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狗狗书籍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风起北方-第4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月初,袁世凯拒绝了两位外国医生让他从腹部开一个口子,通过软管子排尿的建议之后,他的病情开始恶化。因为尿道阻塞,袁世凯的身体最先受不住这种折磨,心情糟糕到了极点;这心情一坏,病情也就直转直下,维持了几个月的身体平衡被打破,就连老袁自己也感觉到活不了几天了。此时的袁世凯,脑袋还是很清醒的,觉得自己命不久亦之后,为自己家人安排一下的心思就浮上他的心头;当然,也有对国家大事、政府官员安排等也是他考虑的范围。

    八月下旬,从自己的渠道获悉冯国璋去了南方之后,袁世凯马上派人将王士珍、梁士诒、徐世昌秘密召集到自己住处,开始了他的事后安排。历史上这些人在这个时期都不在北京,因为老袁称帝的关系,他们都受此事牵连而身处外地,不过现在因为赵一天出现,影响了袁世凯称帝,所以他们也都继续留在北京。二十二日晚上八点许,几位大员从居人堂后门悄悄的进入袁宅,来到袁世凯生病所住的暖心阁;名字叫“阁”,其实是一间连带书房和一间大卧室一个客厅的房子,生病的老袁就住在这里。三人在袁住房门口,碰见一人正从里面出来;看到三人之后马上弯腰行礼,然后匆匆离去。此人三人都认得,是河南卫辉府大商人王锡彤。

    进了屋子,发现总统的大儿子袁克定和十一女袁奇祯也在里面。待王徐梁三人给袁世凯行礼问安之后,袁奇祯在父亲的示意下将几张写有字的纸张递给了王士珍,在三人面面相觑的时候,站在袁世凯床前的袁克定开口道:“三位看过之后自然明白”。因为生病,袁世凯讲话都有些吃力,所以他想说的话、想问的问题都提前写在几张纸上面,这样就方便省事多了。

    王士珍最先观看,梁士诒和徐永昌在边上不急的等着,同时两人心里面也是大感惊叹总统的身体消瘦了很多。这是他们从坐卧着的袁世凯脸上看出的。此时的袁世凯,眼窝深陷两颊也是如此,颧骨明显突出很多,几人只能从不时冒出精光的眼睛里面,才能感觉的到这是他们之前威风凛凛的总统。王士珍很快看完了手里的纸张,交给身边的梁士诒;梁士诒接过来也是快速看完,又交给了徐永昌,同时看他的眼神也有些异样。徐永昌看完之后,也是有些不安,不过此时三人谁也没有开口说话,而是低头沉思起来。他们在回味刚才看到的内容,考虑总统此举的心思,以及这样做之后产生的后果;而徐永昌心里面,开始有些翻江倒海起来,因为在老袁这些字里面,竟然提议让他来当然中华民国第二任总统,怎么能让他心静。

    除了这件事,袁世凯决定让段祺瑞出任新的总理,冯国璋为副总统。这些都还基本上正常,但是让赵一天出任陆军总长,代替目前的王士珍,就有些大大的出人预料了。赵一天现在是山西、奉天、吉林、黑龙江、热河五省(区)巡按,这是掌握实权的地方大佬,本人又有多次击败日军的战绩,身份上也配得上陆军总长这个职务。不过此时他到地方也才几个月时间而已,回到朝堂不说,官还升了两级,总统就不怕有人因此说闲话!要知道,在中国想做官,资历是必须要考虑的,这一条从古至今没有什么大的改变。赵一天虽然功劳、能力、见识等各方面都足够,但这资历一条,就有些不够看;政府朝堂上,比他老辈的人很多,地方上那些省将军、民政长、省长也都比赵一天老资格。

    就在三人暗自思考时,背靠在床头的袁世凯忽然开口了,“聘卿(王士珍字)、卜五(徐永昌字),你们。。。三人。。。是。。什么看法”?声音很是微弱,而且还有些断断续续,不过屋子里面很安静,各人都还听得清楚。

第二卷 一战风波第三五七章 老袁的决定(2)() 
第二卷一战风波第三五七章老袁的决定(2)

    袁世凯在这张纸里面交待了很多东西,除了安排段、冯、徐、赵等人的职务之外,还有让王士珍担任参谋总长、梁士诒担任财政总长(国会议长)等一些政府大员的事情,另外,地方(他所能掌控的)各省将军、民政长(省长)的人员安排,以及和欧美等列国将来关系也有涉及。在各省将军等人员安排中,老袁的大儿子袁克定赫然位列江苏省政府副秘书长一职。

    到了纸的最后,竟然是要求将他的家人送回河南老家,不留在北京居住。当然这是在指他死了以后。之前袁世凯从不安排自己的儿子进入政府部门工作,则是他一贯的做法。眼下他已经预料自己时日无多,再想一下自己儿子那个样子,也就替他安排一下。

    不过这些要求或者说是安排、布置,也不一定百分百按照袁世凯的意思达成,毕竟现在已经是民国,政府大员的指任多少都要经过国会(议会)批准。不过在眼下的中国,总统的决定还是会有很大作用,千年以来养成的君主习惯,虽然皇帝被推翻了,但上尊下卑近乎成为中国官员的潜意识。就像现在的王士珍等几人,看完这些东西之后,没有第一时间回话,不是他们有什么反对意见,而是不知道如何给总统应该肯定的答复,思考是必须的过程,毕竟牵扯的层面很多。

    见袁世凯开口了,正在犹豫的徐世昌第一个迈步上前,来到袁世凯病床前看着老袁消瘦的面容,声音有些颤抖的说到:“总统!卜五未想到总统会有如此决定;公虽有此意,但卜五却不能认同。身体乃父母所赐,虽然说生老病死寻常事,但这句话另外一个意思也是在说是人都会得病,病了,我们就好好的看大夫,静心治疗便可。总统年尚不及花甲,正是为国为民大展抱负之时,中国之未来,还要仰仗总统很多,总统总不能把。。。。。。”。

    徐世昌的话还没有说完,袁世凯抬手摇晃了一下,意思是让他不用再说,这当然不是怪徐世昌的话不中听或者太假。老袁和徐世昌,两人的交往历史算是最久的,从清廷开始,1897年两人就同朝为官多有来往。那时袁世凯向清廷奏请徐世昌兼管新建陆军稽查全军参谋军务营务处总办(相当于秘书长兼参谋长),徐世昌欣然就任,全力以赴,总揽全军文案并参与机密,袁世凯不在时且代理其职,从此成为袁世凯的得力智囊,受到袁世凯的高度信任与尊重,言听计从,称之为兄。辛亥革命后,袁世凯出山东山再起,而出面邀请袁世凯的,正是徐世昌(此内容部分来自百度)。

    正是有着这层关系,袁世凯任总统后,徐世昌接替赵秉钧成为国务卿(总理),协助他开展工作。说是国务卿,但当副总统黎元洪被边缘化之后,徐世昌基本上做的就是副总统+国务卿的工作,对总统的事务也算是门清,加上他够深的资历,老袁当然会选他做接班人。至于野心勃勃的冯国璋和段祺瑞,在袁世凯生病养病这一段时间,已经把二人看的差不多了;不能说此二人日后对袁世凯家人怎么样,至少在压制众为朝堂官员方面,还是差一些。再说二人都是军人出身,政治经验虽有,但对于治理国家福达一方就有些不足。

    徐世昌本来是想说在老袁未死时自己先不当总统,却被袁世凯打断话题,只能叹息一声退了回来。见此,王士珍就上前轻声到:“总统,赵大人目前身为北五省巡按、泰武将军,之前在政府也不过是参谋次长。眼下突然将其升格为陆军总长,恐怕朝堂多有怨言。赵将军前几天可是很不受一些人待见,会不会他们借机发难,反而对赵将军不美。不如先让他为次长,日后在行升格”。

    这些话,要是换一个人说出来,袁世凯一定会认为是故意推脱刁难。自己是陆军总长,现在要交给旁人,换成参谋总长,这感觉总是不爽。但对于王士珍,袁世凯绝对不会这么想。自从小站练兵两人结识以后,王士珍就是袁世凯最忠实的部下,比起同为北洋三杰的段冯二人更得他的信任。在很多事情上,对王士珍提出的建议和看法,袁世凯基本上不会反对,都会采纳。不过这一次,在赵一天职务安排上,袁世凯却有自己决定和打算。

    自从开始生病养病,袁世凯对家族中那条活不过六十的诅咒念念不忘。拒绝了用管子输送尿液,当两位外国医生告诉他最后的结果之后,袁世凯就开始了自己的后事准备。

    袁世凯一生娶了一妻九妾共十位夫人,这个十位夫人为他生下十七个儿子十五个女儿。中国人重男轻女古亦有之,民国初期也是如此。所以对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