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文先不管什么是雅致人物,他首先找到了一家长安附近的造纸作坊,想要试验一下自己的造纸技术。而长安即使在唐朝建国前也是隋朝的大城市,各种设施都非常充足,所以景文非常容易的找到了一家造纸作坊。不过这家作坊不是生产宣纸的,而是生产硬黄纸的。景文把这个造纸作坊包下来了一天,给足了那个老板“承包费”,然后那个老板就欢天喜地的离开了。而景文和那些造纸作坊的人正在研究新型的造纸技术。
“你们平常造纸的周期要多久?”景文问道。
那个造纸工头问:“什么是周期?”
“周期就是你们造出一批纸要多久?跟古人说话真是费劲!”景文吐槽道。
工头回答:“我们每次生产一批纸,都要数月时间。尤其是浸泡材料,都要百日以上。”
“那你们浸泡竹子的时候你们做什么?”景文问道。
“我们在做别的兼职啊!”工头回答。
景文差点晕倒,这个工头的回答很好很强大。景文终于知道这个时代的纸张为什么这么贵了,恐怕是古人的思想出问题了。
古代人作为生产工作,根本没有形成什么工序的思想。他们都是一个人从头负责到尾,从浸泡竹子到最后的生产都是由一个人来负责。而造纸需要花费时间最久的工序也就是浸泡原材料,让那些原材料充分的发酵。这个过程至少要百日以上,所以花费时间很长。而真正开始造纸,那就是根本花费不了多少时间,至少需要几天而已。
这么算来,造成纸张真正昂贵的其实也就是因为浸泡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成本,并不是所谓的造纸太过复杂了。这个完全是因为古代的管理方法出了问题,所以才造成了这个原因。如果古代能够有所谓的生产计划书,那根本不会有这个问题。只要实现制定好生产计划,那可以每天都有工作开工,然后每天都把原材料扔到水里面发酵,这样能够维持持续不断的开工。
可是古人的思维让景文无法理解,他们竟然浸泡的时候干脆就不理会了,让那些雇员去做别的。而任由那些竹子在浸泡,平白无故的消耗时间。只有到了竹子浸泡够了之后,那才会召集雇员过来一起生产,曾就是古代的生产流程。
“坑!果然是巨坑!连生产流程都没有安排好,就这么开工生产了?这个就是古代的所谓作坊?这样不是在增加成本吗?如果是我,我完全可以设计一个流水线,这样造纸的速度不就是大大增加了吗?”景文看着那些慵懒的工人说道。
景文明白了,古代所谓的造纸成本高,那完全是自找的。要是能够妥善安排好造纸流程,那就不会有这种事情。只要把那个浸泡原材料的过程用来生产东西,妥善制定好生产计划,那根本不会有问题。
其实,景文这么要求古人能妥善安排生产工艺流程,这个就有些难为古人了。所谓的生产工艺流程,那是要在工业达到一定程度才有人研究。而这个时代,工业根本没有发展,全国九成以上的人口都是农业人口个,根本不会想到工业的事情。只有少部分商人的投资,可是也很少会投资大到工业上。这种纸张属于奢侈品,因为昂贵,所以造成了市场需求不大。而市场需求不大,所以造成了生产规模小,这个就更是一个恶性循环。大家都不想着怎么提高效率,这个就造成了一个思维误区了。
而纸张的质量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材料的原因。不同材料制造的纸张效果不一样,质量也不一样。最好的宣纸就是利用青檀树的树皮来制造的,价格昂贵。而想要制造出好质量好,并且价格低廉的纸张那就需要特殊的材料。
不过,景文恰好后世是南方人,他知道一种东西质量好,数量多,并且可以用来造纸的。
第48章 50、造纸和活字(下)()
景文既然打算要造纸,那自然要准备好造纸的材料。如果用木材来制作,那恐怕根本就需要花费的时间很长的。光是浸泡和发酵就需要几个月,所以景文打算利用别的东西造纸。而景文后世是一个南方人,所以他知道应该用什么东西来造纸。
“薛雪小姐,我们平常酒楼采购红糖是去哪里采购的呢?”景文问道。
薛雪说:“我们就是去城外的榨糖作坊购买的,他们使用甘蔗来榨糖。”
在唐朝,蔗糖并不是什么稀奇的,早在先秦周朝时期就传入了中国,后来一直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用调味料。唐朝的榨糖行业也都是非常多的,达官贵人都喜欢吃糖。所以,在中国这个时期并不缺乏蔗糖,反而非常丰富。
“薛雪小姐,你派一个人去到那些生产蔗糖的那些作坊,却和他们要一些甘蔗渣回来。”景文说道。
“甘蔗渣?要甘蔗渣有什么用处呢?”薛雪问道。
“我要用甘蔗渣来造纸。”景文说。
“用甘蔗渣来造纸?这个行吗?“薛雪问道。
一直以来,造纸都是用木材或者说竹子俩造纸的,可是景文居然说要用甘蔗渣来造纸,这个就有些令人吃惊了。
可是景文却知道,甘蔗渣是能够造纸的。虽然甘蔗渣造纸没有那些木材和竹子造纸要好,可是对于古代人来说那已经非常不错了。甘蔗渣成本不算高,并且能容易发酵,不会大量砍伐树木。而且这个甘蔗渣也能够来源广泛,不会有原材料的缺乏。甚至,如果用甘蔗渣来造纸,还能够带动蔗糖行业发展,这个可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
很快,薛雪就从一家长期合作的榨糖作坊哪里弄来了不少甘蔗渣滓。并且还是专门选择那些已经有一段时间的甘蔗渣,经过了充分发酵的。那些甘蔗渣榨糖作坊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处理,所以既然有人愿意要,那他们就给了,甚至连钱都没有收,只要景文愿意拉走就随便拉走。
“好了,你们把这些甘蔗渣统统捣碎,然后按照平常的工作,做成纸浆。”景文说道。
而那些造纸作坊的雇员看到了这个,有些不相信这个甘蔗渣能够造纸。不过现在景文把他们都承包下来了,那他们自然就要按照景文的命令来造纸,所以他们还是听从了景文的命令。他们开始把这些甘蔗渣弄到了蒸笼里面蒸煮,很快就整好了。
因为甘蔗渣比木材竹子要软,而且这些甘蔗渣已经是发酵时间很久了,不用担心有什么不好的。所以蒸煮的时间反而短了很多,不到两天就够了。在这个时候,景文看到那些造纸作坊的雇员都拿出了甘蔗渣,捣碎之后成了纸浆。
“你们等一下,你们把里面的蔗髓去掉之后,再把纸浆弄好。”景文说道。
景文知道甘蔗造纸还有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有蔗髓。蔗髓并没有纤维的粘性,所以根本不可能用来造纸,应该在这个时候去掉。
而那些造纸作坊的雇员都按照加景文的安排来制造了,接着就按照过去的方法,用竹帘来过滤掉那些水分,然后把竹帘上面的纸浆倒扣平铺在了一个平面上。
“这个甘蔗造纸真的能行吗?”薛雪还是怀疑的问道。
景文却肯定的回答;“可以,完全可以的。你不信你就看着吧,等下这些纸张就可以出来了。到时候一种新型的纸张就出来了,不但制造时间短,并且可以低成本的造纸。几乎天天都可以弄出纸张,这样我们可以让天下人都读得起书。”
“如果天下人都读得起书,那恐怕你的功德就大了。“薛雪说道。
如果天下都能够用上便宜的纸张,那这个不是莫大的功德吗?到时候,谁敢说景文只是一个铜臭味的商人呢?甚至,很多人都会支持这个生意。
这张纸很快就干了,而薛雪拿起毛笔,在这个纸上开始试验了几笔,然后说:“这个纸张果然不错,虽然比不上宣纸,可是也不差了。”
接着景文也拿起了那张纸,用手扯了扯,发现这个纸张的韧性还是不错的,也点了点头。因为如果纸张韧性不够,那恐怕很容易碎裂那也没有用。只有韧性充足,这样才能够做好。
“好了,接下来应该制作活字印刷术了。”景文暗想。
活字印刷术其实非常简单,也就是把一个个的小字体可在一个个的印章上面,然后需要印刷的时候就按照需要的文字拼接起来,这样就能够印成一本书了。
这个发明看起来非常简单,可是却节省了无数雕版的成本,也不用那些雕工每个每页书都要弄一个雕版了。这样节省的成本也就更低很多,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