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农门医女-第6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等到修福进屋坐下,禄这才问道,“公子,可是家里有什么急事不成?”修二人的模样时瞒不住人的,一眼能看出来,俩人这是拼命赶路赶来的啊。

    修点点头,“家里出事了。”说着,把韬的事情跟禄说了,此时他们还不知道,顾承勇和冯氏也被抓起来的事情呢。

    禄一听,吓得一下子站了起来,“哎呀,这怎么会呢?二公子绝对不会做出那样的诗来啊,这肯定是有人诬告陷害呢。不行,我得去找安老爷,让他帮忙,出面斡旋一下子。”禄说的,是安昌盛的弟弟。

    修摇头,“这件事暂时还不能惊动太多的人,我已经去见了楚尚书。如今还不见有郡王从辽东过来的行,最好的办法,是直接将行压下,这样可以在不惊动皇帝的情况下,想办法解决。”

    “不过如今最怕的,是郡王的行直接从太子那边走,那样的话,怕是不好办了。阿禄哥,咱们先别急,稍微等一等,如果不行,再去请安大人夏大人等人出面。”修对于这些事情也不是很懂,不过既然楚尚书说了他会尽全力,那么暂时,没必要再牵连其他人。毕竟,韬是楚家的亲人,楚家绝对不会不管的。

    禄听了修这么说,便又坐下来,“那也的老臣,人家咱们有见识的多了,这些事情,还是得听人家的。那公子安心住下来吧,这样的事情,恐怕也不是一天半天能有头绪的。咱们慢慢打听,慢慢想办法吧。”

    事已至此,不是谁着急能解决的事情。修和福这样住在了禄的家里,等待着楚家的消息,同时,也密切关注着京城的动向。

    楚尚书在修离开之后,派人出去,找了几个一直都关系不错的人,暗地里打听太子和王相那边对的动静。得到的消息里面,并没有关于辽东荣郡王的,这样,倒是让楚尚书心里稍微安稳了一下。

    不过,事情并没有像楚尚书想的那么容易。在第二天,众人正在一起商议朝事之时,王相突然接到了荣郡王的行,其便写了关于韬的事情。因为皇帝最近身体不算很好,早朝也没,都是王相与陈相率领各部的尚书侍郎等人,一同商议处理事情。有要紧的奏章,才会呈于皇帝。

    王相一接到这份行,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他们正愁着没法在辽东施展手脚呢,不想来了这样的机会。“来,诸位看一看,这是郡王从辽东送来的行。其有一件事,老夫觉得,必须要从严处置。”说着,把那其关于韬的一份拿了出来,然后众人传看。

    楚尚书一看那行,心咯噔一下子,然后他迅速与陈相交换了一个眼神,“王相爷,在下倒是并没有看出这几首诗哪里有不妥啊?这种事情,还是应该谨慎小心的处理。此人既然是辽东府乡试的举人,想来也是难得的人才,可不要轻易的定了结论,让朝廷错失良才啊。”

    “以在下看来,也不过是几首赞颂父子亲情的诗作,其并未有任何反讽之意。郡王,未免有小题大做之嫌。郡王去辽东,乃是监督粮草调度,筹备军资的大事,这等捕风捉影之事,实在非郡王应该着力之处啊。”

    楚尚书当然是想把事情尽量往小了说,韬的诗的确没问题,但是皇帝疑心病极重,以往也曾经有过这样的事例。所以楚尚书的意思,当然是尽量的往下压。

    王相瞅了瞅楚尚书,不由得摇头,“楚尚书这话,可不像是你往日的态度啊。这种事情,事关我等一片维护圣之忠心,岂可轻易便说是小事?这些人学子,一朝得意,便口无遮拦,妄图插手朝政。真以为他们了举人进士,是国家栋梁,可以对朝廷的事情指手画脚了不成?”

    “辽东此时本来局势不稳,边关战事一触即发,若是再任由这些人随意胡闹煽动民众,只怕是后果不堪设想。楚尚书,别看此时只是小事,但若是小事不用心,不去提防,恐怕是小事很快成大事了呢。”王相很是意味深长的说道。

    楚尚书和陈相一听这话,脸色都不算太好看。王相的态度简直太明显了,是要借着这个机会,趁机插手辽东的事务。毕竟这些年来,辽东一直都在朱家的掌控之下,而朱家,又是四皇子的外家。这对于太子一系来说,是根本不能忍受的。

    如今的时机简直太好了,四皇子被皇帝派到了西北边疆,不在京城里。而东北的形势又那么紧张,朱家的人此时最要顾全的,是边关,不是一个什么无名的学子。但是从这么一个小小的事情着手,接下来能够做的,可不是那么简单了。

    皇帝年纪越来越大,诸位皇子这几年也是越来越不安分,好多人都有些蠢蠢欲动。太子这人能力只算是一般,不过是仗着身份正统,才能压得住下面这些弟弟们。可是随着几次监国时暴露出来的短处,皇帝也是渐渐有些不满,虽然还没有明确的表示出来,不过也足以让其余的皇子心不服了。

    诸位皇子之,能与太子一争长短的,大概也只有三皇子和四皇子了。三皇子才华横溢,处事端方,很是得皇帝得看重,在朝臣之,声势最高。四皇子与之相,却是低调的很,只一心领兵在外征战,很少关心朝廷里的事情。

    不过,这位四皇子战功赫赫,为大齐开疆拓土守卫边关,在朝的声望也是不低。若不是他始终在外,经常不在京城,只怕是声望会更高的。

    有这样两个出色的弟弟,说实话太子也是日夜悬心的。这种场面,一个弄不好,皇位可能错失。对于一个已经在太子位置坐了十几年的人,他真的是有些迫不及待了。

    而对于太子身边的这些人来说,任何一个可以利用的,对付其他皇子的事件,都不能轻易的错失。哪怕这件事非常小,只要抓住机会,也能掀起巨大的风浪来。

    这件事,让王相等人,嗅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意味。虽然这行之并没有写的特别详细,但是王相直觉的认为,这背后,肯定还有可以利用的事情。荣郡王身边的人可不是废物,他们去,是为了找机会寻事的,如今既然有这样的机会,绝对不能错过。

    既然心里已经有了判断,王相等人自然是不肯讲事情这样揭过的。“郡王这也是一片维护祖父的孝顺之心,虽说看去是个小事儿,不值一提,与军国大事不能相。但是说实话,此事还真是不能不理啊。”王相一党的另外一位大人如此说道。

    “不过,郡王这行之,也实在是写的含糊,这个举子家里如何?辽东府的态度如何?这些都没有体现出来。看来,应该找人前去辽东,具体负责这件事情才好。”既然要抓住这样的机会,当然要把事情闹大了才好。反正他们是不怕事情大的,越大,越是有机可乘。若是可以借机再往辽东安插一些人手,那最好不过了。

    “王相,如今朝大事不知凡几,陛下又成日不早朝,我等所要处理的事情已经不少了。这样的小事,王相还要如此慎重对待,倒是让人怀疑,相爷究竟是和居心了。明明是有人嫉妒顾解元的才华,故意诬陷,王相却还要郑重其事的去处理,这不是因小失大么?”楚尚书的语气有些不好。

第593章 皇帝大发雷霆() 
荣郡王的行到京城,还没等呈送到皇帝面前,在众位阁老之间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两位宰相,各部的尚书各抒己见,有提议从严惩处的,也有反驳小题大做的。

    王相和太子在内阁之所占的势力并不算是绝对多数,所以这件事情并没有直接定下来。再者王相也想回去细细盘问一下荣郡王派来的人,把郡王在辽东府的一些具体事情都问清楚再说。故而,这话题争论了一阵子,也暂时停下来。毕竟还有那么多的大事要处理,不能总是纠结在这样一件小事头。

    楚尚书稍稍的松了一口气,看今天众人的表现,对这件事并不是十分在意。这样是最好了,只要大家没把这件事当做大事,只要不把此事呈于陛下面前,那有缓和的机会,自己再慢慢找机会把韬出来好了。

    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众人谁也没再提起这件事。并不是王相忘记了,而是,西北传来消息,北狄已经很北辽联手,进犯西北边境了。此等军情紧急之时,谁还能顾得韬这点儿小事?王相是有心想要提,也没那个工夫。

    所幸大齐一直都十分在意边关的守卫,而四皇子此时也正在西北镇守,所以西北虽然情势有些紧张,但是却还没有到一触即发的时刻。众人忙了几天调兵增援等事务之后,总算缓了口气。

    此时,王相才又想起了辽东府的事情,故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