间安置的百姓,根本不像刚刚开始那么阔绰,什么都准备好,只能保证不死,男丁必须日日劳役才能让全家吃饱饭。所以这些江西籍的士卒都是为了钱参军入伍的。
而且跟着朱厚煌打了几次胜仗之后,也养出了一些精气神,因为朱厚煌对雍军相当的爱惜,故而,赏赐多,伤亡少,这样一来。雍军士卒对朱厚煌也渐渐的开始信任。对即将到来的战争,并不多害怕。反而有一种期待。
作为一个将军,想让人信服很容易,就是带着士兵打胜仗。
不管雍军士卒是不是真的平常心,反正他们已经习惯这样的节奏了。
但是占城军却不是。
占城军特别是士卒,在军官的眼中,与会说话的牲口也差不了多少。所以即便是打了胜仗,也没有多少赏赐,因为赏赐都在军官哪里。
占城军被安南军打得节节败退,以至于情况无法挽回,并不是没有原因的。
这些占城军生平只见过两次赏赐,一次是在进攻海云关的时候,一次就是现在。不过这一次的手笔,比在海云关的时候可是大多了。
朱厚煌是一视同仁,将这万余占城军当做自己的士兵来看。
一路上从海云关到这里,他们享受的仅仅比雍军享受的差一点,所有占城军士卒都十分感动,一营接着一营士卒去向朱厚煌谢恩。
朱厚煌不由感叹道:“军心可用。足以一战了。”
阮润臣说道:“殿下,想不想将这一支占城军收为己有。”
朱厚煌转过头来,问道:“此言怎讲?”
占城军说到底是借的,朱厚煌岂能不还,比起占城这个国家的支持来说,区区万余占城军算得了什么。
不要看占城国家虚弱,但是如果没有占城在背后的支持,朱厚煌哪里能轻轻松松的占领海云关之南,开辟岘港府啊?
朱厚煌身边文吏缺乏,而这里又有大量的事务需要处理,战利品的转运,还有与安南权贵的交涉,大军的复杂的后勤,朱厚煌实在忙不过来。
索性让阮润臣将海防那边放一放。让他来升龙帮忙。
如果说阮润臣之前,还有对朱厚煌的所做所为有一丝暗暗的不平。而现在见朱厚煌居然攻克的升龙,现在那一点不平之意,立即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