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折腾年代巧折腾-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腊梅在现实中买了笨鸡蛋,到现代市场上卖;再从现代中买洋鸡蛋到现实中的小卖部卖;卖了钱再去集市买笨鸡蛋……折腾三个个儿,只能赚取百分之四十的利润。

    而且现实中也不是每集都能买到。因为工商所不让卖,见了就撵,人们都是偷着,或在背人的墙旮旯里,或提着篮子,用手巾盖着,上面只放一个鸡蛋,边走边小声说:“要鸡蛋不?新下的鸡蛋!”

    由于都是偷着卖的,被工商所的人发现没收的也不少,买卖鸡蛋越来越隐蔽,腊梅只好早早地去集市上盯着。一盯就是一上午,也收不了几斤鸡蛋。与她的需求量比起来,简直是杯水车薪。

    杯水车薪也得坚持!因为目前来说这是唯一的挣钱渠道。好在有空间通道,两世里穿越就是同从前门进,后门出——前门外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现实,后门外是二十一世纪一十年代的现代。

    这天腊梅在现代中卖完笨鸡蛋,便在集市上转悠,她打算捡点儿洋落折腾到现实中去。

    这时候现代的人们不拿青菜当好的,尤其韭菜茴香芹菜之类的叶菜,如果今天卖不出去,菜便打蔫儿,人们就会便宜处理或者扔掉。

    腊梅就把这些菜捡起来或者低价买了,拿到现实中给人们。

    由于干旱,现实中什么野菜都挖不到,菜园子里的青菜也由于缺水长不起来。人们对青菜稀罕的不行。腊梅只要放到生产队里,人们都抢着往回拿。

    有时候,腊梅也会包圆儿一些现代中人家卖不出去的蔬菜,放到三轮车上推进空间通道里,然后放到现实中的生产队上,让社员们拿回家去做饭。

    虽然不新鲜,也是蔬菜呀,饥饿中的人们饥不择食,有总比没有强。

    腊梅正在集市上转悠,忽然一个声音传进她的耳朵里:

    “一元太少了。我这个都是五三年带编号儿的,你就多给个儿。”

第二百二十一章 赚大发了!() 
    声音不大,腊梅却为之一震。尤其其中的“五三年”,就像有磁性一样,把她深深吸引住了:五十年代,那可是自己重生的年代啊,一听到就有种兴奋感。腊梅赶紧走过去,想看看是五三年的什么东东在买卖。

    原来是买卖旧钱币,一个四十来岁的小摊贩面前摆着几件古董,还有一张纸袼褙牌子上写着收古董、旧钱币。一个中年妇女正在给小摊贩儿讨价还价。

    腊梅感到好奇,便蹲在一旁观看他们。

    中年妇女手里拿着十来张皱巴巴的一分纸币,在向小摊贩儿求情:“我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几张,你多给个儿。我听说一张能卖十几元钱呢!”

    小摊贩儿轻蔑地笑笑:“十几块?你做梦吧!我都没听说过这个价钱。再说,买旧纸币的都是收藏,讲究的是品相。你这个皱巴巴的没人要。”

    中年妇女:“五三年的,都过去五十多年了,还能不皱点儿!我听说这带编号的可是凤毛麟角,你说什么也得再给长长。”

    小摊贩儿:“不带编号的我连要都不要,一块五,再不能多了,在我手里还不知卖出卖不出去,要是卖不了砸我手上,我就得干赔。”

    中年妇女:“两块怎么样?行,我就豁出去卖给你,不行就算了,大不了我多跑几个集日。”

    小摊贩儿:“你跑多少个集日也是这个价儿,卖不出去,在你手里也是几张废纸。我买了也得碰运气才能卖出去。”

    “两块你要不要?”中年妇女有些不耐烦了,站起身来:“不要我走了。”

    小摊贩儿沉思了一会儿:“那你留下吧,看你也怪不容易的,我豁出来赔钱收了,在我手里也就凑个数而已。”

    中年妇女撂下十张一分纸币,拿了二十元钱走了。

    腊梅看得一楞一楞滴:一分纸币卖两块钱,这可是二百倍的利润啊,比倒腾鸡蛋又强多了。而且还是皱巴巴的纸币。

    “那,好的不皱的这样的一分纸币,你给多少钱?”腊梅忍不住问道。

    小摊贩儿:“好的,一点儿也不皱的,“嘎嘎”响的剌耳朵票,我给你五块钱。”

    啊哈,五块!五百倍的利润啊!

    腊梅的小心肝儿猛跳了几下。

    “你有?”小摊贩儿又问道。拿着刚才妇女卖给他的纸币给腊梅看:“与这个一样,带编号儿的,五三年出版。”

    腊梅点点头:“有,与这个一样,你等等,我家里去拿。”

    腊梅赶紧离开,避开众人的视线,闪身进了空间通道。

    她的钱就放在空间通道里,只有几块钱。一分的倒不少,还都是带编号的。却很旧,更没有“嘎嘎”响剌耳朵的那种。

    腊梅拣了五张平展展的,虽然不是剌耳朵票,却也不皱不折。

    “这个呀,给不了五块,最多我给你三块,再不能多了。”小摊贩儿皱了皱眉头说。

    三块就三块。也是三百倍的利润呢!腊梅撂下五张一分纸币,接过十五元钱,心里高兴地没法。

    一分钱卖三块钱,三百倍利润,自己赚大发了!这样的纸币现实中正流通,肯定能找到很多,以后注意把不皱不折的收好,拿到现代来卖,不是一条很好的发财之路嘛!

    再说了,就是折皱的卖到两块,也是二百倍利润呀!

    这时,腊梅又后悔没把折皱的拿出来卖掉。

    猛然想起中年妇女说能买到十几元钱,虽然被小摊贩儿否认了,看中年妇女的样子,肯定不是毫无根据。看来这里的水很深,自己一点儿也不懂。最好找个行家问问,免得被人蒙了还挺高兴哩!

    找谁问呢?

    腊梅想到了王晓叶。

    “我过去还真收藏过一段时间。”王晓叶高兴地说:“不过也只是在自己家里的钱币里找,没有到外面讨换,没收藏几张。后来身体不好就撂下了,还真不知道现在的行情。这样吧,我领你去串个门儿,让我的一个同事给你说说,他对这个还内行。”

    王晓叶把腊梅领到一个男同事家里,这个男同事五十来岁,很热情地接待了他们。

    王晓叶让腊梅喊他郭爷爷。郭姓男子说起收藏,更是头头是道:

    “你要知道人民币的价格,必须知道人民币的版本,同样的面值版本不一样,价钱也不一样,第一套人民币是四九年发行的,从一元到千元万元、五万元,数字都是大写,现在根本就看不到,这个咱就不说了。我就从你说的五三年说起。

    腊梅:“郭爷爷,你给我张纸和笔,你说的慢一点儿,我记下来。”

    郭姓男子笑笑,对王晓叶说:“这孩子有心机,看来真打算参与这一行。”

    王晓叶:“别看人儿小,是个买卖精,秋天里卖嫩玉米,后来又卖笨鸡蛋,哪方面都想涉猎。”

    郭姓男子:“从小就有买卖意识,大了一定是个了不起的企业家。”

    又对腊梅说:“好,我给你一个笔记本儿,你把价钱记在上面。不过这个只是个参考价儿,有时候涨有时候跌。

    “但钱币的收藏价值,除了体现在价值上,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丰富文化内涵。你年龄还小,我就不给你讲这方面的内容了。我给你说说都是哪些应该收藏。

    “物以稀为贵,真正具有价值的人民币藏品,应该是已经停止发行的或者存世稀少的品种。

    “截至目前,我国共发行了五套人民币,而早期的三套最有收藏价值。第一套人民币发行于一九四九年,当时刚解放,战后人口大量消减,而且正处于新老货币交接之时,所以并没有印刷很多。这套人民币在一九五五年停止流通后,便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野,现在存世量相当少。

    “第二套人民币于一九五五年开始流通,印刷量也不大,而且由于国内印刷技术的局限,三元、五元和十元面额的纸币由前苏联代印,但因后来中苏关系发生变化,这三种纸币于一九六四年五月停止流通,现在被收藏界俗称为‘苏三券’,目前都价格不菲。

    “第三套人民币于一九六二年开始发行,到两千年七月一日停止流通,是五套人民币中市场流通时间最长的,总共三十八年。下面我再给你说说各套的价格。”

第二百二十二章 向人请教() 
    腊梅心想:第一套在一九五五年就停止流通了,现在根本看不到,说价格也是白搭。【第二套人民币的价格吧,第一套离得太远了。”

    王晓叶和郭姓男子都笑了。

    王晓叶说:“第二套也五十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