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袁世凯哪里会相信赵天一的电报,一纸电令将赵天一招到北京,想亲自看看这位“纸”出狂言的年轻人是一个什么样子,很多人已经告诉他赵天一“很年轻”。一见面,果然觉得赵天一年轻的过分,但整个人显得很精神很出尘,于是就好奇的问到:“健行(赵天一的字),我知道你幼年时曾旅居美丽坚国,并没有去过欧洲诸国,为何会对欧洲列强如此清楚?你电报里面提及的很多事情就连民国政府在欧洲的人都不知道,你是如何清楚并判断的”?
听袁世凯这么问,赵天一觉得还是给老袁上一些欧洲历史课,免得他今后做事还犯糊涂,所以略清思路就回答到:“总统,属下略通英、德语言,看了很多租界里面出来的报纸,又和太原一协教会里面的洋人多有接触,故而有所了解。目前欧洲的局势很是诡异,普法战争中战败的法国,失去了原来在西欧和中欧的霸主地位,国内各个阶层一致要求报仇雪恨。而德国为了防止法国东山再起,除了自己极大扩充军备,还在拉拢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和自己站在一起。另外,俄奥矛盾的表现是在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上。多年来,俄国打着大斯拉夫主义的旗号,向巴尔干半岛上的南方斯拉夫人居住地区进行扩展,地处中欧的君合国奥匈帝国也在向巴尔干半岛西北部扩张,又怕在自己统治下的南方斯拉夫人,脱离奥匈帝国的统治而独立”。停了一下,赵天一让袁世凯消化一下自己所讲的内容后又继续说到:“我们再看看英国,英国从它传统的外交政策上出发,力求维持欧洲大陆势力的均衡,她既不愿意德国过分强大,也不愿意看到俄国的势力在巴尔干半岛过于膨胀,更不想法国在欧洲的势力强过自己。不过随着在海外殖民地问题上的冲突的加剧,英国和德国矛盾开始激化,迫使她慢慢走向法国和饿国,联合这些国家一起对抗德国。另外,总统您也知道,前几年,德国、奥匈帝国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国同盟。为了对付“三国同盟”,法国和俄国不也达成了军事协议吗,该协议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将以全部军事力量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是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全部的军事力量来进攻德国。这些资料虽然没有对外发表过,但以总统的智慧自然也能够看的清楚欧洲这两大军事对垒的相互敌对。这几年随着英国和德国的矛盾加剧,英国人自然而然的加入了对抗德奥的俄法军事集团,分别签署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的,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而且,随着这几年德国不断扩军,欧洲大陆上战争的硝烟越来越浓厚;此时的英国政府,正忙着从海外殖民地往国内调兵,哪里还顾得上往中国派兵。所以属下断言英国人只是耍嘴皮子,不信,明日总统可找来英国公使朱尔典来盘问几句看看如何”?
赵天一的几句话把袁世凯雷的不轻,他可从来没有得到过这方面的任何消息,但细想一下俄国人和英法几个国家驻华公时和德国驻华公使之间常常爆发的语言冲突,好像应证了赵天一的话。明天自己还真的得找英国和法国的公使了试一试,是不是他们国家真的要和德国开战了,这可关系到自己民国总统的位置能不能坐久一些,很重要啊!还有,自己好几个北洋镇的军队可是向英国、德国和日本利用他们提供的贷款*了不少武器弹药和火炮,到时候可别竹篮打水一场空。想到这里,他已经没有什么心思去追究赵天一在河南西北地区的剿匪情况了,也忘记他找赵天一来其实还有另外一件事,就是想调他入京述职,削弱赵氏父子、婿翁在山西的势力。赵氏一门赵怀桑自己是山西,儿子是新军第七镇的统制管,三女婿黄天胜又是山西都督,其他几个女婿也都身居山西要位。袁世凯担心自己的权力在山西被架空,所以想利用这次和赵天一见面的机会将决定是否留下赵天一,结果被赵同学给忽悠的找不着北。袁世凯不知道的是赵天一现在也很烦劳,烦劳在欧洲即将发生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因为这个事情,他已经停止向欧洲派自己的留学生了,只是加大了向美国派人的力度。现在,整个美国已经有超过五千赵天一派去的人,其中一半多在美国各地的农场务农种庄稼,约两千有文化的年轻人进入了美国各所大学,以及赵天一相关的兵工厂、钢铁厂、机械厂、造船厂,或学习或工作。
还有一件事情让赵天一操心,那就是四百余人的特种营官兵,在这次假扮土匪和张锡元的第二十九混成协作战时虽然常常是以少胜多,用各种意想不到的方法只用五六个人就打的二十九混成协的一个排甚至一个连的士兵毫无招架之力溃不成军。但特种营士兵暴露出来的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各分队、小队之间战场实战配合明显粗糙缺乏冷静和成熟;单兵之间的默契度也在实战中未能充分发挥,以至于错失了很多次快速歼敌的机会。但总体来说特种作战是非常成功的,在将士兵按照自身特点分为进攻型和辅助型之后,赵天一决定以这四百人为底子和基础,再组建一个两千人得大特种营。自古燕赵之地多游侠,山西、河北和绥远一带正是他们的故乡,各种武林豪杰隐藏各处;赵天一希望组建的特种营能将这些武林高手一网打尽,让天下英豪为其所用。赵天一最早的那七百余人的特种兵士兵,没有进行野外训练,不是他不想,而是没有合适的带队人。他自己正忙着在山西和全国各地布局的事情,还有发展和建设、军队和地方等等一系列工作,他只有等自己将这些事情忙完之后才能去完成特种兵最后最残酷的野外生存训练,谁叫他是唯一懂这方面的人呢!
第一卷 三十二章 又是机会来了()
第一卷三十二章又是机会来了
一九一二年九月十三日上午十一点四十三分,后世宁夏回族自治区首府银川西北五十四公里的贺兰山北麓西子沟。独立第二师师长米星在十一个团长(三个正规步兵团、一个正规骑兵团、一个正规师属炮兵团以及六个新扩步兵团)和一大群参谋副官的陪同之下,正在观看师属炮兵团大口径火炮的射击演练。这是该师炮兵团在获得法国施耐德公司的施耐德m1917型155*炮以后的首次试射,也是赵天一炮兵部队对该火炮的第一次团级大规模射击,所以连武器设计师郑好都派人前来观看。
火炮射击是作为独立第二师部队三个步兵团和一个骑兵团的攻防演练之后,作为压轴戏最后上演的。在此之前,第三团防守,第四、第五团和骑兵团作为进攻一方,已经在西子沟一带进行了长达六个多小时的进攻和防御对练,而六个训练了才两个月的新兵团也是眼巴巴的看了和听了六个多小时。四点多钟九起床的新兵虽然在野地里观看了这么长时间,但是两个月来有效的体能训练还是让他们坚持到了最后。老兵们用他们娴熟的攻防演练和灵巧、快速的反应变化,让这些才经过几天训练就认为老子天下第一的新兵蛋子们一个个有低下了骄傲地头颅。特别是最后的155mm火炮射击,更是动人心魄、憾人心弦。这一时期的士兵蛋子,如果在战场上能听到重机枪声,那就说明没有来战场一次;要是能听到炮声(不是红衣大炮或者虎鐏炮那些老式的前装*,而是后世的后装火炮),那就算是走运了,因为大炮这种稀罕玩意儿,没有几个军队能配上,更不要说是什么超过100mm之类的大口径火炮轰击了。远在十一公里之外,它就可以翻山越岭的打击超过十公里的敌军目标,威力之强悍可见一斑。
法国人在二战之前设计制造的火炮确实非常不错,就连德国的克虏伯也在其下,施耐德m1917型155*炮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二战时期美国佬的m1型155毫米*炮,也是在一九四一年被美国军火商装上了加长的新型炮管和新的后膛后正式命名m1型155毫米*炮的,可见此炮性能之优异。其实在包头火炮仓库里面,还有一种28倍径身管,射程却达到了无人可以相信的十二公里射程的火炮;它就是施耐德m1913型105*炮,这个时期马上就要被大规模量产的*炮。十二公里超远程射击距离,是这一时期火炮根本无法想象的射程,远远超出了军事(火炮)专家的认知范围。之所以没有将这款105mm*炮运到远地,是考虑到该火炮重量方面超过了三吨,和155火炮威力比较起来差一些,所以才没有全部列装。赵天一