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极品父子大唐游记-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般酒楼都是文人雅士聚集的场所,饮酒作诗,交谈甚欢,结义金兰什么的,都是一群穷书生为了结交朋友特意展示自己的文采,以此讨酒一杯。

    当然,酒楼也是卖诗的最佳场所,怀揣余囊,战事不关己,我有钱我就花。所谓的卖诗,正是这种有钱没地方花的人,在酒足饭饱后,搞的一些娱乐节目。

    父子俩来到了一家玉凤酒楼,还未进门就听闻楼上不绝于耳的欢声雀跃。

    看来是来对地方了,父子俩对视一笑。

    说到诗词歌赋,怕是没人比得过这两父子了吧?拥有几千年积累的知识,除非里头还有一个现代人,而且是饱读经书的那种。

    一张四方桌,却围着七八个风度翩翩的青年,

    “好,待本秀才作诗一首,听好了:一朝一夕一文酒,三生三世三回头。今朝有酒度今朝,明日无银待来生!”

    “好!好。。。”

    “好!”语毕,众书生纷纷道好。

    那位作诗的秀才喝了一碗酒,抱拳,一副很谦虚的模样:“见笑了,见笑了!”

    这是什么诗?句句有酒,句句今生来世的,你来世指不定是头猪呢?

    突然一个肥头胖耳,穿着锦衣绸服的大官人走到作诗秀才面前。

    “方才听闻公子作诗,甚待我心,不知此诗可卖否?”竟然是为了刚刚那首诗而来?

    还要买那首诗?

    天呐,父子俩满头的黑线,这样也行?随随便便作了一首诗,竟然还能卖出去?

    秀才见猎心喜,很爽快地就答应了:“若是老爷喜欢,便十两银子送您了!”

    几句一般人都能说出来的话,竟能卖出一百文钱的高价?

    “十两?可以,请公子为这首诗提名!”看到秀才如此爽快就答应了,大官人也不含糊,马上就从怀中拿出十两沉甸甸的银子。

    命人拿来了笔墨纸砚。

    这首名叫《酒来生》的诗就问世了!大官人拿到诗,却没有离开的意思,而是回到了自己的桌子上,很仔细地观察着这几个青年。

    这种方式的卖诗,极少会出现在其他地方,除了酒楼。

    就连日后的李白,也会穷得想去卖诗。

    这大官人怕是相中了秀才的才学,以后秀才若是能有所成就,那这首诗的价值绝对不止十两银子了。

    这种才学也叫好?

    张万青迈着小步,走向那四方桌。

    边走嘴里边大声念着:“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语毕,全场一阵寂静,落针可闻。

    那边的秀才手中的酒壶漏着酒,那边的店小二一盆菜肴早已掉落在地上,更甚的是那肥头胖耳的大官人,在听闻这首诗之后,竟陷入了无尽的回忆之中。

    “好,好,好,好一句将进酒,好一句杯莫停,敢问小兄弟这首诗可是你作的?”一个看似只有三十七八岁的青年出现在了张万青身后。

    青年面带笑容,一双眼几乎与那大官人一般无二。

    尽是数不清道不尽的回忆。仿佛这首诗已经将他们带入了将进酒杯莫停的场景。

    要是他们知道,这首诗在那个时代,每个小学生都会,该作何感想呢?

    “不错,正是在下!”张万青很礼貌地行了一礼,依照古代的形式行礼。

    “敢问,能否将这首诗卖与我?我愿高价索取!”直接明了,青年表达了来意。

    高价?有多高?貌似唐代并没有流通所谓的银票子,大家都是真金白银的带出门。

    “不知,这位公子以多少高价买呢?”张全突然走了过来,他并不关心诗卖给谁,他关心的只是多少钱。

    “一百两如何?”青年想了想,回答道。

    一首诗一百两?这可是唐朝建立以来第一次出这么高的价去买一首诗的版权啊!

    但一百两却不能解张家父子的燃眉之急。张全摇了摇头,看向了儿子。

    若是随意提价,就怕对方不买。

    继承了张氏父子的记忆,张全跟张万青如何不知唐朝当下的情况呢。

    “这样吧,我再作四首诗,合共五首,四百两卖与你如何?”有时候打折比讨价还价更能卖出东西。

    五首诗,一共四百两,这跟一首一百两完全是两个概念。

    “这。。。在下可没带那么多现银!”青年却摇了摇头。

    《将进酒》这首诗是后来李白作的,要是日后的李白知道实情会作何感想呢?

    (本章完)

第3章 李建成() 
确实,谁会闲着无聊带着二十斤重的东西出门呢?

    张万青本想一劳永逸,却形势逼人啊!

    “不过。。。”那青年突然说道。

    这一句不过。。。似乎有戏啊?

    “若是公子作诗当真作得好,在下可以为公子召开一次卖诗大会!”青年道。

    卖诗大会?张万青岂能不知卖诗大会是什么意思?就好比一场拍卖一般,价高者得。

    “敢问,阁下名讳?”张万青却问起了对方的名号。

    若不是位高权重之人,这种大会岂能说办就办?这就令张万青更加确信了,眼前这个三十几岁的青年,不简单啊!

    “呵呵,在下单姓李,后面就不必多说了吧?”青年笑道。

    单单一个李字,足以证明的事很多,而在唐朝,姓李的,且位高权重的,除了皇室,再无他人!

    李渊十几个儿子,而在武德九年,上了三十且接近四十的,怕只有李渊的长子,李建成了;如今的李世民也只有二十七岁。

    李建成李元吉,于今年七月份,死于玄武门之变。

    “阁下位高权重,出现在市井花楼,未免。。。”张万青挑了挑眉。

    像李建成这样的太子,一般不是应该坐在阁殿里学习如何从政吗?

    这般提问,倒让李建成一阵尴尬,本来就是微服出巡,没想到还是被认出来了。

    “本殿。。。咳咳,本公子向来喜好诗词歌赋,今出现在此也是情理之中啊!”李建成尴尬一笑,回答了张万青的疑问。

    李建成确实喜好诗词,自幼就熟读经书的他,已经是被李渊内定为皇帝的不二人选,只是后来的变故,令他。。。咳咳,死在了亲弟弟手上。

    “那,咱们开始吧,余囊应急,只求速战速决!”

    话已至此,张万青并不想再浪费时间,有钱赚是好事,可是今晚一过,凑不到那三百五十两银子,自己跟父亲就要无家可归了!

    一个没有什么商业头脑的人,还是别异想天开地从商,安心做自己的布料店不好吗?一来就留了这么个烂摊子给张万青父子。

    “却不知,小兄弟可备好诗词?”张万青的称呼由公子变成了小兄弟,可见张万青初露锋芒便遇伯乐。

    李建成喜欢得紧啊!

    “要都少便有多少!”张万青会心一笑。

    笑话,唐诗三百首,自己早已背的滚瓜烂熟,何愁无诗之有?

    只见李建成对一个下属模样的中年人说了几句,那中年人便开始张罗起来。

    早间也有许多人听到了张万青吟的《将进酒》,堪称绝句,所以,众人听闻那位少年要召开卖诗大会,纷纷踊跃地报了名。

    仅仅是一炷香的功夫,酒楼大堂全部坐满了人,有的没有座位硬是在外头随便找了几张树叶,就地而坐。

    各个满心地期待。

    张万青也不浪费时间,连开场白都省去了,直接就进入了正题。

    “在下不才,愿卖几首诗,以谋生路,下面第一首,为五言绝句!”

    一首《渡荆门送别》就此问世: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众人也就此陷入无限地回忆之中。回想起渡荆门送友人之情景,内有不舍,外亦有不舍。

    山荒野水,万里送舟。

    张万青这首诗,令众人陷入了异常的安静之态。

    他们不是觉得这首诗不好,而是觉得,诗是需要回味的。

    “在下不才,觉得这首诗绝对有一百两的价格!”李建成第一个站了出来,首先报出了自己的价格。

    一百两,很多人心中无比纠结,因为这首诗确实值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