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6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景文马上问:“你们那里也有所谓女王吗?”

    “当然有,还不是你那个老部下王玄策干的好事啊!”房遗直说道。

    “怎么回事?”景文问道。

    而景文听了这两个家伙的解释,这才知道南方发生了什么事情。当时景文保举了这个王玄策去担任广州都督府的长史,实际上负责广州都督府的事情。而这个可是了不得了,直接掌握了广州附近的很多个州府的行政大权,实权是大大的。

    而王玄策也都没有忘记他的使命,也就是要开拓海上的丝绸之路,要去寻找道路。而他首先也就是弄了一些船只,然后命令人去开拓海路。而他分别派出了三支一百多人的队伍,然后让他们顺着沿海去出海。这些都是一些胆大包天的人,他们敢出海显然都是不简单的人了。而其中一路人居然顺着沿海杀到了相当于后世的越南一带,而这个时候叫做林邑国。

    “你不知道,这个林邑国其实早在汉朝时期是我们中华领土。而他们几次都叛变独立,然后都被征服。最近一次也就是隋朝时期,隋炀帝派出刘方去征服了他们。可是后来他们也就借助着隋末乱世,然后重新复国了。现在他们在哪里逍遥着呢!王玄策的人一去,一百多人应是把他们都一千多军队给打败了,那里的军队简直是是一群水货。本来王玄策手里面的人都不是什么精锐,在我们大唐也都是属于三流的,可是他们居然还能够以一当十,真是他们烂的一塌糊涂!”

    杜构丝毫不忌讳嘲笑那些林邑国的军队,因为王玄策手下的士兵都是大唐的三流部队。按照唐朝的规定,文武官员是分家的。可是也不是绝对的,一些地方官手里面都是有一些普通的部队,不过这些部队在唐朝所有军队里面也都是三流的。而这些三流部队居然打得林邑国十倍以上的部队丢盔弃甲,这个显然是令人无语。

    “林邑国还以为是天朝再次打过来了,所以他们马上组织大军过来想要围剿。不过他们知道了只有一百多人之后,他们也不敢怎么样。而王玄策的那个手下倒也是精明,没有直接冲突。双方也就在那里耗着,都是投鼠忌器。虽然林邑国人多势众,可是他们却担心如果灭了这支部队,然后中原也就会再次派出大军过来进攻。而那个唐军的指挥官也都知道要小心,如果勉强进攻自己恐怕都要覆灭,所以双方也都不敢先动手。”

    “之后那个林邑国居然主动请求再次成为我大唐的藩属国,然后效忠大唐!”

    景文听了这个,马上露出了笑意。这个王玄策还算是有一些本事的,居然派人到了后世越南一带,这个也都不简单了。不过这里也曾经是中国的领土,可是也都属于边缘地带了。从他们能够经常复国来看,这里中原统治的力量已经是非常弱,根本不可能能够深刻控制,这才让他们能够经常复国。不过中原迟早还会再次打回去,所以这个不能够放弃。

    “王玄策也不敢擅自做出决定,也就是让他们自己派出人手,去长安朝贡好了。接下来王玄策也都没有管他们,而是到处绘制海图,准备研究出一条商路。”杜构接着说道。

    景文皱起了眉头,问:“长安没有接到过林邑国来朝贡的使者的消息啊!”

    “没有?他们可是答应得好好的,说要来长安朝贡啊!”房遗直问道。

    而景文肯定的说:“没有,长安没有接到过人家来朝贡的消息。他们也都没有来称臣想要成为藩属国,所以王玄策难道被人骗了!”

    “好啊!这帮家伙,居然敢耍我们!”房遗直怒道。

    房遗直感觉好像受到了侮辱,明明答应了王玄策大人来长安朝贡,可是另一边马上也就根本不派人过来,原来人家都是蒙人的呢!作为一个大国,居然也就被人家这么懵了,这个怎么能容忍呢?

    “不行,我要回去,亲自到占城去,好好跟他们算账!”房遗直一副热血青年的样子说道。

    “占城?”景文有些好奇,好像这个词语有些熟悉。

    “占城也就是林邑国的首都,他们的首都叫做占城!”房遗直说道。

    “占城?占城稻?”景文马上开始联想了当年中学的课本里面曾经提到过的一件事情。

第1000章 1009、占城稻() 
景文听到了这个占城,也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占城稻。因为后世中学课本里面曾经提到过,北宋时期曾经引进了一种稻谷,因为来源于占城,所以也就是占城稻。而这种占城稻有很大好处,第一个也就耐旱,第二也就是不择地而生,绝大多数土地都能够种植。至于第三是因为生长周期短,从种下去到收获,完全可以不到六十天也就收获了。

    所以这种稻谷完全可以在合适的地方种植,而且一年可以种植几次。这个占城稻也许也就是最早的多季稻了,完全可以让粮食产量提升不少。而这个占城稻所在的后世越南地区,在后世也都是一个重要的粮食产地。在后世越南的大米可是很多地方都出名的,甚至抢夺了不少中国本地大米的市场。不过那里适合生产粮食,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地方。所以,景文也都对那里动心了。

    “皇上,这个占城稻对于我们大唐有百利而无一害,所以我们可以引进这个占城稻。只要引进了占城稻,那我们南方完全可以以占城稻为主。而北方土地坚硬干旱,不适合种植这种水稻。所以将来我们北方可以以小麦为主,而南方水田很多,可以种植水稻。这样将来我们将会形成北方以小麦为主,南方以水稻为主的局面。不过这些都是粮食,吃什么也都无所谓。”景文说道。

    景文跟李世民所说的这个东西,也就是在按照不同的地方推广不同的粮食作物。北方相对干旱,可以种植小麦这种比较耐旱的作物。而南方种植水稻,这样也可以利用上南方的水网资源。毕竟水稻需要很多水分,而北方在古代还不适合种植水稻。

    而历史上北方人也都是以小麦为主,而南方人是以水稻为主,这个也就是北麦南稻的说法了,这个也是按照当地环境来进行的划分。不过后世也都无所谓了,后世北方也有不少种植水稻的。可是那个是在后世各种水利设施完备,各种农业设备都很有优秀了的情况下才能够如此,不然根本不可能在北方种植水稻,就算有产量也不会很高。

    而南方推广水稻种植,这个是古代的情况如此。如果勉强在南方种植小麦,那最终也不会有什么好的收成,反而耽误了事情。而南方的水稻产量,可以说是很大的影响了全国农业产量。江南的粮食产量在未来只能够逐步提高,而占全国的粮食产量的比例也只是会逐步的增大,所以江南在这种情况下当然肯定是要进一步的提高江南大粮食产量。只有能够尽快的开发江南,才能够让北方获得粮食的反哺。

    而北方未来肯定是离不开南方的粮食反哺了,这个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所以如果能够推广这个占城稻,那接下来南方能够尽快的开发。大唐目前开发江南,不就是为了能够未来获得足够的粮食反哺吗?甚至到时候可以迁移百姓过去,这样让北方的人口压力降低很多。而原先历史上的唐朝中后期都可以证明了,北方尤其是关中一带的人口压力非常巨大,都逼迫得唐高宗武则天被被迫事实上的迁都了。

    “这个占城稻真的种下去只要五十多天也就可以收获了吗?如果这样,那是不是一年也就可以种植几次?如果这样的话,那当然好了。”李世民问道。

    景文肯定的说:“是的,不但是五十多天就可以收获,而且不会选择地方才生长,并且能够耐旱,所以说这种占城稻是不可多得的好种类。如果我们能够使用占城稻,那我们江南一带一年可以种植两次到三次水稻,这样完全可以让江南的粮食自给自足,不会依赖北方输血了。而这么下去也只是能够越来越好,让南方能够尽快的反哺我们北方的百姓。而只要能够让他们粮食产量增加很多,那江南开发的速度也就快了很多。至于我们到时候也就不用靠着北方远距离的调运粮食过去,完全可以本土自己生产,让他们能够自己生存下来。”

    唐朝时期和后来的明清时期完全不一样,后世明清时期北方需要南方的稻米进行漕运输血。可是唐朝反而不一样,唐朝北方反而需要提供粮食来帮助开发南方。现在南方土地刚刚初步开发,产量还不算很高。而且这个时代的水稻产量也不高,生产周期也很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