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弄臣-第5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是景文马上反驳:“我们的商税多了,那你们羡慕。那我再问一句,那长安关中一带的农税多,而南方的江南刚刚开发,人口还不多,那是不是我们关中一带的税赋也要拿去江南给他们呢?按照你的理论,都是我们大唐,为什么如此不平均呢?”

    “这个……”金谋言也无话可说。

    景文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金谋言这个平均的理论非常荒谬。每个地方的发展水平,官员的管理能力,还有人口数量,土地肥沃程度,甚至是百姓官员的思想,都存在不同的差异。而这些差异也就造成了各地方的税收还有经济发展不同,所以难免会造成不同地方的官府收入的不同,进一步影响了国家的政策变化。可是如果按照金谋言的理论,那是不是富裕的地方那就要拿出一部分钱“平均”给那些收入低的地方呢?

    当然,按照国家的治理,确实应该从富裕的地方拿出一部分钱来补贴那些贫困的地方,帮助贫困的地方开发建设,比如说现在的大唐江南大开发也就是如此。可是,这个拿出一部分钱并不代表也就是要彻底把自己的钱拿去平均,绝对的平均主义是要不得的。如果这样,不就是大家都去吃大锅饭了吗?至于大锅饭的危害,肯定很多人都知道了。如果全部的州府县城,不分各种情况,一概的把财政收入都平均了,没有任何先后顺序,那最后造成的结果那注定是大家都无法发展。

    只要是一个正常的政治家,都知道先富带后富的思维。先集中力量发展某一个地区,然后让那个地区带动周围的地区一起富裕,这个是古今官员都明白的道理。可是金谋言刚才那个理由就非常荒谬了,说什么孟津县的商业税太多,所以必须要拿来给大家平均一下。这个和那些大锅饭平均主义有什么不同?如果他这番言论说出去了,不知道要得罪多少富裕地方的地方官。

    而如果这样子的平均下去,没有重点的开发地方,那就和撒胡椒面一样,一点用处都没有。到了最后,只能够是没有重点,结果大家都无法发展起来。所以,金谋言这个理论是非常荒谬的,就连景文这个二流政治家都明白的道理,他居然说错了。金谋言真的想要抽自己一个嘴巴,刚才这是说了什么,这种荒唐的话都说出来了?原先金谋言不过是被那些下属逼迫,结果只能够过来帮他们说话。

    可是现在居然被人抨击了,这个让金谋言有些脸红。如果要说金谋言心里面想的事情,他根本不会管什么这些商业税是在孟津县还是在别的县。反正孟津县也是洛阳赋的下属县城,也就不存在什么煮熟的鸭子飞了的道理。反正都是在洛阳,他这个洛阳府的管理者能够有什么想法呢?可是别的县就不同了,他们认为是孟津县抢了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当是有意见的。

    这个也就是所谓的屁股决定脑袋,金谋言是洛阳的管理者,他反正都是在自己手下,无所谓。而别的县的县令也就不同了,他们根本不会想着什么大局观,他们只是想着自己县城能够获得商业税收,别的他们可不想多管。反正,他们看到了孟津县抢走了他们的税赋,也就一阵眼红。

第764章 773、农业税也坑爹(上)() 
景文根本不理会那些眼红的人,因为他们也都是拿自己没有办法,所以才如此。如果他们能够让那些管理服务态度好一些,那那些商人也未必不会到他们那里去。可是他们自己身为官吏,自然拉不下脸来去为百姓服务,所以他们注定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老爷,那百姓怎么可能喜欢他们呢?所以,他们肯定是无法收到足够的商业税的,这个也怪不了景文。所以,景文才不会理会他们,自己扭头就走。而他们难道还能够带人过来抢劫税赋吗?这个显然不可能。至于他们去告状,那景文也不怕,要说告状景文在长安里面的实力比他们强大多了。

    “马周,你不用管那些鸟人,我给你撑腰。只要把把商业税手上来,那我们也就可以高枕无忧。到时候,不但可以拿商业税作为担保贷款,并且我们还要在这里建立一个以商业为主的商贸区,这样我们不就是可以发财了吗?你不用理会那些鸟人,他们都是吃不着葡萄就说葡萄酸的家伙,你跟他们计较,那只能拉低自己的格调。只要不理会他们,他们也就是嚷嚷两句而已。难道,他们还能够过来把你怎么样吗?”景文说道。

    “多谢节帅教诲!”马周马上说道。

    景文和马周坐着牛车慢慢的往孟津县赶去,现在不是赶路,所以也就做牛车了。而景文居然听到了旁边有百姓在说话,这个让他有些意外。

    “哎,张老三,去年朝廷的税赋也真是有些高了。”一个看起来像是农民的人说道。

    “不是朝廷的税赋高,而是那些奸商趁机抬价,所以我们才会如此。”那个张老三说道。

    而另一个农民也说:“都是这帮奸商,趁着朝廷收税的时候,就趁机大赚一笔。每次交税的时候,他们都要趁机把我们的粮食压低价格,并且太高布匹的价格,这下我们可就惨了。我们这样平白无故的就要多交了很多税赋,日子真是有些无奈。”

    而景文听到了这个,有些惊讶。景文没有想到,居然还会有农民在抱怨这个税赋高,这个真是令人吃惊。按照景文在大唐中央的了解,现在中央朝天可是一直在轻薄税赋,修生养息。如果不是税率太低,那也不会造成现在大唐财政如此艰难。可是在这种轻薄税赋的情况下,百姓居然还是说有压力,这个可就是让景文有些惊讶。毕竟如果这种情况下都有压力了,那恐怕如果接下来提高税赋,那百姓的压力不就是更大了吗?

    “老乡,你等一下好吗?”景文叫住了他们。

    “大人,你叫我们有何事?”张老三问道。

    景文马上说:“老乡,刚才听你们议论,你们认为朝廷现在的税赋很高吗?现在朝廷一直可是在修生养息,怎么你们还会觉得有很大压力呢?”

    张老三和另一个农民对视了一眼,马上说:“大人,不高不高,朝廷与民修生养息,一点都不高。”

    张老三和另外一个农民明显以为景文是下来暗访的官员了,所以他们都不敢说高。毕竟,古代农民从来都是被官府欺压惯了,所以也都一时不敢向官府说什么税赋高。可是,景文却一直在好奇,这里面到底有什么问题呢?

    景文马上严肃的说:“说实话!”

    而张老三看见了景文看起来是真的想要问,也就说:“朝廷的税赋,其实并不高,可是都是那些奸商造成的。因为朝廷每年要收的税赋是每丁两石粮食,这个是租。再加上绢两丈,绵三两。或者是布两丈四尺,麻三斤。这个就是调。并且,我们还要服徭役。每人每年都要给官府服徭役二十日,为正常役。当然,如果不服役,也可以通过缴纳三尺绢或者是三尺六的布来抵消一日的徭役,这个就是庸。当然,如果官府增加徭役,那可以相应的减免租调。这个是前几天,税吏来给我们做普及的。”

    而听到了张老三的话,马周马上说:“节帅,这是前几天秉承节帅你的想法,让税吏去给普通百姓讲解关于租庸调的内容,给百姓讲解应该还算是比较清楚的。所以,他们才能回答出来。这个也就是我们大唐目前秉承前隋的规矩,收取的租庸调的税赋。这个也是就我们目前的税赋制度,而我们一直都是这么执行的,能够有什么问题?如果有问题,之前我们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可是景文却思考的不是这些,而是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个按理说应该不高,可是你们为什么感觉有压力呢?”马周主动问。

    而那张老三和另外一个农民想了一下,然后还是咬牙说:“大人,事情是这样的。我们每年年底秋收的时候,都要交税。而因为官府收取的是两种东西,分别是粮食还有绢布。而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用粮食来换取绢布,才能够交税。可是这个时候,所有人都一起拿着粮食换取绢布,粮食太多,所以也就变得低贱了。而那些绢布也因为一时之间需要太多人需要,所以造成了上涨。可是那些无良的奸商,往往趁着这个时候压低粮食价格,然后抬高绢布的价格,所以我们损失也不小。可是平常的时候,官府催着很急,我们也就没有办法了,只能够割肉便宜卖了粮食,然后换取昂贵的绢布用来交税。所以,我们恐怕实际上付出的东西,比起朝廷规定要缴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