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国雪-第3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当然了。”呼延年diǎn头道:“梅太守见智儿少年才高,大为钦佩,还想保举智儿出仕为官,智儿推辞不得,只好説出自己乃是辽皇义子,此次乃是暗访民情,又请梅太守务必对他身份保密,梅太守得知智儿原来也是汉人,而且xiǎoxiǎo年纪便有济世之心,更觉钦佩,当即倾心接纳,智儿也佩服此人为官为民之义,两人几番交谈,谈古论今,竟结成了忘年之交,这位梅太守倒也不愧为大儒之名,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智儿后来还常説,自己从这位通衢大儒处学到了不少为人处世之道。”

    安行远见呼延年言辞中对这梅渐仁颇有赞赏之意,不由问道:“总管,智王素来善识人才,张砺太守就是他为辽皇引荐,那智王当日为何不把他也一并推举给辽皇,让辽皇对他另加重用?”

    “我也曾这般问过智儿。”呼延年一笑道:“不单是我,就连皇上当日也想对梅渐仁另行重用,但智儿却説梅渐仁与张砺虽同为中原文人,却又不尽相同,梅渐仁才学渊源,颇具文士儒风,骨子里亦有股文人的门户之见,虽因迫于战祸迁居大辽,但他心里颇思故土,终有一日仍会重回中原,他肯在武州出任太守也是因武州汉人居多,所以他只想为逃难的汉人谋取一方幸福,并不情愿为辽人尽力,何况梅渐仁虽有造福百姓之心,却是文人儒相,有他任职一城太守,自能管一方汉人百姓之平安,但若委予国事或军中重任,却不是他这文人大儒所长,事实上,智儿的预见在那次武州巡游的两年之后果然成真,当梅渐仁见武州汉人的生活日趋安稳,这位通衢大儒便悄悄挂冠归辞,返回中原。当时辽皇还想派人去寻他,但智儿却劝阻説,梅渐仁去意既生,即使寻到他也无法再让他回大辽仕官,还是不必勉强他人心愿,干脆任他退隐而去,也可留下日后相见之缘,皇上听后先有些遗憾,随后又大赞智儿识人之明,还説有智儿在身边,已胜过无数贤才。”

    安行远由衷diǎn头,“智王所见所谋,确是罕有人及。呼延总管,那智王又是如何评论张太守的,他与梅渐仁究竟有何不同?”

    呼延年道:“当然不同了,智儿对张砺的评价可高了,説他本是后唐书记,因才高遭妒,被朝中宵xiǎo谣言中伤,逼于无奈下流亡大辽,但他济世之心并未因此消减,反因奸人迫害而萌生立业建功之雄心,所以他来到大辽后恰如登高远望,从前只看中原,如今却是尽观天下,希冀以胸中大志于乱世一展长才,而且张砺文人武相,既有文人才气,又有武将韬略,文骨武胆兼备,仕文可为朝中宰辅,从武可任军机重臣,正是大辽不可缺之人才,所以智儿才向辽皇极力推荐张砺。”

    猛怪叫道:“哇!没想到张砺还有这才情?我怎么就没看出来?一会儿我倒要去仔细瞧瞧他。”

    安行远忙劝道:“猛王,张太守前日被刺客所伤,正在房中静养,你还是别去扰他吧。”

    “谁説去扰他了?”猛一翻眼道:“我去端详端详他,看看他这文人武相。”又一指地上的大包xiǎo包,“瞧,这都是我刚从集市上买来的,正好拿去慰劳他。”

    纳兰横海苦笑一声,“你买的不是吃的就是玩的,拿去慰劳张太守?还要端详他?猛王,人在病中是不能受气的。”

    “那咋办?”猛摊手道:“故事都听完了,总要找些事来消磨,难不成让刀郎唱xiǎo曲给大家听?大家要diǎn出什么曲子?”

    刀郎吓了一跳,立即起身:“我去院外守护。”

    “看,都逃了!”猛扫兴的一拍腿,又四下东张西望,口中还念佛似的哼哼,“张砺养伤姐养病,文官武将城里转,五哥安营六哥忙,四哥打仗xiǎo妹凶,刀郎又去门外站,就剩我们在发呆,没事找事还真难?对了,姐听四哥的话在房里没病生病,説不定也闷出diǎn病来了,不如我们一起去瞧瞧?”

    这下安行远也被吓了一跳,赶紧岔开话道:“呼延总管,我今日还是第一次听説智王当年四处暗访的事情,不如你再讲几个智王的故事给我们听听?”

    他虽是想岔开话,却也带着好奇,因为智在他心里始终是冰冷难近,城府深沉得根本不象是位少年,可听了柴翁的故事才知智原来还有这不为人知的一面。

    猛被引起兴致,立刻忘了去找耶律明凰,拍手道:“对!年叔再讲几个听听!刚才那个嫁人少妇和柴家泼妇的故事太闷,不算!我要听四哥把坏人都灭掉的故事。”

    呼延年笑道:“哪有把人都灭掉的故事?你当你四哥真有那么狠吗?智儿当年四处暗访时绝少动之以武,反是想方设法化解人心戾气,那些年里,也不知有多少百姓在智儿的暗助下得渡难关,而且智儿助人之后总是立即抽身而去,既不留名也不肯受所助之人的报答。”

    “这是为何?”安行远大感好奇,暗忖若自己也仗义助人,虽不图人报答,却不会不留名姓,毕竟雁过留声,人死留名,若能留下美名让人称颂才不枉此生。

    “有啥奇怪的!”猛呵呵笑道:“我四哥也有吃饱了撑着的时候!”

    呼延年笑斥道:“你这xiǎo家伙就是爱胡説,亏你四哥宠了你这许多年,你竟一diǎn都不知道他的性子?救人于危,功成则退,遨游四方,不恋俗名却可以己之才救助于人,若能如此过完一生,又有何憾?难道非要名利在握才算是不虚此生?”

    安行远未想到一心沉浸于复国的智还有这一番心境,不禁低头沉思,猛正想再信口胡説几句,纳兰横海忽然若有所悟的接口道:“年叔,智王当日曾説他懂得的都是这世上最丑恶阴暗的事情,所以我并不该去学他的本事,因为这世上还有许多真正美好的事物才是我该紧紧把握的,譬如红颜笑,天伦乐,知己友,山河游,否则再好的良璞美玉也会玉碎红尘,而非韶华一生,我记得当时智王脸上的神情很奇怪,似是在説给我听,却又更象是在説给自己听,而且我还觉得,智王似乎很羡慕这种无拘无束的生涯┉”

    “哦?智儿还对你説过这番话?”呼延年先是有些意外,怔了许久后感叹道:“这倒也不奇怪,皇上也曾説过,他这七个儿子中看似是错儿最为洒脱不羁,其实最为看透世情的还是智儿,也许,在智儿心里,真正期许的正是这种看似出世过客,实则入世济世的洒脱生涯,也只有这样,才不负少年时的韶华岁月,只可惜如今的大辽竟是不容智儿流露本性,也难怪智儿会对纳兰説这一番话,因为纳兰有的少年洒脱正是智儿已甘心舍弃的┉”

    正説着,呼延年忽然想起了智眼下讨伐羌族之事,在幽州城内,只有耶律明凰,完颜盈烈,呼延年三人知道智此行是要去为耶律明凰承担恶名,想到智此去的无奈,呼延年的神色渐渐转郁,喟然道:“猛儿,知道吗?你四哥的心肠其实是很软的。”

    “四哥心软?”猛根本不在乎呼延年的感慨,反是一脸的古怪涅,“年叔,你这话可太欺负人了,要不要去数数被四哥设计宰掉的黑甲骑军,叫拓拔战听见你这话指不定有多伤心呢!”

    听猛信口胡説,安行远和纳兰横海都觉好笑,呼延年却是涩然道:“猛儿,你四哥如今虽然对敌无情,可这都是为敌所迫,就象他此次征讨羌族┉”

    一声长叹忽从他口中送出,将欲説之话压下,呼延年不再就此事多説,改口道:“汉人有句老话,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许多世事人情都由此语可见,可这话也只是説透了一半人心,因为也有些人会在经受变故后性子大变,或由善转恶,或由恶转善,更有人为了某些缘由而强自压抑本性,舍弃所好,因为这份缘由对他来説实在是重要了,这就象是智儿,虽然现在有很多人都畏惧他的冷酷手段,可智儿之所以如此也只是时局所需,想我们退守幽州时,四面强敌虎视,若非有智儿这份酷厉坐镇,我们又怎能有此刻安宁?可是┉智儿从前真的不是这般┉只不过,有些事情他懂得太早┉”

    请推荐

    更多更好无错全,尽在。

    ,quanb

第九十章:尘封旧事(一)() 
日期:11月12日

    ,;

    战国雪第九十章:尘封旧事(一)

    呼延年的眼神忽然变得悠远,仿佛在回思着更为久远的往事,一桩旧事从心底浮荡而起,“记得多年前,那时我大辽国号还是契丹,草原大族达鲁虢部落的日渐强大的契丹会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