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家也是干买卖的,经常在王店集上卖旧衣裳和农产品。还让我给她收过旧自行车。
“那晚上我也争取过她的意见,叫她家里人来城里开个收购站,她说回家给她父母亲说去。她还说除了收购废品外,还可以收购旧衣裳,一边收,一边***在乡村的集上又强了。我想等等她,看她有什么想法。”
耿继东:“她一个小孩子能知道什么!人家撞的是你,赔偿款和帮扶资金也是给你的,这事你得自己拿主意。你要建收购站,我可以来给你当助手。”
侯万秋摇摇头:“那个小姑娘虽然有着一身的秘密,对我这个孤老头子却照顾有加。不占亲不带故的,人家愣给垫付了三千多元的医疗费,还三番两次地来看望。就凭着这份儿热心,我觉得这个小姑娘可以依靠。”
耿继东:“那你呢?”
侯万秋:“如果给她合作,让她家开收购站,我给她看门、打杂,挣工资,我能省好多心,日子比个人干好过的多。”
耿继东:“我说舅姥爷,你怎么拿着钱让人家去发财?你收了这么多年废品,对这里的路数也清,你自己干不行?”
侯万秋:“可我已经给她说了,她也答应了。咱要自己干起来,不是不守信用了吗?”
耿继东:“我看那个小女孩儿也就说说而已,这都好几天了,一趟也没来,兴许人家大人瞧不起,不让小女孩儿来了哩。
“真要这样,你不就等了二窝里去了。你一天成立不起收购站来,你的赔偿款和帮扶资金就到不了位,那可是十三万块钱呀,黄了你不后悔!?”
侯万秋:“再等两天,我总觉得这样对不住小女孩儿。”
又等了两天,腊梅还是没露面。
在表外孙耿继东的催促下,侯万秋被赶鸭子上架,与表外孙做起收购站的准备工作来了。
侯万秋也不想干大的,只要能运转起来,有了账号,自己的赔偿款和八万块帮扶款有处落,再挣出场地租赁费和两个人的工资就行。一年后把帮扶款还给人家,自己就守着废品收购站过日子。好在现在都是上门拉货,大门不出就能做成买卖。
考虑来考虑去,侯万秋找了村干部。要求租赁本村闲置的小学校。
由于计划生育和择优入学,五、六百号人的小村里,孩子都合并到大村和乡政府所在地的学校里去了,原来的学校便闲置起来。
村干部考虑他一人一口,也快到了六十岁进养老院的时候。象征性的每月一百元的租赁费租给了他。
场地有了,耿继东便找人写牌子,办起营业执照来。
第二百一十七章 癞皮狗扶上墙()
“你怎么才来?”
一见到腊梅,侯万秋就埋怨上了:“出院以后,我天天盼着你来商量办废品收购站的事,都盼得我眼蓝了。”
“你是盼着你的赔偿款哩吧!”腊梅笑着问
侯万秋:“那是,五万块钱啊,我一辈子也没见过这么多钱,一天到不了手里,我就不踏实。”
腊梅:“那,建废品收购站呢?”
侯万秋:“建,建,建,当然建了。就冲他借给的八万块钱帮扶资金,也得建!”
腊梅:“哦,说说你的想法。”
侯万秋:“我考虑了好几天,觉得还是与你家合伙儿建。我一个人吃饱了饿不死小板凳儿,给你们守老营。具体事宜,送货管账,让你大人来做,收入全归你们,只给我开工资就行。我有五万块钱赔偿款,有工资花不着,放到养老就行。”
我勒个去的,这杂碎专拣我的软肋戳,我上哪里叫父母去!,腊梅心里骂道,脑子急速转了一圈儿,说:
“我父母还在远处打工,回不来,我也不想让他们参与这事儿。我想你最好顾个人,你当法人,让他给你办具体业务。”
腊梅这样说,是在套侯万秋的话。因为她自己这具小身体太小,直接说自己来,怕侯万秋接受不了,自己也不好说出口。
如果侯万秋有这个意思,或者假装提示一下,她就赶紧应承。毕竟只有参与了,才能有话语权。
腊梅知道废品收购站发不了大财,来钱也不快。她的目的是想通过废品收购站回收五、六十年代的旧自行车。
这世里二十块钱收,倒腾到那世去,能卖三、四十元,并且两世里物价差着十倍还多,再把那世的钱倒腾到这世来,就是三、四百元。就目前来说,这是唯一的一条来钱快的行业。
侯万秋闻听腊梅的父母亲来不了,不由小小沮丧了一下,然后向腊梅介绍了与表外孙耿继东的准备工作。
我勒个去的,这杂碎终于扶上墙去了,振作起来了,要自己干买卖呢!看来人穷志短,一点儿也不假。现在手里有钱了,也敢制定长远计划了,甚至吃起独食来了。
腊梅不知应该为侯万秋高兴,还是为自己悲哀!
在她的印象中,侯万秋就是一个扶不上墙头的癞皮狗,充其量也只能在乡下收废品赚个差价养活自己。
她之所以极力促成撞他的人要他建废品收购站,目的是借撞人的钱,在城里开个废品收购站,让他当挂名法人代表,让他给守摊儿,看看门儿,自己操控一切。
没想到这杂碎头脑被撞灵光了,想与表外孙开起收购站来了,把她这个说和人扔到了一边!!!
也难怪,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背着他的。他有一万个脑子,也不会想到是自己从中撮合。
没办法,谁让自己是个穿越者呢!偏又恼不起他来。只有给人家做嫁衣了。
“好哇,只有建立收购站,你的赔偿款才能到位,宜早不宜迟。”
侯万秋:“我表外孙也这样说,可我还是愿意与你家合作。”
腊梅:“你已经与你的表外孙说好了,我来不合适吧?”
侯万秋:“他年轻少壮的,干什么不行!再说,我看他也没这个能力,一个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就瞅住他了。”
腊梅:“不好办吗?”
侯万秋:“不好办,跑了好几趟了,不是这不行,就是那不行,气得直摔咧子。咳,城里没个人儿,老百姓办事难着呢!”
腊梅:“我城里有亲戚,我让我亲戚给你办办去。”
侯万秋:“你亲戚在哪部门?”
腊梅:“国家税务局!”
“哎呀,这太好了!”侯万秋高兴起来:“营业证在工商局,税务登记证在国家税务局,工商税务连着哩,这证还得非你办不行了!
“腊梅,这次要不是你,我不知在漫长野地里呆多长时间哩。答应他们建收购站,也是你鼓励的我。我从心里感激你。真希望与你的父母合作。”
腊梅:“你要感激我,就给我多收购旧自行车。”
侯万秋:“你还要旧自行车?”
腊梅:“嗯呐,只要能骑,有多少要多少。”
侯万秋:“还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
腊梅:“对!我按最高价给你。”
“你要这个往哪里推销呢?现在人们都骑电动车了,连新自行车都很少买。”侯万秋摇着头说。心想:这个小姑娘就是这点儿最让人费解,什么年代了还要五、六十年代的旧自行车?都是废钢材,进炼炉的东西,她却拿着当宝贝。
这也正是侯万秋重视她的原因,从她第一次来家买旧自行车,他就觉得她怪怪的。说是有怀旧情节,偶尔买一辆两辆,还说得过去。长期买,有多少要多少,就让人费解了。
还有她口中的父母亲,更是一个谜。买自行车时,给留的是她父亲的电话号码。要与她家合作了,她父母又出门打工去了。是不愿意让见,还是有别的原因!!!
侯万秋百思不得其解。越是这样,他越愿意接触这个小女孩儿,如果能与她合作,或许能揭开她的谜团。
侯万秋的好奇心被调了上来,为了拴住腊梅,进一步说道:
“这样吧腊梅,你父母既然没在身边,那就咱俩合作。现在我的胳膊还不能动,你当外,我当内。你该上学的上学,该干什么干什么。
“我这里有什么事需要你去做,比如工商、税务检查、缴税什么的,你就去给跑跑。有办不到的地方,就让你亲戚出面,帮忙解决一下。
“星期天如果不上学的话,就来这里帮着建立账薄,记记账什么的。成立收购站了,账目一定要清楚,不能像过去那样,只在我脑子里记着。”
腊梅:“我来?你表外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