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个国家不管强大与否,如果只能被动挨打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必然不会长久。
更何况,危机危机,即是危险也是机遇,这一次五国讨伐,对于魏国来说,虽然十分的危险,但是如果撑过去的话,又未尝不是一个机会,最起码,在此时的曹操看来,眼前就有这么一个机会。
“陈爱卿此策甚好,然,五国伐魏,本来就名不正言不顺,若如只是将其打败,让其撤军,我大魏国威何在!”
曹操豁然站起,那久居上位而养成的气势,让下方的文武百官尽皆低头不语,对于这一次五国伐魏,文武百官不是不气,只是摸不准曹操的想法,如今曹操说出了这样的一番话,显然是不准备就光光将五国的军队打败这样的简单了。
想到这,文官不说,武官却是兴奋了起来,自古以来,战场都是武官夺取财富,地位和功劳的最好地方。
将文武百官的脸色尽皆收入眼中的曹操,将目光放到了荀攸的身上,开口道:“兵部尚书,朕即刻命令你下达两道旨意,其一传给徐州,命令其乘胜追击,夺下寿春,将吴国的势力给朕彻底的赶回扬州,长江以南,第二道命令,传给关中,告诉他们,朕即刻将再次派遣大将,率领大军入关中,凉国和秦国,这两个小国,朕昔日不灭了他们,他们不知感恩,反而刀刃相加,是可忍孰不可忍,大军到达之时,不但要打退三国的军队,更是要乘胜追击,一举将西凉给朕荡平了!”
荀攸一愣,这是要有大动作啊,凉,秦两国先不说,朝堂之上的文武百官心中都很清楚,这两国虽然号称是国,但是其内里到底是怎么样的,谁都清楚,想要消灭这两国,派遣一大将,率领数万军队足以。
但是寿春可不同啊,寿春乃是吴国北上的前线,真要夺取了寿春,就等于将吴国彻底的压制在了长江以南,这稍有不慎,就有再度开战的危险啊。
不过曹操金口已开,命令已下,再加上荀攸本人对于只挨打不还手同样感到憋屈,因此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奉命退下。
荀攸退下之后,曹操的目光就投射到了武官之中,既然决定这一次要灭掉凉,秦两国,那么率领大军入关中的武将人选,就要好好的选择一下,最终曹操将目光放到了张郃的身上:“张郃听令,朕命你率领大军五万入关中,汇合长安的十万守军,消灭凉,秦两国!”
打从曹操将目光放到自己的身上,心中就十分紧张的张郃,在听到曹操的命令之后,一抹喜色一闪而逝,出列拜道:“臣领命!”
第四百零四章 仁君曹操!?()
“陛下,老臣禀陛下,还有一件事,需要陛下圣裁!”
挥手让张郃退下之后,曹操将目光放到了,精气神显然很不错的老爷子程昱的身上,一抹暗光一闪而逝,开口道:“哦,不知何事,程卿尽管说来!”
“回禀陛下,据老臣得知,之前徐州之所以被攻破,完全是因为曹豹已经徐州一些世家所谓,这些人,深受君恩,不但不知道回报,反而忘恩负义,背叛我大魏,与吴军里应外合,打开徐州城门,致使徐州一日而陷,我徐州百姓,陷入战火和杀戮之中,如此不仁不义不忠之人,依老臣看来,必须要将其九族尽皆诛灭,才能够告慰在天的亡灵!”
九族尽灭,程昱的一番话,可谓是杀气腾腾,要知道虽然背叛大魏的徐州世家不算很多,勉强点来算,只有差不多三分之一,但是要知道,这个时候的世家,换一种说法,其实等同于是国中之国,每一个世家的人数最小的都有数百人之多,真的要将其九族尽皆灭亡的话,那么要杀的人,很有可能达到数千之众了。
想到这一点,不管是文臣还是武将统统都打了一个寒蝉,其中一名文臣,更是颤抖的出来,跪在了德阳大典之上,头低着道:“陛下,万万不可啊,真要诛灭九族,那死亡人数很有可能达到数千了,徐州刚刚从战火之中平复下来,此时万万不可在其波澜了啊!”
“哼,真是因为徐州刚刚从战火之中平复下来,此时才能够携威而行之,若如等到日后,在想要如此,那就千难万能了!”
程昱严厉的回了一句话后,不再理会那个身体颤抖的文臣,而是转向了曹操,声音坚定,宛如冷玉般道:“陛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若如曹豹这些背叛我大魏之人,不能得等惩罚,那么我大魏国威何在,陛下天威何在,还请陛下下令,逮捕曹豹等一干世家老小,将其九族,尽皆诛灭!”
“程尚书,你到底想要如何,徐州刚刚平复,你竟然就让陛下下达如此的杀令,岂不是让徐州再次生变吗?!”
“陛下,徐州人心刚刚平复,这个时候,若如大肆杀戮,将徐州世家九族诛杀,必然会使得徐州百姓,人心生变啊!”
“陛下万万不可,万万不可啊,杀戮数千人,此乃暴君之行啊!”
“。。。。。。”
程昱的一番话,可谓是让文官将火力全部都对准了他,一旁的武官,可是一番看好戏的样子,显然,就算有曹操这个后世的穿着来,文武不对头这个巨大的惯性,也不是曹操可以扭转了,当然,曹操也不想要扭转了。
毕竟要是臣下文武全部都同心同德,那么曹操倒是真的要头痛并且忧患了,眼神扫过了互相对视,眼中满是看好戏的武官,看向了下方那些一个个义正言辞,对着程昱开喷的文官身上。
对于这些文官,曹操也没有将其一棒子打死,他明白其中有些人是真的担心,一次性杀戮数千人,将会让徐州刚刚平定下来的人心再度生乱,但是同样的,曹操也很明白,有些人其实是完全为了为那些世家开拓罢了。
毕竟在科举还未出现,寒门世子还没有彻底成为朝堂之上的主力的时候,大部分官员其实都是出自各个州郡的世家之中的,当然,在早起的时候,这样的举措无疑是十分好的,能够让皇室通过此,将天下的大部分世家全部都拖上自己的战车,但是发展到此时,好的一面渐渐消失,不好的一面则是越来越明显了。
曹操虽然是穿越者,但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早期的时候,曹操不得不向世家实力低头,因此在朝堂之上,除去郭嘉,荀彧这些真正有大才的人,剩下的那些虽然有才,但是却是出自各个州郡世家的子弟。
那些,站出来为世家开口,阻止曹操下达杀令的文官之中,就有一部分是来自徐州,来自徐州世家,他们有些出身与那些世家,有些则是接受过那些世家的恩惠,被那些世家培养过!
隐藏在珠帘之中的眉头,微微皱了起来,却又快速的平复了下来,一边在心中暗暗想着陈都学宫之中的那些学生们,是不是差不多可以出来,替换掉一些世家之人,一边脸上却是洋溢着笑意道:“诸位爱卿说的有理,徐州刚刚平复,如果此时诛杀数千人,确实是容易引起一些变故,不过,程爱卿说的也对,若如曹豹这些背叛我大魏的人,不能得到应有的惩罚,那么我大魏国威何在,又如何能够令天上的亡魂安息,这样吧,该九族为三族,如此一来,即惩罚了曹豹等人,又能够不杀戮那么多人,让徐州百姓惊慌,让民心生变,可谓是一举两得,诸位爱卿认为呢?!”
曹操的话虽然是笑着说出来,话中透露出来的时候是在询问,但是不敢是最后那一抹坚定,不容拒绝的口气,还是那些因为得到了曹操的眼神示意,表情变得有些杀气腾腾起来,直直的看着文官的武将们,这一切都让那些文官们明白,这已经是曹操的底线了,再多说,那么接下来他们能不能够走出德阳殿就不好说了。
曹操该诛九族为三族,对于那些真行是为了杀戮太多人而担忧引起变故的文官们来说,已然足够让他们满意了,毕竟曹豹等人背叛大魏,却是不能不给于重罚,要不然的话,日后岂不是谁都可以背叛了,这不是儿戏了,因此这些文官们笑着高呼了一声陛下英明之后,就退了下去。
而那些为了世家出头的文官们,虽然心中不甘,但是大势之下,也只能无奈的退了下去,毕竟世家的恩情虽重,但是相比于自己的小命,那都是浮云啊浮云。
当然,此时不管是谁,对于上头笑眯眯的曹操,心中都是感慨万千,暗道一声狡诈,这样一番下来,曹操不但解决了曹豹等人,同时传出去之后,必然能够收获仁君的名声,毕竟该诛九族为三族,在不知情的百姓听来,这不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