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娇颜一边跟瑾萱说话,一边打量着瑾萱。这一个月子,瑾萱可是养的不错,白白胖胖的,气色也很好。顾家条件也不差,自然不缺瑾萱的吃用,再加安家有送来那么多的补品,瑾萱还能亏了嘴不成?顾家没有请奶娘的规矩,瑾萱养的好,奶水完全够博骏吃,所以也根本不用请奶娘。
再加家里人手足够用的,冯氏还时不时的过去帮忙,瑾萱月子里除了给博骏喂奶,其余的时候是安心休息。所以这一个月子下来,瑾萱不但是没瘦,反而胖了许多。对于自己现在这个样子,瑾萱还是有些苦恼的。“娇娘,你说我这个样子,啥时候能恢复啊?”她说的是自己的身材。
“三嫂,你愁啥?博骏才刚刚满月呢,以后有你瘦的时候。等博骏不吃奶了,你自然会瘦下来啊,你担心什么?再说了,我觉得你现在挺好啊,身材丰腴了不少,但是却不臃肿,挺好看的。”娇颜含笑的劝着。
在娇颜眼,瑾萱现在也不算是特别胖,只是胸和屁股原本大了不少。这个很正常,生过孩子的女人,跟之前当然是有区别的。“不用急,你现在该吃吃,该喝喝。你身体好了,博骏才能跟着不亏嘴,不然的话,博骏可要遭罪了啊。”娇颜特意警告了一下瑾萱。
娇颜的话,瑾萱可是深信不疑的,于是也不再纠结身材的问题了,安心的吃东西。如今她可是要给博骏喂奶的,吃不饱当然不行,不仅仅是博骏会饿,她自己也是觉得饿得慌。
虽然是没有大张旗鼓的给博骏办满月酒,不过顾家在青山村也是大姓,亲族众多,再加还跟不少人家是姻亲关系,所以来人也是不少。众人在一起说说笑笑,边吃酒席边聊天,场面也是十分热闹。
正当酒席进行了一半左右的时候,外头忽然有声音传来。听见孙伯的声音,“夫人,是老爷回来了,还有二少爷和四少爷呢,大家伙都回来了啊。”
屋子里的人一听这个消息,哪里还坐得住?众人全都站了起来,冯氏也顾不得什么了,直接迈步往外走。娇颜和雪梅跟在冯氏身边,扶着冯氏,生怕她太过激动再绊倒了。
众人一涌而出,呼啦一下子来到了院子当,这时见到,大门外停了好多的人。不仅仅是顾承勇、韬父子,还有朝廷派来,护送韬二人回乡的差役。
韬、治二人,身穿大红的官服,头还插着金花,正是状元郎和探花郎该有的装扮。这二人原本长的出色,此时这一身的衣裳,更是衬得这二人面如冠玉,俊秀不凡。二人骑在马,后面是差役仪仗,那两块状元及第,探花及第的牌子,面明晃晃的字,直晃得众人睁不开眼。
见到冯氏出来,韬和治两人连忙翻身下马,来到冯氏面前,撩开衣摆要跪下行礼。“娘,不孝儿总算是没有辜负爹娘的教诲,儿了状元回来了。”
冯氏连忙伸手,扶住了两个儿子,“傻孩子,赶紧起来,跟娘哪里还用行这样大的礼?来,快进屋吧,今天正好是齐家儿子的满月,大家伙都在呢。”冯氏说着,朝着韬二人身后看去,正好看见了顾承勇,“孩子爹,快把这俩孩子扶起来,咱们自家人,不兴这一套。”
顾承勇走前来,刚要伸手拽起儿子来,不想韬却是挣开了冯氏的手,扑通一下跪在了顾承勇和冯氏的身前。“儿子谢过爹娘这些年的养育之恩,没有爹娘的细心栽培,没有儿子的今天。请受儿子三拜,以谢爹娘的恩情。”
韬说话间,真的跪在那连着磕了三个头。从高状元的那一刻起,韬最想做的事情,是这个。若不是当年顾承勇夫妇担着天大的干系收留了他,若不是这些年顾家一心一意栽培他,哪里能有他顾韬的今天?如今他高状元,荣耀回乡,无论如何,也必须要好好谢过爹娘才行。
顾承勇和冯氏两人,眼都含着泪水,“你这孩子,咋还非得这么较真儿呢?快起来吧,咱们都是一家人,啥时候也不用说什么谢不谢的。你是我们的儿子,你出息了,我们两个谁都高兴呢。”顾承勇伸手,将韬搀扶起来。那边,治也跟着起来了。
“好了,大家伙都跟着进来坐会儿吧,这一路诸位也辛苦了,还请诸位进屋,让顾某好好招待诸位一番,聊表心意。”
644。第644章 严知县送贺礼()
顾家小博骏的满月宴,正巧赶上了文韬兄弟也回到家来,这也算是双喜临门了。 陪同文韬等人一同到来的,还有朝廷派来的那些差役,这些人自然是要好好招待。
正好家里为了博骏的满月,预备了很多的酒菜,这时不过是另外摆上两三桌也就可以了,根本不费什么事的。于是,顾承勇父子陪着这些差役吃了酒席,酒席之上,一众差役喝酒划拳的,倒是各个都挺高兴。
酒席过后,众人就要离开,回京城去了。这时顾承勇拿来了冯氏刚刚趁着吃饭的工夫,给这些人预备的红封,分别给每个人送了一份,红封里面装的,是五十两的银票。这二十来个差役,也是发出去一千多两了。
差役偷偷打开红封瞧了一眼,各自满意不已。要说他们这些人,也是见过不少世面的了。像顾家这样身处乡野,出手竟然这么大方的,还真是少见。当然,那些大户人家打赏的比这个还多呢,但是那不能相提并论。
一众差役十分满意的离开,然后顾承勇父子,这才有工夫跟家中这些亲戚朋友聊天唠嗑。顾老爷子瞧着眼前这两个玉树临风、意气风发的小伙子,简直就高兴的合不上嘴了,一个劲儿的打听这俩人在京城赶考的事情。
冯氏这边,则是一心二用,一边听着两个儿子的叙述,另外一边,还低声的跟顾承勇在商议事情。“你们父子是在府城碰上的?史家那边呢?你跟人家都商议清楚了没有?”
顾承勇点点头,就把他去府城的事情跟冯氏交代了一番。顾承勇是三月十一从家里出来的,一路紧赶慢赶,十三的早晨到了府城,顾承勇这边刚刚到府城,那头文韬和文治也到了。文韬文治这可是状元郎探花郎高中之后回乡探亲祭祖,又有朝廷派的人护送,那声势能差了?
府城这边,史知府可是早就接到了消息,早早地就带着府衙的官员,等着迎接了。也不怪史知府这样隆重,关键是北方原本读书的气氛就没有那么浓厚,多少年来,春闱之中,能够高中的人,也都是以南方的举子居多,极少有北方人。
当今圣上未登基之前,可就是镇守在辽东的。所以等他登基做了皇帝之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才定了下来,每次春闱录取,都要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南北各占一定的人数。即便如此,前三甲之中,能够出现北方人的时候也不是很多。
而这一回,前三甲里,就有两人是北方人,又正是辽东府人士,史知府哪里能不高兴?更不要说,史知府家的公子,史炎旭,这一回也是榜上有名,二甲第六名,也算是很好的名次了。
辽东府一共去京城赶考的举子,也不过四五十人,竟然有三个人中了进士,其中一个状元一个探花。这样的成就,简直让史知府高兴坏了,故而摆出最大的阵仗来,迎接文韬众人。
文韬等人回到府城,知府大人就在府衙摆宴,款待了他们。其间正好顾承勇也找了过来,顾家父子见面,更是欢喜不已。府衙所有的官吏,简直对顾承勇都客气的不得了。人家可不仅仅是一个闲职的承务郎,人家可是出来了两个进士呢,顾家这一回,绝对不是旁人能够小瞧的了。
接风宴之后,顾承勇又找了史知府,商议了文韬和婉凝的婚事,二人约定,婚期定在三月二十九。还是一样,顾家提前过来迎亲,到时候史家送亲的人,住在村子里。顾承勇和史知府大致商议了一下,差不多的事情定下来之后,众人就离开了府城,一路往回走。
本来府衙那边是要留文韬他们住一晚的,可是文韬一心想要早点儿回家,再加上婚期定的这么近,总得多容点儿时间回去筹备婚事,所以史知府才放人,让他们离开了。父子几个连同那些差役又用了将近两天的时间,才算是回到了村子里。
“咱们得赶紧预备文韬的亲事了,时间不算太宽裕,文韬只有一个月的假期,之后还要回京城翰林院呢。”顾承勇最后这样说道。
冯氏并没有直接表态,而是把娇颜的那一番话说了出来,“娇儿的意思我大概能懂,就是咱家现在,最好是不要太显摆了。我觉得对,待会儿你跟文韬文治商议一下,要是他们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