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路线和选择支点。但在攀登人工岩壁时要贴得很近。在自然岩壁攀登时,上、下肢要协调舒展,攀岩要有节奏,上拉、下登要同时用力,身体重心一定要落在脚上,保持面向岩壁、三点固定支撑、直立于岩壁、三点固定支撑、直立于岩壁上的攀登姿势。”
鲁小鱼根据至尊宝的指示做得像模像样,一点都不像一个初学者。三百壮士也十分认真地穿戴好攀登的工具在一旁跟着一边观看着至尊宝的现场教学一边自己也捣鼓起来。这边他们在抓紧时间进行临时的训练,另外一边张良率领的子弟兵还不知道其中玄机的一直跟在郑泽的队伍后面绕圈圈。
第622章 地雷()
除了基本方法之外,至尊宝还教给大家手的要领。
手在攀登中是抓住支点、维持身体平衡的关键,手臂力量的大小直接影响攀登的质量和效果。因此,一个优秀的攀登者必须有足够的指力、腕力和臂力。对初学者来说,在不善于充分利用下肢力量的情况下,手臂的动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发。手臂如何用力,在人工岩壁攀登和自然岩壁攀登时情况不同,前者要求第一指关节用力抠紧支点的同时,手腕要紧张,手掌要贴在岩壁上,小臂也要随手掌紧贴岩壁而下垂,在引体时,手指(握点)有下压抬臂动作,其动作规律是,重心活动轨迹变化不大,节奏更为明显。但攀登自然岩壁时其动作就变化很大,要根据支点不同采用各种用力方法,如抓、握、挂、抠、扒、捏、拉、推压、撑等。
对于脚的动作,一个优秀攀登者的攀登技术发挥得好坏,关键是两腿的力量是否能充分利用。只靠手臂力量攀登不可能持久。脚的动作要领是,两腿外旋,大脚趾内侧贴近岩面,两腿微屈,以脚踩支点维持身体重心,在自然岩壁支点大小不一和方向不同的情况下,要灵活运用。但要切记,膝部不要接触岩石面,否则会影响到脚的支撑和身体平衡,甚至会造成滑脱而使膝部受伤。另外,在用脚踩支点时,切忌用力过猛,并要掌握用力的方向。
另外就是手脚配合,凡优秀攀登者,上、下肢力量是协调运用的。对初学者或技术还不熟练的攀登者来说,上肢力量显得更为重要,攀登时往往是上肢引体,下肢蹬压抬腿而移动身体。如果上肢力量差,攀登时就容易疲劳,表现为手臂无力,酸疼麻木,逐渐失去抓握能力。失去抓握能力后,即使有好的下肢力量,也难以继续维持身体平衡。所以学习攀岩,首先要练好上肢力量,上肢又要以手指和手腕、手臂力量为主,再配合以脚腕、脚趾以及腿部的力量,使身体重心随着用力方向的不同而协调地移动,手脚动作的配合也就自如了。
至尊宝又细心地为一个个准备攀登的解放军逐个检查了身上所带着的安全带是否系好,并且要求每一个解放军都能够独立爬一段距离,试一试自己的体力是否能承受得住这么长一段的攀登。好在这些都是解放军中精心挑选出来的人才,每个人都能够顺利地爬完一段崖壁,像李达、鲁小鱼这样体力旺盛的人更是爬上去了一大半。
“主席,没想到这攀岩这么有趣,我原本还有一些害怕,等真正上来之后才发现做好了保护措施其实也没有那么吓人了。反而觉得心情非常得舒畅呢?是吧,四弟?”李达兴奋地问道。
“二哥你不要样子太好,你忘了刚刚主席说的话吗?手应该怎么放?脚应该怎么站?这些都是要严格遵守的小心到时候出了什么差池可是谁都帮不了你的,下面可是万丈深渊,你看见了吧?”鲁小鱼提醒道。
鲁小鱼不说还罢了,他一说李达往下面一看还真是越看越害怕,腿不自觉地打起颤来。
“唉呀妈呀,还挺恐怖的,现在要怎么办?”
“不要往下面看,就当你自己在平地上一样,一直往上爬就可以了,你越往下看就越紧张。要是实在吃不消了就直接下面。这主绳还能够往回降,到时候我在下面会让李易和萧何派人在下面接应我们的,要是有士兵不行的话直接慢慢降下来就是了。”至尊宝对头顶上的李达说道。
李达心想降下来多没面子啊!他环顾四周也没有哪个人是退缩的,都憋着一股劲在往上爬,虽然只是一次训练而已,大家似乎都想完成一整次的攀登,所以李达自然不能下来惹人笑话,他也心中一横,一口气往山上爬去。
看着众士兵陆陆续续地都爬上了山腰并且没有一个人发生意外或者退缩的,至尊宝也跟在后面一口气爬了上去。
“很好!我们解放军的士兵各个都是好样的。我本来还担心你们中有几个会因为体力不支而放弃,想不到大家都这么有毅力,第一次就爬完了全程。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主席,我们在您面前还是逊色了很多,你刚刚那个速度吓到我了,也太快了吧?我之前回头看的时候你还在山脚下看着我们爬,结果等到我爬到上面了,你就用了一盏茶的时间就追上来了,简直是神了!”李达惊叹道。
“达子你可别夸我了,想当初我还不如大家呢!差点摔了好几次!被教练骂得狗血淋头,你们是我见过的最有悟性的一帮学攀登的人了。相信这一次我们一定能顺利实行我们的计划,完美打击子弟兵的。”
有了至尊宝的鼓励大伙都像是打了鸡血一般得精力充沛,至尊宝又跟大伙交代了一些小技巧就让他们穿上这些装备回去整装待发,等着到时候时机成熟的时候上山了。
另一边他和萧何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干,那就是埋地雷。说起地雷是一种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1130年,金军攻打陕州,宋军使用埋设于地面的“火药炮”(即铁壳地雷),给金军以重大杀伤而取胜。到了明朝初年(14世纪),中国出现了采用机械发火装置的真正的地雷。据1413年焦玉所著《火龙经》一收所载‘炸炮制以生铁铸,空腹,放药杵实,入小竹筒,穿火线于内,外用长线穿火槽,择寇必由之路,连连数十埋入坑中,药槽通接钢轮,土掩,使贼不知,踏动发机,震起,铁块如飞,火焰冲天。’
可以看出“炸炮”不仅是最早的压发地雷,还与今天的“连环雷”相似,“地雷”一词也由此而出。1580年,中国明朝名将戚继光驻守蓟州时,曾制造一种“钢轮发火”地雷,当敌人踏动机索时,钢轮转动与火石急剧摩擦发火,引爆地雷。钢轮发火装置提高了地雷发火时机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明代文献中,已有多种地雷的详细记载,这说明当时中国的地雷已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欧洲在15世纪的要塞防御战中才开始出现地雷。
19世纪中叶以后,各种烈性炸药和引爆技术的出现,才使地雷向制式化和多样化发展,从而诞生了现代地雷。
第623章 小甜瓜()
而这一次至尊宝要带着萧何在这灵冥山上要埋的地雷是他最近一段时间根据抗日战争中老祖宗使用过的地雷战总结出来的,加上他还顺便研制了一些香瓜手雷准备在这一次大战上一次性全部使出来,让子弟兵一下子被他们震慑住。
还记得在抗日战争期间最艰苦的年月里。当时在胶东抗日根据地发生的事情。那时候,日本强盗不断地向我抗日根据地进行蚕食、扫荡。军区为了粉碎敌人的蚕食政策,加强边沿地区的对敌斗争,特地从主力部队抽调一批干部,来组织和领导各地的民兵武装;同时,还集训了一批民兵骨干,学习使用地雷的本领,号召人们对日本强盗展开地雷战。
黄村当时是敌人的一个重要据点。和黄村遥遥相对,隔着一个山口,有个赵家庄,是根据地的边沿。在区武委会雷主任的直接领导下,赵家庄和附近几个村庄,组成民兵联防,人们使用土武器与现代装备的日本强盗展开针锋相对的武装斗争。
地雷,是民兵最喜欢的武器之一,人们亲切地把它叫做“铁西瓜”。“铁西瓜”不断地给人们带来胜利和信心。“鬼子少了咱就干,鬼子多了咱就转,躲在暗地打冷枪,埋好地雷远远看,叫鬼子挨打又挨炸,一个人影也看不见。”
“步枪加地雷”,这在当时是很成功的战斗经验。“就地取材,自力更生”,民兵们充分发挥现有武器的作用,又自己动手造出了石雷,使地雷战广泛地开展起来,成为群众性的杀敌运动。根据不同的敌情、地形、时机和敌人行动规律,灵活巧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