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技大飞跃-第2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的祖籍是滇南省中甸县。”

    邱少辉不由惊呼:“哇!原来是香格里拉!那里真是人杰地灵啊!”

    李海说道:“赵总所讲的是古代地名,小邱你怎么也知道那是香格里拉?”

    “大学期间我跟随导师去过那里考察,主要是制作原始森林的生物标本,当时雇佣一个老山民做导游,他介绍得很详细,所以我记得古地名。”

    其实,这是赵丹岚故意而为之,用来试探老板的见识和阅历。

    本来她以为小伙子不可能识破,没想到他们的知识面相当广。

    赵丹岚轻舒一口气,心头涌起良朋满座的感觉。对于未来的担忧,明显消减了几分。

    李海浑然不觉赵丹岚的小九九,自顾自问道:“赵总,我有一件关于中甸的重要事情,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呗!”

    “中甸的原始森林正是松茸的产地,而我需要大量的松茸,特别是熙茸。”说到这里,李海停顿不语。

    所谓熙茸,便是极品松茸。

    定级的标准很复杂,但长度最直观。

    凡是16厘米以上的松茸,不出意外都是熙茸。

    其中蕴含的活性物质远远超过普通松茸,李海遍寻不着。

    这没毛病。

    因为全球范围内,只有三个国家产出松茸。

    分别是华夏,高丽,扶桑。年产量不足六千吨。其中的熙茸不到一千吨。

    珍稀程度,可见一斑。

    绝对是权贵和富豪的盘中餐,平头老百姓想也不用想。

    “我刚才说,我的祖籍是中甸,所以你懂得。”

    “这么说,中甸老家没有亲戚朋友了?”

    “没错。所有直系全部迁居了。”

    李海大失所望,随口就问:“没回去扫墓?”

    “每年清明节回去扫墓,这是必须的,连我这个小女子也是风雨无阻。”

    “说明你在中甸老家还是有朋友的嘛!比如说,邻里乡亲之类的”

    赵丹岚闻弦歌知雅意,但又不接话茬,反而拒绝:“松茸我可以帮你代购,但熙茸几乎不可能。”

    李海颓然一叹,意兴阑珊地说道:“也罢,就请赵总帮我尽量多买一些松茸。”

    “能不能告诉我为什么如此迫切地需求松茸和熙茸?”

    “用途有两个。一是小邱的生物实验室需要样本深入研究松茸的特性,一是我家的祖传药方需要松茸作为君药。”李海说到祖传药方的时候,一点也不脸红。

    原来如此!

    是用于研究和制药,而不是日常当菜嚼,那就帮一下呗!

    赵丹岚瞥向电视机,在那刚刚开始的新闻联播里,果然映出闺蜜的身影。

    “我认识那位女翻译,如果李董确实有需要,每隔半年匀一两株熙茸用于生物研究,应该不是难事。”

    握草!

    直达天听啊!

    原来赵丹岚这么牛?

    这种人脉简直惊天动地。

    霎那间,赵丹岚的身价急剧飙升。

    李海有一种天上掉馅饼的感觉,年薪百万简直就是白菜价。

第22章 象牙塔的龌龊() 
事实上,赵丹岚的出身背景绝对不简单,所以她才能交上新闻联播中的那位闺蜜。

    由于中甸那种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上的机遇,她的祖上曾经是老红軍的一员。

    而且是爬雪山,过草地,活下来的那一种。

    这样的家庭背景牛不牛?

    牛到没朋友!

    但她从来不曾炫耀,反而刻意隐瞒。

    要不然,她的工资绝对不止一万八,岗位也不止经理。

    她之所以选择这时候爆料,是因为大龙图的情况比白都特殊了一百倍。

    一方面她想彻底坐实首席执行官的高位,以免徒有其表,从而实现心中的蓝图;另一方面人生地不熟,她担心本地派纠缠不清而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饶是如此,她也只是简单地说一句“认识那位女翻译”,并没有详细介绍过往。

    然而,足矣!

    起码已经把“本地派”邱少辉震慑住了,他挑起大拇指,由衷赞道:“佩服,佩服,赵总真是了不起啊!”

    便是李海也无法淡定,但又刚刚结识,不便多言。

    只能留待以后再表示。

    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只要你有能力,反正我不会亏待你!

    “走!吃大餐了!这里的原生态海鲜,味道很不错,赵总初来乍到,不妨尝一尝!”

    “稍等片刻,我去补个妆”

    邱少辉目送赵丹岚离开厅室,走进卧室,低声问道:“那我先回去了?”

    “回去干什么?一起吃饭去!”

    “可是,好像有点不方便吧?”

    “有啥不方便?我心坦荡荡,你可千万不要多想喔!”

    邱少辉确实想多了。他认为自己是一百瓦的电灯泡,不能坏其好事,应该成人之美。

    但他绝对不承认,干笑道:“嘿嘿,那就一起去呗!呃,对了,李董你刚才说的生物实验室是真的吗?”

    李海笑道:“明天你寻找办公大楼的时候,一定要选择面积足够大的楼盘,最好是整幢租下来,然后装修成生物实验室并且添置相应的设备和仪器。等到资金充足的那一天,再把大楼买下来!”

    哈哈哈

    原来是动真格的!

    不枉我学了那么长时间的生物工程!

    就算现在一无所有,就算从零开始,就算筚路蓝缕,又有何妨?

    老板所谋甚大啊!

    邱少辉激动难抑,但又感到忐忑不安:“我经验不足,恐怕难以成事,能不能把我的大学导师拉过来主持工作?”

    “哦?你的导师?是教授?还是海龟?今年多大岁数?”

    “他名叫方伟国,今年36岁,既不是教授,也不是海龟,但学术水平很高,动手能力也很强,足以任事!”

    “很高有多高?有没有相应的论文介绍给我拜读一下?”

    邱少辉火热的目光顿时黯淡下来,随口报出一篇论文的标题。

    ——浅析中医之先进与西医之危害

    李海迅速搜索,很快就在手机中找到电子版的同一篇文章。

    如今的李海已非吴下阿蒙,至少是培养基的半个专家。

    他一目十行地浏览完毕,一点也不虚地给出点评。

    “论文的学术水平还是相当不错的,起码我看不出毛病,甚至看了以后顿生一种深以为然的感觉。问题是,方伟国只是第三作者而非第一作者,好像有点蹭饭蹭热度的嫌疑?”

    邱少辉脖子一粗,悍然争辩:“这篇论文实际上是由我的导师一手撰写的,从初稿到定稿,我全程参与,一清二楚。只不过我的导师身微言轻,地位不显,只能无奈地屈从于实验室的领衔教授”

    根据邱少辉的介绍,论文上注明的第一作者就是主持实验室的老教授,而第二作者则是副校长。

    方伟国明明是撰稿人,却又屈居第三作者。

    不公平,对不对?

    这还不止呢!

    不仅仅是论文不公平,还有日常工作也是百般压迫。

    据说,方伟国既是生物实验室的生力军和顶梁柱,同时也是做牛做马的苦力。

    他承担的脏活累活还有技术活一应俱全,但又无缘于荣誉。

    便是职称,也只是讲师。

    想晋升教授?慢慢熬吧!

    简单地说,这是发生在象牙塔的龌龊。

    一点也不奇怪,反而是常态。

    以至于邱少辉忿忿不平,拔刀相助,想把导师解救出来。

    “只要李董同意,他肯定愿意,因为他对我很关照,私交也不错,私下里他多次抱怨过,恨不得出来单干,奈何一没资金二没赞助,他只能在学校里继续沉沦下去!”

    “那么他负责的项目是什么?”

    “表面上,他在研究实验室安排的科研项目,也就是癌症和艾滋病;暗地里,他偷偷地研究感冒的病理。”

    李海双眼一眯,十分急切地问道:“他现在有没有相应的成果?”

    “他的观点是,癌症和艾滋病根本不可能在短期内攻克,说是假大空也不为过,说是骗取项目资金也不为过,反而是微不足道的感冒,呃,中医称感冒为伤寒,才是最好的切入点。所以,他现有的成果主要集中在伤寒上!”

    一瞬间,李海想起启明星的论断。

    那一天从陈丽云的茶叶店里出来以后,在回家的途中,李海和启明星一路闲聊,话题主要集中在“梦境”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