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是一个爷们的承诺。
第154章 屯田制(金手指要开始了)()
第九十五章
交换条件。
这七天,陆东满脑子全是这几个字。一想起当时甄夫人开出的条件,陆东就觉得头疼!
“我甄家虽然算不上什么高门望族,但最起码的尊严也还是有的,那种被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可怜虫,我们肯定不做。既然曹兖州轻视甄家,觉得甄家无足轻重,那我甄家也绝不可能不知廉耻的倒贴上去,像这样的事,已经有过一次,绝不可能再有第二次!”
甄夫人信誓旦旦的言辞,陆东一直记在脑子里,包括在提到倒贴时甄夫人脸上的表情,陆东都记得清清楚楚。鄙视,赤裸裸的鄙视!现在陆东一想起当时的画面,就感觉脸颊像被火烧一样。
太羞愧了!嗯?不对啊?我和甄宓又没什么,我羞愧个什么劲啊!
“今日老身我也听出来了,不就是他曹兖州府库告急,想让我甄家施以援手吗?现在我就可以告诉你我的回答,不可能!永远都不可能!”
甄夫人嗓音低沉,眼神冷漠,这让陆东根本无法开口。
可甄夫人忽然话音一转,嘴角露出一抹奇怪的笑,她笑道“虽然他曹孟德的帮我不会帮,但是你陆东的忙我倒愿意试试!”
陆东楞了一下,问道“什么意思!”
“既然他曹孟德当初选择放弃甄家,那甄家也不可能选择为他卖命,这一点很清楚。但是你陆东不一样。当初劝说甄家来陈留的是你陆东,让我信服的人是你陆东,一路上护佑我甄家周全的还是你陆东,即便最后时刻出现的曹营兵马,仍旧是你陆东弟弟率领的。所以在我看来,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没有他曹兖州什么事,所以我甄家最终选择投靠自然也不会是他。
话说到这份上,我想你应该明白了。我甄家是商贾之家,自然看中得失,你陆东倘若答应我的条件,那老身自己会考虑你的问题的。”
甄家难道要放弃曹操,转投自己?
陆东脑子一下就炸了!原本家里有个李儒成天蛊惑自己就够烦心的了!甄夫人怎么也开始蛊惑自己了?你们的条件开的如此诱人,万一我坚持不住投降了怎么办!
陆东很苦恼,决定把自己关起来冷静冷静,于是就有了这七天自囚的经历。
可是,如今曹营的困居他就不管了吗?曹操还眼巴巴的等着陆东的妙计呢!别急,其实陆东之所以敢肆无忌惮的挥霍时间,是因为在他的心里早就想好了解决办法了。
算算时间,鱼儿也该上钩了吧!陆东伸个懒腰,一把推开房门,信步走向前院,他知道这个时间,郭嘉肯定在前院
曹操和郭嘉正谈的热烈,忽然听到开门声,两人猛地回头,惊奇的发现,陆东蓬头垢面的出现在不远处。
看到陆东这副狼狈尊荣,曹操顿时热泪盈眶,他紧走两步一把扶住陆东,用力拍打着陆东的后背,痛声道“这七天辛苦你啦!”
“额,还好吧,能为主公分忧就好。”陆东挠了挠头,闹不清现在的局势,只好干巴巴的应和几句。
身为死党,郭嘉显然意识到陆东的迷茫,当即出声道“看你衣衫褴褛,相比这七日苦修进益良多,却不知你可想道破局的办法了?”说完还不忘对陆东使眼色。
“哦!我正要说此事呢!主公稍坐,听陆东细细说来。”
说到正事,陆东的神情明显变得正经,他将曹操扶到石凳上做好,然后端起石桌上的茶壶咕咚咕咚灌了两大口凉茶,烦乱的脑子瞬间冷静了下来。他不顾仪容的摸了摸嘴,看向郭嘉问道“咬钩了吗?”
郭嘉点点头“一小半吧,曹洪去督办了,我想剩下那些也很快就会有消息了。”
陆东点点头,转身对曹操行礼后说道“事出突然,我与奉孝未跟主公请示,请主公责罚。”
曹操满不在乎的摆摆手,现在他的注意力全都放在那个令他没有后顾之忧的绝妙筹谋里,那里还顾得上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再说事后郭嘉也在第一时间禀告的自己,所以自然不存在责罚的问题。
“你还是说说解决当前困局的办法吧!我可是在主公面前替你夸下海口,说你不禁能解此危局,更能一劳永逸,永远不会让府库钱粮问题在袭扰主公啊!”
“啊?”闻言,陆东当即蒙呆了,对曹操道了声罪,把郭嘉拉到墙角,劈头盖脸的质问道“我何时说过这样的大话啊!”
郭嘉白了陆东一眼,满不在乎的说“那天是你自己亲口说的,你别不承认啊!现在说这些一点作用都没有,你还是想想如何安抚主公吧!说不定这会儿他已经猜到事情有变了!不过万幸的是,在此之前,我曾有过铺垫,对于这个失望的结果,我想他应该也能接受吧!诶!你到底听没听进去啊!”
陆东挠了挠头,郭嘉说的话他一个字都没听进去,此刻他还在回忆当时的场景“难道那句话真的是我说的?为什么我一点印象都没有?大概是我心烦意乱的时候随口胡说的吧!”
似乎听到郭嘉在质问什么,陆东模模糊糊的嗯了一声。鬼知道你刚才说的什么!
曹操一直注视着两人,看到陆东满脸吃惊,曹操心中一叹,大概是没想出来吧!不过也没关系,尽力就好。
“主公无需沮丧,虽然没有得到虚无缥渺的万全之计,但这次危局总归可以解决了。”
闻言,曹操眼神中闪过一丝欣喜之色,他连忙开口问道“何解?”
陆东扬起眉角,自信的说道:“屯田。”
“屯田?”曹操喃喃自语,脑海中似乎有一道灵光闪过,但却始终抓不住它。
接着陆东将心中关于屯田的构想一一详细的描述出来,随着陆东描述的越来越透彻,曹操的脸色也越来越明朗。
”所以,屯田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保证屯田军民可以丝毫无损的获得他们应得的那份,四六开也罢,五五开也好,只要能够保证这些约定好的份额足量足份,屯田一定会为主公的大计尽一份力的!“
第155章 曹操负荆请罪()
第九十六章
屯田,并非陆东首创,他只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完善了一下。
早在秦汉时期,屯田制就初见雏形,当时一代大帝秦始皇在与匈奴交战时,由于战争的旷日持久,粮草补给就成了一项大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始皇帝将罪人、奴婢、和招募的农民迁徙到边塞,筑城四十四,专门负责开垦荒地,种植粮食。这就是屯田的雏形。
后来,屯田制度进一步完善,汉武帝接受晁错的建议,招募农民,有计划的向边塞移民,将戍边和发展边疆统一起来,将卫国和保家联系在了一起。这时候的屯田主要是边疆屯田。陆东所设的屯田地点却不是在边境,而是兖州境内,说的在具体一些,就是陈留城附近。
说了这么多,究竟什么是屯田呢?说的简单点就是曹操组织人集体重地,种子、工具、土地等等所有生产资料统统由曹操来出,收成呢他和屯田的军民分成,四六开也好、五五开也罢,这就要看曹操的意思了。说穿了,屯田制一出,曹操便摇身一变,成为了一个名副其实的大地主了!
但是这样的屯田制有一个弊端,那就是既然是和屯田军民分成,总会有些个蛀虫们想要雁过拔毛卡层油水下来,这将会直接打击屯田军民的积极性,这个问题若解决不了,屯田也注定会是镜花水月。陆东之所以会再三强调要保证屯田军民的分成足量足份,就是担心这一点。腐败问题在后世那样一个监督相对健全的社会都杜绝不了,陆东实在想不出如何在乱象频仍的汉末有什么有效的办法了。直至此刻陆东才理解乱世用重典的用意。
既然杜绝不了,那就杀到那些个蛀虫胆寒为止!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陆东将心中关于屯田的细节通通说出,关于屯田他也就记得这么多了。在他的印象中,历史上曹操治下的屯田最成功,最获益最多。刘备、孙权虽然后来虽然纷纷效仿,但由于种种原因也都夭折了。陆东还记得历史上屯田这件事应该是有一个叫枣袛的人主导的,可是这一世陆东连这个人在哪都不知道,这大概就是蝴蝶效应吧,陆东不知道,因为自己的到来,究竟产生了多大的改变,这一点只有用时间去验证了。。
其实关于屯田,陆东还有一件事没说。由于粮草补给的困难,之前的战争往往持续时间很短,但是屯田一出,粮草的问题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