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北方-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三年九月才在北京南苑成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航空学校。现在,也只有赵天一这个灵魂穿越者才有这种超前思维和想法,成立自己的航空飞行学校。赵天一的航空学校,不但是中国第一家,也是亚洲第一家,这些都得益于他与众不同的灵魂和穿越思维。

    和历汝燕交谈了一会,赵天一就被自己的孤陋寡闻和自以为是感到很是羞愧;也难怪,中国人自古就不缺乏追求创新和发展的人,明朝的万户(陶成道,万户是朱元璋给他的官名)不是为了到天上看看把自己绑在火箭上面了吗?这个时候中国也不缺乏对航空、对飞行感兴趣的人,而且和历汝燕一样早已有人到欧洲去学习飞机的驾驶。像江苏青浦人潘世忠就在法国学习飞行、湖北咸丰县人秦国镛一九〇一年出国,先后在法国、比利时学陆军及机械科七年,熟练飞机驾驶,而后者正是后来的南苑航空学校的校长。大喜之下的赵天一立即聘请历汝燕为飞行学校教育长,并请他将潘世忠、秦国镛等一干豪杰全数招来包头,学校介时定会委以重任。

    清楚了赵天一身份和想法的历汝燕其实也很激动,他不但在这里看到中国的第一所正规飞行学校,还听说了飞机研究所和生产工厂的事情。作为一个老同盟会员,他心里面也是国家民族排第一的;外出留学时看到和听到的,都对他造成很大刺激,今天突然发现自己的国家里面也出现了不弱于外国洋人的东西,怎么能让他不激动。通过交谈,他对这位年轻的有些怪异的山西新军第七镇统制官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不要被他表面年轻人的外表所欺骗,这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自主个性和远大理想且深思远虑思路清晰周密的年轻人。

    “统制大人,我下午已经看了一遍我们的飞行学校,确实非常不错,比起英国人的飞行学校一点儿都不逊色,甚至在规模和发展计划上还强过他们。但我话是有一点建议:如果资金允许的话,大人还是派一些人到国外的航空学校去学习;一来可以增加我们的学员数量,二来可以随时了解和掌握国外飞机制造发展方向和状况;第三,所谓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派出学员可以学习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检讨我们自己的教学不足,两相比较之下我们自然会进步很多。另外希望能够将飞行学员的招生扩大到全国各省各地,而不只是在山西、河北以西、河南西北、陕西北部和甘肃东部这些地方。地方广了人也就多了,我看我们目前只有两期学员,人数虽然有六百多不算少,但没有形成完整的梯队培养,到时候飞行员的培养会出现断层”。

    听了历汝燕的话,赵天一很是感动,果然是专门的人才,一眼就能看出问题所在,他笑着回答到:“以后翼之先生就叫我健行就可以了,不必叫什么大人大人的,显得很分生。你的建议很好,外派学员这件事我确实疏忽了;其实像英国的布里斯托尔飞行学校、美国纽约寇蒂斯航空学校以及法国刚刚在〇九年成立的航空学与机械建造高等学院,这些都是很不错的飞行学校,我们确实应该派人去学习,扩大我们的视野。我准备第一批就从我们飞行学校六百多人里面挑选三十人出去,后续每年都派一百五到两百人到国外飞行学校去学习,相信几年以后对我国航空事业是一个很大帮助。至于招生问题,我也在考虑尽量将范围扩大一些。你也知道,我这个方向学校并没有报备北京政府,还不算政府允许的学校,所以在招生上就显得束手束脚,不敢放开了招。我准备过完年就马上向政府申报,以期获得正式的公文;不过在此之前国家的公文拿不到,但山西省政府的批文我可以很快弄到手,包括先生的任用文书等。我想有了先生的加入,我们的飞行学校和飞行事业一定会越来越顺利;当然,如果国镛兄和世忠兄也一并能够到来的话,我想我们的事业发展的会更加顺利”。

    “这件事健行你放心,只要知道了你这里的发展状况,不用我催,他们也会以最短的时间赶到包头。不是亲眼所见,谁能想到一个远离内地的偏远草原地带,竟然会出现一个世界级的先进飞行学校。这是我们中国飞天人梦寐以求的地方,他们能不快点来吗?等到你过完年将政府的批文拿到以后,不知道还会有多少留洋的人前来找你。清政府在一九一〇年就开始筹办航空事业,往欧洲派了很多学习机械和航空的人,最少都有四五十人,现在这些人会来了很少一部分,像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王孝丰等人还在外国学习。他们要是回来的话,对我们的事业贡献就更大了,真是期待呀”!

第一卷 第四十四章 忙里偷闲() 
第一卷第四十四章忙里偷闲

    和历汝燕的一席话,赵天一谈的非常愉快,从历先生的话语里面,赵天一听出了他们对中国航空事业的关注和倾心,感受到了这一辈中国先驱对民族工业发展的渴望。赵天一已经深深记住了巴玉藻、王助、曾诒经、王孝丰等人的名字,等他们学成归来时一定会重用;他相信那个时候自己已经有足够的自主权和话语权了,应该能够为这些天之骄子安排事情了。

    机场南面无拉山脚,是赵天一的汽车驾驶培训学校,其实也就是坦克驾驶学校。和飞行学校相比,汽车学校就简单的多也容易的多。一百六十多辆大小不一的汽车成了学员们练习学习的主要工具,包括美国福特、通用,英国劳斯莱斯、罗孚,德国奔驰、梅塞德斯,意大利都灵(菲亚特)、法国雷诺等等品牌都有;但数量最多的却是由包头汽车制造厂生产的“宝马”(这个时候宝马品牌还没有出现在中国)牌汽车。除了发动机和轮胎还需要美国进口之外,其它一切已经全部实现了国产化,发动机和轮胎的制造问题已经提上了赵天一的议事日程,相信不久就会有相关的决定出来。

    在察看万汽车学校的学习和教学工作以后,结合来路上碰到的一些路面问题,赵天一对自己汽车工业发展已经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首先发展运输型的卡车为主,包括制造军队需要的高底盘越野车;其它民用轿车则放在后面生产。这主要是考虑到以目前中国大众的生活水平和条件,几乎没有几个人可以买得起轿车;要买,也是那些大商人大富豪以及政府、军阀军队里面的高官了,现在的市民,根本就不要想。另外自己的军队需要卡车牵引火炮,部队调动需要卡车,军火辎重运送也需要卡车,就连那些工厂企业矿山林场也需要大量的卡车而不是轿车。当然轿车也不是不生产,少量生产即可,反正不不生产那些富人还是会掏大价钱购买从国外进口的高价车,中国人,崇洋媚外在什么时候也都不会少。自己少量生产,价格比国外进口的略少,轿车性能又都不差,再挂上一个“bom”的拼音英文标,活脱脱一个外国产品,谁还会去计较什么。轿车民用的就叫“宝马”,军用改型的就叫“悍马”,一下子两大名牌全都齐了;然后卡车的牌子取名中华,这下子就全齐了。

    在学校的驾驶训练场上,赵天一看到了一款“汽车装甲车”,这是一辆由前后两部发动机带动的特殊“装甲汽车”。在接到赵天一画出的图纸以及一些性能指标数据以后,汽车厂的工程师们在解决了两台发动机传动的耦合问题之后,很快制造出了一台重量为三点六吨,车厢四周都围了一圈二十毫米钢板的“装甲车”,包括整个驾驶室部分也是特别加固防护,改小了车窗面积,前后两侧加装了一挺机枪而形成的。这种汽车装甲车,是赵天一特别为草原行军作战而制造的;所以装甲不需要特别的厚,只要能经受远距离枪弹打击和骑兵的马刀攻击就行。

    除此之外,一种车载火炮也被郑好按照赵天一的要求制造了出来;在加装了防护钢板之后的双发卡车上,1911式步兵炮(九二步兵炮)被固定在车上。车子顶部的形状被建成天文台的圆弧形样子,而且可以左右转动,这样便于火炮调整射角和射击方位。去掉车轮防护盾等只剩一百公斤多一点的11式步兵炮,装在一辆在重二点五吨的双发卡车上,根本就不是一个事。该步兵炮平射可以当加农炮用,曲射可以当*炮用(它本来就是*炮);大仰角射击时可以当迫击炮用。后世很多迫击炮的最大射角也才85度,由于11式步兵炮是*炮出身,弹道比迫击炮稳定的多,所以精度也比同口径级别的迫击炮(80…82毫米)要好的多。

    这些都是赵天一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