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梁的忠臣们对此都很在行,事情进行的很顺利,不过一个时辰就拟出了初稿。
陈瑞安打发他们回去,先不看那个东西,他决定先睡一觉,等第二天醒了再看,那时候脑子清醒,总会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但他刚刚躺下,束英就闯了进来,直入他的卧室,掀开他的被子。
陈瑞安紧张地问:“你想做什么?”
束英笑道:“放心好了,我对你不感兴趣,你快看这个,李大将军疯了。”
他把刚刚收到的一份密报塞给陈瑞安,点亮了灯。
陈瑞安披上衣裳就灯下看了这份密报,一口气读了三遍,然后也觉得李默疯了,惊道:“他这是什么意思,这,快,得赶紧报知大总领知道。你怎么不去找大总领?”
束英狡黠地笑了。
陈瑞安恍惚了一下,也就明白了过来,宁是勤是个正常的男人,晚上需要一点慰藉是很合理的。
这个时候去打搅他,那是自讨没趣。
他又把这份密报看了一遍,说道:“继续西进于大局有利,对西征将士却不甚公平,既然他们自己愿意,那就由他们去吧,事情明早我会报上去,你怎么办,现在就走吗?”
束英道:“走,我不走,你跟五姑娘能睡的踏实吗。”
宁是勤一觉睡到太阳照屁股才起床,这一觉睡的无比安心、踏实、爽,舒服极了,然后他就看到了让他不舒服的事。
李默自作主张要继续西征。
这个李默!
他把战报撕的粉碎,额头阴云密布,面色晦暗不明,茶饭不思,整个人像着了魔。继续西进夺占河西,当然是最好的结局,但以目下的兵力,眼下这些将领,能成吗?
“能成吗?”
宁是勤一直在问自己,不停的问。
直到李默连续指挥的陈粮谷、运兵山、接天界三场恶战取得全胜后,宁是勤才重新活过来。他不清楚这三场恶战的细节,但一定艰险无比。陈粮谷是一个盆形山谷,地势封闭,易守难攻,运兵山高耸险恶,上下只有一道关口,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接天界顾名思义,山顶终年白雪皑皑,李默的战报上说三场恶战累计歼敌两万三千人,自损八千。
这样的结果真是让人无比振奋啊,遥想大梁建国时良将千员雄兵百万,海内绝无对手,那时节吐蕃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梁太祖遣一员上将直入青海,吐蕃各部就投降了,那时节他们是大梁的附庸,年年朝觐,岁岁进贡。
太宗之后大梁军力转衰,吐蕃强势崛起,高宗末年,吐蕃统一,次年便向大梁挑衅,三年后从大梁手中夺取了西域霸权。此后逐步蚕食河西,至宣宗年间河西全境沦落胡尘,此后这三十年间吐蕃就成了大梁的梦魇,西部年年吃紧,狼烟岁岁不绝。
到最后,吐蕃几乎成了不可战胜的化身,大梁上下无人敢与吐蕃正面对决,莫说是歼敌两万的大胜,就是歼敌几百人的小胜都足以鼓舞朝堂,振奋天下。
萧梁的无能正好辉映着他宁是勤的赫赫武功,西征军一出,势如破竹,连战皆捷,打的吐蕃人昏头晕脑找不着北,这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本章完)
第227章 西征6()
“应该给李默一点封赏,给点什么好呢。”宁是勤砸着拳头,兴奋的要跳起来。
“他现在不需要封赏,他现在要的是信任,请大总领给他一道手札,许他便宜之权。”
“你说的对,战场瞬息万变,我不能隔着几千里去瞎指挥,就依你的意思,告诉他西部战事他斟酌着办,不必报我知道。”
宁是勤又搓起了手:“西部应该还很冷,把我的这件袍子给他送去。”
陈瑞安善意地提醒道:“这可是芮姑娘一针一线给你做的,一个南方姑娘做这样一件皮袍子可不容易啊。”
宁是勤道:“老陈,你这个人真是小气,人家是在为你打江山啊,一件袍子有什么舍不得的呢,他若是喜欢我连做袍子的人都能给他。”
陈瑞安道:“我信,我信,一件皮袍换来河西十三州,划算。”
宁是勤笑道:“老陈,你又挤兑我,他若真的替我拿下河西十三州,我还真就把做袍子的人送给他。我说话算话。”
玩笑归玩笑,宁是勤始终关注着这场关系前途命运的大决战,他看到了李默的崛起,他非但没有丝毫的戒备之心,反而力排众议,果断地将整个西征军的指挥权交给了李默,李德安被矮化成李默的粮料官,除了筹备和转运粮料,其他的什么都不用他管。
为了帮助李默压服众将,宁是勤又遣宁是谨前往凤翔坐镇监军,任何人不听李默的号令可先斩后告。
授予李默如此极权,宁是勤也是有私心的,一连串的胜利促使他去做一个大冒险,让鸿运当头的李大将军去迎战吐蕃第一战神、吐蕃河西节度使、靠山王也亮。
也亮的父亲是吐蕃赞普的同胞兄弟,当年争夺王位失败,便迁居青海,也亮年纪轻轻就表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他趁宣宗用兵辽东之机,果断出兵河西,以三千兵马气息银凤谷,一举打通了青海进军关中的咽喉,从此以后关中不再安全。此后他又率兵不断蚕食河西,硬是从大梁的手中夺取了河西十三州,像梦魇一样困扰着大梁朝。
前次,梁国内乱,禁军主力出终南山南下平定蜀地,沙陀围攻秦州,他以助剿为名出兵,试探萧梁的虚实,刺探到萧梁的虚弱后,便提兵东进,他不急着打下秦州,他的用意是以秦州为饵,诱歼凤翔守军陈堃部。
只有夺取了凤翔,他的东进之道才能通畅,他为此等待了二十年,不急在这一时。
关中的时局风云变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李默精心做局,王顺德倾力表演,大秦皇朝横空出世,大梁江山风雨飘摇,长安易主,萧陞跑路,然后宁州起兵,萧融入关,关中撕成了一团,恰恰这个时候镇守凤翔的陈堃又为了一己之私投入他的怀抱。
正当他踌躇满志准备大干特干时,他的好兄弟背山王密普罗彤在沙州出事了,一帮白衣喇嘛无耻地谋杀了他,并封印了他的灵魂让他永世不得超生。
人怎么可以无耻到如此地步,杀人诛心,奇耻大辱。
也亮勃然大怒,立即回兵沙州镇压。
他的东征大业只能暂时搁浅,但也亮的眼睛依然关注着东方,他的梦还在。
李默誓师西征之日,正是也亮与白衣喇嘛决战之时,他无心他顾,只得让自己的爱将、实际是他叔叔的塔哈马领兵据守细柳坡。
塔哈马有吐蕃名将之称,也亮本指望他能坚守到自己腾出手来,哪知道塔哈马一战败北,把细柳坡给丢了,还把他的八千铁丕马给弄没了。
吐蕃能称霸河西靠的是军力,这军力的核心就是来自青海的三万铁丕马。
随随便便一仗就折损了小半个家当,若非看在赞普的面子上,也亮一定斩了塔哈马的头当夜壶。
好在细柳坡的后面还有陈粮谷、运兵山、接天界这三个险要去处,虽然兵微将寡,组织不起大规模的抵抗,但据险而守,也还能坚持一段时间,但靠山王很快就绝望了,李默进军速度之快远远超出他的想象。
汉地军队的一个致命弱点是辎重庞大而脆弱,这限制了他们的远征,限制了他们的进军速度,但这支汉地军队似乎是个例外,他们敢孤军深入,而且进军速度惊人,这个李默究竟是什么人呢,也亮急切地想跟他会会。
他改变策略,跟白衣喇嘛媾和,答应了他们很多过分要求,甚至将沙州的治权拱手相让,只求能立即脱身东征。
他还杀了自己的一批亲信,他们为了掩盖自身严重的贪腐罪行谋杀了赞普的税务官,不杀他们无以安抚兴师问罪的赞普使臣。
安抚赞普使臣的目的是什么,为了能集中精力对付李默啊。
现在他已经挣脱束缚,重新归来,王者归来。在他眼里自他抽身东来的那一天,李默已经是一具死尸了,等着他去捡。
李默连战连捷,军队却疲惫的厉害,铁旗营更是弹尽药绝,几乎瘫痪。所以翻过接天界占领陇城后他无力再向前进取,只得暂时休整,补充弹药。
吐蕃河西节度使、靠山王也亮抓住这个机会,发下征兵红令,很快就组织起十五万大军发动了气势汹汹的东征。
宁是勤得到密报,立即八百里加急告知李默,建议李默立即撤军。宁是勤得到的消息是也亮纠集了吐蕃各部和各族仆从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