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北方-第4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蔡元培是中华民国政府第一任教育总长,孙大炮的二次革命失败以后,蔡元培就出国去了欧洲,在法国留学从事学术研究,渐渐和孙大炮等人的关系疏远。这一方面是因为两者相距过远,沟通交流不畅所致,更重要的原因则是在国外的蔡元培,从外国人对中国的评论里面看到了中国的变化。特别是一战爆发之后,中国政府一系列做法,加上中国军队的出色表现,让身处巴黎的蔡元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自豪走在巴黎大街上,法国人在看到中国面孔的亚洲人时,竟然会主动问好打招呼,并且会竖起大拇指夸赞,这在之前是不敢想象的!

    后来,通过和国内的旧友严范孙(严修)、胡瑞霖、张元济等人属下往来了解,蔡元培就起了回国之心,但又碍于自己之前和北京政府有些不愉快的事情,所以迟迟未能决定回国日期。这次袁世凯离世,让蔡元培感悟很多,个人政治见解不同不等于相互之间就有国仇大恨,于是就和莫理循一起回来了。根据友人对国内政局的说明,加上他自己的分析,就写了一封信让莫理循交给国内最炙手可热的年轻实权将军赵一天。

    也不知是真的还是假的,在信里,蔡元培对赵一天这几年的作为表示了肯定和赞赏,希望赵将军在扩军强武的同时,也能够拿出一定的资金扶持一下国内的教育事业之前赵将军所创立的学校,大多都是和军事有关的,真正学术教育方面的学校不够多,希望自己回国之后在这方面能够得到国防总长个人的支持。

    他这是看上我的钱了!这是赵一天的第一想法,不过再一想之后,就又觉得蔡先生说的还是很有道理,这是一个从长远角度出发看问题的人!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看来自己之前是有些一叶障目了,只顾发展军事教育,忽略了对国人的知识文化教育。想到这里,他马上给教育部打了一个电话,和现任教育总长张一麐老先生聊了一会,大概了解了一下现在国家在教育方面的投资,以及各大学的教育水准。

    对于蔡元培的问题,赵一天也仅仅只限于了解,并不想现在过多的涉入,因为他真的是没有时间现在就去处理这类事情,国际上协约国一连串的变故,让赵一天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到这上面了。元月初,英国政府首相阿斯奎斯,因和内阁陆军大臣劳合乔治矛盾激化;失去军方的支持,阿斯奎斯不得不宣布辞职,英国国王乔治五世便任命早已对首相职位垂涎已久的劳合乔治为新的首相,接掌国家大事。乔治首相一上任,就开始大面积否决前任在军事方面,特别是欧洲战场上既定的策略,开始推行他自己的一套。

    之前我们有提过,在担任军需大臣和陆军大臣这两个位置时,劳合乔治就主张英国应该将军事力量主要投入东线,而不是现在法国战场的西线。所以自己担任首相以后,他就命令英国欧洲远征军司令官黑格元帅抽调兵力去俄国,而且还要抽调一半以上的坦克部队。可惜他的命令被黑格元帅拒绝了,元帅已经接到了从俄国内部传来的消息,为了镇压国内此起彼伏的革命浪潮,沙皇政府已经开始秘密和德国人进行接触,准备与德国单独媾和。这样一来,德军将会从东线抽调出更多部队到达法国战场,所以此时西线绝不能抽兵,反而要增加兵力。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德国军队现在也有了自己坦克武器,德军最新式的a7v坦克在去年年底(一九一六年十月)就出现在索姆河战场,和英国坦克发生过对战。虽然英军坦克最后击退了仅有二十二辆坦克的德军部队,但也付出了一定的代价;黑格元帅知道,这是一个危险信号,如果德军坦克大量出现在战场上,并且和没有坦克的英军步兵相遇,后果不敢想象,所以他拒绝将手里的坦克部队分一半去东线。

    和历史上相比,德国人的坦克提前了一年问世,这也是赵一天首创坦克,并为英国人提供坦克带来的后果。另外,德国人除了有a7v坦克之外,还设计出了新一款坦克。有了缴获自战场上受伤的英军坦克做样板,德国陆军野战车辆事务武器研究所的工程师约瑟夫沃尔默很快就设计出了自己的第一辆坦克样车。和武器专家库尔特格奥尔格艾哈德设计的a7v坦克不同,沃尔默的这辆坦克不再是四四方方的钢铁箱子模样,而改变为有一定倾斜度且有棱角的坦克。重要的是,沃尔默设计的这款坦克只有八吨多一点,比起三十多吨的a7v坦克,要轻便很多,且火力也不错;军方察看以后迫不及待地要求立即生产a这种新型坦克。军方认为,a7v坦克虽然也不错,火力也强悍,但和英国人的坦克相比速度太慢,其灵活机动性远远不够,装甲厚度似乎也差一些。

    这种八吨多一点的坦克,被德军命名为lk坦克,德国陆军一出手就*了三百辆lk坦克,可惜由于德国国内钢铁的短缺和帝国整体工业的优先级考虑,最高指挥部只批准了一百辆lk坦克的*量。到一六年十一月底,该型坦克只生产出了六十辆,被德军全部投入到了索姆河战场,以对抗那里的英国坦克。这种情况下,黑格元帅更加不可能将自己手中的坦克部队调走,哪怕只调走七十多辆。

    对此,乔治首相有他自己独特的处理方式,他竟然越过远征军司令官道格拉斯黑格元帅和帝国参谋总长威廉罗伯特罗伯逊元帅两人,自己直接对远征军坦克指挥官富勒上校下达命令,命令富勒上校抽调一半的坦克到法国加来港口,坐船去沙俄拉脱维亚的里加,从那里上岸前往俄国东线战场,支援俄军的军事行动。还好富勒上校是一个正统的军人,知道自己的直接上司是谁,当下将这件事报告给了司令官黑格元帅;大怒之下的黑格竟然坐飞机飞回了伦敦,当面指责首相越权和干涉自己的指挥权,两人大吵一架不欢而散。

    新首相和远征军司令官的矛盾就这样产生了,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产生的根源,内阁成员、首相的密友马克斯艾特肯爵士提出了他的建议,那就是为远征军生产更多的坦克,并且将索姆河战场的一部分交由新扩大的中国远征军去承担,这样既可以避免英国远征军坦克的减少,也能缩小英军在战场上的接触面,减少战争中英军士兵的战损率。最终这一建议得到了乔治首相和黑格元帅的一致认同,外交大臣格雷就有了新的任务。很快,在北京的朱尔典就接到伦敦的电报,说服中国军方,希望中国远征军能够分担欧洲战场索姆河战区的一部分压力,以便英国能够抽调部队去东线战场支援俄军。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九八章 变味的山贼土匪()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九八章变味的山贼土匪

    一九一六年十二月二十七下午日一时许,地处长江以北大别山腹地的安徽潜山县天堂镇城北东山村(现在的安徽西岳县城)汪氏宗祠内,几个身背快抢,身穿厚棉衣的青壮汉子,簇拥着一个头戴礼冒、身穿皮裘的中年人,一起围坐在火炉前烤火取暖。他们的身边,汪氏宗祠的主人,这一任的汪氏宗族家主汪老爷子汪福远小心地陪在下手,一脸的戚戚然。

    “所。。。老爷,这伙山上人说的到底准不准,这都过了正午了,怎么还不见他们露面,会不会出什么纰漏”?一个腰间插着一把短枪的人对身穿皮裘的中年人说到,在提及“山上人”这几个惹人眼的字眼时,语气明显有些不同。瞥了眼自己的跟班,又斜眼瞅了一下下手的汪家家主,中年人不紧不慢的说到:“再等等,这才过去多久你就等不急了;你我这次可是身兼知事大人的重任,来和这伙人会面。成功的话,我们潜山县明年一年都将会风平浪静,没有山上人来找麻烦。要是谈不拢,唉”!中年人叹了一口气,不再言语。

    这伙人是来自潜山县的官家人,中年人是潜山县警察所所长姚金培,和他说话的人是他的副手管荣金。他们是奉了潜山县知事(县长)徐煊的指示,前来这东山村,和潜山县境内实力和势力最大的山上(土匪)人谈判的。之所以能够和对方谈判而不是刀兵相见,是因为潜山县境内土匪打出的口号和宋朝时梁山好汉一样,叫什么除暴安良;而且他们也真的如所说的那样,很少欺辱抢掠周围普通老百姓,对那些大户人家也不会骚扰,只对一些为富不仁的家伙下手。不过这些人有时候也会对政府下手,抢一些山下路过的有油水的车队。

    对此,潜山县不是没有剿灭掉这股土匪的想法。只是,随着这几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