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北方-第9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往北京就职。原本以为凭借自己的本事和才华,在国会大展拳脚,好好的发挥一下才华,为国家民族做一番事业;谁知时局变化之快,远不是他这个还没有完全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所能把握的。首先同盟会改组国民党时,自己原本看重的孙文先生进入落选,敌不过党内另一领袖宋教仁;紧接着孙先生竟然离党而去,不参与国民党的一切事务。随后的二次革命、孙文组建以自己个人为核心的中华革命党、北京袁总统对待国会中国民党籍议员的打压、孙文黄兴革命党内部的争斗、革命和反革命转换之快都让他目不暇接,感到自己无所适从,开始有些心灰意冷。

    就在杨永泰准备离开北京南下上海,离开政治,重操旧业(办报纸,做记者、编辑)时,却突然被国会副秘书长赵怀桑找上门来,说有重要的事情找他详谈。对于赵老爷子,杨永泰只是面熟,每天去国会上班都能够碰见,但也都是相互打打招呼;对国会里面的争吵,身为副秘书长的赵老爷子一般都很少说话,杨永泰知道他是和总统走的比较近的一帮人,只是自己的几次国会发言他都好像很在意。这位来自最近比较红火的山西省的副秘书长,有一个做都督的儿子,还听说很能治理地方,找自己还是头一次。抱着客气和礼貌的心态,杨永泰答应自己在这里等几天,今天还终于让他等到了想要真正见自己的人。

    和赵老爷子这几天的谈话中,杨永泰知道了要见他的人是谁,也知道了赵老爷子这个唯一儿子的大概经历。虽然之前在一些报纸上有看到介绍山西工业发展的报道,但是杨永泰不会全部相信这些都是真的;记者出身的他自然知道新闻报道在宣传方面水分的多少,顶多也就是有那么一点点成绩,然后在报纸上宣传放大。因为,没有多少人会真的去事发地点看个究竟,何况人家还真有那么一些事实存在;这就是新闻和报纸的作用,人赚名声,报纸赚钱。

    在看到赵天一的一瞬间,杨永泰第一个感觉就是赵老爷子和孙文一样,欺骗了自己;尽管这个年轻人还留着八字胡,但仍难掩盖他过于年轻的面容。就这么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年轻人,是山西省的最高军政长官?杨永泰心下里感到非常的失望,遗憾之情溢于言表,连赵天一伸出来握手的礼貌举动也忘记了,让站在他面前的赵天一都明显的感觉的到他心里的失落。当下赵天一也不为所动,主动上前一步,改握手礼为弯腰鞠躬,嘴里还说到:“早就耳闻广东杨畅卿才华横溢为当世青年之楚翘,今日一见果然没有让在下失望”。看着杨永泰有些诧异的眼神,赵天一继续说到:“在下赵天一,添为山西都督,今日特意从太原赶来,一路紧赶慢赶,就是为和畅卿先生见上一面,生怕自己赶之不及,畅卿先生等不耐烦已经南下,那可就是赵某人的一大遗憾。还好畅卿先生还在,让在下能有仰慕的机会,真的很开心”!

    见对方如此热情,语言方面又如此恭敬,杨永泰感觉好受了不少,但他还是问到:“赵都督对杨某很熟”?“仰慕已久啊!畅卿先生乃广州名人,文笔流畅、思维敏捷、立论深刻、思想活跃,早就扬名于珠江两岸,在下也是听广州的朋友多次提及先生之名,只恨无缘相见。今日一见足以聊慰平生”。

    一旁的赵父见到两人还相互站着,就在一边插话到:“健行,还不陪客人到茶房坐下叙谈,我这就让人准备用餐”。这么一说,赵天一和杨永泰这才发现两个人顾了说话,还站在院中。清醒过来的杨永泰也才注意到,随赵天一进来的七八名看似平常却眼冒精光的人已经进到院内,明显是他的侍卫;心想这一省之都督出行身旁的护卫肯定会有,也就不以为意,随着赵父的邀请和赵天一一起向内堂走去。

    没有人知道赵天一和杨永泰在一起聊了些什么,只是在第二天,杨永泰就跟随赵天一去了山西,随后在太原和包头转了几天。元月十八日,就在南京冯国璋结婚的日子,赵天一也将南下的杨永泰送上了火车;这个月二十三日就是春节,杨永泰要赶回广东茂名高州大井镇家中。他这次回去过春节是次要的,而是要安顿好家人(杨的妻子李武珍已经为其生下长女杨懿熙、次女杨璇熙),然后一门心思的北上山西,完成他心目中的伟大事业。

第一卷 第九十二章 出谋划策() 
第一卷第九十二章出谋划策

    赵天一能轻松俘获杨永泰,最关键的还是利用自己对杨永泰的熟悉和了解,以及这个时候杨永泰本人的政治观点还没有成熟这些机会。还有就是到了现在赵天一还没有一个科学的、完整的政治主张和所谓的主义标准,让杨永泰看到了可以组建和成立一个新政党的希望。两个人可以说是狼狈为奸一拍即合,很快勾搭到了一起。

    经过走访,杨永泰发现赵天一已经基本上解决了中国农村最大的一个问题………土地供求紧张的问题,也就是农民和地主的矛盾问题。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口全部都在从事农业生产或者跟农业生产相关的一些产业;任何统治者或者政治组织一上台首先就是要处理和解决这一大问题。特别是这些统治者或者政治组织上台时本身就依附有很多地方财阀和地主势力,为了满足或者报答这些地方势力以及地主,统治者就必须设法满足他们的需求对土地的需求。这是中国社会千百年以来就形成的习惯,不是哪一朝哪一代可以随便就改变的;大明朝如此,清王朝如此,民国亦如此,只到了后世的新中国才基本解决。

    从小深受正统封建教育的杨永泰哪里不清楚这其中的厉害关系和重要性,所以一到山西他就去了就这方面的情况,结果自然让他非常的惊讶和不解。仅仅是一个在地方开办工厂、在农村鼓励养殖,推动农产品加工这么几个措施和方法,就让以前天天守着几亩薄田的农民,远离祖祖辈辈耕种了一辈子的土地,过上了比种地还好很多的好日子。杨永泰到过的对方问过的农户,几乎每家都有一人在外面的工厂做工,只此一项就基本上可以养活一家人不挨饿;凡是一家有两个人在工厂做工的,衣食可以完全无忧。土地的矛盾解决了,农民和地主之间的阶级矛盾也随之冰消瓦解;这一巨大矛盾的解决,也意味着千百年来中国社会最大的矛盾消除了,社会安定也成为现实。

    长吁短叹之后,杨永泰开始为赵天一谋划组织政党的事情,因为他知道,赵天一的眼界里面已经没有袁世凯这些老人了,不止现在如日中天的袁世凯,就是逃亡在日本的孙文,也没有落在赵天一的眼中。试想一个已经连政府无法处理的西藏都掌握在手中,而且已经在西北东北布置了棋子的赵天一,怎么还可能把正在为组建一个政党发愁的孙文当做对手!这里存在眼光上的差距、思想观念方面的差距,也是心态上面的差距。孙文,落伍了!

    一九一四年春节刚过,流窜在河南的土匪白郎部从桐柏山区窜出,突然出现在河南西南地区,在当地小刀会众暗助下,一举攻破光山城,随后,又攻占光州(今潢川)城。占领这里之后的白郎再次对外宣称,要求南方各省的革命党人听从自己的号令,起兵方袁;同时,他还大肆宣扬将北上项城,抄袁世凯和张镇芳的老家,令袁世凯震怒非常,急令在河南的个省军队和北洋军队全力剿匪“护陵”。赵天一想趁这个计划将部队派到豫南,并伺机进入安徽地界,但是他的这个南下计划被杨永泰阻止了。杨永泰的意见是,目前袁世凯还在鼎盛时期,山西已经往外面布置了不少的兵力;现在最多也就是王豫西南南阳地区暗中调一些人马,将这一地区控制在自己手里即可。南阳距离襄阳很近,而襄阳为鄂西北重镇,沿汉水直下可直达武昌汉口;往西则是进入陕南的门户,南面的宜昌为入川的必经之路。所以,现在不急于抢占安徽,引来袁世凯或者安徽地方军阀的注意,只要细细的将豫西控制好,在观察等待白郎土匪的行踪,定会有进入鄂西北的机会。鄂西北和皖北比较起来,自然前者容易控制,毕竟那里距离已经占领的灵宝、洛宁、栾川很近,距离晋南也不是很远,比起皖北控制起来更具有实际意义。如果要占领皖北,还不如让陕西的军队进入汉中,盯紧川北,毕竟边远的四川不像安徽中原,容易引人注意;再者,赵天一今年下半年还要出兵山东半岛,故此时不易往外派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