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1978-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杯溪日报头牌二条就是香岗和祥记实业公司进驻杯溪的报导,开端就是孙佩力同志傻笑着和市长握手的照片,陪在一边脸上笑出花的是工商局外资企业管理处处长。

    做为辽东省第一个吸引到外资进入的城市,第一个吸引港澳同胞直接投资的城市,市长这政绩是钢钢的,还是捡来的,啥劲也没费,所以在签约仪式上他笑的非常开心。

    第三天,省报的报道也出来了,张兴明就偷着乐啊,这时代的免费广告来的真容易,还是王牌广告。

    二哥拿着两份报纸足足看了三天,张兴明就盯着他觉得好玩,这二哥初中都是混下来的,字都不一定认识多少呢,能看啥?就看自己那两张傻笑的照片了。

    心里一核计,让二哥去找杯溪日报的记者,把这张照片的底片买了回来,这是多重要的记忆啊,放了一张大幅的挂在商场一进门的影壁墙上,然后把底片珍藏了起来。

    刚开始二哥都不好意思走商场这边的门了,都是从侧面上楼梯上楼,过了几天估计适应了,有时候还特意站在照片边上享受一下别人的指指点点,看得张兴明直乐,此时之二哥,那是真二啊,哈哈。

    八月中旬,咸城无线电厂的第一批货发到了杯溪,还夹着蓝姐姐给张兴明的一封私信,紧跟着京城的货,湖杯的货陆续到达,在下旬要开学的时候,香岗的货也终于到了,话说那时候的物流啊,实在是惨,无话可说啊。(为了方便,后文不再写发货时间)

    货物都堆到了市里总部,张兴明把整个一楼改成了库房,所有的货都发到这,再分流出去。二楼是百货卖场,三楼是家电卖场和办公室还有员工休息区,南坟过来的几个人就住在这里。

    从市里招了一批待业女青年,这事还让市里挺感激的,还给发了张奖状,香岗企业为内陆就业问题做了贡献嘛,一下招了四十个人,十二男二十八女,真不算少了。

    在张兴明的建议下,孙爹家二姐也从单位出来,到张兴明这来上班了,卖场经理,自己家的买卖,肯定要有个自己人看着,张兴明给定的工资是二百二一个月,把二姐幸福够呛,她在矿建累死累活一个月下来也就三十四块钱,还得风吹日晒的。

    李栓柱五个人的工资也调到了一百二,换来五个人一阵狼嚎。李栓柱五个人的家里也有待业的,张兴明一挥手,喊过来,月工资一百,全当干部,把五个人乐的,快马加鞭跑回去叫人,感动的一塌糊涂,最后来了四个人,三女一男(那时候大多数人还是宁可少点也要抱着铁饭碗的)。

    张兴明把全部营业人员分成三组,百货因为东西多又杂,用两组二十人,其中收银两名,电器那边一组八人,其中收银一名,李栓柱他们几个的亲戚全当组长,由二姐直接领导。

    剩下所有的男员工一共十八人,商场保卫安排四个,由李栓柱同志任队长(因为他个高),选了三个个头高脸上带横肉的,打着香岗公司的名议,市政府点头,从公安局弄了四套警服,带着警棍和手铐,到也威风凛凛的。

    其余的黄文廷、于长城领导四个做为综合库管,进出搬货啥的,张兴明把仓库弄成像后世仓储式超市那种,分类分别的,易于管理。苗伟、于汉明领着六个人暂时负责送货,送大宗或是大件货物,不负责上楼,就管用三轮车送到楼下。

    张兴明对他们说,等过一阵子送他们去学开车,以后开车送货,把几头驴高兴的直跳,这还不知道是啥年月的事呢,也不知道他们高兴的啥劲。

    趁着货还没发到的时候,张兴明把各项规章制度写出来上墙,又亲自把全体人员集中培训了一个星期,80年代人的服务意识根本没有,不训肯定是不行的,不过这时代的人有一个后世无法比拟的好处,听话,就是服从安排,那是相当非常的有组织性纪律性啊。

    把后世的微笑服务礼貌代客那套拿出来一整,再换上由京城长城风衣那边给设计制做的西装式小翻领店服,胸口别上香岗和祥记的标牌(张兴明这货把紫荆花图案盗了),连这群人自己都觉着不一样了。

    再说这是哪,香岗大公司啊,说出去别人都得抽口凉气的。你全民,你大集体,你有医疗福利一个月拿四十五十,俺们不但有医疗福利,还有买货打折福利呢,电视录音机电子表,还有冰箱呢,随时有货。

    俺一个月底薪就八十,还月月奖金,看俺们这工作服,你都没地儿买去,所有人的精气神都提到了顶点,干劲十足,就等着开业大干一场了。

第五十六章 开业() 
(出差归来,为推荐票破千加更一章。求推荐收藏评论,还有评论区收藏)

    货到了以后,张兴明领着大家入库上架,分类分别的弄好,整个三层楼顿时变了模样,有大商场的样子了,再次领着大家把各自的岗位行为熟悉了一下,选了个黄道吉日,香岗和祥记(杯溪)商场开业了。

    同时开业的还有张兴明老妈和赵志邦的百货店器部,话说赵志邦这小子这些日子等着急啊,嘴角都起火炮了,一听来货了,二话不说从选矿厂车队调了四台解放过来,张兴明看的直摇头,干脆以后往南坟走货就交给他了,谁让他车多呢,还不用花钱。

    用宋丹丹的话讲,开业那天,那是锣鼓宣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彩旗飞舞,那是相当的热闹啊,这时代的人根本没有什么娱乐活动,哪有点热闹就蜂拥而至,何况一家香岗百货公司开业这样的大事,要知道,这时代的人,报纸是当小说看的。

    开业头三天,张兴明像个救火队员一样,楼上楼下的跑,不熟练啊,状况百出,哭笑不得。好在同志们干劲足,知错就改,都是好同志,渐渐的都进入了状态,在加上人手足,第四五天往后就好了起来。

    售货员办事说话流利了,开票付货也顺畅了,张兴明才得以清闲下来,和坐立不安的二哥说说话,叮嘱一下保安同志们提高警惕,到一楼提货处坐坐阵,这才是商场最重要的地方,闪失不得。

    二哥之所以坐立不安,是因为开业头三天商场的生意不好。人是进来不少,挤的走不动,可是看的多问的多买的少,百货部还将就,电器部基本上就不走货,让二哥有点上火,张兴明却是一笑付之,这是正常现像,现在谁家钱也不多,由其是买大件,谁不得考虑考虑啊。

    开业第二个星期,高峰上来了,电视录音机手表,连冰箱都卖了五台,话说80年代,冰箱是啥?国内人基至大多数连听都没听说过呢,张兴明总共也就让香岗那边发了十台过来,老妈那和赵志邦那一边一台装门面的,都没想到真有人买。

    开业半个月,张兴明已经不得不打电话通知香岗那边发第二批货,加大了货量不说,还增加了不少品种,这年代能走出去的全是领导干部,他们是中国大陆最早眼界开阔而且消费意识强烈的人,到商场里找不到要买的,马上不太满意的向商场提出了宝贵意见,张兴明有错就改,马上保证限期改正,保证供应。

    南坟这边老妈和赵志邦的电器部也火了起来,老妈这边雇了两个帮工才算忙开,赵志邦那小子竟然雇了四个妹纸卖货,不过工资给的不高,四十加奖金,也比厂里强多了。

    月底的时候一算账,这一个月销售额五百多万,电视录音机手表都卖疯了。

    这时候一台国产彩电国内卖价都在一千五左右,黑白电视八百左右,如果是进口的由其RB货,更是卖到三千多一台,电子表基本上十五块钱。

    而在这时候的香岗,一台进口彩电也不过三千港币左右,合人民币八百多块钱,这还是商场的卖价,张兴明进一台进口彩电也不过支付给光合贸易五百多块钱,一台就是二千多的纯利,电子表更便宜,三五块钱一块要多少有多少。

    其他百货服装啥的就更不用说了,一件普通西装上衣,打包进货价是十一块,卖出去就是六七十,这年头就没有利小的东西,国内的百货业品种太单一,太稀缺了。

    老妈那边卖了差不多五十多万,南坟还是小了点,不过这也把老妈高兴坏了,甚至老爸都害怕了,一个月就挣了十几万啊,这是83年好不好。

    老爸刚知道那几天,晚上睡觉听见点声就立码跳起来,怕谁到家里来抢钱,白天也恍恍惚惚的,弄得老妈直耽心,这种状态一直到第二批货卖差不多了才好起来,天天这样进钱,就适应了,不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