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后,他就又有娘亲了!
“大王万岁!”周围的士兵看到了这一幕,也欢呼起来。
经过了令人疲惫的厮杀过后,这温情的时刻,引起了他们的共鸣:汉中的胜利,是带给蜀都亲人最好的礼物!
“大王宽宏大量,末将佩服!能追随大王,是我们的荣幸!”冯双礼和白文选也歌颂着。
“先不说这个了,当下最紧急的事情,是把受伤的弟兄们好生医治。把阵亡的弟兄们统计一下,尸骨一定要找齐全。伤亡人员编成名册,回去之后我要优先抚恤!”朱启明深知,人心最重要。拢住人心,才能有更大的发展。
“是,末将领命!”冯白二人齐声应道。
“你们快去吧!我还要好好问问这些投降的人,对了,让所有的士兵在帮助扑灭城里的火和收拾战场之后,退出城里,回城外大营休整。俘虏也一样!让这些俘虏一起劳动,抓紧时间收拾!另,不得扰民。违令者,杀无赦!”朱启明严肃地对所有人说道。
“是!”这次众多的士兵一起回应。
“去吧!”
……
战事比预想的要激烈得多,伤员被源源不断运往城外大营的医官营帐,接受治疗。
陈乾正作为西王的随身郎中,在义军南征北战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有着“神医”之称。其独门绝技正是医治创伤,朱启明发现这点以后,特地嘱咐他开门收徒,将医术发扬光大。
如今的随军的郎中们,除了各方面的人才以外,打下手和进行初步治疗的人,尽皆是陈乾正的门生。为此,朱启明还好好的嘉奖了他一番。
此刻的陈乾正忙的不可开交,一个个受伤的士兵被分门别类,安排在不同的病号营帐中。每一种伤都有擅长治这种伤的郎中看护,力争使死亡最小化。
夜幕降临了,城里的士兵陆续返回来,他们中有和伤员有交情的,也不时过来走动。这让原本一片呻吟声的营帐中有了些生气,也带来了许多温馨的鼓励。
“唉,医者父母心,但我治好了他们,又要送他们上战场……”陈乾正独自一人游荡在影响之外,感叹着。
“陈神医为何长吁短叹啊?”一名盔甲齐全的将领走了过来,他是刚到达不久的保宁守将刘进忠。
朱启明需要有人来接手汉中的防务,刘进忠离得比较近一些,是个合适的人选。再者,朱启明还有些特殊的任务要给刘进忠去做。
“哦,是刘将军啊!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怕是奉命之后快马赶来的吧?”陈乾正认得刘进忠,他打量一番之后,就得出了结论。
“哈哈哈,我就知道瞒不住神医。可不是嘛,我只带了些亲兵,大队人马都在后面。怎么着也不能让大王等我们不是。再者说,几个月前安西将军和我们才在这汉中城下栽了跟头,这次惹得大王亲自出马,我更不能怠慢了!”刘进忠解释道。
“一将功成万骨枯,你看这满营的伤病,这日子,何时是个头啊!”陈乾正忽然发了感慨。
“等到大王一统天下的时候!”刘进忠眼神坚定:“我听闻,大王乃真正天子。蜀都的一切,巴蜀大地均有耳闻。如此起死回生之手段,只怕是神医也无法做到。你我辅佐大王,算是跟对了主公。他日天下一统,不就再无兵戈,也再无伤亡了不是?”
“呵呵,没想到刘将军见识变得如此之广,倒叫老朽佩服了!你说的对,不过这时日漫长,你我都要小心才是啊!”陈乾正对着刘进忠拱了拱手:“老朽还有看护之事要忙,就不陪将军了。”
“神医请便!”刘进忠回礼道。
他又走了一段时间,仔细查看了营中状况,方才向中军大帐走去。
夜更深了。
中军帐中的朱启明听着伤亡报告,脸上的表情变了又变,眉头皱了又皱,许久才恢复平静。
“不管如何,明天的入城式,一定要搞得漂亮!”他同手下的营官千户百户把总一起商议着。
“要拿出胜利者应有的姿态出来,要告诉所有的汉中百姓,顺者昌,逆者才会亡。让他们看了我们的军威,新面貌之后,打心底服从我大西的管理!”朱启明一字一字的重复着。
多谢书友们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本章完)
第77章 胜利者的姿态()
大西大顺二年,正月十五。
这一天是个好日子,上元佳节配上武威凯旋之师,进入大西经两日苦战打下的“蜀地门户”汉中城。
朱启明完完全全按照看过的电影中,现代军队入城式的样子,打造了这一切。为的就是,让天下的人都看看,他所代表的张献忠治下的大西的崭新面貌!
近卫一营和二营幸存的士兵经过一晚上的休整,精力得以恢复。他们拿出了出征时接受阅兵的精神劲头,成为了唯二个光荣地参加了这一具有伟大历史意义入城式的部队。
初春的阳光不算灿烂,朱启明等待沙漏滴到午时。
十五声炮响过后,庄严隆重的入城式开始了。
汉中城主大道两边的气氛异常热烈,许多人敲锣打鼓,载歌载舞,欢呼声一阵接着一阵。
朱启明对此了然于胸,昨晚冯双礼和白文选带着人,挨门挨户的拜访那些个乡绅大户,好言好语外加大棒威胁。这不,早上的时候这些乡绅大户就组织起欢迎仪式来了。
至少现在从表面上看,大西军将士用鲜血换来的这座城市到处五彩缤纷,旌旗招展,一片热闹气氛。
汉中余存的群众们一群群一队队,从四面八方涌向大街。
负责维护持续的大西士兵,在街两旁站出人墙,引导着入城的大军。
六千多精锐先锋浩浩荡荡列队入城,朱启明夹杂在队伍之中,他骑着一匹白马,一百名亲兵左右护卫着马车,他们警惕望着周围的情况。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士兵们高唱着,昂首阔步,齐刷刷的坐走在街道上。
鼓声阵阵,军乐齐鸣。
先头的是车营,队奏起雄壮有力的战斗进行曲,装着弗郎机的战车由骡马牵引着,车上挂着标语:西王万岁!大西万岁!
接着是刀盾兵,他们每走三十步,便齐齐的用刀拍着盾牌,同时高呼:忠于大西!忠于大王!
鸟铳兵和弓弩手们前后相接,按照各自的编制序列成列成四路纵队,为首的是各局司的千总百总,他们个个精神抖擞,面带笑容,手握鸟铳,迈着整齐的步伐,庄严入城。
他们之后是军中的骑兵部队,高头大马,如墙而进,骑枪寒光闪闪杀气腾腾。
最后压阵的是让汉中人吃尽苦头,提心吊胆的炮营。和车营一样,一门门露出黑色洞口的火炮给了观看的人巨大的震撼。城里的人一想到前两日以来那种随时可能命丧黄泉的而感觉,就不由得竖起汗毛,心中对大西的敬畏之情又多了几层。
“万岁,万岁!”
在行进中的队伍经过汉中府衙时,战士们依次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这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行动,是经过特意安排的,它庄严地向汉中城的百姓宣告:这座城市的主人,从这一刻起,正式变成大西!
。。。。。。
“诸位都是聪明人,我也不想过多的废话!该怎么办你们想必也知道。”举行完入城式之后,朱启明住进了汉中府衙内,这里已经被清扫的干干净净,卫兵遍布各个角落。
往日的大堂现如今站满了大西的将领,他们一声不吭的看着跪倒在地的乡绅大户们。
“大王说的是,我们自当竭尽所能为大王筹集军饷,以慰劳大军!”显然说话的这个人是比较的有分量的,朱启明略略一问,便知道他是这城里最大的富商,同时也是最大的地方势力。
“那不知黄老爷能拿出多少军饷呢?”朱启明问道。
这富商黄老爷人虽然老了点,但嘴皮子是相当的利落,而且脑瓜子转的飞快:“只要大王开口,小人自当奉上。只不过,那贺珍前日里搜刮了许多运往陕西,有些溃兵又搜掠了一些逃窜出去了。小人能拿出的只有不多的银子了。。。。。。”
他这一开口,仿佛给了底下的众乡绅大户们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些人纷纷附和道:“是啊是啊,大王开恩。我们确确实实是被害的不轻,但有所余财,一定全数奉与大王!”
这话自然是谁也骗不住的,朱启明也不傻。当初崇祯帝哭着喊着要求皇臣勋戚拿出银子犒劳三军,那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