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3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曹操有些不明白,竟然都制造出来了,还有什么好犹豫的,而等到看到之后,才终于发现,这名工匠为什么犹豫不决了。

    连弩却是算是冷兵器时代的一个奇迹,在这样一个锻造和生产力都不够高的时代,出现了这样自动化的兵器,可谓是震撼,但是出现,不代表连弩的身上就没有丝毫的缺点了。

    由于连弩的身上首次出现了箭匣,致使连弩所使用的箭矢,并没有箭羽,这样所带来的后果,那就是射出去的箭矢,在远距离飞行时会失去平衡而翻滚,就如同滑膛枪射出去的球形弹丸一样,命中基本上全靠信仰。

    曹操接下来发射出去的三把箭矢,射出的只有一箭。其余的两箭早就不知道翻滚到哪里去了,而这也总算是曹操明白了,为什么那名工匠会犹豫不决的原因。

    可能在他看来,这底下而坑爹的命中率。一日不解决,这个连弩就不算是成功,要是拿出来的话,几乎能够算得上是欺君了。

    只不过这个在工匠看来很难解决的问题,在曹操看来并不算是什么。后世的排队枪毙,放在冷兵器时代,也是可以使用的,单把连弩命中率坑爹底下,那么就把所有的连弩都集合起来,进行齐射,就算是在坑爹也足以杀伤敌人,算是以快速的射击速度换取命中率。

    曹操没有把这个方法说给工匠听,而是吩咐他,这个由他来解决。他只要开始一边研究更新,威力更强的连弩,一边开始生产就行了。

    曹操都如此说了,这名工匠也不再多说什么,毕竟皇家兵工厂的皇家二字,可不单单只是用来装逼的,这个兵工厂的存在,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曹操每年都有拔出一些钱粮,要不然的话,兵工厂早就不复存在了。

    “陛下。不知道这个连弩的名字是什么?”

    命名连弩,曹操想了想,抱着轻松的心态,很随意的道:“就命名为洪武二式连弩好了。接下来如果有新的威力更加强大的连弩产生,就按照其生产的年号为名。”

    虽然心中对于曹操这个命名感到一些别扭,但是这名工匠还是很顺从的应了,其后所生产出来的连弩,几乎都是按照这样的命名方式。

    观看完连弩之后,曹操并没有离开。而是来到了另外一件工坊之后,这件工坊生产的则是弩!

    连弩和弩虽然相差只有一个字,但是两样东西是不同的,如同说连弩相当于是后世的机关枪,那么弩则是后世的步枪!

    大约在3万年以前,古代华夏就发明了弓箭,这是机械方面最早的一项发明,说明人类开始使用复合工具,弓是利用人在拉弦过程中积累起来的力量,以瞬间爆发的形式将箭弹射出去,这说明人类已经具备了机械储存力量的知识。

    正如恩格斯所说:“弓箭对于蒙昧时代,正如铁剑对于野蛮时代和火器对于文明时代一样,乃是决定性的武器。”

    而随着的时间的发展,在春秋时期,由于连年的纷争,弩首次出现在了战场之上,控制射击的弩机已是比较灵巧的机械装置。

    弩的射程比弓箭射得远,杀伤力强,并克服了拉弓时体力受限制而不能持久得弱点。

    及至发展到汉代时期,弩机的加工精度和表面光洁度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汉弩有一石至十石等八种规格,这些规格的形成表明机械制造标准在汉代已初步确立。

    而在弩机上则是留下了作工、锻工、磨工等的名字,弩的出现,很大程度之上取代了弓,横扫六合的大秦帝国,其作战方式,就是在两军交锋之时,大规模的发射弩箭,也取得杀伤和震撼的目标,随后骑步兵冲锋,将其横扫,这一作战方法,伴随着秦军横扫天下。

    其后接班的西汉,则是继承了秦朝对于弩的重视,再加上早起之时,战马不足,弩在西汉时期,开始了高速的发展!

    其弩上开始出现用于测距瞄准的刻度,这样可谓是大幅度的提高了弩的命中率,汉代弩威力最为强大的就是十石弩又称为大黄弩,其射程达到了四百米之远!

    当今天下各国军队所使用的弩,大部分都是大黄弩,在这座工坊之中,能够轻易的看到,一架架大黄弩在流水线的生产之下,一一生产出来。

    不过曹操来此,显然不是来观看大黄弩的生产过程的,而是来观看昔日他交代的一个研究兵器,研究的如何了。

    如果说大黄弩是秦汉时期弩的顶峰的话,那么在华夏历史之上,弩的顶峰则是宋代的神臂弩也就是神臂弓!

    相比于秦汉两朝,宋朝可谓是悲催的不行,不要说是骑兵部队,就连战马都成为了稀缺物品,这导致了宋朝在弩的研究之上,相比于秦汉两朝来说,还要跟多!

    宋人擅与弩,就很充分的表露出了宋朝弩的威力和厉害,其中的顶峰之作,无疑就是神臂弓了!

第四百六十五章 黑科技() 
感谢我是一棵小树苗兄弟投的一张月票!

    熙宁元年,始命入内副都知张若水、西上阁门使李评料简弓弩而增修之。

    若水进所造神臂弓,实李宏所献,盖弩类也,以檿为身,檀为弰,铁为登子枪头,铜为马面牙发,麻绳扎丝为弦。

    弓之身三尺有二寸,弦长二尺有五寸,箭木羽长数寸,射三百四十余步,入榆木半笴。

    熙宁乃是北宋时期宋神宗赵顼的一个年号,因此神臂弓的出现,乃是在宋神宗时期,其射程在单发弩之中,可谓是达到了顶峰,能射出三百四十余步的距离!

    曹操此时手上所拿的,就是已经定型可以生产的第一类型的神臂弓,经过试射之后,相比于北宋神宗时期的神臂弓,洪武二年生产出来的神臂弓,其最大的射程只有两百四十余步,有效射程在两百步之内,但是这对于当今的环境来说,已经足够了!

    连弩加上神臂弓,曹操的脑海之中模模糊糊的出现了一种战法,只不过还没有见过试验,曹操也不能保证,这种战法到底能不能成功,但是先生产一万把神臂弓的命令,还是下达了下去。

    试射了神臂弓之后,曹操的目光放到了弩箭的身上,看着其上那阴狠的倒刺,曹操感觉自己心中想要来一个改造箭矢的想法算是烟消云散了。

    如果后世之人,想要来一个改造箭矢,毕竟在其上添加倒刺什么的,可以省省了,只因为倒刺这个东东,早在商朝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

    商代时期的铜箭头已颇阴毒,凸脊、叁角形扁翼,当箭头刺入身体后,两翼的倒刺会牢牢钩住合拢的伤口难以拔出,血槽就像吸血蝠般抽出敌人的血液。

    而当时间来到了战国时代的时候, 新兴的叁棱翼样式更使箭即便拔出伤口也更难愈合。并且相应的血槽增至六个。

    至于横扫天下,将弩的威力发挥到当时只及至的秦朝,在弩箭之上的发展,也是再度上升了一个阶梯。

    秦代的箭头不但提高了致人中毒的铅含量。同时与某些秦剑一样,飞越时代的表面氧化铬技术也使某些箭头历久常锋。

    等到其后接班的汉朝,伴随着铁器时代的到来,铜箭被铁箭取代,当时其威力和箭矢身上那些阴狠的地方。还是没有被取消,反而一直流传到了现在。

    因此如果谁认为中国射出的将士,就如同其他国家那样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三角形箭头的话,可谓是大错特错的,华夏古代箭矢之狠毒,阴狠,可谓是让人胆寒。

    兵器本来就是杀人之用,古代华夏人显然十分的明白这一个真理,虽然没有让自己的头上再多一个光环,但是曹操很满意。有着这样的箭矢,就算射程没有达到顶峰时期的三百四十步,但是只要射中,足以让其丧失战斗力!

    连弩和弩的部分观看完毕之后,曹操在接下来的时间,则是观看了其他地方的一些研究和生产,由于曹操的原因,皇家兵工厂完全就等于后世所说的黑科技!

    兵工厂之中,除去生产连弩和弩之外,还有铠甲方面。比如宋朝那能够将整个士兵的大部分身体都包裹的步人甲。

    只不过任何一个新出现的产物,从生产到定型生产再到投入使用,其时间都是很长的,虽然此时第一套步人甲已经生产出来了。外表乌黑,看上去还算是威武霸气,但是其重量,足以让穿上它的士兵,根本走不动路,至于说杀敌什么的。还是算了吧。

    初次之外,还有各式各样的铠甲,当然有些是曹操脑子记忆之中的,有些则是各个工匠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制造出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