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在1978-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兴明活动一下脸上的肌肉,无奈的回答:“那是地下仓库和停车场,土拿去填山沟了,那边镇上要出钱的,也算卖了。”

    杯溪是大山区,就市区这块算平一点,也是不停的上坡下坡,出了市区就全是大山,几乎没有平地了,土石方就被镇上买去填到山沟里,人工制造平地,不过这时候的价钱,聊胜于无而已。

    大姐又问:“仓库和停车场?那建地下嘎哈呀?多潮啊,还没有亮(阳光),干嘛不在地上弄呢?这么大块地呢。”

    张兴明看看大姐,说:“地面上要建别的呗,仓库和停车场这些放哪都行,建在地下就是为了节省地面空间,放地面上太浪费了,少盖不少房子呢。”

    苗丽在边上点头,说:“那到是,多盖房子就多挣钱呢,不过那也挖太深了吧?用得着那么大?得放多少车呀。”

    张兴明看着土坑说:“现在车少,再过几年车就多了,这我还嫌小呢,没法再大了。”苗丽就吐了吐舌头,说:“你想的真远呢。”大姐就骄傲,把张兴明抱到怀里搂着。

    三个人站在工地边上看了好久,工地上的探照灯都亮了,把工地里照的明晃晃的,张兴明动动站得发麻的腿,说:“咱出来就是来看他们挖坑啊?天都黑了你两也不冷?”四五月份早晚温差很大的。

    大姐说:“没看过呢,你冷了?那咱回吧。”三个人就往回走,路边有推着小车卖小吃的,都是些烤地瓜(红薯)、棉花糖、糖稀啥的,也有爆米花和膨化苞米条,苗丽过去买了三个烤地瓜,三个人拿着边走边吃。

    一直走到火车站广场,顺着站前路走到了联营公司这边,一边走张兴明一边四下看,站前这块明年要修人防地下商场了,车站北面联营公司马路对过这明年要修环球大厦,当年成为杯溪市最牛的建筑,内外全是玻璃装修,里面的商场生意火爆,一直火到90年代后期。

    张兴明还记得大厦中间有一个对穿过道,里面有个卖炸鸡腿的,那时候来杯溪买一个炸鸡腿是他最大的享受了,大厦背面是音像一条街,全是卖磁带啥的,张兴明上一世第一张刘德华的专辑就是在这买的,花了二十六块钱。

    杯溪环球大厦和站前地下商场是杯溪最早的个体经营集中的地方,造就了无数的富翁,里面全部采取柜台租凭的形式经营,解决了大批待业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了杯溪商业的发展,当时环球是以电器商场为主,地下商场是服装鞋帽,是杯溪商业最集中的地方,然后才是永风商业街和东明步行街,那都是90年初的事了。

    现在张兴明把永风地块提前开发了,心里就有点期待,这环球大厦还能不能建?会建成啥样?还会不会像上一世那样火?地下商场呢?嘿嘿,走了别人的路,真想看看别人咋走啊。

    逛了一圈,三人回到商场,虽然快五月了,在外边呆时间长了还是有些冷,好在商场里暖气是自己烧,还在供暖,要是政府统一供暖的地方已经停气了。

    第二天,张兴明带着大姐和苗丽跑丛书记家混了一顿晚饭,丛书记对永风地区的开发抱着极大的希望,80年代初期政府最头疼的就是两件事: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就业问题,丛书记希望永风地区的开发能够帮助政府解决这两大难题。

第一百四十六章车子到了(1)() 
张兴明信心满满的拍了胸脯,别的不敢说,带动二万多家庭走上商路是肯定的,同时也能提供几千个岗位出来。

    再说了,开发永风片区只是第一步,以后还有后续计划,这厮脸不红气不喘的给丛书记画了一个好大的饼,承诺只要市里支持,自己会坚定不移的大搞特搞下去,为杯溪的经济和就业做贡献,把丛书记哄的哈哈大笑。

    两人谁也没提给丛世龙的那点股份,这事心照不宣,市委书记也是人,也希望自己家过的好一点,老婆孩子幸福点。

    腾讯通讯科技这边赵三投了五十万,沈韵秋投了三十万,许丽娟投了二十万,丛世龙投了二十万,还有李栓柱他们,五个人合起来投了十万。

    凭着和祥寻呼2%的股份和腾讯科技15%的股份,从84年下半年起,丛世龙每个月都会有十几万的分红,丛书记家的好日子马上要开始了。

    回到杯溪的第五天,配给这边的车子到了,五辆林肯两辆宝马,再加上一辆商务车两辆SUV,一水的黑牌子,十台车停到商场侧面拆出来的空地上,在阳光下闪着光芒。

    幸好宿舍楼和旧仓库拆完以后候经理给砌了一圈围墙,要不然车还得想办法停别的地方。

    让苗丽从公交公司挖的女司机早就到公司来上班了,因为没有车开,只好在商场里帮忙,这下行了,五个女司机拿着新车钥匙围着车这个转哪,看不够。

    开了多年的大公交,再看这小轿车,那就像东北大汉遇到了妙龄少女一样,激动的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

    其实张兴明当初安排挖五个女司机过来有些急了,就没想到除了苗丽别的几个全在奉天那边忙活,这些女司机哪有没结婚的啊?你还让人家两地分居?

    幸好多买了商务车和SUV,一台商务车一台雪佛莱SUV在加上苗丽和大姐的宝马,四台车五个人,有一个换班的,算是把五个人安排下来了。

    苗丽专车的司机姓郝,三十五六岁,成天笑哈哈的,可能就是因为这个苗丽才选的她,张兴明就把她定为了车班的班长,比别人每个月多拿五十块钱,给苗丽开车的同时负责车班和车辆的管理调配工作。

    还有一辆SUV张兴明决定自己开,看着新车和司机欣喜的表情,张兴明终于挺不住,冲动了一把,反正这时候还没有正式独立的交警队呢,自己身高也差不多了,来回没个车是真费劲,再说了,有丛书记在,有交警也不怕呀。

    (公安局交警大队是啥时候正式成立的不知道,反正南坟这边是86年才有,当时就在我家边上建的新楼和宿舍,那时候车辆很少,还都是公家的车,南坟这边也没有什么红绿灯人行道的,也不知道他们都干啥。

    好像查过摩拖车牌照和驾驶证,还管过自行车,记忆最深的就是他们躲在山上堵山路超车,这好像在挺多年里都是他们的主要业务,目的是罚款)

    就像当初木友德三个刚接触奔驰一样,张兴明把五个司机叫到一起讲无极变速的驾驶要点,也不知道郭振光是怎么想的,轿车和商务车、SUV全是自动档,只有大巴中巴是手动的,重卡就不用说了,那玩艺后世也没有自动档。

    张兴明像考官一样坐在副驾,五个司机嘻嘻哈哈的轮着上手,在空地上跑小圈,奉天过来的送车的司机就在边上看热闹。

    他们在奉天是木友德三个培训的,听说过木友德三个是跟这小老板学的,不过亲眼看到一个小孩子坐在车里严肃的指导着三四十岁的人开车,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老司机学自动档非常快,其实也就是刚开始有点不得劲,闲一只手一只脚啊,开几圈也就可以了,跑了一会儿,五个司机表示没啥问题了,张兴明才爬上自己留的那辆SUV。

    上一世张兴明自己开的第一辆车也是雪佛莱的,是两厢手动档,对这个牌子是相当熟悉,雪佛莱车的最大特点就是手动档的倒车档位,一般没接触过的上去就得懵,找不到倒车档啊,不过这些全是自动档,也不纯在这个问题。

    没等张兴明摸几下,还没打火呢,五个司机合计了一下走过来,五个司机一人一辆车,排成一队把车开了出去,磨磨车,也是要适应一下跑远点的感觉。

    张兴明站在路边恨恨的看着绝尘而去的五台车,他又被赶下来了,五个司机,总不能其中二个人一台车吧?

    试车的功夫这边就围过来不少人了,商场本来人流就大,这一下子出现五辆看上去牛逼哄哄的车,有眼睛快的就跑过来看,几分钟就围了不少人,幸好有围墙,虽然不太高,但人也进不来,要不然更乱。

    五辆车开远了,人群才慢慢散开,买东西的进商场,没事的离开,一边走一边议论着,杯溪这边民间还没有黑牌车呢,何况是五辆造型各异的高档车。

    人群散开,大姐和苗丽才从楼上下来,两个人刚才在对账作单,就听外面哄哄商场买车了,老牛逼了,谁知道忙完了下来看,车不见了,张兴明一个人垂着脑袋站在院子里。

    两个人把张兴明扯过来一顿揉搓,把没第一时间看到车的怨念全加到张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