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默决定试探一下,看看武备学堂在上位者的心目中到底是怎样的分量。
他草拟了一份建议,呈报给宁是谨,内容是趁着夏季空闲时间,轮训全军的中高级将领,加强四大条令的学习。
四大条令源自李默在新军火枪队制定的《内务》、《军纪》、《行伍》和《驻营》四个条令,被宁是勤发掘后加以完善,现已颁布全军施行。
但施行的结果却不尽满意,原因是各军对条令的理解有偏差,都在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向进行理解,这对统一全军号令是十分不利的。
所以集中轮训四大条令迫在眉睫,李默以武备学堂的知院身份建议宁是谨启动这件事,也算是顺理成章,下面就看宁是勤如何决断了。
条呈递上去不久,宁是谨就约见了李默,说想听听他对此事的具体见解。
李默表达了自己的见解,建议立即启动这件事,并列举了在弥陀镇遇到的事,证明此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宁是谨道:“你的建议很好,不过轮训高级军官可是一件苦差事,你要做好准备,准备好收拾那些刺头。”
李默道:“到了学堂就是学生,老师教导学生,有的是办法。”
宁是谨道:“那就预祝你马到成功。”
隔了七天,团练处移文武备学堂,利用夏季联合开展高级军官轮训,首批十六名副尉以上军官将于五月十日后进营轮训。
李默对此做了精心准备,调集了学校最有声望的老师,拟定了详细的培训计划,设计了系统有针对性的培训课程,做了充足的物质保障准备。
第一批学生开学之日,武备学堂院长宁是谨和团练处总管宁是敬亲自到场讲话,要求这些位高权重、资深深厚的军官放下身上荣耀,以一个学生的身份接受培训。
轮到李默讲话时,李默宣读了训练班的纪律要求,引用两位总管的话说来的都是学生,任你多高的地位,多深的资历,多么辉煌的战绩和功勋,到了这,在这半个月时间里就是新兵蛋子,只能老老实实地接受摆布,否则便是军纪、校规的制裁。
送走两位总管后,李默令训练班教导李造轩点名:
“张文生。”
一个四十出头矮壮汉子高声答:“有。”
“郭成。”
“有。”
“徐彬。”
“有。”
“周和木。”
“有。”
“岳东峰。”
“……”
“岳东峰。”
“……”
“岳东峰”。
“……”
点到第六个叫岳东峰的军官时,他自持功高资历深,就是不吭声。
李造轩望了眼李默,李默出班问训练班班长傅有德:“岳东峰到了没有?”
傅有德答:“到了。”
李默喊:“岳东峰出列。”
一个身材高大的军官向前一步走出队列,昂首挺胸。
李默问:“你为什么不回答?”
岳东峰傲然道:“区区一个队官,打过几次仗,有什么资格点名。”
李默道:“《内务条令》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是什么?你背给我听。”
岳东峰道:“我是个粗人,我不识字。”
李默道:“你不识字,那我背给你听,内务条令第二十一条,第二款:服从命令,一切行动听指挥。你听明白了没有?”
李默一字不差地背完之后,对军中执法道:“按照《军纪条令》第九条第二款之相关规定,责打岳东峰二十军棍,罚禁闭三天。”
军中执法都是李默的亲信,执行法纪十分严明,冲上来要按岳东峰,岳东峰大怒,挥拳就打,一边怒吼道:“他娘的,老子拼死拼活打了一辈子仗,犯了什么错,要受你们几个小子折辱,老子要见大总领,老子要见大总管,老子,哎哟……”
执法者按倒岳东峰,强行扒了他的裤子,就地打了二十军棍。
李默道:“岳东峰目无上级,加打十五棍,加罚禁闭一天。”
岳东峰怒气冲天,冲着李默发狠道:“李默,你够种!”
李默黑着脸不予回应,监督打完了军棍,吩咐一声带下去疗伤,这才回过头来对李造轩说:“继续点名。”
余下的十个人没人敢再犯呛,李默说打就打,如此狠毒,犯在他手里可真大不值当。
(本章完)
第144章 新的征程()
自此以后,这十六名高级军官,早晚像普通士兵一样要上操训练,中午上课,下午讨论,晚上交流和参与活动,半个月时间过的紧张而充实,半个月后,举行考试。
考试由团练处总管宁是敬亲自主持。
经过考核,十六名学员全部合格,岳东峰以全优的成绩获得第一名。
考核结束,颁发了证书,正要解散时,忽然传报大总领宁是勤来了,这让众人既紧张又兴奋。
宁是勤是来祝贺十六名军官顺利毕业的,不仅训了话,还每人赠送战刀一柄,以资纪念。
事后宁是勤找李默进行了一次长谈,李默详细汇报了这次训练班的轮训情况,末了请宁是勤点评。宁是勤道:“一开始你们说要搞轮训,我还是有些担心,但现在看,是十分必要的,也是硕果累累的,第二期、第三期要抓紧,争取年内将副尉以上军官轮训一遍。今后每年都要抽出一个时间来轮训,我若得空会亲自来给他们训话。”
能得到最高的肯定,李默当然高兴,但他也知道宁是勤此来不仅仅是为了这些。
果然,宁是勤问起了李默此次南下的观感,李默实话实说道:“百姓穷苦,经济凋敝,宁州与先前比,并无多少改善。”
几句话说的宁是勤面皮一红,一时吁叹道:“是啊,是啊。我们赶走了外人,却又忙着内讧,好几年了,百姓仍然困苦,经济近乎崩溃,是我无能啊。”
李默道:“经济问题首在农业,无农不稳,无工不强,宁州自然环境恶劣,土地贫瘠,对农业生产十分不利,但并非就不能种粮食,除了银、复、绛和塞北三县,其余各县都有许多荒地可供开垦,河南地更是大片的沃土可以垦荒。为何不能开垦,我们一直认为是没有人手,其实不然,宁州每年收捕的流民数以万计,这些流民被官府收捕后多则一年两年,短则几个月,又被释放重新成为流民,始终无法为我所用。”
宁是勤道:“管理流民方面的确有许多失策的地方,但地方开垦荒地,我们历年出台了许多政策,为何仍然难以见效。”
李默道:“其一在流民未曾归化,其二在盗匪猖獗。流民政策限制,流民只能游离于社会边缘,变成黑户,欲归附无门,地方田庄人手不足,宁愿购置边奴,也不愿使用流民,因为麻烦甚多,而边奴擅于放牧,拙于耕作,效率十分低下。此其一,其二,因流民众多,致使地方盗匪屡禁不止。自然盗匪猖獗并非流民一家,还有敌视宁州的势力扶植以牵制宁州的缘故。所以破解之策,一是彻底变更********,许流民归化,是为釜底抽薪。其次,严厉打击盗匪,使之不能为害社会,谓之扬汤止沸,双管齐下,方可建功。”
宁是勤道:“若是放开户口,会不会有南方奸细趁虚而入?”
李默道:“南方奸细若是连户口这一关都绕不过去,这个奸细未免当的太窝囊了。”
宁是勤哈哈大笑,对李默说:“等第二期高级军官训练班结束了,你到卫府来,指挥新军火枪队,全力清肃境内盗匪。”
李默道:“若无********的配合只怕难以见效。”
宁是勤摇摇手道:“不,不给他们一点压力,他们是不会主动归化的。此外,一些明知道是奸细的人,你还要给他出路吗?不能给。等到将这些盗匪灭绝,再给生路,效果会更好。”
此番妙论,李默由衷佩服。
第一期高级军官训练班结束,第二期还在筹备中,李默抽空回了趟家。
宁樱已经从长陵回来,似乎长胖了一些。
宁樱对李默的挑肥拣瘦十分不满,更不满的是李默公然打了岳东峰的屁股。宁樱道:“你呀你呀,几时才能不要这么鲁莽,岳东峰岂是一般人,他父亲岳胜追随老祖宗东征西讨,立下了多少战功。病逝之后,老祖宗亲自为其抬棺,你竟然一言不合就把他给打了,你呀,你呀。”
李默道:“打了便打了,事前我宣读了纪律,他偏当面顶撞我。不打他何以服众?”
宁樱道:“用板子能打出威望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