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宴开始之前,正主终于出现;满面红光心情大好的吴佩孚身穿便装在同样是身穿西服的赵天一搀扶下走入大厅主位的酒桌坐下。不过今天的赵天一可没有戴假胡子,以他青涩的少年面孔出现,合体的西服和他精致的面孔引来席间女人们的一阵惊叹。今天晚上可是有不少贵客将自己的老婆和女儿也带来了,其意图不言而喻。
谘议局议长梁善济、晋南镇守使董崇仁、民政长金永等一干袁世凯的亲信也被赵怀桑请来参加这个拜礼见证。梁善济和董崇仁都是山西本地人,虽然对袁世凯忠心耿耿,但是赵氏父子上台以后里里外外对袁世凯也是非常衷心,所有事情都和北京政府保持一致;再加上这父子两人这几年对山西的发展建设是实实在在的,作为山西人他们也是由衷的高兴。赵氏父子也很会做人,每年的孝敬都不会少,还拉着他们入股各种工厂企业,让他们两家赚了个盆满钵满,那里还有什么意见向袁世凯汇报。金永作为一个外省人,也是袁世凯的心腹,但同样被赵怀桑这个经商从政多年的老狐狸抓在了手里,几个俄罗斯美女往家里一送,好色的金永就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了。今天赵省长的唯一公子要拜干爹,他们这些拿了好处的人怎么能不来;何况赵怀桑年后好像要高升京城,这马屁还不得拍一下。
和梁善济、董崇仁、金永三人有相同想法的不在少数,只有几位外国洋人是真心来用餐喝酒谈生意的;这其中就包括了刚刚从美国赶到太原来找赵天一签*买造船厂设备生意的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的老板亨利亨廷顿,他是刚刚在两年前才接替去世的他的舅舅,也是公司主席柯利斯亨廷顿成为这家造船公司成为主席的。在获悉中国人要购买造船设备时,亨利亨廷顿马上就感觉到了这里面的巨大商机。经过目前造船厂还正在为美国海军建造包括特拉华号、得克萨斯号、宾夕法尼亚号、密西西比号、马里兰号及西弗吉尼亚号战列舰,但他还是主动来到中国,和这位想造船的幕后老板见一面。自从他接管造船公司后,公司的规模扩大的可不是一点点,造船、出售造船设备,同样有大利润可图。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赵天一拜干爹仪式开始。他首先向端坐在上首一端赵怀桑见礼,感谢父亲的养育之恩,然后又向另一端的义父吴佩孚见礼,三叩九拜之后才算是完毕。吴佩孚在赵天一磕完头之后一步上前将义子拉起,看着他哈哈大笑,随手从怀中摸出一块古玉来塞到赵天一手中“健行,做干爹的没有什么好送你的,钱财你比我这个干爹还多,我能拿出手的也就这块古玉了。这东西,你几个干娘都没有从我手拿走,是我们老吴家仅剩的老古董,今天就当是见面礼给你了”。说完,将赵天一拉进怀里给他一个西式拥抱,并在他耳边轻声说到:“小子,好好干,义父看好你,在直隶那边我会随时关注你,有什么需要尽管朝义父开口。除了钱财,我想在某些方面义父还是会给你帮上忙的”。
感激的朝义父点点头,赵天一开始从心里对自己这位便宜义父好感大增点点头跟在吴佩孚和父亲的身后开始对前来庆贺的嘉宾逐一敬酒。在三位袁世凯的心腹和亲近之人那一桌,停留的时间要长一些,主要是金永一直拉着赵天一的手不放,一个劲地夸赞赵天一少年有为,是当世不可多得的少年英才。末了还问赵天一定亲了没有,搞的赵天一非常狼狈,幸好赵怀桑东拉西扯的用其它事情话语搪塞过去。走到洋人那一桌时,亨利亨廷顿主动站起来,向赵怀桑和吴佩孚二人用英语问好之后,就直接向赵天一介绍起自己来的目的,“赵先生,我是美国纽波特纽斯造船及船坞公司的主席,听说先生想要购买一批造船设备,我就专门前来拜会赵先生,我住在这座饭店西楼荷花厅2006房。希望能有和先生亲自详谈的机会”。听了这位洋人的介绍,顿时让赵天一惊喜不已,连忙握住亨利伸过来的手说到:“亨利先生,欢迎欢迎!欢迎你来到遥远的中国,我真的很感激先生的诚意;酒宴结束以后我会挑时间专门到这里拜访先生,到时候我们再仔细详谈生意上面的事情。不过现在就请先生放开胃口,好好品尝一下中国的饮食,这些先生可在美国是吃不到的”!亨利亨廷顿也高兴的说到:“正是这样,你们国家的美食确实让人胃口大开,能够把食物做的如此美妙,真的是让人感到不可思议!谢谢你的宴会,我一定会好好享用”。
离开亨利等人的一座,赵天一又赶紧跟上父亲和义父,给其它桌的客人敬酒,一直到晚上九点多钟才算完成。站在饭店门口,一个个将客人送走,赵天一这才扶着喝的有些高的义父吴佩孚上车,亲自将他送到军校的宿舍。在车上,酒醉的吴佩孚开始呕吐,不但车座位上都是呕吐的东西,就连他自己和跟来伺候他的赵天一身上也满是脏污。但赵天一不但没有什么嫌弃,还用自己随身携带的小毛巾给吴佩孚擦嘴擦脸;到地方后,他亲自背吴佩孚上楼,给他脱去鞋袜和衣裤,准备亲自给义父洗澡。正好此时吴佩孚醒了过来,赶紧让赵天一放开,他自己可以;赵天一哪里放心,只到看见吴佩孚走进澡堂,等着他清洗完毕出来,这才交代义父多喝水之后自己坐车回去。
第一卷 第四十八章 与美国人合作()
第一卷第四十八章与美国人合作
吴佩孚是十一月二日离开太原前往通县第三镇的,赵天一亲自将他送是火车包间,临下车时从侍卫陈羽手里拿过一个小提包,放到车厢的床铺上,对吴佩孚说到:“义父,知道您过的还行,包里面是孩儿对未见面奶奶的一点心意,回去以后就交她老人家”,说完,不等吴佩孚开口又指着几位侍卫抬着的一小一大两个木箱对吴佩孚说到:“这箱子里面是一点点军火,义父您是一位军人,所以孩儿送了您几把手枪和相应的子弹,希望义父收下防身”。这次说完,就给老吴鞠了个躬,然后走出包厢跳下已经慢慢开动的火车,再次在下面向吴佩孚见礼,直到越来越快的火车驶出站台,这才回身上车离去。
火车包厢里,吴佩孚打开那个小提包,吃了一惊,只见里面全是白花花的大洋,最少都有五千块之多;还有十根小黄鱼用白布包裹着。苦笑了一下,“这小子还真是大手笔”。然后又让自己的随从将大木箱抬进包厢打开一看,几个人更是吃惊。十几支崭新的驳壳枪和四支柯尔特手枪摆在箱子上面,下面是一排排一板板两种型号手枪的子弹,全部用油纸包起来的;随手拿起一只驳壳枪握在手里打量了一下,枪身上的洋码字说明这枪来自国外。放下手的驳壳枪,吴佩孚又拿起一只美国柯尔特自动手枪仔细看了起来。他很清楚,这款自动手枪是最近才在中国军火市场上出现的,一般人根本就见不到;他也是在太原军官学校任教时看到第七镇新军的几位军官腰间佩戴的手枪没有见过,就要过来看了一眼。后来知道赵天一为他的手下军官基本上都配备了这种自动手枪,但吴佩孚清楚,这种手枪整个北洋军队里面都没有几支。关键是才上市一年多,一来名气不是很大,二来美国军方要为自己的军队首先配备;所以,能流出到国外的就很少。赵天一能为自己的军队配备,显然是有他的渠道。当时虽然羡慕,但也不好意思开口,没想到这家伙在自己临走之前反倒送了几支过来。
看完大箱子的东西,又吩咐随从打开小一点的木箱,发现里面竟然是几套军服、军靴、腰带和折叠在一起的一把铁铲。随手拿起来一看,只有一套并非几套,因为有一件看起来像是马褂一样的东西(战术背心),所以看起来像是几套。用手摸一摸,全都是上好的草绿色帆布制作的,做工非常的精细,腰带也是加厚帆布做的,腰带上还有漂亮的铜质眼扣。放下军服,又拿起那把铁铲看看,入手很沉,显然并不像看起来那样是铁做的,估计是钢;最后处握手处是一个三角状的把柄,握起来很是顺手,再看看那个巧夺天工的折叠处,更是感叹不已。他那里知道他的干儿子对这套军服还是不太满意,迷彩这种后世简单而又容易生产的布料,到了现在这个时候可是一个大问题;归化城的几家纺织厂和印染厂试验了很多次都没有成功,让赵天一想让自己的部队穿上迷彩服的计划又得往后推。但这些其他人不会觉得什么,反倒认为这已经是很好的军服了。就像现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