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如今实力日渐强大,可惜南方还有实力更强的袁术在。他想要在二袁的夹缝之中生存下来,只有两种办法。
一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行攻取如今空虚的冀州,然后接收冀州的地盘。这种办法其实也就是说来听听而已。袁绍倒了,北方的诸侯现在没有一个是公孙瓒的对手。即便他曹操能够一鼓作气吞并冀州,仓促间,也绝对战胜不了公孙瓒的十万大军。
二是不断的积蓄自己的实力,吞并小势力,交好大势力。等到曹操的总体实力可以与二袁一较高下的时候,他曹操便可放心征伐各个诸侯,不断滚雪球似的壮大起来。问题是现在曹操的实力与二袁相差甚远。他周边的诸侯除了陶谦以外,无一个可以夺取的。
徐州人杰地灵,加上多年保持和平状态,发展迅猛,乃是一等一的物资丰饶的州郡。夺取徐州,曹操就不用担心大军粮草问题,实力至少上升一半。
因此,袁术定不会放任曹操夺取徐州。毕竟卧榻之旁,岂容他人安睡。要是曹操实力强大了,对袁术的战略布局肯定会有深远的影响。
料定了局势,袁绍当下传令沮授,让他前去办这些事情,扫除攻取青州的前期准备。
4月初,沮授派人知会了吕布一声,吕布当即同意下来,三日后,吕布就带军出发,让知道结果的袁绍高兴不已。
同样,接到袁绍王令的曹操也立刻传令颖川陈留国等地,广募士卒,打造兵器。旬日之后,曹操以阙宣乃山中匪徒尔,竟敢妄自尊帝,简直没降天下重臣看在眼里,然后誓师出征,带领30000大军向徐州而去。
曹操誓师出征,陶谦困苦不已。他前些时日亲自带军出征,可惜与贼人连战数场,虽取得一些成果,夺回了费城,可那阙宣却从费城带着上万人攻占了即丘,接着又裹挟了一群百姓,攻取了并阳。
如今阙宣逃到了并阳,已然身处徐兖两州边境之上。如若陶谦不能在半月之内将阙宣消灭,那么曹操就能直接进入徐州境内。
曹操入徐州,陶谦只有两个办法应对。一是默认曹操入徐州,然后顺势派军屯在憎县、襄贲、临沂三县,包围可能发生战争的三地,把局势控制在这些地方,等阙宣被灭,就可逼迫曹操退军。
只是曹操不可能不知道陶谦的布置,私底下做些小动作轻而易举。最简单的就是曹**迫阙宣东进,然后一路杀过去,那陶谦就是自作孽了。
第二种便是直言反对曹操的动作,把曹操的行动视作入侵,先期进行抵抗。想来想去,陶谦当下写了封文书送到长安,言曹操起不义之师攻忠义之臣,实有反心。然后立刻召集了3万大军屯兵到兰陵县,准备与曹操一较高下。
第195章 闻风而动()
阙宣反叛,袁术立刻就得到了消息。对于徐州发生的事情,袁术特别关注。
如今袁术周边的诸侯里头,与刘表有两年之约,刚签订的合约不可轻易撕毁,不然会留下反复无常的骂名。信用问题对现在的各个诸侯来讲,都是大问题。
谁也无法保证哪天自己不与其他人结盟。若是信用太差,等到危急存亡的时候,要想找到外援就不容易了。
除了刘表,与袁术势力相邻的也就只剩下曹操和陶谦。曹操占据的地方全都是世家大族聚居的地区,这些地方易攻难守,加上生产凋敝,对袁术来说治理还相对不易。最重要的是曹操占据的地方实在没什么油水可说。打下来之后面临数面受敌的状况,说不定还会因为占据中原,引起其他人结盟共讨,因此现在攻打两地对袁术来说不是什么好的选择。
说起来袁术一直不想动曹操的另外一个原因,无非是想把曹操当作打手,一路扫平北方固执于掌控地方的世家而已。以方便以后取得这些地方后,可以快速进行统治。
所以剩下的人中,攻取陶谦无疑是最好的选择。陶谦所在的徐州富庶不说,军事能力也不强,地理位置又好。聚居的世家也不是那种名满天下,振臂一呼就可群雄响应的大家族。
取得徐州只要防备北方与西面的敌人就可以。同时夺得徐州能够让袁术对兖州形成双面包围,什么时候攻取兖州只在袁术的一念之间。
得知曹操已经出兵攻徐,袁术心中暗喜不已。曹操出兵攻取徐州,肯定要受到陶谦的竭力阻击。
虽说陶谦多年不经大战,可徐州的军事实力还算可以。整个徐州的军力比曹操的军力还要多。只是徐州没什么大将,将领能力不高,不一定是曹操的对手。
只要曹操与陶谦二人相互损兵折将,实力大减之后,袁术便可坐收鱼翁之利。
心中有了计较,袁术立刻召开朝会,准备就新一轮的徐州攻略展开探讨,从而从中渔利。
新的一天,袁术穿好冕服,端坐在椅子上,看着厅内的大臣。这每一次一坐在王位上,袁术心中就有一种睥睨天下的感觉,心中升起一种傲气,或者说是上位者身上都带有的霸气。他很喜欢这种感觉,但并未沉醉在其中,每当起了骄心,就会自己警告自己。
在常侍唱礼过后,袁术并未多讲什么,直入正题道:“最近徐州乱民阙宣公然聚众称天子,陶谦起数万大军,围困绞杀,还是让这群贼人走脱。”
“后,反王袁绍令反臣曹操率军入徐州欲攻阙宣。各位,这曹操本是反臣,何来为大汉尽忠之说?我看曹操欲入徐州,攻阙宣是假,谋徐州是真!”袁术说完这句话,自己心中都笑了,他与曹操等人不过一丘之貉,谁也不比谁好到哪里去,如今却大义凛然的骂着别人。
“徐州陶谦,乃是当代贤士,一生忠于汉室,如此贤臣,专注牧守一方,可却被反贼盯上,于情于理,我等都不可放任不管,所以我决定出兵徐州以解陶谦之围!可现在我军疲乏,对此各位可有什么看法?”满口谎话的说了一大通,袁术盯着底下的人。
“禀楚王,郭嘉有事上奏!”郭嘉被困武关几个月,丢了大面子,因此得知徐州阙宣反叛,曹操率兵入徐州,所以立刻就分析出袁术的动作,对袁术的打算也有了一点推测。现在袁术果然过问这件事,郭嘉觉得是时候表现自己的实力,增加话语权了。
走出官列,郭嘉行了一礼,开口道:“陶谦乃是大汉重臣,楚王作为大汉忠良,管理治下是本分,可也不能对忠良谋难坐视不理。这救陶谦一事嘛,我觉得应该及时,不能等待!”
郭嘉的话音一落,整个大殿都响起一片议论声。郭嘉所言实在太过令人震惊了。大家都知道袁术所言的救援陶谦只不过是面子上的话,真正想要的却是阻止曹操攻取徐州,然后自己夺得。
按袁术本意来看,袁术是希望先打出救援的声明然后坐观徐州的局势变化,等到双方互相攻伐,损失颇大的时候,再出兵,便可从中牟利了。
可是郭嘉却站出来声称应该尽快出兵。大家都盯着郭嘉,看他是不是被关久了,犯疯病了。
“郭嘉,你此言为何?说说!”袁术也很震惊,不过他不认为郭嘉会被关几天就疯了变成疯子。郭嘉此人乃是天下少有的大才,远见卓识,最令人佩服的是他对局势的判断。所以郭嘉说出这种话,袁术反而期待起来。
“禀楚王!楚王所忌,不过反贼曹操入徐州目的不纯,妄图加害陶州牧而已。我们若想救援陶州牧,何不直接出兵反贼治下,救援百姓于水火?”
“围魏救赵,即可解去陶州牧之围。那剩下的阙宣嘛!一个无名贼子而已,以陶州牧的手段,自可解决。我们速出兵,即可在事态萌芽状态解决这些事情!此乃郭嘉所书陈表,楚王请看!”郭嘉说完之后,将陈表递上后,退了回去。
听了郭嘉的话,袁术接过内侍手中的陈表,打开细细看了起来。
“这郭嘉果然不能小觑!”看过陈表,袁术心中多的是震撼。
郭嘉建议速出兵,其实并不是为了解决陶谦的问题,反而是为了行一举多得之举,从而为扬州谋得最大的利益。
郭嘉速出兵的理由,总共有三点。第一点,如他自己所言,其实就是为了围魏救赵,迫使曹操的军队不得不撤回来,放弃攻取徐州。
第二点,郭嘉这样做,为的就是把战火引到曹操的属地,从而削弱曹操的实力,更为真实的说法,其实是为了消减豫兖地区的世家豪族实力。等这些地方被战火烧过,那以后控制的压力就要小很多。
第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