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宁州江山-第27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默道:“说路人就太自谦了,你这样光彩照人,走到哪都是惹是生非的料,你留神被哪个女子看上,强留你做她夫婿。”

    宁槿咯咯笑了起来,说:“你说的笑话其实一点都不好笑,不过我给你面子,随便笑笑,你可以闭嘴啦。”

    她打马上了官道,那边碧玉大喊:“等等我。”忙推开小七策马追去。

    目送二人离开,李默问小七:“你是怎么回事,光天白日的拉人家手做什么?”小七道:“我给她看手相啊,你以为呢。老大,我未娶她未嫁,拉拉手怎么啦,为人不要这么古板。你现在后悔了吧,当初你心一横,杀了老王,朝廷必然降罪于他家,一切必水到渠成。现在可好,眼睁睁地看着人家飞了,啧啧,心里苦啊。”

    李默回身再望,宁槿已经消失不见了。

    他暗问自己:你会后悔吗?

    他自问自答:别傻了,我跟她又不熟。

    ……

    几天后又一道圣旨到了丰州,宁是勤催促李默尽快班师回朝,并授权李默对有功将士进行嘉奖。李默道:“赏罚之器,归天子专有,为臣子者岂敢僭越。”

    使者道:“此乃陛下给予大帅的荣耀,请不必多疑。”

    使者另有宁是勤的几句口谕问王卿茂,“宁是勤”道:“王钦茂,不是朕步步紧逼,委实是你做的太过分,你勾结突厥,侵犯边境,肆意屠杀朝廷将领,你还有为人臣子的样子吗?”

    王钦茂谢罪道:“老朽老了,糊涂了,驭下不严,酿成大祸,情愿告老还乡,只望圣上看在王家曾经的苦劳份上,给我王家留一线生机吧。”

    “宁是勤”道:“及至今日何必当初,朕念你尚有悔过之心,且留你人头,以观后效。“

    使者宣达完毕,扶起王钦茂,劝慰道:“老侯爷请起,大夏以仁义知天下,怎么会屠戮元勋老臣,你只要交出制造祸乱的元凶,随李帅去长安请罪,陛下必然宽大处理。”

    王钦茂唯唯,只得将杀人元凶王元佩交给李默,宣誓王氏一门从此再不回丰州故地,跟随李默赴长安谢罪。

    李默召集内府军和定远营召开联席会议,商议丰州防御问题,内府军不愿意放弃优渥的生活,根本不想在丰州多呆一天,史陈良大倒苦水,哀求李默放他回去。

    李默很为难地说:“岳将军防御大青山、飞鸟川,已经十分辛苦,若再接管丰州,只怕力有不逮。”

    岳宪忠诉苦道:“没兵没将,物资军械都不够,怎么弄啊。”

    史陈良听出症结所在,忙道:“我们知道边军弟兄们的辛苦,为了表达同袍之谊,我史陈良把话撂在这丰州所得我们一概不取,再把随军的粮饷军械分一半给边军弟兄们,以济岳将军燃眉之急。望李帅允准。”

    李默道:“友军相助,乃是义气,边塞兄弟听了一定高兴,我怎敢不准。今晚大摆夜宴,犒赏三军。”

    丰州所得究竟怎么分法有定规,但既然是内府军主动让出来的,那就另当别论。

    李默于是向朝廷保举岳宪忠为丰州督军使兼刺史,同时仍然兼任宁州塞北镇守使,统辖丰宁两州的防务。

    丰州、宁州、灵州都是西北的屏障,过去三家分割,导致防御体系一直建立不起来,现在有机会先把丰州、宁州统一起来,形成阴山…大青山防线,未尝不是一件好事。

    宁是勤同意由岳宪忠统辖两州防务,但不同意岳宪忠出任刺史,他将宁州塞北镇守使防区单独拿出来,和丰州防区合二为一,统归阴山大都督管辖。

    增设阴山大都督府,由李默任大都督,岳宪忠任副大都督兼丰州督军使,实掌军务。

    同时派遣监军使进驻大都督,代天监守。

    (本章完)

第287章 张白露() 
宁州城的东南方向有一座城中城,占地一个坊,四周用土墙围住,土墙不算高,却十分敦实,城头插着旗帜,日夜都有兵丁巡阅。

    这个地方叫军粮城,由宁州大都督府军料院军粮司和宁州转运使署军粮司共同管着,因地处长宁县,长宁县的兵粮库也设在这里。

    三套人马管着一个地方,却是运转有序,井井有条。

    张白露是长宁县的吏员,在县兵粮库当巡检。

    这日天刚麻麻亮,张白露就出了家门,手里提着老娘给他准备的午饭盒。因为时辰还早,街上行人寥寥。张白露虎形鹤步,穿越两座城门到了军粮城,把饭盒交到灶下,就进了管事处,正看到军粮城的押官郝正彤在院子里舞剑。

    押官是九品官,品级虽然不高,却是正儿八经的官,比张白露这样的吏可高多了。

    “哟,张巡检,今儿怎么来的这么早?”

    郝正彤是外地人,一个人在宁州做官,为图方便就住在军粮城里,他习惯早起,每天都是第一个到值房。

    张白露虽然只是个吏员,而且是长宁县派驻的,但郝正彤却丝毫不敢小觑人家,张白露的妻子薛燕在定安侯府供奉,不仅深得主母信任,据说跟征东将军、宁州大都督兼阴山大都督、定安侯李默还有些不清不楚,这样的人是能通天的,岂是他这个九品小官能得罪的。

    “大人早,李帅今日回城,明府嘱咐白露一定要尽心尽力,又岂敢懈怠。”

    郝正彤听了这话,收了剑,取毛巾擦了擦汗,说道:“昨晚接到军报今日午后到,具体的还要等。我叫他们都早点来,结果都不如张巡检你来的早哇。”

    张白露道:“各位同僚连日辛苦,不及张白露清闲,时辰还早,应该来得及。”

    为了迎接李默大军胜利凯旋,宁州各级官署已经乱忙了半个月了,城里城外的主要街道都进行了整修,沿街的坊墙一律重新粉刷,排水沟彻底清理,行道树也进行了修剪,长安、宁西两县配合卫府挨家挨户排查,抓捕、驱逐不明身份的外地人,搞的鸡飞狗跳。

    各级官员们也不轻松,李默是宁州大都督,有权过问地方军政,他又是个心细勤勉的人,谁敢敷衍?

    此番北伐,内府军和各路边军加在一起有十数万人,此次班师回朝路过宁州的大军不知道有多少,但几万人总是有的。

    兵部的公文要他们准备六万人的粮秣,行营则要他们准备三万人的粮秣,并不一致,地方就取了个中间值,准备了五万粮秣,这么多粮秣要调配、要运输,单靠大都督府军料院肯定忙不过来,丰州用兵,宁州的兵马都抽调完了,现在还没你回来呢。因此大都督府一道军令,宁州转运使署就接了一半的转运差事。

    转运使署人手也有限,就商请长宁、宁西两县抽调人手帮忙。

    两县不敢怠慢,征调了数千力夫和几百辆车,正枕戈待旦呢。

    张白露身为兵粮库巡检,担负着出库稽核的重任,哪敢怠慢,这几天他是吃不香睡不稳,没日没夜的干,昨天深夜才回家,只睡了一个时辰就过来了,所以眼睛还是红着的。

    “定安侯旗开得胜,丰州王束手就擒,盖世奇功啊,愚私下揣测,宁州又要换主了。”说到这郝正彤忽然压低了嗓音道:“有消息说,过城兵马只有两万,其余的已经各自回营了。”

    “这,那就好,那就好。”

    张白露嘴上虚应者,心里却犯嘀咕。

    李默守着宁州地方官,挂帅出征是临时差遣,打了这样的大胜仗竟没有衣锦还乡风光一下,着实令他有些诧异。

    “这是定安侯的体贴之处,担心大军过境骚扰地方,所以都给遣散了。”

    张白露点点头,李默这么做的确是很高明,体贴官吏倒在其次,主要是宁州与别的州不同,它是大夏的龙兴之地,堂堂的北都,利益盘根错节,大军过境,万一搞出点事来,岂不是自己给自己找麻烦?

    “报——”

    二人正议论的时候,门外进来两个人,一人是宁州大都督府军料院的押官张睿,另一人是个军官,一身戎装,背插三杆黄旗。

    二人不敢怠慢,赶紧迎上去。

    张睿赶紧介绍:“这位是行营军料院调拨官赵大人。”

    来人背上的三杆黄旗代表的是天子至高无上的权威,所传之令即是天宪。

    “今日未时前调拨一万粮秣至城北沙柳坡,不得有误。”

    “领命。”

    军官传达完军令,向押官张睿一拱手:“有劳了,张大人。”

    这便迈步离开。

    三人目送军人离去,张睿对郝正彤和张白露说:“侯爷体恤咱们,只带了一万兵马过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