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明流贼-第9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结合他的说法,水师船舶的建设以及武器方面,大致需要这么做:

    一是多造连环船和子母船,它们属于轻型船,耗料少,见效快。功能基本和鱼雷相同,一艘小船足以干翻大船。

    其次是火龙船,这种船也是轻型船只,但分三层。上有铳眼,中置刀板,钉板,下伏士兵。两侧有飞轮,四名水手可以驱动。如果要诈败诱敌,它是个好选择。

    然后是苍山船,装备佛郎机、鸟铳、火箭、弩箭。全船三十七人,水手四人,战兵三十三人,编三队。第一队佛郎机与鸟枪,第二队冷兵器,第三队火箭及其他武器。

    接着造以吃水七八尺深,装备四门佛郎机、二十杆鸟铳及火箭弩箭和其他武器的中型海沧船为主力。水手九人人,战兵四十四人,分四队。

    最后建造少量福船为旗舰,编入水手九人,战兵五十五人,分五队。第一队操舰首炮、佛郎机,近敌掷火球;第二队是鸟铳攻击,;第三、四队为标枪杂役,兼操舟近战;第五甲为火弩队,专射火箭和弩箭。

    还要抽调人力好好研究怎么完善创新蜈蚣船、三桅炮船和赶缯船。重点探讨

    以轮击水的战船……车轮船,因为这种长四丈二,宽一丈3三,外虚边框各一尺,内安四轮,轮头入水约一尺,速度远快于划桨的船,很有改造为蒸汽轮船的潜力。

    水上武器方面,大力研究水雷。

    像“木老鸦”“混江龙”“水底龙王炮”“海底呜雷”等这些已经在书中记载过得水雷,通通拿来仿制和改造。

    朱启明相信,在经过改造后的水师,绝对能给遇到它的人一个大惊喜!

    王复臣和王自羽这二人在水师里搞得风生水起,自从知道了水师要更新装备以后,更是三天两头的去催工。

    若不是朱启明安排他们组织一次操演,恐怕李时英都要被他们烦死了。

    由于军用船港只有一个,二人在秉承西王的意思基础上,不得不让一些船只临时驶离港口,帮着商人们去运运货。但也正是如此,后来二人想出了一个赚钱的法子。

    不过这是后话,当下的任务,还是要表演好这场戏!……

    ……

    大西大顺二年二月初。

    才从CD开完会议,回到汉中的守将刘进忠发现了陕西西部高一功、李过所率大顺军残部有异常动作,这些人似乎打算直奔这里而来。

    刘进忠不敢怠慢,除了加强城防之外,另派人飞马前去CD。

    (本章完)

第99章 决断() 
自从闯王率大军主动撤离西安,高一功他们这些原本在榆林、延安进行侧应保卫陕北的兵马,就陷入了被包夹的危险当中。

    西安一战事发突然,阿济格又留下降兵包围榆林城,日夜进行攻打,高一功无法快速突围,只能据守消耗城下兵马。留守城下的是原大明大同总兵姜镶,这人也曾是大顺麾下的大同总兵,这次他投降鞑子,可谓变成了“有奶便是娘”三姓家奴的典范。这比之吴三桂借虏平寇,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比榆林面临的困境,李过守卫的延安更惨。即便是二人率领的大西士卒均无法有效的支援主力,只能牵制。

    但阿济格绕过榆林之后,主力的满蒙主力就必须经过延安才能攻击西安。由此,李过陷入了苦战当中。

    十二月一直到一月初,大顺毫侯李过,在延安同清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双方曾七次交锋,其间李过暗地里派大顺军两次乘夜出城反击,都因兵力不够未能奏效。李过据守的延安与肤施县城相成犄角,同时应对阿济格的大军围攻,这也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相互的压力。阿济格分兵围城,二十多天后,仍未能攻下。

    后来定下计策:尽撤延安兵马,固山额真谭泰、平西王吴三桂、智顺王尚可喜诸将佯攻全力攻击肤施,作出一副先攻破肤施再下延安的样子出来。而实际上,暗中埋伏精兵于延安城外必经肤施之路上,待援军经过的时候,用大炮轰击。

    李过知道肤施一丢,延安定不能全,所以派兵出城侦查一番之后,出兵援助肤施守军。结果中了埋伏,力战不支,遂决定回城固守。但是仍因此而损失了大量弟兄和马匹以及甲胄武器,坚持到了十二月底,延安失守。李过率部突围向西转移,而阿济格并没有大规模追击,因为他不久便率军队主力南下西安。

    在李过奋战延安之时,高一功在榆林同鞑子收拢的汉族降附兵相持不下。

    这些阿济格从宣府、大同、山西抽调的汉族降附军,兵力相当雄厚。他们内战外战均不行,但换了主子以后,反而迸发出了旺盛的战斗力。

    各镇官兵攻围榆林,最初无人管制,后来看得以大同总兵姜镶威望素著,阿济格于十二月三十日委以总督重权,教其统摄诸军,榆林总兵王大业同宁武总兵高勋、宣府总兵康镇邦等俱听指挥。

    正月初五月,唐通自绥德赴双山与高一功写战书一纸,陈述一切利害,声明要战即约定日期即来交战,如不战领兵困城。

    正月十二****又差附近炭窑上打工的百姓投书城里,再次劝降。

    高一功综合各项利害,决定十四日未时主动悄悄撤离,保存实力。同时将城内所存粮草等一同带走,带不完的,任由百姓去抢。能带走精壮力量通通当士兵使用,只留下老弱在城中。

    几乎在同日夜间,唐通与阿济格委任的榆林巡抚赵兆麟、姜瓖等派遣了“拨儿马”二百人前往侦查情况,对明日的大战做准备,却没曾想到榆林已经人去城空。十六日姜瓖、康镇邦、王大业进驻榆林。

    正月十五,高一功撤离之后又同鞑子的追兵战于怀远,但由于撤退行事仓惶,战事不利,不得不退到响水休整。十六日鞑子入怀远县城安抚。姜瓖统兵又追至响水,高一功不想恋战,继续西退,寻找李过的队伍去了。

    二月初的时候,两支队伍合二为一。

    李过和高一功商量之后,决定经汉中入四川,再顺江到达荆州同闯王的队伍汇合。

    汉中现在是大西的地盘,向着汉中附近前进的军队自然不可能了无声息地通过如此一个平坦的地理环境。

    于是,这些人马的动向就被刘进忠侦知了。

    ……

    蜀都新城。西王府书房。

    “来的好!”朱启明两日之后获得了刘进忠的消息,他正愁着说如何给朱由崧一点压力,证明自己才是有效防止大明西南疆域不失的屏障。如今,高一功和李过的到来,正好提供了话题。

    他的打算,是让刘进忠再背一口黑锅。就以他不听调令,私自放走大顺余部为借口,说大西再飘忽不定,那就不得不再次走上与官军为敌的道路了。

    “你去带我的手信给刘进忠,告诉他要按我的吩咐行事,不得有违!”他招来亲兵,仔细嘱咐。

    “大王放心,小的一定传的细致!”亲兵答应一声,转身离去。

    “父王!”同在书房内的孙可望说话了:“我们这样做会不会得不偿失?”

    “得不偿失?”朱启明疑惑了:“此话怎讲?”

    “若是官军就此对我们重新开战,那不是让父王的计划……”孙可望担忧道。

    “嗯,有道理,这一点我倒是没想过。”朱启明经孙可望一提醒,方觉是有这种可能的。不过,转念一想:“怕什么,开战就开战!反正朱由崧很快就自顾不暇了。”

    想明白这点之后,当下他便回应道:“开战不是特别需要考虑的,如果大明的人知道我们安定以后可以帮助有效的阻止西面的威胁,他们也断不会对我们用兵。若是非要开战,我大西的弟兄可是谁也不怕!”

    “父王说的对,是儿臣多虑了。本来我们也没有怕过谁!”孙可望吃了一颗定心丸。

    “你去帮我办一件事情!”朱启明吩咐。

    “儿臣明白,散布传言给王祥杨展他们!”孙可望立刻就知道自己要干什么。

    “好极了!快去吧!”朱启明夸赞了一句。

    “儿臣这就去办!”孙可望告了退,匆匆忙忙走了。

    ……

    “什么?!大王要放大顺的兵马入城?”

    “放屁,听好了!是让他们经这里过去!”

    “那和入城有区别吗?”

    “当然有,城是我们的,他们想入得问我的刀答不答应!”

    “那为什么还要给他们粮草?”“不是给,是卖!要收银子的!”

    来自西王的消息一传到汉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