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魏武曹操-第2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踔

    毕竟秦朝昔日就凭借这两地产出的粮食,而挥兵统一天下的,再加上关中长安拥有着三关之险,陇山之佑,可谓是尽占地利。

    加之长安地处关中,关中人的身份无疑就提高了,要知道自从战国之中,虽然全天下的人们都清楚的明白不管是关中人还是关东人都是华夏人,都是一个民族的,但是一些偏见还是存在的。

    对于关东的文人来说,他们的心中就是有些看不起关中的武人的,如果曹操定都关中,身为都城之人,关中武人的身份无论如何都能够比得上关东文人。

    西汉的强盛,在曹操看来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因为西汉时期的文武,在身份地位之上都是平等的,文武之争不太剧烈,不然不管汉武帝如何的雄才伟略,他首先要做的不是北伐匈奴,而是如何平息自己朝廷内部的文武之争了。

    西汉文武争斗不太剧烈,东汉却不是了,由于定都洛阳,失去首都之人身份的关中武人,其地位不可避免的降低,整个东汉,除去宦官、外戚之争外,文武之间的争斗更为剧烈,就好比日昔日,听闻董卓之身份乃是西凉的武夫之后,这些文臣们,心中的第一个感情那就是鄙夷和不屑。

    定都长安,可谓是得到了地利和人和方面的好处,然而,当曹操将定都长安的话说出口之后,得到的却不是同意,而是剧烈的反对。

    “王上,长安此时还处于战火之中,一国首都岂能受到战火之扰,王上,臣以为定都长安不妥!”

    “王上,长安虽好,然而此时却还陷于战火之中,再加之王上乃是魏王,王上所建之国乃是魏国,依臣看来,当按照古训,以战国之时的魏国国都大梁,也就是此时的陈都为我大魏国都!”

    “王上,陈都地处中原,四面八达,再加之王上经营陈都日久,且陈都乃是战国之时魏国国度,王上乃魏王,所建立之国乃魏国,以陈都为都,正是上上之选!”

    曹操定都长安,对于这些文臣们来说,是他们绝对不愿意看到的,西汉时期,武人的地位竟然和文人相比,甚至有的时候还超过了文人,这对于这些文臣们来说,是绝对不能容忍的,西汉之事,可一不可有二!

    “哼,陈都虽好,然而先不说处于陈都的汉天子,就光说陈都自身,虽身处中原,然而也正是因为此,使得陈都乃是兵家必争之地,再加上中原之地皆是平地,根本无险可守,而长安不同,不管是三关之险还是陇山之佑,都无不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地,王上,依末将看来,定都长安,方乃是上上之选!”

    文臣不愿意定都长安,但是武将却不一样了,事关日后武将的地位,身为武将之首,同事还是曹操同族的曹仁,亲自上阵了。

第三百四十二章 两都之策() 
“曹将军此话,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了吧。”

    一名文臣看了一眼曹仁,环顾在场的所有文武大臣,朗声道:“陈都虽然地处中原兵家必争之地,然而也正是因为此,悄悄说明了陈都的重要性和繁荣,曹将军认为定都陈都,与防守之上不利,说陈都乃是无险可守之地,那么,本人就有一个疑惑了,如果敌军大军兵临陈都城下,那么就不知道曹将军,你们的兵马在哪里,为何让敌军兵临城下,有朝一日若如真的发生了,那么一切都是你等之罪!”

    “嘿嘿,莫非曹将军为了定都长安,不惜将敌军放入陈都不成?!”

    “哼,我大魏兵锋之盛,远及北方塞外蛮夷之地,陈都地处中原,有朝一日若如真的被敌军兵临城下,那么,本官看也是因为某些人的原因!”

    文人最擅长嘴皮子,这一点就算是曹仁也是比不上的,那一声声的质问,就差没有说他曹仁,手持军权,心有不轨了。

    想到这,曹仁冷汗一下子下来了,干满跪地向着曹操抱拳道:“王上明见,末将万万没有如此之想,末将一心一意都是为了王上,为了我大魏的千秋基业而考虑!”

    “行了,起来吧,还有你们,都给孤住口!”

    文武之间的争论,吵的曹操可谓是心烦,这口气也就不太好了,其中火气之大,只要不是一个傻子,都能够听得出来。

    曹操可不是那些承袭先祖的皇位,而成为了天子的皇帝们,而是从尸山血海之中,一刀一枪,硬生生打出来的,他的威望,根本不是后世那些皇帝能够比拟的。

    不管是文臣还是手握大军的将军们,对于曹操都是十分的敬畏,因为他们很清楚,只要曹操想,那么他们就能够从今日的人上人,变成明日的人下人。

    摄于曹操之威,文武们也不在互相的嘲讽了,原本嘈杂的大殿,也一下子变得安静了起来,揉了揉眉头,曹操看向了一直安安静静的三省宰相和六部尚书,开口道:“武将们支持定都长安,文臣们支持定都陈都,你等对于此有何看法,是定都长安为好,还是定都陈都?”

    “臣等听从王上圣断!”

    对于文武之争到底是为何,荀彧等人心中都如明镜似的,按照他们本人来说,他们很清楚,不管如何,陈都是绝对不适合当做都城的,昔日战国之时魏国将此设立成都城,不过是无奈之举,要不是秦军兵锋,为了躲避秦军强盛的兵锋,魏国又怎么可能迁都到几乎无险可守的中原地区。

    不过明白归明白,他们九人虽然是文官之中的领头羊,是上层人,但是他们身上还是有着文官的烙印的,他们没有办法和自己同样属于一个阵营的文官们唱反调,政治阵营这个东东,可不是想要逃避就能够逃避的了。

    曹操心中大概也明白了九人心中的考量,虽然暗骂了一声九人都变成了官场之上的老油条,不过他们如此一来,倒是给了曹操一个台阶下。

    “长安有地利,然而此时却是时不时遭到战火侵袭,陈都虽然繁华,加之地处中原,四通八达,然而也正是因为此,让无险可守的陈都,一单遭遇大变,就很容易被攻下,因孤看来,不如如此,暂时定陈都为我大魏都城,等到日后天下一统,四海升平之时,再改长安为首都,该陈都为东都,诸位以为如何?”

    微微咳嗽了一声,曹操想了想,决定来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设立两都,这个方法在曹操看来,无疑是最好的,毕竟长安此时还真的不太适合当做首都。

    一国首都连续被敌军攻到城下也未免太过那个,就算曹操不在意,但是天下万民可是十分在意的。

    自古以来,不管是哪一任王朝,只要其首都遭遇到了战火,那么其王朝的威望和对天下的统治力都会遭遇到巨大的打击,而天下大乱,往往也是从此开始,遭遇一次都如此了,要是连续遭遇的话,那么曹操这个魏国,存在的时间也不会太久了。

    暂时将陈都设为首都,等到日后天下一统,再改长安为首都,在曹操看来,无疑是十分好的,可以说是很好的避免两都的害处,因此曹操虽然是在问底下的文武群臣,其实心中却是打定主意了,不管有没有人反对,他都会这样实行下去。

    还好,能够在官场上面安安稳稳活下来的人,“老奸巨猾”占据了大多数,曹操虽然没有明说,不过从他那口气之中,他们还是能够听得出来的。

    虽然有些不太满意,不过文臣们也知道,陈都确实不是很适合当做首都,此时这样也算是不错,要是再不依不挠下去的话,万一让曹操大怒,那么就得不偿失了。

    曹操的两都之政策,在一片王上圣明的呼声之中得到了确定,确定了首都和日后魏国朝廷体制的曹操,想了想,看了一下底下的文武大臣,发现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正准备,挥手让文武退下的时候,一个不甘寂寞的人站了出来,这个人就是华歆。

    说起来,华歆心中还是挺憋屈和郁闷的,因为他想象之中的,曹操因为封王,而看重自己和分赏自己的事情并没有发生,这让华歆刚刚一直都在不解和郁闷之中。

    对于华歆来说,明明看到了希望,但是却触摸不到,无疑是非常的难受的,想了半天,都不明白到底是为何的华歆,在听到曹操将陈都设立为首都之后,在看到曹操那一闪而过的目光,灵光一闪,只以为明白了什么。

    当然,要是曹操知道华歆心中的想法的话,一定会感到十分的无语,毕竟他刚刚那一扫而过的目光,只不过是下意识的而已,真行没有对华歆暗示什么。

    不过,显然华歆是不会知道曹操心中的想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